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是一本由匡靖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一):食欲?情欲?给我一碗热汤的关怀吧
01
今年是我来上海整整第十年。
十年前,我从西北边陲干燥遥远的小城来到位于长江下游海纳百川的东方之珠,为魔都的繁花似锦惊叹不已;记得那年寒假回家,亲戚朋友见面第一句话都是问我:“吃得惯上海的饭菜么?”
当时的我,正沉浸在凉皮、肉夹馍、臊子面的美味中不亦乐乎;头也不抬就回一句:“不习惯,哪有咱老陕的面食好吃啊!”
来沪十年了,除了每年乐颠颠的参与网络上“南北方供暖气”、“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之类问题的争论外,我乐此不疲身体力行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向别人安利我家乡陕西的面点和美食。不是有人说了么,我们大西安火车站上那两个字分明就是“面皮”嘛!西安火车站,有人说这两个更像“面皮”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二):你让我吃饱吃好,我陪你幸福到老
匡靖问我们:到底是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要我说还是先吃吧!饮食男女,男女在后,饮食在前。
爱情这种话题,我需要回忆回忆。
性格使然,我在男生中颇有人缘,哥们儿不少,追求者则时而有之。女生天生敏感,看同龄男生总觉得笨拙幼稚。他们真的一点也不懂得隐藏感情,单纯的像个玻璃人儿一样一览无余。。。。。。
和某男吃过一次食堂,饭菜买多了我便不时夹菜给他生怕浪费。开始没在意,一餐饭吃下来才发现:对方之所以脸埋在饭盆里,不是因为饿了,完全是因为脸上红潮一直未退。。。。。。
和某男乒乓球赌输赢,赢了一顿晚饭。对方输的不服气,各种往回找场子,终于逼着我喝下一听啤酒。。。。。。
夏日傍晚,荷花池畔大柳树旁,我端着一杯酒对某男表白:我做你女朋友可好?对方张口结舌:我我我,我觉得我不适合交女朋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请某饭桶吃饭,却低估了他的饭量,反复买了三次饭菜。。。。。。
公司聚会,某男隔着饭桌向我示意:你坐我身边来。。。。。。
想让一个男人爱上你,一起吃顿饭就好了。
我想,我真的辜负了很多人。
可我喜欢的人,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连饭卡都不许拿出来,想吃什么只需要和他说一声。。。。。。
我喜欢的人,从不曾开玩笑让我请客,我们吃饭,然后捧着肚子在开满栀子花的校园散步消食。。。。。。
我喜欢的人,完全无视我二十年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各种零食饮料买来放好,让我一下子胖了好几斤。。。。。。
我们纯洁的爱情表达方式就是吃吃吃,吃遍学校食堂,吃遍周边餐馆,吃遍超市零食。。。。。。
我喜欢的人,把我从一个十项全能的女汉子,变成了撒娇卖萌的软妹子。。。。。。
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一起多吃几餐饭感情就有了。你让我吃饱吃好,我陪你幸福到老。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三):你的爱,是哪种味道?
“喜欢吃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高中语文老师这句话,犹在耳边。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吃货,我不介意日日重复吃着同样的小菜,也不介意是否色香味俱全。但是外出旅行,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会去寻找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所以,只要关心吃什么的人,在生活态度上,也不会太随便。在靖哥哥笔下,吃跟爱连着,有亲情,爱情,友情,有人生感悟,个人成长。总之,没有你想不到的,就像满汉全席,给你准备了一桌子各色菜品,应有尽有,只待有缘人来品尝。
作为地道重庆人,不食辣的人很少,在《辣与不辣》中,徐阳对辣有点过了。我理解无辣不欢的感受,但是我们食辣也是有度的。在这场爱情里,我看到了什么是真的为你着想的伴侣,什么是自私的伴侣。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Q小姐。
认识Q小姐是在一场饭局上。她对吃很有研究,尤其在养生这块,所以从她落座,到整个吃的过程,你就能看出她跟我们的不同。跟Q小姐熟悉起来,是因为她跟我们班长恋爱了。班长每次打完球,她总会递上毛巾跟矿泉水,哪怕再炎热,也不允许他立马喝冰水,而是常温的。在饮食上,虽然班长不是吃辣之人,但是喜欢味道重的食物,自从跟Q小姐一起后,就开始吃得养生且健康了。对于我们来说,经常吃得清淡,会感觉无力,尤其男孩子,所以班长总会偷偷溜去买一些零食来吃。这瞒不过Q小姐,在一次严重的争执中,他们分道扬镳。后来快毕业了,我有一次跟Q小姐小聚,谈起她跟班长的恋情,她说了一句: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人,怎么懂得爱惜身边的人。我想,日后班长的回忆里,他那场爱情,一定是清淡的味道。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遇见的爱情,都太经不起考验,在经历过世事之后再回望,心里难免会后悔。
