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19 03:4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有感

  《拖拉一点也无妨》是一本由[美] 约翰·佩里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一):拖拉一点也无妨

  这本小小的书还是帮助很大的。 首先提出了结构化拖延的定义: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接着提出几点建议: 1.拖延症患者要多向其他人允诺一些事情 2.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 3.避开干扰源 4.每完成一个任务就鼓励自己一下 5.做个预防性的清单 6.想象成功的自己 7.拥有一个待办清单,完成一个就划掉一个 8.别想太多,开始做就是 看这本书的时候,整本书仿佛都在说我,为了逃避学习法语而去整理床单,学习英语,完成学校里的作业 尽管我没有学法语但我完成了其他的事情!而总有一天会有比起学法语我更不想做的事情! 整本书不长,一个半小时看完,十分建议拖延者仔细阅读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二):这本书对我来说3分不能再多

  这本书3分不能再多,而且烂到我一度以为写了这本书的读后感。全书的二分之一是在为一部分拖延症患者找理由找借口,另外的二分之一则是生活琐事一类,真正教的方法只有那么几个,而有用的只有三个:不用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做、把大任务划分成小任务。前面说的把最不想做的排在第一,然后就会因为不想做这件事而去完成其他事,但最后也没说出最不想做的事应该怎么不拖延。而且个人认为作者身为教授有时很缺乏责任感,尤其当他说他因为拖延而导致别人错失入学机会的时候我就更讨厌作者这种人了。虽然他说那个人如今还感谢了他,因为他现在有了更好的生活,但是万一没有呢,万一这对当时的那个人来说很重要呢?通篇为自己的拖延开脱真的很让我无语。除此之外作者的条理性也不怎么样,尤其是最后还大段地陈述了关于时间的哲学意义,就让我很摸不着头脑。总而言之,本想从书中找寻方法的,结果却让我无比失望。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三):拖拉的前提是在朝着目标挺进

  1,“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

  2,“通过向自己的心和脑传递一种虚假的任务清单以利用拖延本能来实现原本的目的”,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我试了一下,效果不好。自己欺骗自己恐怕不容易做到,自己的心和脑能被别人欺骗,却无法被自己欺骗,即心中已有真正的任务清单,并且心和脑是以真正的任务清单为本,虚假的任务清单并不能利用拖延本能。但是,如果各项任务之间不是孤立的呢?比如首要任务很笼统、庞大,次要任务越来越具体、可行,当都是围绕实现首要任务的步骤。

  3,“只贪图眼前舒服,将来必付出代价。

  即便拖到明天,我也照样不愿做。

  别想太多,开始做就是。”

  4,清单里面也可以有“不能xxx”

  5,我觉得书名应该改为“只要能朝着目标挺进,拖拉一点也无妨”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四):拖延者入门书籍——调整心态,减少心理负担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让拖延者不那么痛恨自己的拖延,主要内容提出了结构化拖延的概念,认为这种拖延者实际产出并不少,会为了拖延待办清单最上的一项内容而做很多其他的工作,如果要很好的利用结构化拖延特征,那么就要学会用看似重要的任务作为清单第一项,学会用这种方式欺骗自己,让自己去做清单中排名靠下实际却很重要的任务。还有一项是老生常谈的,拖延很可能是由于完美主义导致的,要学会一开始只是为自己提出做了的要求,而不是做好的要求。

  由于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为了减轻拖延者的心理负担和内疚感,利用好结构化拖延特征也可以有产出,只是时间更晚,所以这本书适合拖延症状严重,甚至出现是由于心理负担造成的拖延恶性循环的人。

  因此并不适合我这种,其实已经可以达到足够的产出,真是重要的任务会按时完成,问题在于我想更好的完成,也去多做一些我一直想去做,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但却不是现实必要的事情,而这本书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不过,其中一些能够把自我满足感开发到最大的待办清单方式很有趣,也可以借鉴,就是把任务分割成非常小,甚至包含一些不要做的任务内容。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五):这是一本从书名我就很喜欢的书

  

多好的书名啊,精准的抓住了我这种弃疗型拖延症患者的心理,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是个同道中的小可爱!

