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少年巴比伦》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2-20 01:1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少年巴比伦》的读后感大全

  《少年巴比伦》是一本由路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巴比伦》精选点评:

  ●“工厂”这个主要场景实在是离我太近了,从小生活在厂区的我们几乎就是和这些故事一起长大的,我又想起了儿时楼上的争哥哥,不知道他和他的“白蓝”后来还有没有后来,故事还在继续,我想回去看看你,希望你的追随还可以写下去!

  ●化工厂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93年,那是个遥远的年份……不会修水泵只会您螺丝的钳工、成长为了只会换灯泡的电工、最后变成了三班倒的糖精车间工人路小路同学,听歌读诗满嘴屎尿屁的青春。果然,每个作家的青春里都有一座城或一间工厂或一所学校或一个村庄,一个女人和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每一片枯叶只能踩出一声咔嚓,那是夏天的风声留下的遗响#

  ●作为一个矿区长大的人,真的是读起来很有亲切感。

  ●那年二十,工厂上班,打杂如喽啰 那时候,我迷惘未知以后,能力也不够 我很压抑,我很叛逆 我想要爱情,我想要生活 我记得亲吻时嘴唇上的甜味 我记得墙外碾压粉碎的野花 我记得雨中和你“同舟共济”在三轮上 我记得每一片枯叶踩出不同的咔嚓声 我记得我的嫉妒与羡煞,愿为你大打出手 我记得你覆盖了我,看到天花板上的霉点 我年少轻狂,一事无成,成了不真实的亡命之徒 这是即将梦醒的奇幻之旅 少年的我 那年将满二十岁

  ●我说,我不再为这种爱情而羞愧,在我三十岁以后回忆它,就像一颗子弹射穿了我的脑袋,可惜你看不到我脑浆进裂的样子了。

  ●看这篇的时候发现《慈悲》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 从第七/八章之后明显开始发力?,各种剧情/情感排山倒海得来了。 赞美白蓝!戴城果然就是苏州吧! 路内的作品是写90年代的伤痕文学x时代的众生相需要有人树碑立传。

  ●朋友相赠,一翻开就合不上了。确实是一本很好看的书,迅速把人带到90年代初工厂工人的生活场景,非常有画面感。或许就是因此而拍成了电影吧。这本书也是戏谑的,也总会透着一丝无可奈何。污染、事故,这些元素,以一个20岁的年轻人的口吻说出来,变得,轻飘飘的,还有些见惯不怪。以前看讲述90年代的电影,总是没法理解。现在看这本书,觉得上一辈人和我们之间,从生活场域到心理状态,差异不可谓不大。再想想自己往日学习的那个时期,或许还是更需要多看那个时代的作品,才能稍稍体会到他们的内心吧。

  ●哈哈哈哈哈

  ●当年读到的是新鲜出炉的word…………

  ●有点王小波的感觉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一):少年巴比伦

  很难说对这本书的感受……九十年代的人们充斥着无奈和变化,无处宣泄的青春,但那个时候的青春好像更加热烈且勇敢,为了爱情,为了友情,为了道义,可以不顾后果一往无前,这却是新时代我们所欠缺的,新时代每天都在变化,变化到习以为常,但人们却更多了些瞻前顾后的顾虑,这种顾虑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自身,少了些热血情怀,有点羡慕那个年代。很多人大概都是路小路,带着悲观主义生活,找不到目标在哪里,即时拥有的目标,也只是来自“大众的目标”,听起来可笑,但我们不就这样,一个人如果能找到自己想要喜欢的事或人,他该有多么幸运!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二):不适合女生读的书

  看完很后悔,一个姑娘家家的不适合读这种书,书中讲的是少年路小路的故事,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怎么成长的心路历程,让我不得不想起以前哪里看到过,一个男生总会遇到让他长大的女生。只有看到尾声,“坐在左前方的二十来岁的少年,靠在座位上,眼睛望着窗外。后来,他莫名其妙的地哭了,他摘下眼镜痛哭。我坐在那里看着他,不能去安慰他。他哭得如此之伤心,泪水汹涌...”这段话是把我看哭了,想起前年爷爷去世那一年,刚从家里出发到丽江,中午饭点正在吃午饭的我接到妈妈电话说爷爷去世的消息,来不及跟朋友解释,匆匆的收拾完行李买了当天最近的机票又往回赶,一路强忍着眼泪,忍不住的时候就默默地用纸揩。

