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儿童大百科》是一本由平装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一):好问题儿童大百科
家有神兽,最烦恼的是什么? 我想,大概是十万个为什么吧! 为什么蝴蝶会飞? 为什么猪和牛长得不一样? 为什么电视机有人? 为什么天上的太阳公公不下来和我们一起玩? 为什么我看不见地球长什么样? 人死了会去那? 世上真的有神仙吗? 企鹅为什么在南极不在北极? ………… 诸如此类,如此种种…… 怎么回答孩子呢? 这是个问题。 孩子正式好奇这世间种种的时候,神话故事你可以编给孩子听,越夸大孩子越感兴趣。 可地理常识,人文科学呢? 不能编给孩子听吧。 这个时候,《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我家的神兽1岁了,刚学会走路,还未曾开过金口,我也未曾真正体验过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地狱”般生活。 可为什么如此了解呢? 这不得不归功于我的大外甥,想当年,我恐婚的大部分原因都归功于我那三岁狗都嫌的大外甥。 他最大的爱好除了招猫逗狗之外就是“讨人嫌”了,而其中最大“讨人嫌”的一点便是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问题。 可以说,曾几何时,我们一家人看见我大外甥都是溜墙缝走的。 不是说孩子有多熊,而是你一旦被他逮住,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你将会面临“狂风暴雨”般的问题似的洗礼。 而这些问题,99%你都回答不了。 因为,就算你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你也无法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说出正确答案来。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全套共14册,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涵盖了恐龙、宇宙、人体、天气、海洋、植物、昆虫等等各学科的方方面面,帮助孩子打开奇妙的科学世界,也给家长的知识库添砖加瓦。 虽然我的孩子还没有到开始十万个什么时间,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备无患”嘛。 等到孩子到了他的问题时间,至少不会哑口无言,或者直接呵斥孩子为什么问题那么多? 作为家长,虽然我们不可能是百科全书,但该给孩子的时间,该为孩子学习的东西,我们不能松懈。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作为家长,你值得拥有。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二):创设一个场景,让好问题自然发生
最近两年,互联网场景思维是一个热门话题,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市场营销,无不体现着以场景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场景化思维,场景不仅带来了一种连接方式,更是创造新价值的一种方式。
所谓场景化就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种类型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手段,来满足某种欲望。其实,就是研究并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智规律,知道消费者在怎样的场景下更愿意使用该产品,从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很多从事教育的老师经常会在课堂对学生说爱因斯坦曾提出的一个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孩子勇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却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提问的孩子数量由小手林立慢慢变成了屈指可数,部分孩子的所提的问题还可能是毫无价值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让孩子会提问”的意识培养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许多家长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我给孩子购买了许多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他还是不会提问题呢?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平常给孩子购买科普百科类书籍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只是从增长孩子知识的角度出发的,没有很好的把增长知识和培养问题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致使有的孩子可能读的越多,越觉得乏味无趣。
从场景化思维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会提问”需要真正从孩子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其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给他创设一个的场景,引导其自然而然的生发出问题来。在我看来,《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这套书就符合这样的设想,以其中的“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一册为例,它以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首航即沉没的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精美的照片和插图创设了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场景,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原本显得枯燥的科学知识,化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与孩子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在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就也能很自然的生发出自己的问题,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这套书共14册,每本书一个主题,涵盖面非常广泛,既包含宇宙、恐龙等孩子热门科普主题,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气、动植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还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历史谜题的揭晓等。正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所说,《好问题儿童大百科》一书,精彩超酷,值得一读。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三):满足孩子的提问与回答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我们都是从无知的幼儿,一路不断学习成长为大人。可当我们成为大人后,却忘了许多最初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自己心知肚明,却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解答。所以,我们就需借助书籍,挑选一部好的科普书籍就显得很必要了。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一件事物了解的清楚透彻着实不易,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就更加谨慎地精挑细选了。
