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3 03:31: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男人们的故事》是一本由[日] 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6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一):感觉银子白花了

  因为《罗马人的故事》,所以看了这套书,结果完全颠覆了我对作者的印象。 一套三本,只有第一本《男人的肖像》可以看看,虽然选的那几位有些也不太熟,但至少正儿八经在讲历史。剩下两本,《写给男人们》、《再次写给男人们》,要么和历史几乎无关,要么是借古讽今,一边读一股气味就扑面而来。 感觉就是作者带着不知从哪儿来的优越感,加上没人比我更懂的自信,自以为是的一通胡说八道。尤其是,虽然我并不想对号入座,但作者对邻国,对某些制度,远远称不上善意。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又有些明白了。原来这套书的内容,作者写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概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日本的状况,给了作者一些错觉,当然日本经济后来的走势也是众所周知的了。 我又特地翻了这套书的版权页,2020年6月第一版。居然有出版社把这种写于三十年前,内容也不太行的书拿出来炒冷饭,也真是不服不行。大概是为了蹭《罗马人的故事》热度吧,然后就吸引了我这种人。当然,对于能坚持把这套书看完的自己是更加佩服,主要是不想银子白花。大概我也真是太闲了,还为它写了这么长的书评。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二):看盐野七生谈男人

  

因为我是盐野七生的粉丝,才会去看这么充满个人喜好的随笔,看盐野七生谈男人。

如果说《男人的肖像》还是伟人趣谈,有些寓教于乐的味道,那《写给男人们》就是盐野七生的性情之作。

“辛辣”二字讲的就盐野七生。

《写给男人们》“精英男之所以不性感,势必和他们持有的不痛不痒的观点有关。...精英男之所以不性感,是因为他们明明只有促进的功效,却奉行最高价值的做人方式,缺乏直截了当评判是非的坦然。岂止如此,他们更喜欢将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这样的男人,自然是不能让人感到他们是’男人‘了。

所谓的精英男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只有一点小小的野心。虽然有欲望,格局却很有限。

因此,当他们听到政治家的召唤,会毫无骨气地弯下身躯。听说财界大佬设宴,他们跑得比艺妓还要快。艺妓出场是由报酬的,而精英们不过是为了吃一顿晚饭而已。除了猥琐无话可说。”

阅读者辛辣的文字真是让人捧腹大笑,90年代说着这样的话,盐野七生也真是"性感"的女人!

不是粉丝未必能忍受她激烈的文字,作为粉丝却能通过这性情文字能够更好的了解“盐野七生”。

《再次写给男人们》则讨论了一些国际化的问题。

其中《国际化》“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出现了‘日本应该更积极、有利地担当起国际事务’的声誉,理应对世界夫妻更大的责任。”这句话放在今天可谓原封不动的套在了中国身上,90年代前后日本崛起与当前中国崛起是如此相似,而国际看法亦宛如复制黏贴。盐野七生带有意大利风味的观点是不是有些参考的价值呢?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三):“就到此为止吧。”这句话真的太伤感了。

  

《罗马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的巅峰之作,里面分析的人物是有意思的。这本书可能只是她才思的“边角料”,有些内容还比较耐琢磨。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物中,西乡隆盛最为吸引人。另一位人气人物坂本龙马是这样评价西乡隆盛的:“大力敲大声响,小力敲小声响,他是犹如吊钟般的人物。”

西乡隆盛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性人物。但接着西乡隆盛从“征韩论”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盐野七生这样评论的:

不过,以我的性格,对自“征韩论”起开始变得混乱的西乡,大概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尽管那是一场非常可笑的论争,但大久保的理论还是比西乡更有说服力。再加上后来爆发的西南战争,我真的很想问问:“西乡先生,您这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是我的话,在“征韩论”被推翻后,一定会让西乡离开东京或鹿儿岛。那些“只求生死与共”的男人,有时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则产生负面影响。西乡绝对有必要远离他们。只要人在日本,他任何时候都还是那个西乡隆盛,应该把他带到没人叫他“西乡先生”的外国去。这样的话,他才能重新恢复到“不闻人语,只看老天”的正常状态。

天才的混乱,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用“崩溃”一词形容可能最为贴切。他们总以为自己不能对周边的境遇袖手旁观,结果已经没有新的动力再去带动周围的人。这样的老天才,会在某个节点发出巨响,土崩瓦解。

