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她是一个弱女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2-08 02:59: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她是一个弱女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她是一个弱女子》是一本由郁达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一):一个文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世界上有很多文人和艺术家。而不同时代的文人和不同国家的文人会产生不同的经历。但是,很多从事艺术的人却穷困潦倒,他们不少人都受病魔的折磨,体弱多病。而他们的艺术成就,却让人瞩目,甚至举世难忘。下面我要介绍的这个作者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想了解这位30年代左右名叫郁达夫的文人生活是怎样的孤独和凄凉那么不妨来看看这本书《她是一个弱女子》。 这本书的题目是其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就叫做她是一个弱女子,是这本书里为数不多,以女子为主角的文章,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的区别就是这篇文章不仅以女子为主角,更为特别的是,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女子的经历为核心的。《我是一个弱女子》两个家境贫寒的女子结为朋友,其中一个幼年丧父叫做冯世芬。另一个父亲老迈,但学习成绩极好,总能考前几名。这本书映射了那个时代,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也可以更了解那个年代的人的生活,以及思想状态。文中提到主人公因肺病进了医院,这就说明那个时代的人开始摆脱了迷信知道了生病了就应该去医院,而不是情所谓的神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标志。本书中还出现了慈善家,并且还是女慈善家,所以也可以看出那时候已经初步有了人权主义,旧社会对女性的限制也开始慢慢消失,这是改革开放的缩影,女性的地位也应有一定提升。 文中的句子有些晦涩难懂,就好像有些句子不是白话文一样,有点像文言文,有些句子根本理解不了什么意思,说读起来颇有障碍,会有点不舒服。建议把文中那些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以注解。本书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每一篇小说也都是独立的,是一部中短篇小说的合集,但奇怪的是不仅这本书没有收录任何长篇小说,而且郁达夫的这套小说孤独小说家的另外两本说也没有收入长篇小说 这本书写出了作者一生的悲欢离合和风花雪月,本书是有一些关于爱情的情节,吃饱本书中写了不少风花雪月,男女之事,以及各种艳遇。但绝不是讨论爱情的,是一本以第二人称叙述的书。这本书并不是作者的自传,但是带有作者生活的影子。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二):那个时代的文人对女人真是双标

  

很难得,我现在又开始看抗战时期作者的作品,心境却迥然不同。

我看郁达夫的第一部作品是《达夫游记》,那时年纪小,只一知半解地看了他的游记,觉得很浪漫,大开眼界。现在我重新开始看郁达夫的书,却不这么觉得,感觉他过于抑郁,消极,甚至无耻。即使他为国捐躯,但在情感上,他就是渣男。

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弱女子》这本书是郁达夫写给他妻子的,却不是祝福,更像恶毒的抱怨,不停的魔化自己的妻子。

深以为然。

但我更觉得那个时代的女性真的很惨。

女主角郑秀岳本来是一个单纯的女学生,虽然上着新式学校,但思想并没有开拓,软弱没有主见,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施舍一点东西就会让她非常感动。

给她安排的感情更加狗血。郑秀岳和冯世芬是同学,两个人性格不同,冯世芬爽朗大方,而且对郑秀岳很好,本来这就是两个姐妹的闺蜜情,却被安排成两个少女之间的暧昧。

再后来一个叫李文卿加入了进来,李文卿是个名声狼藉的丑富二代,和许多女学生暧昧不清。他频频对冯世芬示好,却被拒绝,倒是郑秀岳对李文卿有了兴趣,三人形成了一个诡异的暧昧关系。这在当时的环境下,不知道该说郁达夫“思想前卫”,还是单纯要恶心妻子。

不久,冯世芬幡然醒悟,不再沉溺于这样的情感,选择离开,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郑秀岳变得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是一个弱女子,骤然失去自己的支柱,便充满了恐惧,这时候便于李文卿勾搭上了。不仅如此,她还和男老师不清不楚。

这样日子没有持续多久,郑秀岳一家逃避战乱,只能举家逃跑,好不容易才嫁个了一个老实人,本以为这是让她后半生安稳了,结果又被捉奸在床,暴打一顿,赶出家。

最终,这个弱女子还是被轮奸致死,甚至身体都不完整。

真真是恶毒,把所有恶意都给了之后,感慨一句“她终究是一个弱女子”。

那个时代的女人真的很惨,郑秀岳大概就是她们的缩影。如果说郁达夫真的为这些悲惨女子鸣不平也就好了,但偏偏他用这些悲惨的女人去讽刺自己曾经的妻子,而且还是因为自己出轨,才破裂的婚姻。

