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轴神》是一部由陈泳旭执导,宋晓峰 / 贾冰 / 李佳怡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北轴神》观后感(一):好的喜剧不是硬凑出来的,不是装傻就能让人发笑的
这部电影总体还可以,有些笑点还是让人发笑了。但是呢,从好的喜剧电影的标准来看,我感觉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生硬。
先说情节,好的喜剧情节应该是一些符合生活逻辑,又阴差阳错的效果,比如《疯狂的石头》,里面的贼每一个笨的,但是情节恰恰就是好笑,结局恰恰就是完美。
再说装傻,装傻卖愣是会让人发笑,但是那是嘲笑,是看不起的笑,不是喜剧的笑,不是让人喷饭的笑。
《东北轴神》观后感(二):真给东北人丢脸
作为一个牛年本命年的东北人,说说现实中东北人像剧中这样的人非常少。以个别脑残,挂上东北名号,真的给东北老乡丢人。
本人大学在杭州,工作在广州深圳。实际体验生活上东北,杭州,广州,深圳相差并不大。实际上也就南方工作机会多点,但东北房价低点,幸福指数能高点。
剧组应该是东北本地的,应该宣传一下大多数和正面的东西。实际感受,东北美女比例比杭州,广州,深圳要高,薇薇这种美女很多。还有美丽的长白山,比基尼海滩大连,俄式建筑哈尔滨,假装来到韩国延边。剧组多宣传一下好的东西,不要把东北个别脑残文化当成主流来宣传。
《东北轴神》观后感(三):一个碎花瓶引发的闹剧
看《东北轴神》的海报,那配色,那构图真是够俗,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尤其这片子还是在我的家乡拍的,透着亲切。
说实话,对于网络大电影我一般不抱太高的期望,但这部电影我竟然就看完了。从情节上来说,电影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破掉的花瓶引发的阴差阳错。这是很经典的喜剧手法,误会叠加误会,麻烦叠加麻烦,直到失控。
轴是东北话,指的是人一根筋,不知道变通。这种性格日常会很烦人,但是在一些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轴人就无敌了。宋晓峰扮演的主人公有他的愚蠢、软弱和贪婪,但他有一些明确的是非,这让他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对不起,他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他出轨了。
而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幽默感,我甚至可以说这片子的幽默有点高级。比方说古玩店老板给古玩和旧货做的区分,逗乐中还真有那么一丢丢专业。还有宋晓峰说砸锅卖铁也要还钱的时候,他发小告诉他,现在铁就值八毛钱一斤,要想还上10万块钱,他们得卖62吨铁。所以说,我们夸下的海口真经不住细推敲。
我得说,整个观影过程比较愉快,尤其是这片子就以搞笑为己任,没有在结尾上价值或是搞煽情。这是最近这两年喜剧小品和电影的通病,本山大叔就曾经说过,观众不用喜剧演员教育,把他们逗乐了就很不容易了。
但你要说完全没有价值观也不对。骑自行车的环保大哥不是说了吗?东北是法律意识和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地区。而那位靠偷拍炒作生存的导演遇到小偷时第一反应也是报警。这叫什么?这叫做人间正道是沧桑。
《东北轴神》观后感(四):东北人就是有这么一股子轴劲
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说电影的视频,正好讲了一下电影《东北轴神》,他从《你好,李焕英》开始讲为什么在新中国初期,那么多外地城市都有东北人的身影。没错,为了支援全中国的建设,东北人义无反顾的离开家乡。有人说,东北人傻,是的,如果东北人不傻,不轴,就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崛起的现代化城市。
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讲人的故事,通篇通过各种小事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直白的描述出来,我理解,网大电影不同于院线电影,而网大的观众也不同于院线的观众,没有耐心等你娓娓道来,所以,有些网大产品显得更直白的讲述事件或人物,这不都是观众造成的吗?如果铺垫多、线索多,试问谁能够一边回微信、一边吃饭、一边看好电影呢?
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已经让抖音、快手等充斥了我们的生活,网大电影中也有很多人想要做好故事,但观众不允许,平台不允许,在夹缝中求生存之下,这部电影还在踏踏实实的去讲述东北人性格特点,将东北人的坚持劲展现给全国观众,个人拙见,也算是有态度的一部作品了。
众观如今网大电影、仙侠、古装玄幻、封建迷信类、枪战动作、喜剧,基本上就是这么几类电影,就连悬疑烧脑的电影都几乎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边做饭、一边回应媳妇的各种要求,一边看着电影,什么悬疑烧脑的线索都看不到了。
而键盘侠们,是最厉害的,不管看没看过电影,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就上来给个一星,以后都给一星,没有各个公司被鼓励去做电影,电影市场还能进步吗?
本片其实还是现有网大电影中,逻辑BUG几乎没有的作品,开局董大宝的梦境呼应他来城里这么多年出现的变化,小潘正是他来城里后,心中的女神薇薇。但农村媳妇的善良和理解,让董大宝逐渐认清了自己,除此以外,董大宝在处理老板花瓶时、处理奶奶拿来的破盆时、处理和借款公司的豪哥时,就连最后结婚时,都表达了他的性格特点,也算呼应主题。中间再配上一些段子来增加幽默成分,整体来说,不能算最好的作品,但至少是一个成熟及格的作品,故事顺畅。
有人说,这个电影没看懂,有人说,这个电影太简单了,没意思,还有人说虎头蛇尾等等,但请问,你认真看了吗?为什么院线电影的评价高?因为大家坐在那里不能动,能够用心去体会电影要表达的东西。为什么国外电影评价高?因为这样会显得国内的键盘侠们水准高。但国内的电影真的就都一无是处吗?至少我觉得有些人居心叵测,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如果外国的团队在中国这种审查机制下,在中国的各大平台要求下,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知道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