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12 00:17: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摘抄

  《凯琪的包裹》是一本由【美】坎达斯•弗莱明/文 / 【美】斯泰西•德雷森·麦奎因/图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凯琪的包裹》精选点评:

  ●一个美国小朋友和荷兰小朋友之间友爱的故事

  ●一个温馨的故事,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也许是对别人来说是一整个冬天的幸福。

  ●凯琪的郁金香种子成功抵达每个小读者的心里

  ●讀了快哭了

  ●施比受更有福

  ●读完之后感觉很别扭,既觉得里面的有些行为很温暖动人,也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难道没有人觉得那些人的样子描绘得好邪恶吗?!

  ●法国绘本总是那么优雅

  ●在天津爆炸事件发生以后看大家在微信上各抒己见、表达关切的档口读到这本,感触尤深,用“见解”来关切显得实在太过苍白,这个故事的温暖就在于所有的关切都落在实处,两个小朋友的通信内容作为骨架文字非常之好。作者其他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绘本The Hatmaker's Sign: A story by Benjamin Frankin和A Big Cheese for the White House: the true tale of a tremendous Cheddar也值得期待。

  ●看这个的时候,脑袋里还想着《苏菲的杰作》呢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一):爱是一种行动

  图画书很美,图画书很贵,《凯琪的包裹》是有一天我流连在图画书的海洋里告诫自己只能卖一本的时候挑选下来的。因为它碰到了心里的某条弦。

  此后每一次读,都会感动,并不会因为读的次数多了而改变。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爱常在有人需要的时候才能显现出它的强大力量与价值。

  而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因为分享,让一点点物质化为更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能渡过困境。

  “整整一个冬天,镇上的居民生活在温暖和富足中。”我懂得若不是心里暖,一件大衣抵挡不了严寒。

  书中导读页里有日本儿童文学家灰谷健次郎说的话:

  “真正的善良并不存在于情绪世界里,而是一种改变自己、也改变别人的力量。”

  我想很多东西都是,不是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而是一种行动和力量,包括爱。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二):爱在心中荡漾---读绘本《凯琪的包裹》

  我把这本绘本做成了ppt格式的电子版,免费赠送,需要的话,可以添加关注我公众号:“绘美希”,自主下载,在那里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我是个标准85后的摩羯座宝妈,晚到二十九岁结婚,三十岁顺利生子,组成了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好像都那么一切顺理成章,我第一次接触到绘本是在四年前,一看到封面我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绘本,也是我讲给孩子听的第一本绘本,虽然他只有六个月,但是每当睡前跟他讲一边他就很快的进入梦乡。

  懂绘本,爱绘本,让绘本带给孩子真正的价值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三):爱让生活添光彩~

  《凯琪的包裹》不看到最后,会以为书名指的是凯琪收到的包裹,而最后一页为书名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凯琪寄出的包裹。在一收一寄中,爱心和感恩的心得到了各自的回报。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1945年,刚结束了二战的欧洲满是创伤,物资紧缺,人们艰难度日。可是那年的冬天偏偏是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冬天……这时候,数不清的包裹漂洋过海被送到了众多贫寒的手中,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包裹…(想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寄过丝袜、香肠、白糖!)作者的母亲就曾寄出了这样一个包裹,它被送到了一个荷兰家庭手里,帮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袜子、巧克力、白糖、奶粉、肉罐头、衣服、围巾……从吃的到穿的,这些包裹不仅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而通过两个小女孩的通信,我们也看到凯琪的包裹是怎么从一个小箱子越变越大、越变越多的[偷笑]大洋这边不是一家人缺衣少食,那边就学校、社区、公司一起来捐赠,只希望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很打动我,就是荷兰的人们,即使在困苦中也没有放弃生活中微小的美好,即使只有卷心菜和马铃薯,他们依然栽种郁金香、收集保存种球,也因此在第二年初春的时候,一个装满了郁金香种球的包裹才能从荷兰漂到美国。

  前后环衬的两个画面完美地呼应了这个结局。前环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社区。一小块文字写着“1945年5月的美国,印第安纳州梅菲尔德市”。而后环衬,同样是这个社区,家家户户门前却开满了灿烂的郁金香,上面的文字写着“1947年5月的美国,印第安纳州梅菲尔德市”。生活,就这样在爱的传递中增添了无数光彩~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四):除了爱的分享,还可以谈谈财商中的正确“分享”观念

  

这是根据二次大战后的故事改编。受到战争的影响,荷兰很多地区缺乏生活所需物资。有一天凯琪收到远从美国寄来的包裹,感到惊讶与兴奋,里面装着印第安那州一个小女孩罗西写的信,还有巧克力与袜子。

原来,美国救助单位广收各地的善心物资,帮助欧洲灾后重建。凯琪很感谢,赶紧回信给罗西,就这样来来回回通信,美国的罗西甚至号召很多好朋友一起帮忙,陆续寄了很多食物与保暖用品到荷兰来,温暖了在寒冬中很多人的心。春天来临时,凯琪决定寄一大箱的郁金香球根到美国给罗西,希望郁金香可以带给她们欢喜。

这个故事有几个财商的议题可以与孩子讨论。首先,「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财商基本观念之一,在故事中,实行分享行为的不是指有罗西,凯琪更是伟大的分享者。因为,对于资源不足的人来说,愿意分享获得的资源给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更是不容易。

但如果只是谈分享,那就不够财商了。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的和孩子谈论「如何提升分享的能力」。中小学教育现场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号召学生进行爱心捐款,老师们借此教导学生帮助他人固然是好事,但也经常发生孩子并非拿自己节省的零用钱捐款,而是回家跟家人要钱来乐捐,甚至同学之间比较谁捐得多。

他们都忘了,没有一毛钱是他们自己赚来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小时候都拿过父母的辛苦所得来捐钱,但长大后真正掏出自己收入捐钱的比例却不如小学生高。捐款高低与个人家庭的财富能力有正向关系。因此,财商的助人概念应该包括积极的提升自己的财富,方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帮助需要的人。

参考:财商教育不止“理财” 更重要的是这两项能力培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凯琪的包裹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