那个时代的女人真的很惨,不仅肉体收到伤害,还要在精神上被这些所谓的文人伤害。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三):孤独的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孤独的,但是一直孤独的人或许就拥有了孤独的灵魂。人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也总是不知足的,但是如果太执念于此,那么就注定会一辈子的孤独,这些在郁达夫的小说主人公身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看了他的文章,能深刻的体会作者对于孤独的理解,能看到真实细腻的人物以及心理的刻画。

最近就阅读了作者的一本作品,书的名字叫做《她是一个弱女子》,其实这是一本中短篇小说的合集,作者的出版了很多的作品,其中中短篇作品是作者的强项,总能用简短的篇幅来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也是有着共性的特点,都是比较孤独的,作者能够描写的如此形象,相信离不开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人物的观察和思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而小说中的弱女子就给人一种暗示,弱女子更多的时候都是无助的,都是孤独的。 在作者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或许各有不同, 但是背后人物性格的根基都是孤独的, 都是有着相似的孤独的灵魂。这也是孤独小说家的真实表达,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内心更多的是孤独和欲望,作者只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把人们内心的真实如实的表达了出来,因此非常具有感染力。

《她是一个弱女子》的作者是郁达夫,作者的原名是郁文,是现代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散文家、还是一名诗人。作者的一生境遇坎坷,幼时丧父,家境困窘。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作者前行的障碍,作者在幼年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不到十岁就可以作诗,并且出口成章。在作者十七岁的时候赴日求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作者一直都是非常勤奋的,不仅阅读过数千部外国小说,还学习其他学科,并且精通几国外语。作者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被读者关注和喜欢,并且被认为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本代表作品,里面的中短篇小说都是精华。

《她是一个弱女子》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经典中短篇小说合集,里面的故事简短有力,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孤独和欲望,表现出作者超强的创作力和观察力。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心理描写更是刻画的淋漓尽致。非常喜欢这本作品。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四):情感的浪费,是对人类的罪恶。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很高兴收到由大星文化出品的郁达夫小说集——《孤独小说家》。我们今天要读的是第三册《她是一个弱女子》,其中收录了郁达夫从1931-1935年创作的《蜃楼》《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迟暮》等10篇中短篇小说,其中以《她是一个弱女子》最具代表性。

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她是一个弱女子》。这篇小说是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至1932年“一·二八”事变为背景,郁达夫在十多天内就将改小说创作出来,而其中他所展现的爱国之心也十分热烈。郁达夫主要是通过几个人物来表达他那种爱国却无能为力的感情的。

1。文中的郑秀岳想必是大女主了。她温柔热烈,却从来得依附于冯世芬,否则她便自认为是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人。而她的生活处事也处处展现出她是一个弱女子的情况,面对月事的惊慌失措,面对鲜艳的袍子便是微叹做人得如同有钱的年轻太太,面对华而不实的辞藻大发赞赏。同冯世芬要好的时候,她尊重学问和知识;而同李文卿认识后,她思想也被李文卿同化了,认为金钱是世界上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她的思想她做不成一个独立的女子,永远是一名弱女子。也正是她这样的一个性格与思想,最后造成了她的悲剧。 关于郑秀岳,给我的一个启发是,女子要寻求独立,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对男子,也不可过于苛刻。我们是有用的独立人格的,假如万事都要依赖男子,连自己的情感都要仰求男子来扶持培养,那也未免太看得起男子太看不起自己了吧。”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女子都会对男孩子爱的要死不活的,但其实除了爱情之外,我们可以追求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可以实现价值的地方也有很多。 2。另一个女二冯世芬和郑秀岳则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有思想,理性清醒,她坚定做人要做自己的靠山,浊富不如清贫。可是尽管她明白这样的道理,尽管她有改造社会的大志,她却是被资产阶级压迫的人,她虽然没有依赖他人生存的想法,可是她仍然还是没有做到独立,但是她为此努力着。我个人感觉冯世芬像是郁达夫的缩影,面对祖国的满目苍痍,虽然想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痛苦挣扎。 3。关于本书的小标题说献给最亲爱,最尊敬的映霞这一点来看,我对郁达夫是有一些反感的。他和王映霞在这个阶段正闹不快,甚至于对于王映霞和闺蜜聊天他都要怀疑,感觉书中的郑秀岳就是他在影射王映霞。虽然他后叙中说本书纯属虚构,但是却很多关于他和王映霞经历的影子存在,就感觉有点虚假。不过郁达夫可能是有点那种多疑敏感的文人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五):人性之弱

