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罗素》是一本由阿波斯托洛斯·佐克西亚季斯 / 赫里斯托斯·H.帕帕季米特里乌 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3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罗素》精选点评:
●本来书还不错吧,可是翻译烂得!名词术语搞错不说,连词句的语序都是照搬英文的…
●讲了一个故事,还带点八卦。逻辑的应用有边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以罗素生平为素材整理而成的漫画式小说?
●刚开始读 别的且不说 这书印刷的味道也太大了吧
●读完感觉维特根斯坦才是最厉害的人
●一个下午攻读一本漫画,很有成就感。说实话,不比苏格拉底的文章好读多少……我对哲学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今年读过的最好看的书之一。。
●迅速看完了,除了发现两处印刷错误(一个是把《算术基础》写成《算数基础》,另一个是把哥德尔的出生年份写成1960....)总之读起来很舒畅里面有很多梗,休闲放松还是很合宜的(*•̀ᴗ•́*)و̑̑
●即便是漫画书,读起来也不容易。
●不错的科普读物,属于结尾更佳的那种。中间有些故事冗长难懂,还是有瑕疵的,三星吧,感情上先多给一颗星。数学通往哲学的路经过逻辑学,数学通往数学应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路也经过逻辑学,逻辑学真是棒棒的学科呢。
《疯狂的罗素》读后感(一):也许看完还是不懂逻辑,但总有收获
首先说明一下,这是一本漫画书。是以罗素生平的时间线为轴,顺序了他一路来的生活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变化,心态及思想变化。涉及他本人八卦的地方比较少,而且作者团队也做了简洁化处理,主要突出罗素的思想成就,在感情事迹方面着笔减少。
但书里还是有提到欧几里得,莱布尼茨,弗雷格,皮亚诺维特根斯坦,怀特海等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而且,此书很细致的在最后对于这些人物,他们的主要观点、著作等做了详细注解。
这本书分明是一本漫画书,但是废了我太多太多脑细胞了吧!!!从罗素悖论开始,sry, i cannot follow.
《疯狂的罗素》读后感(二):数学悲剧
取材罗素生平,讲述他早年生活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过程,可以看作是漫画版的《我的哲学发展》,同时穿插了同时代的数学家,展现计算机诞生前夕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百家争鸣的英雄史诗场面,是本优秀的漫画小说。
可惜希尔波特问题至今只解决了一半,进入21世纪后也没有提出等待解决的新伟大数学问题。百年前罗素建立数学基础和希尔波特在公理系统形式所有数学的理想失败了,却促成了图灵与冯·诺依曼把理论机器变为现实。看看今天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还是冯·诺依曼机和图灵测试,鼓吹新技术的不是蠢就是坏。这应该是真正的悲剧。
《疯狂的罗素》读后感(三):亚里士多德说过要想了解某事,你必须追根溯源
25页
亚里士多德说过要想了解某事,你必须追根溯源。
72页
数学是理性最后的依靠
没有什么原则,巴扎洛夫说我喜欢否定。
83页。
哲学家们就不是如此,他们个个都很伟大,但彼此之间充满分歧。
89页
逻辑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对已知进行组合来探究未知的。
158页
不能给自己理发的规定。
160页
如果他正在说谎,那么他实际上说的是真话啊,如果他说的是真话……
181页
达那伊得斯
被上帝惩罚永无休止的倒水,试图装满一个漏水的罐子。
和西西佛神话差不多。
227页
一个是纯粹的完人,其信条是理性。
293页。
古老的三要素,本能,情感和习惯。
责任正义和善恶之分。
316页。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
《疯狂的罗素》读后感(四):《疯狂的罗素》2018第一版勘误——帮译者转
按中文版《疯狂的罗素》中页码标注:
88
1-1:空白对话框中应为“?”
94
2-3:“嘿”应在空白框内。
102
1-1: “MMMMM”应都在框内。
112
3-2: “……尽管,当然,具有一种隐喻。”是否“……尽管,当然,这是一种隐喻。”或“……尽管,当然,具有隐喻意味。”?
164
1: “……《算数基础》卷2……”应为“……《算术基础》卷2……”
171
1-3:“A: ”应去掉,是原稿中的标注代码。
172
3-1: “…… “原理”《数学原理》……”,“原理”和《数学原理》应该取其中之一。
200
1-1: 空白对话框中应为“!”
