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
日期:2021-02-11 00:0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是一本由田中道昭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精选点评:

  ●主宰当今世界科技的八大巨头,有看点!推荐!

  ●站得高,看得远,从战略上分析,给我很多启发。运用传统的道、天、地、将、法,这种思维,这种格局,那么熟悉,那么值得参考。还想说一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辐射到东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力是任何政治、经济霸权都无法扭转的——我们终究是一家人

  ●作为一个外国人,居然了解阿里巴巴这么多。

  ●噱头大于内容,深度不如知乎精品文,还引入了玄学的意味

  ●核心是商业经营而非科技,想了解科技前沿和未来竞争趋势的,可以绕过此书了。

  ●写这种书是不是给日本人扫盲,翻译过来干嘛呢?

  ●外行及想知道大概人员的速读读物

  ●这本书的原作者是日本的田中道昭先生,他从第三方的视角,从中国古典战略论著《孙子兵法》中提取出“5因素法”,用来分析中美科技的8大巨头,角度客观,分析简明扼要。当下正值中美贸易战白热化时期,刚上市就果断入手了一本,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挺不错的一本书,日本人的视角总是这么有趣又让人若有所思。

  ●国际知名企业,分析透彻,值得好好读的书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一):科技就是国力之本

  ATH与GAFA在中美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扮演什么角色?在新一代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什么作用?本书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一一解析。

  书中使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展示8家科技巨头发展情况,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5G Network、VR/AR等尖端科技的研发和商业应用,涉及电子、通信、电力、能源、汽车、金融、饮食、娱乐等各个领域。可以说,8家科技巨头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作者还引出了大数据时代的重大问题——数据究竟是谁的?怎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人类的福祉如何保障?

  通过独特的“5因素法”来解读它们各自的战略,为参与、关心科技竞争与产业创新的学者、企业家和普通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刻的参考。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二):第一章亚马逊?阿里巴巴

  一章拼图告诉你我读本书的收获,偶尔一次从自己的邻居小白那里知悉马云的第五经济体概念,今年夏天,自己退休后再谋求二次就业时又初步接触了新零售的概念,自己于是一直在琢磨这两个新概念,读了本书后使自己脑子有了一个明晰的图景结构。

  如第62页这张图新零售在阿里巴巴当中所起的先导作用,就给了自己阅读理解和悟道的钥匙。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三):中美互联网巨头的战略与执行简史

  这一段备考exin的dpo和iapp的cipt,主要看教材和参考书,自由阅读看书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读完了弗格森大部头的自传,拿了本桥水的《债务危机》,一改在《原则》中的故事导向,开始从数据分析的框架的角度开江经济史,有些烧脑,闲暇之余拿本快餐类的书籍读一读,就看了这本蹭热点的书,看一看这其中的解读。

  日本的书,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比较浅显的速度,这本书也同样不例外,相当于向日本读者介绍互联网领域的巨头公司的白皮书,其实谈不上科技巨头,仅相当于消费互联网的运营商的分析。

  当然,选择的公司,因配对原因,未必全面但也相对典型,亚马逊与阿里巴巴,facebok与腾讯,谷歌与百度,苹果与华为。

  亚马逊虽然电商出身,但跟他比较像的模式其实是京东,跟阿里巴巴比较像的模式应该是ebay,当然随着技术基础设施的崛起,在云计算领域,aws和阿里的相似性越来越多,不过从这个层面而言,忽略了微软,显然对标难免有所偏颇。从使命角度来看,亚马逊是客户至上,阿里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本质上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facebook与腾讯,一个从社交关系处出发变成通讯巨头,一个从即时通讯出发变成社交巨头,两者在人的关系虚拟化层面发挥出了极致,腾讯的使命让增值服务改变人的生活,facebook给予人创造社区的权利,解放人性的归属感,虽然facebook更具人文精神的人性关怀,但显然在具体化层面不如腾讯直接和明确。打造关系这条路谷歌和阿里显然很酸,谷歌的wave,message,阿里的旺旺,钉钉,包括微软曾经辉煌的msn,还有光环散尽的雅虎通,无不令人唏嘘不已。当然,仍有无数人期待有所突破再续辉煌。

  谷歌与百度的技术派都保持一致,谷歌以信息化王者自居,使命依然如此,百度显然已放弃全球化的雄心,发力人工智能,这也是使命科技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好的美好意愿,数据和人工智能赛道选好,当然前述大佬在该领域都不会自甘沦落,抢跑阶段,已经展开人才争夺大战,大佬们眼花缭乱的动荡,注定这不是一个短期见结果的布局,尴尬的是除了广告,其他业务都始终难以破局,这也是两个技术派的尴尬。

