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垃圾》是一本由格非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过是垃圾》精选点评:
●流畅~ 简单的字却描写的很生动有趣幽默讽刺!
●再过十年二十年, 如果再给这本书打分的话, 要么两颗星要么五颗星。 站在蹲在国图读完的第一本书。
●时代对知识分子的碾压。要么活不下去,要么全然换个样子活下去。
●李惟翰坐在凉亭里,抽着烟,远远地看着她们。四周太安静了。蝉声在湖的另一端隐约可闻。不时有风从树林里吹过来,带着没有被太阳晒到的水的凉气。湖边的几只小船轻轻地摇晃着,撞击着水泥护堤。满满的湖水在风中推推搡搡,越过护堤,泼向岸边,打湿了竹篱中的一簇雏菊。
●老师上课讲先锋文学,讲格非,然后就翻出来这本小书。几个短篇,写了所谓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在时代的压迫下或是苟延残喘或是悲哀死去。活着死了都不过如同垃圾一般罢了。超级喜欢装帧,就是相对于内容价格略有点贵。
●烦恼像雾,这个世界的根本悖谬所在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心底里都想过别人的日子。
●坚韧堕落,灰暗闪耀,真好看。
●前两篇比较好。挺幻灭的。
●短小精悍,很丧,很真实。不想变成这样的大人,不想经历那么多精神上的折磨,我已经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了。
●非常好看
《不过是垃圾》读后感(一):尖锐的幽默,寂寞的自由
我仍然偏爱着格非的中短篇,比如《追忆乌攸先生》《风琴》《青黄》《凉州词》………还有这个系列所选入的《不过是垃圾》《蒙娜丽莎的微笑》。
今天看来,它们在叙述、议论方式上,较之后来的《江南三部曲》《望春风》等,多了许多以往那个时代作品直白的痕迹。
比如,李家杰告诉“我”,“这十几年来,中国社会一日千里,不要说别人,就连我都变得让自己认不出来了”。又比如,说王润东“还没有来得及抛弃这个世界,世界就抢先将他抛弃了”。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如《蒙》的结尾,博尔赫斯作品的影子无处不在。
然而格非还是那个格非,依旧让人透过文字,读到那些尖锐的幽默,寂寞的自由。
《不过是垃圾》读后感(二):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底想过别人的日子,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悖谬所在
“在冬天,至少还有严寒需要对付,而到了春天,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
格非的这本小说集,单从名字来看就充满了厌世的情绪,它赤裸裸地展现了中年人对生活的厌倦和不知如何自处的迷茫。
功成名就的李家杰,在死亡面前毫无留恋,他用决绝的方式彻底斩断最后一点生的欲望,最后留下一笔赠款给惟丏,称他的存在才是世界的希望。因为李家杰自己在欲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但惟丏却显得无欲无求,卓尔不群。
然而,当年看似超凡脱俗的才子惟丏,实际却无比渴望俗世的功名利禄,只是忘之莫及,最终遁入空门。
“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底想过别人的日子,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悖谬所在”
他们用报复世界的方式来报复自身,他们可以扛过严寒的冬天,却无法挨过生机盎然的春天。
“生机是最可怕的,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你的衰老、没落、陈腐、百无一用。”
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安迪的希望曾让瑞德感到恐惧一样,对于腐朽而言,一切生命都会它感到惊慌和绝望。
有人用光来照亮前方,而有人却用它来烘烤心脏。
《不过是垃圾》读后感(三):反鸡汤一种
第一个同名短篇近似于一个社会寓言。
在这个寓言里,有着易变的人,脆弱的理想主义,校园和现实。前半段是校园,后半段是现实,于是,两者再一次被对立了起来。
前半段是含蓄的写法,或者说,带点魔幻现实的味道。在传言中,苏眉是诗歌的主角,全校的暗恋对象,以及副连长的绯闻对象。但是她的样子,无从知晓,也许隔了一层含蓄的雾。
故事的分野出现在毕业几年后。李家杰看到了她,而我们也看到了,“她的外表没有什么变化,略略胖了一些。只是头发剪短了,穿着厚重的青灰色羽绒服,眉头还是紧锁着,不时吸一下鼻子。”
从苏眉“落到地上”的那一刻起,结局可能也只能是——现实战胜理想,果不其然。
李家杰是现实的化身(也可以是钱?),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眉。后半段写了一个较合理的论据,即苏眉成了副校长,而他丈夫仍是普通教师。但这种转折仍显生硬,从传说到可笑的谈资,将一个人彻底改变真的这么容易吗?
故事结尾(逻辑意义上的结尾)并不意外,李家杰受到了理想主义的濒死一击——被写死了。这算是一种平衡,虽然,把“反派”写死是最简单也最平淡的表达方式。
《不过是垃圾》读后感(四):《不过是垃圾》格非
向死而生!人性过于直白,结局不大会美好!或许美好它本身就不存于世,我们不过都是一个个,奋力探向水中捞月的猴子!在己,竭尽全力!于他人,不过是一只在戏耍的猴儿罢了!你以为猴子捞月是悲剧?不,猴子醒了,不再捞月才是悲剧的开始,更悲的是,它开始坐在旁边,观看另一只猴子捞月的行径,观似曾相识,昨日重现…… 幼时曾想,人生最大的苦楚是求不得!后来才明白,求不得苦,苦的是爱不能(无爱)。欲才万物之源,有它才有爱嗔痴,有它才有别离怨。李家杰之所以最终坦然走向死亡,无它,只因无欲而已!故此,得到一切的同时便也意味着失去一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悲观的缘故,看啥都被主观过度情绪化。) 李家杰说,“苏眉活在自己的世界,平常而自然;我们生活在对她的想象里,悸动不安”,所以,有时候我不禁会想,我们所爱所想所愿的,不过,一个心之向往的自我感觉罢了“,这样一看,生活到是简单了很多,无趣也变得理所当然。所以,难得糊涂,它是认真的。 因此,苏眉之于李家杰,是“欲”的起源,他的得不偿愿,造就了他的风雨兼程,成就了他的功成名就!故,适当的贪欲,是人生道路中的推动器,过了,那就另当别论!最后,李的得偿所愿,他亲手摧毁了自己束之高阁的那只“花瓶”,也坦然的拥抱了死亡! 对于最后的结果,我给不出任何的评判,这是局中人自我选择的结果,我不过过是旁边看“捞月”的一只猴子而已,谁知道旁边有没有其它的猴子在看我呢?
