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是一本由马克·史蒂文斯(Mark Stevens)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 / 蓝狮子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尔街之狼》精选点评:
●上市公司的股权极度分散必然带来委托代理人问题,也就是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不一致的状况。主角出于个人利益,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大量公司的股票,并化身成“股东维权人”对管理层进行“讹诈”,管理层为了守住自己的“江山”,会妥协,主角在这份妥协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投资不是慈善。收购被低估的资产将会是一项价值投资最好的投资。
●公司所有者跟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差异让伊坎有了机会,屡试不爽。
●本书详细讲解了20世纪80-90年代聪明的投机者卡尔伊坎是如何利用制度漏洞去攫取巨额财富。书中详细描述了漏洞内容,利用手段,以及利用条件,以及略显夸张的卡尔伊坎的谈判天赋。本书结尾直接跳转至21世纪,概括了卡尔的几宗出色交易,但由于没漏洞可利用,所以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有较大差距,却依旧显示了卡尔敏锐的漏洞察觉能力和对获取财富强悍的执行力。
●他是象棋大师 他擅长分析复杂的局势和走向应对 他也擅长德扑中的造势和诈牌 他强势,冷静且贪婪 可是我猜在这么多年的尔虞我诈拼刺刀后 他过得一定不快乐 中产出身的他羡慕富贵又蔑视富贵 可最后他的贪婪和吝啬 也把他烙在了他瞧不起的那群人里
●还行吧,比较有趣的是书中前部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另外还从书中摘录下一首好诗。但后半部分的收购案例基本都差不多,读起来就有些枯燥了。
●翻译得非常流畅。可惜没有后来的Herbalife和Ackman对决这一段传奇。不过千万不能图样图森破地觉得可以照搬到中国来。姚老板就保监会禁入10年了,不过好歹也富豪榜排第四了,结局不算差。
●ok
●此狼非彼狼
●One kind of methodology that differs from the Main Street. What the same is to think different.
《华尔街之狼》读后感(一):流水账式的记录有些差强人意
卡尔-伊坎确实是传奇,作为从事并购多年的投资银行部人员,只能说这本书写的差点意思,和期待相差甚远,案例表述千篇一律像记流水账,虽然交易主要环节都是大同小异,但确实没有能感受到并购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而这个是每个做并购的人的深切感受,所以这本书其实没能让读者有代入感。当然,也不怪作者,毕竟在写一个自己没有从事过的领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能给三星,看在有伊坎名字的份上。。。
《华尔街之狼》读后感(二):高科技行业的管理
戴尔本人的权威
“我们开玩笑地问,戴尔和独裁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吗?回答是:大多数运转良好的独裁者只需要将选举推迟一次就可以赢,而戴尔的董事会,就和这个国家的很多董事会一样,让我想起了克拉克·盖伯在《乱世佳人》中的最后一句话,‘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成就了网飞的崛起
伊坎自己说“他做过的最糟糕的投资”,是他在2005年的时候购买的1000万股的百视达的股份。《华尔街之狼》读后感(三):Activist investor and Corporate Raider
1. King Icahn-伊坎国王最重要的两个标签是: Activist Investor-维权投资者 , Corporate raider-公司掠夺者。
2.伊坎选择投资标的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价值投资,投资那些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股票。
不同“芒格-巴菲特”被动式投资,伊坎选择主动出击,想办法迫使管理层回购股票,合并或者分拆企业,从而使得企业价值上升,股票价格上涨。
3. 伊坎国王最低人印象深刻的技能是:基于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谈判能力,有能力周旋于贪婪的企业管理层、白衣骑士、强大的工会组织、M&A并购套利者、垃圾债券融资提供者-投资银行-德崇证券,并能够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4. 华尔街之狼--卡尔.伊坎背后的金主是80年代的“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他才是80年代华尔街野蛮人收购能够风行一时的决定因素。
《华尔街之狼》读后感(四):关于写作本书的一场战役
卡尔·伊坎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是在1992年春天。我曾经在无数新闻报道中听说了他在华尔街的所作所为,但是当我看到这个瘦高个儿在我家乡纽约贝德福德的乡间草坪上走过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之情。
我的大脑开始转了起来。
“那个穿着褪色的网球短裤和皱巴巴的上衣,走进乡村酒店的人,就是那个传说中让人畏惧的企业掠夺者,还是只是一个长得像他的人?如果他真的是伊坎本人,他待在如此宁静的贝德福德干什么?”