这套《好问题儿童大百科》根据现在儿童的需求,联名四位国外儿童文学作家、科学记者和一位国内物理科普作家。这套书包含十四册,涵盖了儿童热门关注问题,包含日常生活的垃圾回收、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恐龙、泰坦尼克号、龙卷风、太阳、海水、种子等多个主题。配合精美的插画和针对性的问题,生动形象的为孩子上了一堂堂知识课程。
就拿其中一本《种子是怎么发芽的?》来说,首先解释植物这个名词,然后跟植物最相关的就是种子,解释种子是什么。关于种子就代表着可以有果实,果实可以成为人类的粮食。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甚至维持生命也离不开植物。之后介绍植物包含的大部分关联知识,种子都能长出新的植物吗。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物质,阳光、空气和水。植物对人类的意义,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除了自身生长外,产生的氧气还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关于植物我们在生活中可能见的种类不多,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丰富的自然植物。这本书不仅有彩绘,还有一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可以一睹为快。
人和自然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第一步。从孩子教育开始,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之心,让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提问题的趣味,在找寻答案中激发想象力和探索力。通过一个名词或一种事物,延伸出先关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就让孩子又有了联想能力。一本好的书不仅是解答问题,更好的是培养孩子提出更多相关问题的能力,就像我们流传的那句老话“授予鱼不如授渔”。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四):适合儿童的专业百科知识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套书非常的有名,那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是针对孩子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给出很科学的解答。他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书籍也得到了更多的改进。这一套书《好问题儿童大百科》是一些国外优秀的作家创作的。全套书一共12本,可谓是内容非常丰富。
现在我所读的这一本是《熔岩有多热》,这是一个关于火山熔岩的书。这本书并不同于普通的绘本,而是一本专业知识非常强的书籍。书里的每一小段都是以一个问题来展开的。从火山是什么?到火山什么时候会喷发?这些问题都在书中一一给出了解答。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更深刻的了解了火山这一自然现象。
而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了解火山熔岩,这一知识梳理,还配了大量的插图和照片。插图是为了更好的解答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照片是让读者们更加客观的了解到这一自然现象的发展以及发生。所以这也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虽然家长们作为成年人,知识面比儿童广泛了很多,但是还有一些自己涉及不到的领域。当孩子问我们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解答的多么专业或者完整。这时候就需要一套这样的《好问题儿童大百科书籍》帮助家长来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拥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就是因为网络的发达,让孩子在自主学习方面,选择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我手上的这一套书,正是从一些正面的角度来帮助孩子,让他们学习到更为科学更为正确的知识。这套书也比较适合大了一些的儿童。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他们对于火山熔岩的概念十分的模糊,或者并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而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小学生,更加适合这一套书籍。可以和父母一起阅读,也可以自己阅读。
当然在这一套书里,作为一个成年人也有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这些问题看似容易解答,但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有了这套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也让孩子增长知识。整套书还是非常建议一些大孩子的家长购买的。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五):神奇的地球家园
富于好奇心是儿童的一大心里特征,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由于年龄小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对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就会提出许多“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许多家长面多儿童的提问要么应付回答,要么不予理睬,要么不知道如何去科学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全套14册,每本书一个主题,涵盖面非常广泛,既包含宇宙、恐龙等孩子热门科普主题,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气、动植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还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历史谜题的揭晓等。为家长积极回应孩子的提问,引导孩子勤奋好学,提供了得力工具。 这本《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是《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全套14册中的一册。通过图文并茂的20个问题的问答,将原本显得枯燥的地球知识,化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在回应儿童好奇好问的同时,给予孩子普及地球的科普知识,让孩子能够很轻松地理解地球知识。在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对所生活的地球家园会有一个正确的概念。简单易懂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对比,生动形象的知识点,能有效帮助孩子培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 本书的作者玛丽•凯•卡尔森,美国非虚构类儿童文学作家,已写作超过40多部作品,作品涉及宇宙、天气、自然等多个领域,曾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协会儿童文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儿童读物等多个奖项。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面多儿童的多种多样的问题,家长正确的引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如何轻松搞定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花式提问,我想一套科学、有趣的百科全书能有效解决大多数家长的问题。这也是我向各位家长推荐套书的原因和理由。