《不过是垃圾》读后感(五):颓丧的象征
一点感想:
这本小书让人觉得惊喜,但也无奈。
惊喜的是作者的中文系故事,自己内心的很多想法,多多少少在其中都可以找到准确的描述和共鸣;无奈的是毕业之后,人们被丢进了世代的熔炉之中,沉沉浮浮,大家心里那一丝干净,好像苏眉一样当然无存,像王小波老师说的“一切都在走向令人无可奈何的庸俗”,像格非老师说的“不过是垃圾”。最后读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叹了一口气,烦恼依旧是烦恼,只是之前的人烦恼过了,我们踩着他们的脚印,再继续烦恼下去。
李家杰牵挂的苏眉、才子胡惟丏,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性人物。苏眉象征的是少女的美,纯净没有杂质;惟丏则是偏执的文人,不合时宜却自得其所。但象征只是象征,不管是苏眉还是惟丏,他们终究生活在自己的具体之中,都是凡人,都有欲望,都渴望过上别人的生活,而已。
第一次读格非老师的书,没想到他字里行间的“不过如此”的厌世情绪非常打动我,几年前读书的时候看这本书绝对不会喜欢,现在却觉得正好。岁月流逝,徒增烦恼,心里能装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也挺好。
一些摘句:
《不过是垃圾》
● 按照他那酸腐的逻辑,苏眉已经成为象征性人物,她的纯洁维持着我们这个肮脏世界仅有的一丝信心。
●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干净的人,这对他极其重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
● 我们寝室的魏挺据说会看相。据他说,惟丏看上去不像是尘世中人,不过是一个ghost,某个并不存在的事物所留下的一道魅影而已。他就像一片云,远远地飘过来,但还没下雨就飘走了。或者说,他是一滴朝露,只在黑暗中存活,一缕阳光就可以让他化迹于无形。用老魏的话来说,“这个人迟早会出事的”。我们都认为这是老魏出于对惟丏的妒忌而发出的恶毒的诅咒,并没有留意他的话中所可能暗含的真知灼见。
● 李家杰病故以后,留下了一封遗嘱。有一笔数额不明的款项(后来我知道是二十五万)指定赠予胡惟丏。据遗嘱执行人之一的曹尚全透露,胡惟丏是全年级唯一一个让李家杰感到自卑的人。他想通过这笔赠款表达对后者的尊敬。在这封文情并茂的遗嘱中,李家杰这样写道:这笔钱赠予胡惟丏,就是赠予我自己。因为胡惟丏的道路,就是我自己想走而未得的道路。我在欲望的泥淖中陷得越深,惟丏那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形象就会愈加清晰。他这一类人的存在,证明了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希望。
● 在毕业十多年后,要想确定胡惟丏的准确行踪已非易事。中国社会重新大洗牌,使我们都有了两世为人的颓唐和伤感。
● 我把那份遗书一字不落地背给他听。他的脸在油灯的光影中忽明忽暗,叹息良久之后,忽然对我道:“这听上去就像一个讽刺。”我吃惊地望着他:“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那笔遗产,可人家毕竟还是善意的。”他悲哀地看了我一眼,接着道:“我知道他指定将那笔钱给我,是出于善意。不过,这件事本身仍然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他在遗书中说,他想过我的生活,可是他大概不会想到,我做梦都想过他的生活。你知道,我本可以留校,随便找个什么人结婚,从此过上碌碌无为的日子。没有什么希望,但也不至于绝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几乎耗尽了心血。也许,我们每个人在心底里都想过别人的日子,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悖谬所在。”
● 我们每个人在心底里都想过别人的日子,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悖谬所在。
● 任何决定都是可以改变的。任何时候改变决定都还来得及。
● 他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悄悄告别了这个世界,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来。
● 我们属于那样的人,通过对别人生活的想象来构筑自己的梦幻。
《打秋千》
● 李惟翰俯身问她,要不要请医生来?要不要按床头的紧急呼唤铃?她没有回答。医生们早就赶来了。他们站在门边,远远地看着她,脸上古怪的表情好像在说,我们也无能为力。门口还簇拥着几个病人,伸长了脑袋朝这边张望。他们脸色灰灰的,有怜悯,有恐惧,也有庆幸:好在不是我……
李惟翰感到妻子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一个含混不清的暗示。他立刻就明白了。她是让他转过身去。她不愿意让他看到自己最为脆弱的时刻。女人对于自己的容貌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她的眼神央求他转过身去,不要看着她。可是她也许并不知道,病痛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挥霍掉了她的万贯家产,她已一贫如洗。她的美丽破了产。
● 痛,有时也不是坏事,它可以抵消你对活着的贪恋。
● 老一套的问答会使我流泪/听到人声祈祷/神圣永久的结合/会使我想到/任何人的一生都是宝贵的,但不是/宝贵得不能/献给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