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七年2》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4-15 03:23: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生七年2》经典观后感1000字

  《人生七年2》是一部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 Balden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七年2》观后感(一):我的UP14

  这一季, 很多点可以聊。

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大部分孩子都开始青春懵懂了。这很正常,毕竟到了14岁。 有几个人给我印象很深刻。 一个是来自乡村的Nick 。 他低着头,像一个自卑的小男孩,说“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这段时间,属于全身心在学习上, 但是他的性格应该是把爱情看的极为重要的一个人。(跟我熟知的一个人很像

  《人生七年2》观后感(二):敏感的我

  十四岁是敏感的我。 这点我们都一样。不论你是开朗的,内向的,富有的,贫穷的。 大家都在青春期。 别扭的快速发育期。 我还是不懂太多,但我勉强跟上同龄人的大部队。 按部就班的学习。平平无奇的做梦。 我还是没有思考过自我,没有审视过当下,我在那时只会从众。 乌合之众。 这么看来十四岁和七岁的我也差不多。 差不多无知。 囫囵过了这段时光。 而看着纪录片里的那群孩子,我和他们有共鸣,也有差异。 有共鸣是因为阶级。 有差异也是因为阶级。 工党和保守党的提问区别开了那些孩子的阶级。 同一阶级的回答都有趋同性。

  《人生七年2》观后感(三):读

  今天看到了第二部,14岁的孩子相较于7岁已经有了阶级的巨大差别;三个从七岁就已经说要去剑桥大学的男孩在14岁已经顺利的进入他们想进入的高等学校,这是精英的孩子;而福利院的孩子长大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去大学,这是穷人的孩子;关于出国旅游,精英阶层的孩子可以说出我喜欢瑞士的哪几个酒店这种话,而穷人家的孩子却只能在周边游;他们对钱的概念也十分的分明,有钱人家的小孩说:钱很重要,穷人家的孩子说:钱太多了就可能不快乐。

  如果我5岁的弟弟到了七岁还没有人生规划和理想,一定是我教育的过失。

  《人生七年2》观后感(四):七年,数个七年

  七年,数个七年

  从7岁到14、28、35、42、49

  好几个七年啊,人生就这么一跳一跳,过来了!

  阶层、阶级、阶段,也就这么一跳一跳,过去了!

  有些部分,无论你怎么对待自己,终究不能达到,

  比如,你不会挤入社会主流,不会成为人民瞩目,不会得到平均收入

  当然,另一些东西,你哪怕不刻意对待自己,也会一定到来。

  比如铁匠的儿子是铁匠、农夫的孙子是农夫!对,个别会成为核物理学家的,但这个比例可以忽略,大概和物理学家的儿子成为农夫一样微弱。

  人生,几个七年呢?

  十个?一百个?老妖精了。

  活着吧!

  《人生七年2》观后感(五):镜子

  最近持续被嫌弃中,我懊恼目前经历的一切,我也感谢目前经历的一切。感谢上帝,此时的我未满30岁,让我觉得好像一切还有时间,还有希望。

  我的孩子,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越来越觉得我就是一面镜子,随时都会影响你。但是却不能接受,你变成如今我的样子。所以奋斗吧。趁年轻。也许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吧。

  已经坚持一周不追脑残剧了。现在在看人生七年,学英语,还准备一些别的考试。希望未来的你,就算走错了路,也可以跟妈妈一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努力成为正确的人。

  希望我们一起加油,希望我一直不让你失望。慢慢改掉自己的坏脾气。慢慢的改变自己的作息。

  《人生七年2》观后感(六):人物

  看第一集的时候,分不太清楚谁是谁。

  这一集好好和第一集的孩子们做了对比,大致明白了有哪些人。

  富裕阶层

  约翰:帅气;从政兴趣;司法,国会

  查尔斯:

  安德鲁:

  苏西:富家庄园女;第二集话很少

  中产阶级

  布鲁斯:传教士理想;善良;去非洲帮助穷人

  尼尔:利物浦市区

  eter:利物浦市区;理想宇航员,旅游车司机

  (东部三女孩)

  jackey:卷发,善良

  林西

  usan

  底层

  尼古拉斯:乡村,害羞

  保罗:少年之家;14岁去澳大利亚

  西蒙:少年之家;黑人

  托尼:外号猴子;骑师理想

  《人生七年2》观后感(七):UP 14

  托尼在七岁的时候就梦想成为骑师,他的父母对他期望颇高。他14岁正走在这条路上,每天都会出去练习骑术。零花钱比较多,对与女生交往的话题不感兴趣。

  约翰显然在里面是最为耀眼的孩子了,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健谈。会弹钢琴,想要成名和获得政治权利。他每周零花钱只有40便士,无意与自己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对待金钱的态度我很赞同,赚足够的钱,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譬如说收藏画。

  苏西看起来非常的低调无言,身上有一种想要反抗但又无力改变的味道。

  西蒙是个黑人孩子,对于大学没什么概念。零花钱存一半,妈妈拿走一半。

  尼克比较自闭,抱着自己的腿和导演说话,抬头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当少。

  其他几个人就记不大清了。

  《人生七年2》观后感(八):决定生活走向的,是自己的内心

  

那些从小就认真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的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看着富家三个男生一个女生的人生轨迹,在他们7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读什么小学什么初中。

以前一直觉得这种“被安排”的人生很可怕,没有自由,但是现在看来,不知道自己将走怎样的道路,或者没有目标地随波逐流盲目前行,才是真正的可怕吧。

一直觉得没头没脑傻乐呵长大的生活是幸福的,现在想来,还是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通过努力得到了自己想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认真思考下自己的人生呀。

  《人生七年2》观后感(九):人是环境的产物

  各阶层的少年之间有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上层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目标和未来有着更为明确的规划,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的更清晰的看法。 目标和观点正确与否先不讨论,至少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而中下层的孩子就不如他们。 但是,他们小时候差不多呀!差别随着时间在由小变大,最初出生时除了生理上没什么差别,后天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成长背景、学校教育、经历这些外在因素是造成差异的原因。而不是个人的努力,因为努力意味着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又包括朝哪个方向改、怎么改、能否坚持下去这三个问题,也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培养出来的,没人先天就会,只是有人先天有潜质,和后天的环境上的优势。 人是环境的产物,虽然可以反作用于环境,但终究是由环境决定的。就好比将片中孩子的成长环境调换一下,那么他们在片中说的话也将调换。

  《人生七年2》观后感(十):14 UP

  14岁是走向成熟的开端。

  受访者开始意识到7岁的梦话,同时一些孩子的三观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形成,还有一部分独立思考能力较弱,没什么主见。

  个人感觉这方面的发展和他们的背景和平时的兴趣爱好有关。

  家庭背景较好的,会主动发展并培养自己的兴趣,并认识自己。

  比如弹钢琴想当政客的那位小哥,正视自己的对名权利的欲望,对于自己的将来和一些实事有自己的看法;7岁想去传教的小哥,对外界友善,但对自己的信仰和对世界的看法根据阅历而有所改变。

  而同时,家庭背景不太好的,由于接触面不够,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对于爱好也没有太大能力去支持发展,说话较缺少依据和底气。

  比如东区的三个少女,对于罢工没有如同政客少年一样逻辑上站得住脚的的依据,只是用经验来推论,同时她们对于未来规划、自己20岁后的人生没有太多的想法,有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感觉。

  个人观感如此,至于7年后、14年后又如何,明日再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七年2》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