除了书名抓人眼球,这本书篇幅短小精悍、文字轻快幽默,这些都让这本书读起来格外畅快。

严格来说,这本书并不能帮助人们改掉拖延症,正如附录里写得:“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但是像我一样有严重拖延症的读者也不必沮丧。因为它通篇展示一种我们可以做到的最好的样子——结构化拖延。

先来看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比如我有一篇论文要写,坐在书桌前,我想这个工作实在是太难了,完全无从下手,还可能会被老板训斥,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毫无意义,是堆垃圾,……,我瞅了一眼旁边的手机,想着稍微逃离一下这些焦虑吧,然后几个小时过去了,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结构化拖延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在写论文这座大山面前,不仅刷微博、刷朋友圈、打游戏、看剧都会变得异常有意思,计划了很久但没读的论文、两天之前就该回复的邮件、尚未完成的实验都变得没那么可怕了。相对于为了逃避任务而娱乐消遣,为了逃避一级任务而完成一些二级任务总归是更好的选择。

基于结构化拖延法,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小办法和比较安慰人的观点,我就不再一一赘述,花两个小时读读看吧!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六):耳目一新的发现

  这本书在知乎可以免费阅读前两章,看得我是哈哈直笑,第二章看完只想拍案叫绝,写得既幽默又精准。我就是文中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构性拖延症患者,正事不干,闲事干起来兴致大发——比如现在不想学习,跑过来写书评。

  不得不说,整本书前两章确实最好,后面的章节论点有些我不太认同,有些没说太清就又跳过了。总之,我花了几个小时读完这本短短只有130多页的小书,有所收获,特来总结一下感觉对我有用的知识点。

  首先我认为拖延的原因正如第二章所说,是由于完美主义幻想引起的。我再详细说明一下。被人安排要做的事,也就是应该做的正事,我总是想我要把他做得最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对我赞不绝口。然而这样不由自主也不易察觉的幻想却在无形中增加了任务的难度,让我只想逃避完成它的责任,心里想的是做点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做它。因为我害怕做不好,让自己和别人都失望。但拖延下去的结局就是往往ddl最后一天,或者别人催你的时候才开始慌忙去赶,质量草草不说,还闹得大家都不开心。

  有这种体验的人自然会很苦恼,有时终于受不了爆发,决心一定不要再拖延。但如果你并不了解其中病因,就无法真正摆脱这个病症。拖延症不是靠自制力就能解决的(当然有拖延症的人自制力往往也不怎么样)。对于自己想要拖延的事情,每接近它一步都要消耗极大的勇气和意志。当我打开电脑,打开各级文件夹,终于把论文.docx文件找到的时候,我盯着它,却再也没有勇气和力气打开它了。随之而来的是心烦意乱地放纵,然后自责懊悔,心情低落。如果看得开一些呢,能够去转而做其他不太要紧的积极的事,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读了这本书,我并没有找到战胜拖延、立马刚勇无比,无坚不摧(不是搞hs哈哈哈)的办法,但是却有一些减轻拖延的方法。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七):书中的小tips整理

  1、避开干扰源

  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就是一种逆向思维。

  2、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

  所以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如果最烂的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可以转化为好结束。

  3、无聊捆绑有聊

  一件无聊或者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捆绑在一起做,并且能够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

  4、最理想的备选任务

  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5、追求蛮好or追求完美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个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6、分割小任务

  把宏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大任务分成小的、没那么吓人的任务。

  7、不要做的任务

  这张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包括“不要做”。

  把其他可能会让人分心的事情也写下来,提醒自己别做。

  8、关于文件筐

  我也有文件筐这种东西,我拿它来:(1)把做完的、从此再也不打算看第二眼的东西存放起来;(2)把不愿看、扔掉又不太好的资料存放起来。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八):结构化拖延,出奇有用的蠢办法

