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逛大街2》是一部由乔恩·赫维兹 / 海登·施拉兹伯格执导,约翰·赵 / 卡尔·潘 / 罗伯·考德瑞主演的一部冒险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一):看了更新的片花,还挺逗
比较恶搞。
嘲讽关塔那摩。
美国的泛恐怖主义观。
浅色找深色事。
老外说鬼子话那段比较有趣。在经典的小不列颠中间管用,是讽刺英国人瞧不起印度人的段子。基本源套。
无聊时可以笑一笑的片子。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二):非常棒的喜剧
非常密集的笑点,非常夸张的桥段
尽管到后面是欢乐大结局,但前面的剧情甚至让你忘记了去厕所
这片子讽刺的东西也够多了,不过不适宜全家大小一起观看
虽然选择了“力荐”,但缺点也不少,总体来说我大概给4分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三):留级之王!又来了
还是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的!估计成本不大!印度裔和亚裔=中东恐怖分子+朝鲜邪恶分子!呵呵,关塔那摩,布什!
导演估计是个布什黑!我在想一个问题!现在美国人到底认为哪些人是可能现实存在的恐怖分子!到底亚裔、印度裔等这些在美国生活的非美国裔人到底生活的怎样?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四):猪头,我们一起逛大街
不停的笑,然后跟每一个人说,哎!你要去看猪头逛大街!特好笑了!
比adam sandler、ben stiller那种硬是挠人痒痒的笑点高级多了,只是隔几段就露下身的做法我还蛮看不下去的。
其实最欢喜的是独角兽出现的场景和婚礼现场的布置。(喂,喂,你也太煞风景了吧...)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五):千万别小看这部电影
很难想象,一部由2个外籍演员演的喜剧片竟然能得到了7.7的高分,如果你没看过,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当你看完了就会发现这个分其实还挺中肯的。先不说片中大量的搞笑元素和R级镜头,这部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引人入胜,节奏情节等都控制的非常好,让你坐在那就不想快进,并且看完之后还觉得特爽,相反有些喜剧则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另外就是原声非常棒!还有那个亚洲人比他04年演上一部时英语溜多了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六):这可不是一般的喜剧
同样是喜剧,也可以千差万别。这一部,可以说是喜剧中的较好的,因为,不太庸俗,还有点思想,还反映点社会问题,有点像讽刺剧。
电影并不全是恶搞,还很有点自己的见解和才华显露。比如最近KUMAR的那首诗,再比如“愤中”“布什”在痛骂自己的父亲后又谈及政府,说自己都不相信政府后,说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大意就是要爱自己的祖国,但不一定爱政府。在美国这么一个两党轮流执政的国家,这句话是政治正确的。
还要提的一点是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在搞笑方面还是过于拘束,不太放得开,尤其是HAROLD,太害羞了。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七):有些梗,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
是一部很搞笑的电影,本来就是想看看梗乐呵乐呵的,但是没想到还是有一些惊喜的。
搞笑的梗都是夸张了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很尖锐的影响人民生活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种族和偏见还有政治展开的。既没品,又讽刺。不过大都是美国内部的问题,和咱们关系不是非常大。
咱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有一个梗,就是总统说作为美国人,不要相信政府,要相信自己的国家。那么我是在b站看的影片,当时弹幕有些小同学就开始倡导国内的政治正确,即国家与政府是一回事,试图区分的言论在他看来都是危险言论。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国人的想法。这种话题我不想多说,书本上自有正确答案。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八):中东人和亚洲人也可以是正常的美国人
这部电影和社会上的思维定势开了大大的玩笑:
中东人都是恐怖分子
德克萨斯人土的掉渣
亚洲男人的**
犹太人的贪财
黑人的街头暴力
高智商的Geek+Dork科学家
唯恐天下不乱的homeland sercurity
美国人的唯我独尊
小布什的大麻政策
光屁股的美女PAR...
这是不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who cares?
我只知道看完电影一身轻松,天空晴朗。
我只知道电影院里爆笑不断,影片结束全场响起掌声。
还有,IMDB打了7.7的高分。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九):其实不如第一部
是不是凡是拍过续集的片子都甚少能超越第一部呢?大概是人们看完第一部后,对第二部抱有更大期许从而失望也就被不自觉的放大了吧。
第二部明显和寻堡挨不上边了。真要挨上边。。那就是寻女人了。故事情节依然恶搞,但这次恶搞的激烈程度明显夸张了许多,编剧想从大局着手的意愿,想跳出种族问题的小背景,而上升到国际问题,但是意愿虽好,却心有余而力有所不逮。剧情开始落入美国片一向的俗套,再无新意了,无非是这次的英雄换成了非白人第二代移民而已。而且美国总统又一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剧情虽然有变滥的嫌疑,但是仍值得一看,不用多看,看一遍就好了。呵呵,布什那句:“你不用去相信政府,但这个国家值得你去相信”,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就是美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了。
《猪头逛大街2》观后感(十):带我去Amsterdam
影片还有一个名字:Harold and Kumar Go to Amsterdam 。
没错,在我看来,Amsterdam比Guantanamo更贴近。
至于为什么起名要包含老关,再明显不过!
不过,我要为Amsterdam鸣不平,这座人间天堂,可是世界人民心中的梦想宝地。
不过,话说回来,三明夹“鸡”治?是足够雷到“windows”的。
影片几乎是一部通俗版的“人间喜剧”,
反恐、种族歧视、毒品、性、虐囚、总统、3k…
美国有的,影片都有。影片有的,美国不一定有。“坏人”最终死翘翘,“好人”包得美人归似乎只存在于菲林中。
“你一定要爱国家,不一定要爱政府!”
当然落不下这句,至独立宣言以来,这句恐怕又要是美国划时代的宣言了。[By Vincent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