  

这本小说集完整收录了郁达夫1931年到1935年发表的《蜃楼》《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碧浪湖的秋夜》《出奔》等10篇经典中短篇小说,这一阶段也是其写作的低潮期,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他走上了消极避世之道,在其小说中写尽了人性之弱。

这本短篇集的介绍语中,这样介绍这本书:走出情感困局的陈逸群,活得没有自我的郑秀岳,跟月亮谈天的厉鹗……书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孤独的灵魂。

这部小说集写的是孤独吗,我却不赞同,在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做为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身上的那种“懦弱”。

以《她是一个弱女子》来讲,主人公郑秀岳就是典型的“弱女子”,精神不独立,活的没有自我,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尘世间一棵凌霄花,想要依附别人。偶然一次接受了冯世芬送她回家后,俩人关系突飞猛进,每日里形影不离,郑秀岳把一切都寄寓在了冯世芬身上,竟然连短暂的分离也要痛哭流涕。冯世芬去追求自己的“主义”后,她无所依托,就把自己托付给了一个两性人李文卿身上,受她钱财,与其媾合,被李文卿厌弃后,又与两名名声不好的教员有染,女校被旧军阀占领后就与家人逃到上海,遇到吴一粟,经过婚姻的甜蜜期后又因物质的匮乏,写信求助之前的相好,没成想另一封写给李姓教员的求爱信却在与张姓教员幽会时被其发现,被暴打一顿。后来,日军占领上海,郑秀岳被轮奸致死。

再比如吴一粟,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就已经点明了其“弱”。一个男子,是“少有的规矩人”,“没有一天在外过夜”,“怕羞怕耻”,竟然在恋爱时也是循规蹈矩,内心极度的自卑,甚至发现自己妻子与别人私通时,还在为她辩护“她只是一个弱女子”。

还有一个冯世芬,看似是这篇小说里最有自我意识,最勇敢最独立的人,却也有其“弱”。她在这个大背景下,力量太单薄,所以不得已看着一个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同志们逝去,最后在替郑秀岳收尸时,用到一句话:“她于寻出了这因被轮奸而毙命的旧同学之后,就很有经验似的教同志们在那里守着,而自己马上便出去弄了一口薄薄的施材来为她收殓"。这是她第二次的经验,她无能为力阻止这种对同胞的伤害,她只能一次又一次有经验地去收殓这些尸体。

其他的篇章中,比如《迟桂花》中的小妹,受尽夫家的压迫而丧失自己活泼的本性;《蜃楼》中的陈逸群,因想起了“千穿百孔,还终不能和欧美列强处于对等地位”的祖国,在爱情面前退却;《出奔》中的钱时英,本是党内大有前途的好青年,与地主剥削家庭出身的董婉珍结合后,终于无法忍受其剥削本性,不得意夜半放火出逃……

在这些或多或少有一些“自我写真”的小说中,亦可以看到作者在特定时代的“弱”与无助。庆幸活在现在,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六):读郁达夫的“一个弱女子”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九日的侵晨……有一队穿海军绀色的制服的巡逻队,带了几个相貌狰狞的日本浪人……用枪托斧头,打进了吴一粟和郑秀岳寄寓在那里的那一间屋里。

在郁达夫的中短篇小说中除了《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夜晚》这几篇书中主人公典型的“零余者”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以外,更让人可悲可叹又可怜的人物就是软弱犹疑,活得没有自我的女子郑秀岳。

读郁达夫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小说中所有人物的个人境遇和时代的风云完全融合,他们的命运起伏时刻与时代的动荡、变迁紧扣在一起,人物的故事联结了当时的时代风云,而当下里混乱纠纷的时事又反过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丰富人物的形象。

1927年初,小说里以清晰的时间线刻画了孙传芳的余下残部和国民革命军在富江对峙的真实历史事件,这时书里却是以这个为引,写出郑秀岳刚从女校毕业,因为孙传芳残部正在东南各省作“致命的噬咬”和“绝命的杀人放火,掳掠奸淫”,于是不得不随家人仓皇逃难到上海,并遇到同是租客的《妇女杂志》编辑吴一粟。

还有后面随之不久的工农群众总罢工大暴动、新军阀武力镇压屠杀总工会的纠察队事件,都赋予了这部小说里所有时间真实的背景,同时还因此推出冯世芬的爱人,引领她走上革命道路的表哥——陈应环的死亡,也为后面冯世芬和郑秀岳两人在上海的电车重逢打下埋伏。