  苹果与华为,如果从终端生态竞争来看,都有体系化的野心,苹果在乔布斯时代再改进人的终端应用和打造生态体系层面的革新,结束掉了如日中天的诺基亚,与之抗衡的谷歌瞅准苹果系统封闭的软肋开放了体系,避免移动终端广告旁落的尴尬,但可惜的是成就了三星,华为以及中国的小米,oppo,vivo。美国的贸易制裁逼出了华为的自成体系,也许是助力华为提升到新高度的良机。可怕的是华为在通信体系的能力,形成了云管端的终极全产业链技术闭环,这也许才是美国不寒而栗的源泉,如果从科技巨头的角度来看,华为王者之气以难以遮掩。

  所以,这是一本谈什么的书难以定论,书谈不上多好,但有一个不错的分析框架,遗憾的是标的的选择未覆盖到中国的新兴巨头,虽然阿里,腾讯在内容方面频频布局,Google的YouTube,aws,fb的内容业务不容小觑,但是netflex的风生水起,字节跳动的tiktok抖音如日中天却没有纳入分析比较遗憾,内容技术的发展和运营诞生下一代王者的机率暴增。

  作者借用《孙子兵法》的五要素法,还是比较新颖的分析模式,道是使命感,天是天时和环境约束,地是地利业务发展土壤,将是公司组织落实的领导力,法是业务运作具体做事的管理体系。只不过分析的未必深入,而且有些勉强。

  书整体可看,内容还行,是个了解信息的速读读物。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四):GAFA和BATH的“五事”解读

  

通过《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来分析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业务范围和企业愿景等可谓是此书的一大创新,所谓“五事”:道、天、地、将、法分别寓意为“企业愿景、使命”、“战略时机”、“经营范围、业务边界”、“创业者的雄才伟略和个人魅力”、“盈利模式和商业逻辑”。

1、Google

道:整理世界上的信息,以便世界各地人的们可以自由使用和访问——整理信息的数字化

天:整理信息的机会

地:检索广告、视频、地图、安卓、云、无人驾驶、智慧城市,优势:数字+人工智能

将:桑达.皮采,为他人着想、正念、OKR

法:广告收入90%、其他工具和平台服务

2、Baidu

道: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

天:经济、产业数字化的机会

地:检索广告、视频(爱奇艺、PPS)、地图(高精度3D)、翻译、百度百科、百度钱包等、无人驾驶(阿波罗),智慧城市,优势:在检索相关领域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

将:李彦宏,技术至上与绩效主义、精英主义

法:百度核心80%、爱奇艺20%

3、Amazon

道:客户至上

天:时间价值的业务化、速度经济

地:实体+虚拟世界、AWS、零售-物流-科技-太空等业务

将:贝佐斯,领导力原则14条

法:平台及生态系统、餐巾纸上的商业模式推演、低利润率的管理,自由现金流的最大化

4、Alibaba

道:通过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社会问题,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天:后发优势转为先行优势、用先进的技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地:新产业(新零售、新制造业、新物流)、OMO、商流-物流-资金流

将:马云,目标的共享、尽可能简单明了的规则

法:核心业务85%、阿里云7%、媒体&娱乐7%

5、Facebook

道:赋予人创建社区的权力,让世界融为一体

天:实现联系的机会

地:提供人与人相连接的平台,使更多的人聚集到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优化广告获利,优势:以联系为价值观、单纯且指向性强

将:马克.扎克伯克,温柔与激情并存、黑客文化、培养攻击型团队

法:五大基础业务(2个SNS、2个消息应用及VR),广告收入占比97%

6、Tencent

道: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天: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

地:游戏、视频、音乐、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新零售

将:马化腾,讨厌冒险的谨慎派、老成持重、团队合作与辛勤工作

法:以SNS为中心,垂直整合游戏、广告、金融、移动等,VAS(增值收入)收入65%、广告收入17%

7、Apple

道:改变事物的看法,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引领、再定义、革命

天:科技巨头意味着天时的到来

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Appstore、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SmartGraph、Iwatch

将:乔布斯的右脑型领导力管理-蒂姆库克的左脑型领导力管理,破坏式创新-持续性创新

法:通过产品、硬件获得压倒性收益

8、Huawei

道: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天:数字化转型的时机

地: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云业务,优势:提供从策划到解决方案的相关服务,凌驾于苹果之上的研究开发投入

将:任正非,孤高的领导力、华为基本法、未上市的员工持股企业

法:运营商业务49%、企业业务9%、消费者业务39%、云业务等3%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