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狂想曲》是一部由德克斯特·弗莱彻 / 布莱恩·辛格执导,拉米·马雷克 / 本·哈迪 / 约瑟夫·梅泽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一):Queen真的在我眼前重生了
很早就在时光网上看过电影前期的一些新闻。
当时其实没太留意。后来看到片子要上映了,主要好奇是想看看导演写的谁的名字。
一看,布莱恩·辛格,果然工会势力大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二):#Bohemian Rhapsody#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 极少听摇滚的我 会如此迷恋这首歌 前奏一出来 竟然会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百听不厌持久萦绕在脑海 第一次听可能真的不习惯 觉得非常非常吵跟冗长 但一看歌词跟QUEEN粉的解释 原来这首歌这么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三):没有灵魂的音乐不是好电影
昨天的鸡爪太好吃了,在物欲满足的基础上,批判性有点降低,今早起来觉得对《波西米亚狂想曲》有点意犹未尽,看看能不能把思路理一理。 《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叙述了Queen(私以为女王译得好一点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四):一场盛夏的音乐穿越之旅
夏日的第一场电影,今年的第一场电影,在澳洲的第一场露天的电影,全都献给了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看得我觉得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沉浸在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里,不枉我按住想看的欲望这么久,太值得了!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五):皇后乐队主唱的传奇人生
影片描述的是皇后主唱弗雷迪传奇的一生,其中穿插他的友情,爱情,亲情的心路历程,非常好看。
弗雷迪出生在一个英国乡村印度移民家庭,土黄色基调的房子预示着弗雷迪的家境贫寒,少数民族身份更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他自己有一份在机场搬运行李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六):那个特立独行的灵魂
电影中的一些片段
【想做的事一定要去做啊】[加油]
电影中几年没有合作的他们犹豫是否要加塞进这场有十五亿观众的演出,弗莱德说:“如果演唱会第二天早上醒来,回想起自己与演唱会失之交臂,我们一定后悔到死。”
【真正的朋友】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七):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影片开始,70年代的伦敦,弗莱迪还是机场上搬运行李的地勤,同事们带着歧视的叫他巴基佬,他愤怒的回应,这是影片中佛莱迪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龅牙小伙儿热爱音乐,正视并自信自己的天赋,“微笑”带来family。乐队的成功顺风顺水,和一般天才一样,弗莱迪开始疯狂作妖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八):恐怖的演技;传奇的一生
如果这称得上是完全还原了Freddie Mercury在Queen一生的故事的话,那我想这是第一次如此详尽且真实地了解Queen。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演Rami Malek恐怖的演技,从眼神到体态,其细致和丝丝入扣表演让我毛骨悚然,感觉有灵魂的可怕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九):献出了我的五公斤眼泪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今年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的,居然是一部传记片。
看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做功课,而且我也不是皇后乐队的粉丝,然后我就被这个大龅牙吸引了注意力。恕我直言,我后来又去搜索了佛莱迪本人,龅牙真的没有电影里那么明显好吗
《波希米亚狂想曲》观后感(十):爱乐更多的讲的是小人物的进阶和离合,狂想曲则更多的突出了回家这一主线,最后则升华到了道义,而且音乐更美更有共鸣;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坚持初心的重要性,在精神上是契合的。
【有剧透】爱乐之城的米娅和塞巴斯丁与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弗莱迪和玛丽,两条线有几乎是异曲同工,怎么看都是一个剧本;但爱乐更多的讲的是小人物的进阶和离合,狂想曲则更多的突出了回家这一主线,最后则升华到了道义,而且音乐更美更有共鸣;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坚持初心的重要性,在精神上是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