我想去接近这个人,但是还是犹豫了,因为我想这多半是一个长得像他的本地人,他可能对伊坎没有任何兴趣,或者和他毫无瓜葛。但是,那张脸依然打动了我。回家以后,我给一个对贝德福德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的邻居打了个电话。他立刻做出了回答,正是此人。
《华尔街之狼》读后感(五):笔记随想
敌意收购的第一步,是寻找到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比如,一家公司土地、房产、机器设备等资产加起来就值 2亿,可股票市值却只有 1 亿,把这种公司收购下来变卖资产,就能马上赚一倍。你可能会问了,这不相当于白捡钱吗,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还真的有。在股市里,一个公司的股价经常会被各种因素打压,比如短期业绩不理想、股市整体环境不好、有的资产没体现在财务报表里等等,可是,如果放到行业并购层面,公司资产、长期经营水平、收购后的协同效应等就更重要,交易时就不会有特别大的折扣。在股民眼里是垃圾,可能在一个行业巨头眼里就是个宝贝。每次发动攻击前,伊坎会让自己的财务专家分析成百上千份资料,包括目标公司和所在行业的所有财报。其实,看出来股价被严重低估,对于这些财务专家来说并不难,难的是有逆向投资的勇气。伊坎认为,大家一致的看法常常是错误的,他最爱的是那些没人理的冷门行业、冷门公司。比如,伊坎刚开始做这行时,就盯上了一个冷门家电企业。这家公司因为收购失误和行业大环境不好,成立 40 年来第一次出现亏损,股价雪崩式下跌。但伊坎发现,这家公司的股价相当于资产打了五折,同时公司经营环境已经迎来向上的拐点,现在买非常划算。于是他低价买入大量股票,进入了董事会,并推动公司被同行业巨头收购,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净赚一倍。第一个办法就是,推动公司改革,让股票升值。公司股价低迷是有原因的,那就要对症下药。比如,有隐形资产没被大家发现,那就拿出来卖掉,让金子重新发光;如果分红少,那就大笔分红,给股东多发红包;如果公司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那就裁员、降薪;如果经营人员比较废柴,那就换掉;实在推不动管理层做到以上几点,就干脆收购控股,把董事长、CEO 撵走,自己来。经过这一番折腾,企业的价值被大家看到了,股价就会涨上来。第二个办法是,把股票高价卖回给这家公司或者其他人。这种手法有个术语叫“绿票敲诈”。美元是绿的,绿票敲诈就是挥舞着大把美元威胁:我有实力把公司全盘买下来,把高管赶走,所以,你快点满足我的要求。公司高管当然不愿意被撵走,如果觉得没能力赶走对方,往往就会花钱消灾,拱手交上“赎金”。当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公司的或者“白衣骑士”的。“白衣骑士”就是其他的善意收购者,是公司管理层更能接受的收购方。那你说,上市公司被敌意收购者盯上,除了任人宰割,就没办法了吗?当然不是,管理层为了赶走收购者,还有很多其他应付手段。比如,可以开启“毒丸计划”,就是通过低价发行很多股票来稀释股权,大幅提升控股门槛,让敌意收购者像吃了毒药丸一样致命;还可以申请行政和司法的帮助,冻结收购者的股票和资金,用时间耗死对手;此外,还有煽动员工情绪、寻求舆论支持等办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阻击对手。而且美国商界还有一个现象:那些能够爬到企业顶端的人,基本上都是精于政治的人。一把手不想遭到挑战,选副手就只会选不如自己的,而如果二把手总是比一把手差一点,这些公司乃至整个美国商界,都将由一堆蠢材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