  拖延症 行动起来 降低不必要的期待 为“无聊”赋予意义 “结构化拖延法” 拖延行为两个条件 (1)后果消极; (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 拖延无法用理性意志去衡量工作行动。 结构化拖延: 前置条件: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所以给自己列一个优先级的清单,通过一种消极的拖延精神,能做一件是一件。意思就是说为自己拖延的事情是限定在一个清单里里,然后在那个清单里去拖延。 注意事项: 通常最优先级的那个任务,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所以你要学会自欺欺人,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 高,作者这套结构化拖延理论对于拖延癌晚期的人来说,实在是精彩。结构化拖延是用最蠢的办法去规避拖延症的消极后果了。它不谈拖延症的产生云云,又或是治疗之类的事情,而是让自己理解拖延症,第一章就是直接告诉自己,拖延症应该怎么办?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拖延晚期,然后把全部精力放在去做完事情上。 除了第一章,剩下的章节多多少少显得含糊划水,用处不大。在看完这本书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作为哲学教授,他提出的“结构性拖延”像采用了类似“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去解决问题。 他的结构化拖延就是通过列清单,把所有事情的重要性列出来,在互相拖延的“懒”动力的帮助下都做掉。 事实上那些清单事情很重要吗?当然很重要,可自己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把所有的事情的价值磨成一团浆糊。当自己越是不在乎他们的重要程度,越是放手让自己去做。“结构化拖延”巧妙的把自己注意力从事情的重要性转移到做完事上,自己甚至不用纠结了,因为自己反正会拖延。 拖延晚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去不愿把这些事情做完,等到时间将尽时,又不自觉的有一种负罪感,焦虑与内疚。实际上,这种糟糕消极的情绪对解决事情半毛钱用都没有。它可能只是一种天性。(有人说它是来自“存在”的焦虑,有人说是俄狄浦斯冲突,甚至还有极端的说这种“自我伤害”的情绪是时刻提醒自己“活着”。)如果这种消极的情绪对解决事情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解决事情成功与否也跟这种消极情绪没有关系。换句话说,无论你的事情完成与否,这种负面情绪都会一直在,所以接受(消极一直存在)这个“悲惨”的事实会更有意义些。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像是解决拖延的方法论,在某程度上是心理辅导。不过这种心理辅导出奇的有用。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九):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上大学那会儿,教授实验心理学的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说: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的就是,人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能克制自己当前的欲望,去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老师每次说完这句话,总会把体重从200+变成120-,顺便还把全马跑进四小时的自己当成励志教材。毕竟延迟满足往往意味着自制,意味着先去处理更重要的事务。 拥有这么强的意志力的老师,应该是不会被拖延症所困扰的,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但我不行,我是地地道道的拖延症玩家,写这几个字的过程中,我已经吃掉一个橘子、逛了两次豆瓣……而且我发现,在我认识的所有还能喘气儿的人里,比上不足的我已经算是自律型玩家。 而且放眼网络,那些诉说自己被拖延症所困扰的话题也同样一搜一大把,在这个人人以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为荣的年代,患有拖延症似乎也变成非常coooool的事情。 当然,和那些盛传的“强迫症”“xx恐惧症”等网络心理疾病相同,拖延症也压根儿就没被心理学承认过,顶多算是某种不良习惯,然后被用来寻找话题或者承担责任。 这种被称为拖延症的习惯就是推迟,把本该事先完成的任务延后一段时间才完成。但只有当推迟会触发某种糟糕的后果,并且这种推迟本可以避免的时候,推迟才能称得上是拖延——而这也正是《拖拉一点也无妨》的主要内容。 我敢说,没多少人喜欢拖延的感觉,看着deadline一点点逼近,大多数人都会心慌气短、口舌生疮,然后嘴里嘟囔不清地加班加点……饱受摧残后又继续拖延。 拖延就像一种魔咒,让人沉迷,又让人焦虑、愧疚甚至产生某种负罪感。大概是上天听到人类痛苦的哀鸣,所以才派下约翰·佩里写下《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有趣的小书,去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但是通过书名就能猜到,约翰·佩里可不是要提供什么帮助读者战胜拖延的方法,毕竟作者本人都没能逃脱拖延症的束缚。 约翰·佩里在书里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拖延症以及怎样利用拖延症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 约翰·佩里在书里说:人们宁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愿傻待着。当我们在拖延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总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打扫一直没打扫的房间,看一直没看的电影。 在约翰·佩里看来,这种行为不过是任务先后次序的调换,因为我们没有做某件事,但却完成不少其他应该做的任务——也就是约翰·佩里所说的结构性拖延。 这种结构性拖延让我们更好地调节自己的状态,从而再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虽然颇有一股精神胜利法的味道。 但约翰·佩里同时在书里说,这种结构性拖延可以用来战拖,比如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制作任务清单。因为爱拖延的家伙们往往喜欢做些略微有点用处的事情,去逃避那些重要的事件。 所以我们可以自个儿骗自己,把那些看似非常重要而且看似有具体deadline的事务放在清单最上面,用自欺欺人去对抗拖延,以毒攻毒。 而且拖延还给我们一种我们并没有被控制的感觉,比如当你终于坐下制作PPT的时候,你的上司突然让你做某件不想做的事,那拖延就是非常好的武器。 对生活来说,拖延实质上是一个过滤器,你之所以要拖延,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这件事情不是我喜欢的,或者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着急。毕竟被偏爱的有恃无恐,真正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可没多少人敢选择拖延。 当这些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逼近deadline,我们就只能背水一战,集中精力将其解决,这样当你回首往事,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抱憾终生,反而还会惊喜的发现,虽然没有梦想中的那么圆满完成,但之前还过得去,而且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所以说,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利用。比如我的大学老师,他的本职工作明明是科研和授课。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十):斯坦福教授教你2种思维摆脱拖延症