“就到此为止吧。”这句话真的太伤感了。

西乡从明治政府的首脑到反政府的西南战争的领袖,结果中弹负伤,随后令手下砍下自己的首级。“就到此为止吧”,是西乡生前最后一句话。

16世纪的日本军阀织田信长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人,但他在本能寺之变中被自己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所杀。没想到的是,另一位部下丰臣秀吉迅速击败光秀,成为信长的接班人。

《织田信长画像》,狩野元秀绘,爱知县长兴寺收藏

盐野七生认为秀吉很早就崇拜信长,与其说崇拜,或许说爱着信长更为合适。

“从获悉本能寺兵变到讨伐明智光秀的山崎会战,秀吉的动作宛如风驰电掣,无法想象这是他冷静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向杀害自己深爱的人的凶手的复仇,难道不正是这股激情推动秀吉做出了那一连串惊人的行动吗?人在遭遇意外的悲剧时,会忘我地反抗,当陷入忘我境界之时,凡人会突变天才。”

盐野七生继续“奇谈怪论”:

士为知己者死。对这个”知己者“,其合理的解释通常是“认可自己的能力并能重用此番能力的人”。但仅此而已吗?它真的是可以如此理性解释的吗?

当然,如果不这么概括,人们往往会将之形容为“领袖气质”。那么,领袖气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把它换成爱情也不错,甚至感觉带有官能性的感情。毕竟,能够推动男性集团的原动力,正是包含了这些非理性的因素。同时,这也是纯女性团体没有凝聚力的原因。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四):什么时候男人对自己脸也得负责

  

作者是以《罗马人的故事》在中国出名的,这是一本随笔集,要比她的出名的作品逊色多了。

不过她的“奇谈怪论”,有点意思。

一)“男人的色气,在后颈”。“日本的男人总体上脖子较细,因此后颈也不结实。如今情况大有改善,不过还是属于细的范围。相反,西欧的男人看上去细细长长,实际却很强壮,所以整体上后颈给人一种稳稳当当的结实感。”二)“男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忙碌成正比”、“男人,尤其是日本的男人几乎可以说越忙就越了不起,而且往往会向女人炫耀自己的忙碌。”

所以,女人希望丈夫和男朋友生一场不严重的病,让他们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这种时候女人才能独占男人。

“其实,在聪明女人的眼里,平时没干什么大事却忙得不亦乐乎的男人,相当滑稽可笑,如今被困在病床上反倒老老实实,也就是说,比他们忙碌的时候显得更加率真。因此,当女人来探望问候男人时,发现了他身上比平日更自然的一面,在觉得可爱的同时也会有说不出的幸福感。“而且,平素神气活现的男人,生病时会变得意外的软弱,一点点小病便惊慌失措地担心自己会不会死。男人一年到头弱不禁风当然是麻烦,不过偶尔的虚弱还是非常欢迎的。”三)“不知道为什么,日本男人不喜欢绿色。近来穿红、穿黄、穿紫的人都有,偏偏绿色成了人们敬而远之的颜色。“这对日本男人们来说,可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为日本人的头发是黑色的,和绿色非常相衬。”“明亮度、饱和度高的绿色,在意大利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组合,而在日本我尚未见到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绿色混搭。但不管怎么说,绿配深蓝属于经典的搭配。”“绿和白,属于最没有想象力的组合,非常无趣,又不是穿国旗。任何时候鲜艳的颜色只会配白色,太没长进了。”四)“40岁时没有机会的男人,不知为何还会期待五六十岁。这种毫无希望的期待非常可悲。40多岁未能如愿以偿的男人,几乎所有人都就此结束期待。相反,在40多岁时得到机会的男人,进入五六十岁之后依然能顺势往上走。幸福和不幸福的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30多岁的男人,大抵能看到日后的发展方向,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而40岁的男人就是一清二楚,只要简单地和他们说上几句话,我就能以相当高的准确率预测出他们将会有幸福的人生,还是以不幸告终。而且在十年之后,我的预测基本是没错的。因为看脸就知道了。男人到底是什么年纪开始对自己的脸也得负责呢?“这不是脸长得美丑的问题,它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说明,像似一种气场,是那个人自然散发出的一种类似氛围的东西。”五)“男人们势必以为,女人的手包不过是拿在手上用来装些女人零碎用品的玩意儿。但是,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对女人而言,包是心灵寄托,是身体的一部分。

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有一位年轻不俗的情人克拉拉。在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后,她主动与他会面,并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

墨索里尼与克拉拉

仿佛预感到死期的克拉拉,唯有在死亡的早上,放下了从不离身的手包。

准备赴死的女人,放下手包离去,宛如将整个世界抛在身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男人们的故事》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