虽然是在真实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可是小说里两个昔日亲密无间的至交好友,却是顺着时代的洪流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在郁达夫的笔下,那个“弱女子”无疑指的就是郑秀岳,她美丽柔弱,爱欲热烈,就像一株随时需要攀附缠绕的菟丝子,她不像冯世芬那样自强自立,反而贪腐虚荣和富贵;也不像李文卿那样肆意放纵,但也软弱多情,直到最后被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蹂躏身死。

小说的最后无疑不是在感叹这个弱女子的可悲命运,可是笔锋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漏出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强烈控诉和抗议。对于那时候的郁达夫来说,一个弱女子受难的故事完结了,但是整个国家受难的日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七):女本柔弱,更应该独立与坚强

  

看完了这本《她是一个弱女子》之后,我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写一篇评论,说一说郑秀岳这个女子。

郁达夫笔下的郑秀岳是一个集古典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姑娘,作者好像把所有能够描绘女性美的词语全部用在了她的身上,她的美令人心向往之,不管是同学还是教员。

有意思的是,在开篇之前,有一行小字:谨以此书,现给我最亲爱、最尊敬的映霞。

映霞大约指的就是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

王映霞在嫁给郁达夫之前,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作者笔下的郑秀岳也是一个生活在杭州的姑娘,除此之外他们都上过杭州女校,都收到过不少的情书……这么看来,郑秀岳大约是照着王映霞的样子写下的。我以为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报复”。把自己的妻子写成郑秀岳这样的,大约古往今来也就只有郁达夫了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讲述的是杭州女校的三个女学生郑秀岳、冯世芬、李文卿因不同的性格、思想、志趣所造成的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很难想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种充斥着师生恋、同性恋甚至有乱伦成分的文章会被发表。书中的那些教员,似乎每天除了给漂亮的同学写情书之外,没有其他事情。有钱也愿意为女生花钱,不论性别、样貌,依然有人主动投入其怀抱……

郑秀岳的柔弱不仅仅体现在她的样貌上,还提现在她的性格和意志上,她是一个时时刻刻都需要人陪着。在女校的时候,她和女同学冯世芬形影不离,哪怕分开片刻都会想念,好像冯世芬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冯世芬跟着舅舅为了理想走后,郑秀岳的生活一下子就空了,李文卿趁虚而入。李文卿带给郑秀岳的是金钱上的满足,也是她让郑秀岳初尝性爱的感受。李文卿喜新厌旧之后,为了身体上的满足,郑秀岳逐渐堕落,每一个在她身边的人离开后,她总要寻找到新的依靠。当她的生活陷入到困境时,她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而是依靠别人的接济度生活。

最后的郑秀岳惨死在日本军队的兽行之下,她的结局是悲惨的,虽然这是因为战争、因为无能的政府所造成的,但回顾她短暂的生命,也许值得同情,但是并不值得惋惜。

一个没有自我,完全依靠别人而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活不出精彩的。

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没有独立的人格,仅仅依靠他人而活,是无论如何都活不出精彩的。

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我的一个女性领导问我:你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我回答的特别干脆:我要做个全职太太!

我的领导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做全职太太也要有独立的思想。

我不明所以,那时候我的这位女领导刚刚离婚,她离婚的理由就是因为事业做的太好了,完全刺激到了她老公的自尊心。

那时候的我认为她是一个婚姻失败者,所以对她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我的一个表姐被出轨。之所以被出轨,是因为她的丈夫觉得和她没有话题聊,两个人像是两代人;她的婆婆觉得她整日在家,吃穿用度都是自己儿子赚来的,对表姐是一个万个看不上。

表姐失败的婚姻,一度让我也对婚姻失去了希望。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女人不仅要思想独立,经济也要独立。

独立,大约是一个女性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吧!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八):她是一个弱女子

  

弱女子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心有善良之结,纤纤玉手善解人意。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古时的弱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农户织布的柔弱女子,竟能为父披上盔甲,在战场英勇厮杀,成为流传千古的女英雄,谁不赞一句巾帼不让须眉!文中作者塑造的弱女子形象冯世芬自尊自爱自力更生,坚持不渝追求理想事业,而另一个弱女子郑秀岳的剪影贯彻了她软弱的一生,性格的软弱导致了命运的悲惨。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军队来侵时作者逃难之余的闲作,战争进行时间山河破碎、世间创伤、人间百态也促使作者作出了这篇小说,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空间迫使作者说出了不曾有过比写这篇小说时的心境更恶劣的时候了,大约将变作作品之中的最恶劣的一篇。那么,除了时下的政治风云、侵犯战争,导致作者颠沛游离的四处逃亡,应该还有其他影响作者心绪的因素,或许是角色亦或是情节与残酷现实的相互呼应,梦境照进现实里。