很喜欢靖哥哥这本书,吃了再爱,爱了继续吃,生活离不开爱,吃更离不开爱。
用她书里的话结尾:
路过人潮人海,偏偏看到你;
阅尽千山万水,但觉不如你;
饮干千盏杯杓,醉后想到你;
只因说不出口的这一句,我喜欢你。
感谢【凤凰联动】的赠书!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四):在食物中寻觅爱情的味道
子曰:食色性也。大抵凡是人的生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和男女。
在没有这本书以前,就知道作者,在知乎上,也看过她的文字,很喜欢她洒脱爽朗的文字,精辟犀利,入情又入理,让人难以辩驳。
身边有很多人在书刚刚出版的时候就跟我说,我自然是很支持的很喜欢的,迫不及待的来看,但因种种原因看完之后,迟迟未下笔写书评。
关于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作者给出了一个很精辟的结论,我觉得可以接受:当你发现吃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你需要爱一个人。当你发现爱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多吃几顿就好了。作者说这是鸡汤,然而,这也是最实实在在的生活了,其实还有更完美的一种,那就是和爱的人一起吃爱的食物。当然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鱼和熊掌兼得,但是如果可以,谁又不愿意呢?但愿生活给予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懂得感恩,而不是纠结什么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有爱的人就爱,有好吃的食物就吃,而且两者都是慰藉心灵的良药,所以该爱就爱,该吃就吃,如此,甚好。
我呢?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子,想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平平淡淡的生活,看知乎女神匡靖挥笔泼墨写着食物与爱情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觉得特别温暖,用食物感知身体,用爱触摸灵魂,我们在尘世间如此走一遭,也是不枉此生了。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描写了爱情与食物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显现着都市生活的男女之间复杂又简单、纯粹又纠结的情感故事。在每一道食物鱼塘、椰汁糕、牛舌、火锅、螃蟹等毫不保留的陈述和呈现出情感里的甜蜜、苦涩、等待和执着,让我们真正的品尝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人性的执着与荒凉,那是用味蕾触摸到的心扉。
而关于最初的主题究竟是爱了再吃还是吃了再爱,其实答案并不重要。在任何一段情感中,食物的印记比其他任何信物还要深刻,色香味以外,食物掺杂世相人情,它将伴随你很多年,给你非常多的情绪和感触,有食物的地方,也就有着说不清的悲欢离合,而那些爱吃的、不爱吃的,都成为了我们爱着和爱过的证明。
书中的故事都很美,无论是结局的圆满还是遗憾,渗透了食物的芬芳,只要曾经经历过,就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始终记得那些在食物中残留的爱情的味道。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五):吃归吃,爱归爱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是知乎女神匡靖的一本爱情故事合集。匡靖,江湖人称靖哥哥,文笔简练、自在洒脱。书里的爱情故事或多或少与吃有关,有的是因为某道食物而爱上做饭的那个人,有的是在爱上某个人之后,继而爱上喜欢的人喜欢吃的菜。无论是哪种,食物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爱情则可有可无,就让吃归吃,爱归爱,我们谈爱情就不要说吃的,谈吃的就不要扯上爱情。