这套书还有一个值得推荐的理由,全书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每位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在阅读图书的同时,会因油墨受到健康伤害。可以说,这是一本“无公害”的健康科普书籍,值得每位好问的小朋友拥有。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六):天外有天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对于地球以外的事物,充满着向往。这种向往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明白宇宙的秘密。
小时候,听闻的故事中有一句很值得回味的话:天外有天。如今,当我们翻开《好问题儿童大百科之绕太阳转的行星有多少颗》时,我们发现自己太渺小了,恰当的形容就是“微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爱思考,我们追寻的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少,而是具体到每一颗行星,它有什么特征? 比如说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如果我们有幸成为它的居民,就会发现公转与自转的真正含义。以前,接触到公转与自转时,我们只是机械地记忆,并不明白其含义,但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所谓的公转就是围绕太阳转的时间,自转就是以自己的中轴线为中心,“自己”旋转的时间。我们在计量这两者时间,使用的仍然是地球的概念,即水星的公转是太阳系最短的,只需要88天,而自转却远远超过24小时,达到59天。
了解公转与自转后,我们仍然好奇心爆棚,我们急于知道它是否适于人类居住。很庆幸,现代科技已经探测出水星的地表温度,白昼达到440度,晚上却是零下160度,温差之大,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难以生存,我们美其名曰“水星”,或许是因为我们总是在望远镜中看到它的模样——白雪皑皑。 月球上会不会出现人类的脚印?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我们最亲密的邻居。想当年,宇航员将自己的脚印“印”在了月球上,过了将过五六十年,这脚印却一丝一毫没有变化,究其原因,月球上并没有强烈的天气变化,所以脚印可以保存得很久。同样,陨星只要撞击了月球,也会留下永久的证据。
相比于其它科普读物,《好问题儿童大百科》的特色就是在于随时随处地设问,而这些问题并不陌生,甚至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仿佛出现,却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从童年到现在,我们在地球上总是能望见月盈月亏,规律性极强,却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不过是地球在某些时候遮住了太阳的光茫,让我们的肉眼发现不了影子中的月亮,曾经担心“月球人”会不会因为月亮的盈亏而脱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七):适合“十万个为什么”孩子的一本书,宇宙、恐龙等故事都在其中
小时候的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可以说是一段印象深刻的回忆。几个小伙伴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前,一集一集不停往下看,明明情节是那么简单,明明画面也没有特别精彩,可就因为抛出的一个个问题,让我们一直追了下去。
为什么就对应着想知道,就这样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尤其是问题加上科普,对孩子而言,更是非常新奇的,现在小侄女喜欢看的《螺丝钉》,也是科普类的动画片。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面对未知世界,有无数想知道的事情,一花一草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地上的小蚂蚁,墙角的蜘蛛网,都有着闪闪发光的趣味。
特别是生了娃,就更知道孩子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妈妈,为什么天上有星星?妈妈,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了?妈妈,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小脑袋每天高速运转着,就想知道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而这套《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就非常适合喜欢问问题的孩子。这套书采用一个主题一本书的方式,问题覆盖了14个热门领域,包括让孩子觉得神奇的宇宙,恐龙,龙卷风等方面,在每本书中又分别细分成几十个小问题,可谓是知无不言。因为涉及到的知识点正好契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所以读起来也不会觉得乏味,只想知道谜团背后的答案是什么。
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了吗?》这本,就从神秘而带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性航海故事打开孩子的视角,但看书名就赚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书中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了哥伦布这个人物形象和整个曲折的前因后果,增长了孩子的见识。
一问一答的设计其实很适合孩子阅读,一方面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一方面也教会了孩子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而《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还注意到孩子的接受程度,贴心地选择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回答每一个问题,篇幅长短合适,阅读和吸收也没有什么压力。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想知道问什么,那是内心深处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能知道为什么,就把这种好奇和渴望转化成了获取和学习知识的过程。
身为父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有限,也不一定时时都有空,能够准确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那不妨就让孩子在书中探索,自主去汲取自己想知道的知识,开心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八):好问题儿童大百科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妈妈,为什么我们会打喷嚏呢?”
“妈妈,为什么我们吃完东西后,会变成臭臭从屁屁出来呢?”
“妈妈,为什么我们身体里面的血能够跑来跑去的呢?
“妈妈……”
家里有小朋友的妈妈总会觉得自己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或者是《百科全书》,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变大,有时候会觉得,对于很多的事物其身,我们作为家长的都明白,但是有时候要准确无误,且生动形象的讲解给孩子,有时候会觉得有些难度。特别是一些比较久远的知识,为了跟得变化跟时代的进展,我们或许只能温故知新,学了再教。
而我们选择少儿用书的时候,除了书本的内容要精彩、生动吸引孩子的目光,还要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刷工艺是否过关,绿色无害呢?