  那天下午,一个成员焦虑的出现在群里,问了一个让无数人中枪的问题:“明天就要考试了,可我还没看过书,怎么办?”

  他说:“现在我家里桌子一团乱,我是应该先收拾桌子呢,还是应该先看书?如果直接看书,估计一会儿就走神,因为桌子太乱了;如果先收拾桌子,那会不会也是一种拖延?”

  你觉得他应该先收拾桌子还是应该先看书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相似的经历——面临着一件让你焦虑的事情,那些平时觉得枯燥无聊的琐事突然变得无比可爱?

  桌子收拾完了,扫一下地吧!地面太脏了,实在不能忍了!地也扫完了,擦一下窗户吧!上次擦窗户还是两年以前了,这两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实在不能忍了!

  如此看来,先看书还是先收拾桌子,的确是个两难的处境。群里有位资深的“战友”骂醒了那位同学:“你现在就滚!马上滚下你的QQ,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滚到一个自习室里,滚一下午一晚上,明天你就能考过了!”

  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在试图专心的时候,都要面临重重的干扰,分心的诱惑,如果要做的“正事”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不是那么有价值,或者不是那么及时的获得回报,我们就很容易分心,转向能更快完成、更有趣味的事情上。

  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这个词实在是太模糊了,怎样才能算“成功”呢?相比之下,“完成”可能就具体的多,没有完成,再“完美”都没有用,不如换一种说法:“烂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

  许多拖延人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完美主义情结,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也没干过什么完美的事呀,就连接近完美的事也没干过。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我们将某件事做的完美无瑕,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这么觉得。我们误以为,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就要经常或有时,或者最起码也得有那么一次吧,表现得很完美。这是对“完美主义”基本概念的误解。

  有时完美主义是完全停留在脑海里面幻想层面的东西,而非真实状况。

  打比方说,一家出版社委托佩里教授评审一部书稿,看看这本书值不值得出版,如果值得,在哪些方面还能做些改进。教授答应了,马上切入幻想模式:想象自己正在写着一份精彩绝伦的审读报告;想象自己全面而深入的阅读了手稿,给出的意见鞭辟入里,大大提高了作者的写作水平;想象出版社编辑接到报告后感叹道:“这是他有史以来拜读过最好的评审意见!”

  你是否也出现过这些类似的幻想呢?做到完美可不容易,你需要时间,而且还得做足准备。假如截止日期近在眼前,你就没什么功夫追求完美了,只得坐下来,写一篇完成但不够完美的文章。

  完美主义的幻想浪费了好多人的时间,也引起情绪上的振荡。我们能否避免这些呢?只要我在一开始就允许自己交出一份不那么完美的答卷。

  后续还会写一篇关于“拖延一点也无妨”的内容,有兴趣的欢迎关注公众号:姚先生快乐进步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拖拉一点也无妨》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