文章吧手机版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4-16 04:0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摘抄

  《体验设计白书》是一本由张玳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体验设计白书》精选点评:

  ●对于新人来说是一个很实用很“行业”的书

  ●作者提到的同理心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但确是很重要的技能。以及比较认同作者“用数字来确定美感是一种迷信的观点”,对黄金分割线、黄金比例、栅格系统的过度解读和应用实在不敢苟同,遵循基本的平面设计原则不以为要沦为原则的执行工具。虽然封面长得比较丑但总的来说干货比较多。。。

  ●像是在与设计师本人聊天一样 推荐

  ●说是入门书,其实启发了很多。

  ●强烈建议我的甲方读一下。整天光想着高级到不得了的解决方案不管落地难度,还没有定义问题就想解决问题,还没有想好怎么解决问题就画完了交互原型赶着给领导汇报,学到了点设计流程皮毛就觉得自己做的产品简直不能更好的我的甲方,你们稍微读一下这本“体验设计初学者入门书”,好不好?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摆了三年都没读,三年后的我已经不打算从事这个行业了,拿出来再读心里有种为啥不早点把它读完的感觉……写的挺好的

  ●行文简洁、脉络清晰、剥丝抽茧…… 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如果你对体验设计领域的工作实践有所困惑,相信从这本书中定能找到一些答案!

  ●读完来评。作为一个UX Design从业者,在这本书中依旧有所收获。 本书从历史、原理、目的、方法、流程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UX设计的方方面面,通过展开实际案例的设计过程让读者理解这些原理方法如何被使用;还有一些作者关于这个行业发展的观念和看法。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及其平实,看书的过程就如同前辈和你轻松的交谈。 非常有收获,值得一买

  ●应该是基于大量实践经验的好书;

  ●文字诚恳平实,内容详实易读。国外设计类书籍虽好,可是很多存在翻译表达误差也不符合国内现况。作者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娓娓道来,特别是问答篇对初学者很有帮助。相比一些只会拼凑网络内容的从业指南高低立现。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一):非常有收获值得一买

  读完来评。作为一个UX Design从业者,在这本书中依旧有所收获。

  本书从历史、原理、目的、方法、流程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UX设计的方方面面,通过展开实际案例的设计过程让读者理解这些原理方法如何被使用;还有一些作者关于这个行业发展的观念和看法。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及其平实,看书的过程就如同前辈和你轻松的交谈。

  非常有收获,值得一买。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二):设计师 * 业务能力

  后几章关于团队协作和业务沟通的内容价值更大,相比于单纯地设计功能和界面,我们更要考虑业务的构造、信息数据的流转、后台实现难度、流程分支是否有什么问题。分析一个业务对于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是基本能力,所有的业务流程都会包含一个点,整个业务都围绕它来运转,它是业务分析的最佳起点和核心价值。而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解决某个问题,满足某种需求,就是其价值。明确了价值创造的起点,我们就可以继续向前或者向后推进,看看创造这个价值,需要什么前提条件或者后续服务。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三):对我有用的内容

  作者从不同的维度对体验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历史、层次、流程、工具、团队等,文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观点进行阐述,可能让刚入门的新手容易理解,对于从业3年以上的设计师来说,书中整理好的系统可以用来指导实践。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层次篇,提到我之前可能一直执行,但没有总结成系统的观点:体验设计的层次分为原则层和偏好层:

  原则层就是从业者在长时间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遇到原则层的内容,无需讨论,跟着原则走即可;

  偏好层是针对产品的用户角色进行设计;

  如果以上两种设计方法无法满足需求,那任何意见都是个人偏好,应该尽快给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遵循负责人的创意,或者领导拍板,或者随潮流风范,尽快实地验证,推向市场再看反馈。

  以后和项目成员有不一致的观点时,可以遵循以上原则。

  另外,由于我是计算机专业出生,跟开发小哥哥们的沟通会比较顺畅,有时候跟视觉设计师沟通时,有时会很苦恼,本书中写了给视觉设计师合理的意见的方法:

  指出效果问题 — 这个页面整体感觉有点泛白,可能因为我们用的颜色都非常浅

  指出原则问题 — 这个控件样式用来指代按钮,但是这里又用作标签,可能会早场混乱

  指出矛盾 — 我们的用户是年轻人,但这个配色太重了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四):如果是真实的9.1分,我对书友或者是同行真的有些失望了!

  做为从业近十年的设计师,看了不少关于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书籍,虽然对于一些书的观点有异议,但是也没有那么大的反应,唯独看了这本9.1分的“体验设计白书”。如果你是一枚设计师或从事UE/UX相关工作的,请认真的看完我讲的东西。我不会无的放矢。

  这本书举了很多有生活场景和作者经历的例子,非常值得思考和触动,大量的事例不得不说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设计类的书很多都偏理论,或者案例都偏工作范畴的,很少有用大量生活实例去表述作者观点的书籍。

  这个我点赞!!!

  但是你不能凭个人的观点去定义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啊!如果在表述上不同但是意思大体一致就算了,这也是我看了极为恼火且生气的地方。

  书中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即以人类为目标用户在制作工具时遵循的一套基本原则和最佳实践”。我一看就蒙了,虽然该学科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是人体工程学不是探讨当下人、物、环境三者关系的么?环境这一要点哪里去了?而且将物简化为制作工具我更是不能理解了,机器可以算工具,但是建筑呢,是工具么?英文都搞错了,是Human Engineering,不是Ergonomics。

  书中“用户体验,就是特定用户在使用产品达到某个目的的过程中的感受”,我就不说和网络的定义有偏差,我就想问下按摩算产品么?听讲座呢?这是服务好么。

  书中"平面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是 组织 强调和统一",抱歉我只知道四大基本原则和六大基本原则,每个原则和作者都不一样。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些术语和名词的定义。如果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在表述时加一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别误导那些读者。

  下来说说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是让我晕的够呛!

  书中说解决问题靠逻辑,其他靠直觉和运气,最后补刀这是人为把控的部分,其他只能看天注定。天注定?天注定?天注定?你敢和你上司or客户这样子说么?太不负责任了···

  书中说体验设计本身有很多感性的因素,是否成功,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我真的想跪了,运气这东西和买彩票一样,体验设计师的作品真的和作者说的占相当大的运气?

  还有在讲述设计价值的问题上,前面说的我认可,但是最后定论是“公司要想获胜,良心要给利益让步”。这真的是我眼花么?

  其实还有很多不敢苟同的地方,但是书中确实有很多实例值得去思考,就忍着看完了。以上仅作为一枚相关从业者的个人观点,也许是我功力不够,在理解上有偏差。但以我看过的书籍来说,过8分就别想了···

  对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体验设计白书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