都说会提问的孩子更加聪明,只有孩子遇到问题,能够去提问、思考,才能更进一步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套《好问题儿童大百科》一共分为十四册,每一册都是独立主题设计的。像《霸王龙的前肢为什么那么短?》、《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垃圾是怎么回收的?》、《大脑为什么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从孩子的角度进行科普,专业、科学,且里面配置的插图颜色非常鲜艳,十分吸引孩子注意力,让孩子觉得像是在阅读课外书、故事书一样,她一拿到手,就在一旁静静看起来了,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独特的提问方式使她沉醉其中。
就拿《大脑为什么像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说,这一小册的内容不仅仅关于大脑的知识,还有关于我们的DNA,我们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肚脐眼呢?我们每天呼吸了多少的空气?以及详细的介绍了我们的骨头、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十分值得孩子思考与探索,里面的解答十分详细且系统,从各种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去举例,更加可以让孩子把书本中提及的问题与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相联系起来。书本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有个别不认识就可以通过词典查询,或者家长在一旁指导一下。当然,有时间的话,我更加喜欢的方式是陪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好问题,也需要好的解答方法。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九):给孩子更好的成长,从《好问题大百科开始》
3到6岁的儿童正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总会追着大人的屁股后面想知道个所以然,这时的我们最需要的就应该是这套《好问题儿童大百科》,陪孩子一起在书中寻求答案,也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对书有了更深的求知欲。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轰动一时的电影巨作,记得我们那时不仅羡慕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而且对这艘巨轮的沉没都有着种种猜测,这也是一部值得成人陪同儿童一起看的一部电影。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也是当时最安全的船,它的出现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它的沉没也是大家一直争论的谜团,对于它的沉没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而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也满是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事,所以,当孩子们看完电影应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关于这艘巨轮沉没的问题,这时的成人应该如何回答呢?下面我就推荐这套书中的一本书《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这本书也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对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有了进一步的解释,也对这艘巨轮有了一定的描述。 从泰坦尼克号的问世,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人们还是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这也说明了泰坦尼克号事件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这本书通过对泰坦尼克号的一些看法且对儿童心理的研究,采取了儿童最易接受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及儿童最为感兴趣的插画方式,对此次事件所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让儿童更易接受此次事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这套书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更能帮助儿童今后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提问质量做好了铺垫。图画是最能吸引孩子们眼球的一种方式,而这本书也插入了大量的相关图片,在针对“为什么泰坦尼克号那么大”这一问题时,其实我们说多少数字,儿童都对这些数字不会那么敏感,只有通过图片的对比方式才能让儿童更为直观的了解到这艘巨轮之大。 所以说,这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给大人和儿童的科普读物,它既能帮助孩子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问题,更能从插画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喜欢上科学,喜欢上提问,喜欢上去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它也可以带给成人更多自己的空间,这样不仅把学习时间给了儿童,更给了成人。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读后感(十):《好问题儿童大百科》:问我吧
家中神兽最近经常从外面捡一些树枝,回家后一本正经地插在瓶子中“水培”。眼看这些枝叶一天天变黄枯萎,他还一直跟在屁股后面问我,这些树枝能不能活过来。我回答不能,还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不能。每每这种时刻,我都张口结舌,生无可恋。
相信每个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窘况,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能指望每个父母都是百科全书。所以面对神兽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广大父母亟需应对神器,而《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就是最好的选择!
《好问题儿童大百科》全套共14册,涉及14大科普主题,300多个科学好问题,涵盖了恐龙、宇宙、人体、天气、海洋、植物、昆虫等等各学科的方方面面,帮助孩子打开奇妙的科学世界,也给家长的知识库添砖加瓦。
这14本小册子都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一个问题发散出去,由点及面,多角度解疑释惑,不仅给孩子科普知识,也让孩子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比如《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书中不仅仅解答了龙卷风形成的原因,更是从天气这个角度,阐释了季节、云雨雪、风暴等等现象的形成。书中很多问题我们都似曾相识,我们的孩子都曾经天真地发问过,比如云为什么能漂浮在空中,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打雷和闪电为什么形影不离……我现在想想自己的回答都脸红,只想着快点敷衍过去,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态度啊。
另外,不要小瞧了书中的配图。我第一遍读的时候以为就是某些天气的展示图,为了让文字更形象而已。当我再次翻阅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些配图的深层用意。我们都知道绘本是图文共奏,然而惯性思维导致很多时候仍然会忽视图画的作用。在这套科普书中,图画传达出文字所不具备的意义。
比如当谈到云为什么能漂浮在空中?文字只是向我们揭示了云的成因,云有不同的形状和名字。成因用文字解释没有问题,但是形状和名字通过文字描述就略显抽象和单薄了。
这个时候只要稍稍挪动视线,右侧的配图就画出了各种形状的云,也标注了云的名称,甚至展示了各种云形成的高度。如此一来,当我们对天观云的时候便更加直观,不仅可以促进理解,更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
都说会提问的孩子更聪明,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要注重如何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