爱情有它自己的模样。爱情因为发生的地点不同、人物不同、时间不同,每一段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外在的干预只会引起小的波动,而不会扰乱爱情的轨迹。只有身处爱情中的人才真正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爱情之外的我们只是看客,了解的太多也无法身临其境的体味。所以在看到朋友爱上不该爱的人`为爱丢失自我`不顾尊严,我们除了怒其不争、点醒她、让她赶紧分手等,无法改变任何其他。爱情在结束的时候,自己就会完结,在它仍然演绎的期间去干预,只是增加了剧情的波折,不会加速它的完结。
食物的好吃来自于自身的美味以及他人的烹饪。会做饭的人,给他任何食材,都能给你做出一道美味佳肴;不会做饭的人,给再昂贵的食材,做出来的都是黑暗料理,难以下咽。但是食物却可以承载回忆和情。某道菜可能是因为母亲或者爱人的亲手烹饪而更加好吃,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一份情怀。书里猪油炒饭那篇文,女儿在时隔十六年后再次吃到父亲亲手做的,味道可能已经忘记,但是猪油炒饭承载的亲情却始终如一。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承载的感情。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顺序无所谓,吃饭比吃饭,爱情归爱情,我们吃的是味道,品的是情感。就如书里三十九个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的男女爱情,我们随他们的甜蜜而高兴,随他们的悲伤而失落,读完故事后,我们仍要继续自己的生活。愿我们在爱的时候尽情享受爱,无论哪里处在什么样的情境,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六):总有一道食物会让你热泪盈眶
食物所产生的氛围往往能够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记得大学时候,读瞿秋白临终所写的《多余的话》,最后的结尾他写道: “俄国高尔基的《四十年》、《克里摩•萨摩京的生活》,屠格涅夫的《罗亭》,托尔斯泰的《安娜•卡里宁娜》,中国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动摇》,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很可以再读一读。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至死,他所心心念念的仍旧是故乡的豆腐,甚至拿豆腐跟他一生所做过的精神追求相提并论,可见这氛围在他身体里浸润之深。当时读到这里,莫名地,突然就有点使人感触地说不出话来了。 《深夜食堂》中,记得特别深的是,在即将打烊的清晨时分,一个女生怯生生地将头探进小店里,张望了一下,欲言又止,终于又退缩了回去,但旋即就再次探身进来,看着老板问道: ——有鲣节片吗? ——有是有,为什么问这个? ——我想放在热乎乎的饭上,再浇上酱油吃。 ——猫饭吗? ——大叔你也喜欢吃? ——嗯。 然后他起身给她做她想吃的,而这同样也是他喜欢吃的,那时天光已经大亮,人们为了生存开始新一天的奔波,很少再会有时间因为一些放不下的事特意绕一些远路,这正是一天最清醒的时刻,但同时,大概也是一天最疲倦的时刻了。 但是对于那天的他们来讲,却如故人归。一路谈下去,而不必太过顾忌时间的得失。 于是在她如樱花般灿烂凋零之后,对着一只吃着猫饭的流浪猫,他凝神地注视着,然后说道:美幸,欢迎回来。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同样是一本关于吃和爱的书。 我们会因为一个人,对一种食物产生难言的情愫和依恋,同样也会因为一种食物,而在多少年之后,仍旧清晰地回想起,有那么一个人,我们曾在一个傍晚,那时天光辉煌,群鸟息影,我们走了很远的长路,说了以前从不曾开口说过的话,然后,坐下来,吃了一碗饭,那碗饭,是那么平常,使你回想起来时,记得的全是外面的景物,而始终回忆不起,那碗面原本该是的味道了。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丢失一些原本以为一辈子要一起走下去人,也会感受到原本最温暖的人带来的最彻骨的寒冷的伤害,一生那么长,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而路在前方,我们仍旧还是要走: 去吃吧,像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一样 去爱吧,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七):庆幸还会爱,庆幸还能吃
这是第一次接触女神靖哥哥的文字,酣畅淋漓,快意人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人生中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前前后后一共一个月的时间,幸而这段时间过后,我还可以继续享受美食,并且会在以后更会爱上一个人。
在这里的这些故事中,有些带着蓬勃的野性,有些带着江湖的气质,还有一些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温馨浪漫。匡靖用独特的文字,写了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疯狂、关于性爱的故事。