  等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虽然也没有几年了),估计回想起我的二十来岁,也只有这件事了。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三):Soso

  算是本还不错的书。前面我是断断续续地在看,该笑的时候笑,该睡的时候关灯睡觉,仿佛成了我的睡前读物,好几次它走进了我的梦乡。说真的,是个题外话,这一段时间以来大概有两三个月了,我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梦境和现实生活很相似,无非是把白日里发生的事情上面,某些细节无限放大,或者是跟着睡前读的书,进入到小说的人物环境里。

  其实看到一半的时候,有一回真的想弃书了,我总觉得这作者俗字当头,老是把生殖器官挂嘴边,类似的比喻有点过头了,简直让人想吐。为此我在书的第一面写道:俗是真的俗,好笑是真好笑。值得一提的是,尾声的短诗给了我心灵一颤,醍醐灌顶之感。所以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本不赖的书。

  最后我就说下这个版本书的封面,真的好迷,完全没get到它的点,没质感先放一边,选图也就那样吧,有一点好,挺写实。还有外壳上印的作者的照片,看了之后,我就完全没法好好想象路小路的脸,总是浮现一位中年男子的油腻脸,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吧,还是省了好,也没觉得作者长得有啥特别之处。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四):评《少年巴比伦》

  我始终不确定自己对待人生和生命到底是怎么看的。

  看王小波的时候,我觉得人生是有趣的,不管条件多么艰苦,总有一些有趣的事情以供消遣。看路内的时候,我觉得人生是虚无的,因为年轻的时候不管你看到多么清晰的“有鲜花和白云的彼岸”,青春逝去之后一切都要回归为一副所有人年轻时都鄙夷的狗屎样子。

  这种人生的意义我始终都没想明白,因为没想明白所以始终无所谓的活着。

  小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现在我还是在想这个问题。真正的快乐不在于一时的开心,真正的快乐,是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路小路始终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得过且过,所以错过白蓝。但路小路又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所以他说自己精神分裂。

  有人说,有些想不明白的事情,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要想。可是这些迷茫早就生根发芽长在心里,无法轻易的拔除。

  这一生,终究还是朝着曾经最不想成为的样子一路走去。

  成年人总是太习惯掩藏自己,吐露真心太多又会显得自己很傻,这个世界,本就不是一个会让人开心的世界。

  但愿每一个明天,不会悲伤更多。

  《少年巴比伦》读后感(五):《少年巴比伦》书摘

  1.我说,理想这个东西,多数时候不是用来追求的,而是用来贩卖的。否则,我二十岁的时候,怎么会对那么多的姑娘说起我的理想呢? 2.天幕黯淡,雨还在下,我睡了整整一个下午,整个世界都被我睡颠倒了。我在一个颠倒的时空里看着她,我在我所有破碎的意识中看着她。 3.前者是那些亲爱的人们,我从生下来就要为他们唱歌写诗、讲黄色笑话,我要用很温柔的态度把他们写到小说里去;后者则完全是浑蛋,我要八辈子去***。这个想法很幼稚,像个二元论者。 4.我活了二十岁,仍然有人长久地爱着我,也有些人短暂地爱过我,这些我都不会忘记。 5.我说,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我为这种爱情而羞愧,但在这样的旅程中我无法为自己的羞愧之心承担责任,假如无路可走,那不是罪过。但我也不想睁着无辜的双眼看着你,你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你在河流之中。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像我这样,自认为一开始就毁了,其实是一种错觉,我同样被时间洗得皱巴巴的,在三十岁以后,晾在我的小说中。我说,我不再为这种爱情而羞愧,在我三十岁以后回忆它,就像一颗子弹射穿了我的脑袋,可惜你看不到我脑浆迸裂的样子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少年巴比伦》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