233
2-2: 图中三张报纸中间的那张标题写的是“日快报”,原文中因为字体比较大因此“每日快报”只有“日快报”三字能显示。 建议或者第二张报纸的“日快报”加大字体,或者保持原字体大小,但改为“每日快报”。
250
3: “的确如此,威尔逊《数学哲学》的引言……”,原文应该是“的确如此,威尔逊!《数学哲学》的引言……”。 建议把感叹号恢复,不然可能有点歧义。
277
2-1:“?”应挪入空白框。
281
1-1:“希尔伯特教授、罗素教,以及……”应改为“希尔伯特教授、罗素教授,以及…”
286
3:“谋杀者是阿道夫·希特勒……”应改为“谋杀者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少一个“的”。
321
库尔特哥德尔的生卒时间应为:1906-1978,原文是1960-1978。
328
“x∃y(x=y+y 或 x=y+y+1) ”应改为“ ∀x∃y(x=y+y 或 x=y+y+1)”,公式最前端少了一个任意符号。
《疯狂的罗素》读后感(五):疯狂的罗素,不疯狂的罗素
罗素成长的故事十分有趣,他的祖父曾经当过英国首相,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贵族后代,但是他的父母和姐姐都因为得了白喉在很早时候相继去世,罗素祖母收到刺激投向了宗教,和祖母长大的罗素还好遇上了年轻、受过科学教育的家庭教师,开启了科学探索之路。罗素的涉猎领域太多,这里只讲讲他作为逻辑学家的故事。
想用数学+逻辑学来为科学打地基
在剑桥的三一学院读大学时,罗素立志看清数学本质,却发现自己学的全是廉价的计算技巧,于是开始涉猎哲学。作为一个试图从数学、哲学去了解世界真相的年轻人,罗素决定成为一个逻辑学家。
罗素认为当时的数学大厦岌岌可危,科学依赖于数学,而数学却是混乱的,充满了未经证明的假设和循环定义,要修补数学,就需要强有力的逻辑,但并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因为当时的逻辑学十分尴尬,数学家认为逻辑学是哲学,哲学家认为逻辑学是数学,罗素认为逻辑的本质就是通过对已知进行组合来探索未知。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逻辑学就在追求确定性,但逻辑学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莱布尼兹、布尔等人做过迸发式的探索,所以罗素就想把数学和逻辑学结合起来,来给科学建造坚实的底座。
罗素悖论和《数学原理》
1900年,罗素到了巴黎,当时技术发展和现在的各种科技大会并无两样,新的电影机、火车、自动装置层出不穷,而数学家们对应用科学并不在意,罗素是为了那年世界顶尖的数学家大会,希尔伯特在大会上提出了23个问题为数学建立了俯瞰图,当时所有的数学家都激动不已,罗素回去之后立志要解决所有的基础数学问题,开始和老师怀特海德一起撰写那本著名的《数学原理》,就在这过程中,罗素发现了罗素悖论,这个罗素悖论震撼了当时的数学界,数学家们要么很罗素恨的牙痒,要么认为罗素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激动不已。
罗素悖论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自指的问题,假设一个人说我正在说谎,此时就形成悖论。罗素认为坚实的逻辑学应该连小朋友都可以读懂和认可,所以他不停地质疑和检测《数学原理》,他开始怀疑默认正确的基础和假设。
《数学原理》此时经过了:
1、数学必须以逻辑学为原则;
2、弗雷格构造了正确的逻辑(基于集合);
3、罗素发现了罗素悖论;
4、罗素和怀特海对《数学原理》进行修补;
于是在怀特海坚持下,他们出版了《数学原理》,罗素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十年的探索后他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建立在沙子上。此时天才维特根斯坦出现了,他充满热情、深刻又激烈,又有领导力。罗素觉得自己无力再完成的事情后继有人了,没想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逻辑论》对包含罗素在内的所有的哲学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维特根斯坦和罗素最大的分歧在于,罗素认为语言是不精确的,是非理性的,所以他要用数学和逻辑去推演世界,罗素毕生追求的都是把现实抽象、简化、符号化已达到逻辑完美。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才是真实世界的反应,逻辑是语言的骨骼,离开语言的逻辑是虚空的,因为它已经偏离了现实,维特根斯坦认为所有的逻辑学家都是“重言式”,也就是翻来覆去的说同一件事。(也有人说维特根斯坦被高估。)
不再疯狂的罗素
至此,罗素的学术生涯基本告一段落,人生重点就转向投入现实生活,他办过学校,参与反战运动,写文章、科普哲学,甚至跑到中国去讲学,毛泽东还曾担任过罗素的记录员,他写过一本《中国问题》,被孙中山称之为唯一懂中国的西方人。罗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他对教育、社会、人的精神自由都有着建树。不再疯狂的罗素变成了一个优秀,完整,自省的优秀的人,他曾经说:“我绝不会为了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1900到2019
虽然《数学原理》没能颠覆前人,第三卷之后罗素和怀特海德就已经智力枯竭,但是其中的演绎都很扎实,是之后很多人工作的基础。有了数学基础的逻辑学接下来迎来了大发展,布尔、莱布尼兹、罗素在追求的都是用逻辑去推演未知,图灵推进了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的链接有了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产生了大量数据,统计学又开始颠覆一切,也就是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学、计算逻辑学能够已经能够实现罗素一百年前所想要做的预测的推演。真的好希望,作为逻辑学家名人堂中的罗素能看到这一天
1、罗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7%89%B9%E5%85%B0%C2%B7%E7%BD%97%E7%B4%A0
2、《数学原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0%E5%AD%A6%E5%8E%9F%E7%90%86
3、维特根斯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7%BB%B4%E7%89%B9%E6%A0%B9%E6%96%AF%E5%9D%A6
4. 《疯狂的罗素- 逻辑学和数学的疯狂之旅》
https://www.logicomi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