于爱情而言,我们有过少女情怀总是吃,如同晓艺,我们总是在青春年少时暗恋上一个男生,不停的追逐,不愿放弃,总是喜欢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分享给这样的男生,然而却是在不经意间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单相思。然后我们平平淡淡的谈一些恋爱,然后分手,那时喜欢的一些食物或多或少会不愿提起。
在看到猪油饭的时候,是流着泪看完的,年少时的冲动或许在梦梦看来是潇洒、浪漫,然而对于父亲却是16年的等待,记忆中猪油饭的味道还是那么清晰,无论时间过了过久,日子过了多远,那一碗的猪油饭永远是梦梦心中最美好的味道。
或许我们对于父亲深沉的爱都是慢一拍的反应。距离上一次吃到父亲做的鲫鱼汤还是春节的时候,两个人开着车会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刚进入家门是扑鼻而来的鱼汤的香味,这是印象中多年前一如既往的味道,白白的汤,嫩滑的鱼,还有鲜嫩的香菜,瞬间口腹之欲得已满足。或许下次再要喝上父亲的鱼汤要等到春节吧。
其实,我们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如古龙笔下的大侠,快意人生,行走江湖。我有剑和酒,要不要跟我一起走。再见,我和我爹的江湖,是匡靖笔下一个很野性,很快意的故事。这里有有我们看到的江湖,也有我们看不到的人生,人生如戏,浮光掠影过后才是真正的快意。
我们喜欢美食,却也在追逐爱情;我们期待亲情,却也是那一道道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在匆忙的时间中聚齐;我们向往自由,在旅途中,在前进的脚步下,也会停下脚步,仔细端详那还在向我们不断招手的美味。
幸而千帆过尽,我们还会吃,还可以享受吃,我们还会爱,还愿意继续爱。惟愿,多年以后,再次读靖哥哥的这本书会有更多的不同的感悟。
心,最好是个大篷车,看一路风景,看一路人,永远在路上,便风轻云淡。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八):每一份感情牵扯一份味道,每一种味道记忆一段感情。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
艳丽的玫红色,强烈的视觉效果,是拿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多情,是给我的第一感觉。让我忍不住猜想着里面暗藏着多少爱恨情仇,多少人情世故。作者用很新颖的方式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里面讲述了39个故事,呈现了39道美味佳肴。每一道菜都有各自的色香味,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钟爱哪道佳肴,看各人口味。我是属于大众口味,或者说,吃货的世界,没有口味之分,只有吃!书中的每道菜,我都有所触动,39个故事,七情六欲,有的非常现实,有的遥不可及。每一份感情牵扯一份味道,每一种味道记忆一段感情。第一次阅读匡靖的书,读来甚是有意思,文笔了得,清新有趣,灵活变通,调侃时风趣幽默,揭露时现实残酷,偶有赤裸裸地揭开现实的真面目,让人不禁发出无限感叹;偶又编织美好的梦,让人沉浸不已。在看似矛盾中相互纠缠,实则清晰明了地看清一切。
附赠的15个问答别册,特别有意思,选择当下最热衷讨论的问题,新颖的事例,清新的语言作为答案。比如作为当下比较火的关于“剩女”,我是比较有感触的,中国剩女越来越年轻化,二十四五岁就开始被各种口水洗脑,剩女啦了,抓紧找对象,再过些时间,就产品很难推销出去了。我们80,90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活,被这些口水喷得面目全非,意志不坚定者,早早草草了事,解决了婚姻大事,云里雾里地过活。多少婚姻是建立在物质,建立在责任,建立在他人的眼光下,人们似乎忘记了,什么是爱情,纯粹的,纯净的爱,慢慢地被模糊掉了。作者主心思想就是,女生,自强,爱自己,不将就。
阅读,是最好的知心姐姐,在阅读中,能看清自己,读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对于书目,我们已无需思考或解答,是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随心所欲吧!细细用心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不同口味,不同的味觉刺激,才能满足的人食欲,丰富人生。人生苦短,何须太在意,对于想做的事,大胆尝试,对于想要爱的人,尽情去爱,对于自己,请温柔相待。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九):爱,饮食男女的软肋
胃的诚实难以欺骗。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无可奈何,我们可以麻痹自己,对于工作中的太多言不由衷,我们可以任由裹挟,对于感情里的那些口是心非,我们可以编织那么多华丽的外衣,唯有对于味道或者说食物,我们无法欺上瞒下。或许是因为口味与食物的偏好本来就是十分个人的体验,条件允许的时候,何不放任自己的味蕾。
匡靖的这本《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精准的把握住了饮食男女的命脉,其实,一直以来,食物就不仅仅是果腹的口粮,在食材种种变换中,岁月中的每一寸日光早就浸润融化,不论你是拒绝还是接受,不接受讨价还价,更不接受置若罔闻,就像一个孩子,画了一幅自己很满意的图画,捧在手心递到你眼前,吵闹着期待你的评判,你以为你是在给他的创作打分么,哈哈,大错特错了,你只是在给自己已经经历过的那些曾经的日子打分,如今的视角就像当下的味蕾一样,并不是此刻的体验,而是时间的累积,这样的积累说不上是什么沉淀,或许我们都还没有仔细将那些经历细细分类,日子就已经翻篇儿了,这样缓缓流失的时间,就在身体里的就是我们的喜好与视角。
书中每一段感情中总会有一份食物相伴,或是糕点,或是鱼汤,或是或是海参,或是螃蟹,抑或是一盘清淡的豆腐,总带着当时那份情感的味道。对于一段段感情的开始和结束,我们总会纠结留恋或者赶尽杀绝,很可能因为爱上一个人迷上一道菜,更卑微一点儿,因为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口味,只为迎合他,匡靖用每一道食物向我们展现了感情中的百样角色,你可以嘲笑为了讨姑娘欢心,本不能吃辣而委屈自己的傻小伙儿,你也可以羡慕冬日的冷夜可以围着火锅说情话的小两口,你更可以向往有一个暖心的人,花了半天儿时间,只为做个麦香浓郁松软可口的吐司以保证你在每个忙碌的工作日清晨都能有一份补充能量又营养健康的早餐。我们的感情从来都不是琼瑶奶奶那般撼动山水,我们只是最最普通最最平常的饮食男女。
匡靖的故事或许夹带了知乎体的绝对,故事看起来也仿佛隔着层玻璃,有些遥远与不可捉摸,就像我们只能度过自己的一生一样,一种口味一旦形成,很难再去适应或者改变,也正因为如此,不经意之间,我们就失去了体验更多滋味的生活经验,这本《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就像一个敬业的传菜小哥,把你下单的菜品准时奉上,同时上桌的还有他认为你应该尝尝或者不容错过的美味。
《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读后感(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古人又云:“食色,性也。”食物与爱欲自古就常常是同框出现,在今天,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标语更是随处可见。
作者匡靖在这本《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里讲了39个和爱与食物相关的故事,酸甜苦辣,快意恩仇。这些故事里有亲情有爱情,有悲伤有快乐,有青春的美好也有成长的阵痛,但相同的是它们真挚感人,故事里的他们也是生活中的我们。我一直认为,食物与爱一样,都是属灵的。我们的味蕾有它自己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和当时的人物场景心情一起伴随我们多年。很久以后,我们再次尝到那个熟悉的味道,往日种种都会立马浮现眼前。
在我的生活里,有个特别会做饭的父亲,做硬菜尤其厉害,而在众多硬菜中有一道最受大家欢迎也是我最爱的菜是家里每次聚会都会有的,也因为这道菜,我对每次的家庭聚会都充满期待。其实,这道菜食材和做法都特别简单,就是炖鸡,不,具体地讲是蒸鸡。把整只鲜活的食材处理好,抹上适量的盐,加入一些米酒,就这样放到锅上隔水蒸至软烂就可以了。因为没有加入额外的水,都是天然的原汁,所以鸡汤特别鲜,整只鸡肉也特别香!虽然简单,但真的特别好吃。或许这也和我们想要的感情一样,简单纯真但暖心。
长大成人恋爱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让我的爱人尝到这伴随我成长的味道。我想带她去我家楼下街角处那家开了三十几年的早餐店,我想带她去开在城市另一个角但是我最爱的那家餐厅,我想带她去远方的城市吃我最爱的火锅......我们的爱就是我带她去吃遍我爱的味道,我再随她去吃遍她爱的味道。
我是一个在吃方面既随意又固执的人,随意是我绝大部分的食材都吃,不怎么挑食,固执是我有一样绝对不吃的食物,就是水煮蛋的蛋黄。我还有一个和我一样对食物既随意又固执的恋人,她只有一样绝对不碰的食物:牛奶。而且我们不爱的那样食物恰巧是对方很爱的食物。为此,我们甚至认真讨论过,以后我们结婚时不要讲其它假大空的誓言,只要一句就好了,我说:“我愿意未来的每一天喝着牛奶看着你吃蛋黄。”她说:“我愿意未来的每一天吃着蛋黄看着你喝牛奶!”
所以,到底是该吃了再爱,还是爱了再吃呢?作者在自序里回答说,“根本不重要”。是啊,为什么非要选呢,谁先谁后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我只想和你边吃边爱,边爱边吃,直到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