作者虽然在后叙中强调书中的人物和事实不消说完全是虚拟的,请读者万不要去空费脑筋,妄思证对。但是,书中反复出现的饶了她饶了她,她是一个弱女子,又似乎确有其人,两个弱女子性格对比鲜明,行为举止截然不同,相貌似双生子般相像,精神层次的追求不同决定了命运的千差万别。

软弱是坚持的镜子,它使坚强显得更伟大,软弱和坚强这对反义词,如同懦弱与勇敢、圣洁与龌龊,他们相互映照不再孤独,虽然他们背后的含义是那么的不同,但他们间的距离往往只有一道鸿沟,但这道鸿沟却需要自己来跨越,只有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殊途同归。

作者心思细腻善于写女子间的情感,纠葛处也有所交代过渡,通篇读下来既不觉得突兀,反而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作者笔下的男子倒成了点缀,为了衬托出这群弱女子,只有短短寥寥数笔的勾画,甚至没有留下一个清晰的五官轮廓,害得我读来常常弄混,倒是脑子里常常浮现出女子形象,愈加眉眼清晰起来。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九):女子的香气

  

我对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是一点也不熟悉的,八卦倒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我手上的这本郁达夫先生的短篇文集是浙江文艺出版社7月份出版的,插图和封面都极其精致,收录了几篇散文和这一重要的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

这篇小说观感并不太好,有些词实在看得拗口别扭,但也有令人惊喜的地方。譬如开篇郁达夫先生写郑秀岳的美貌,让身为一个女生的我不免惊叹,何以这么了解女生的心思。“她的名字叫郑秀岳......男教员中间的年轻的,每叫到这名字,也会不能自已地将眼睛从点名簿上偷偷举起,向她那双红润的嘴唇,黑漆的眼睛,和高整的鼻梁,试一个急速贪恋的鹰掠。虽然身上穿的,大家都是一样的校服,但那套腰把紧紧的蓝布衫儿,折皱一定的短黑裙子,和她这张粉脸,这双肉手,这两条圆而长的白袜腿脚,似乎特别的相称,特别的合式。”不仅如此,郁达夫先生还随意描述了几位与郑秀岳的对比形象,“在她右手的几个,也有瘦且长,比她高半个头的;也有肿胖魁伟,像大寺院门前的金刚下世的;站在她左手以下的人,形状更是奇奇怪怪,变态百出了,有几个又短又老的同学,看起来简直是像欧洲神话里化身出来的妖怪婆婆。”这样看,郁达夫先生看待女人的眼光不免刻薄了些。但要我说,男人看待女人永远也比不上女人看待女人苛刻。林奕含女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怡婷很悲愤,她知道的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孩都来得多,但是她永远也不能得知一个自知貌美的女子走在路上低眉敛首的心情。”瞧瞧,多刻薄呀。

话说回来,《她是一个弱女子》里总共有三位女子,一位是郑秀岳,容貌惑人,聪敏,家境一般;另一位是冯世芬,清丽长方,刚正不阿;再一位是李文卿,五大三粗,家境富裕。她们在同读一所学校时,郑秀岳与这两位都产生了暧昧之情,且有肌肤之亲。(不必怀疑,确是同性之爱。)

故事发生在北洋军阀混战前夕至抗日战争前夕,冯世芬与其同样抱着卫国为民理想的舅舅私奔至上海,参加了罢工、革命等活动。这边郑秀岳却陷入了沦落的情欲,先后与李文卿和学校里的两位男教员发生了关系。文章题目的“弱”是有这样一层意思的,女子在情感上弱于男方,意志力薄弱,且同情心泛滥。恰如三五年后,冯世芬同结了婚的郑秀岳再次相见,她初次见到郑秀岳的丈夫就说,“她是一刻也少不得一个旁人的抚慰热爱的。你待她这样的冷淡,教她那一颗狂热的心,去托付何人呢?”

郑秀岳同父母也奔赴上海后,与同住的房客,一位写稿子的先生,吴一粟结了婚。哪知婚后二人的生活实在是清苦,吴一粟不仅丢了撰稿的差事,又身患疾病,不免将外恨内怨都撒在郑秀岳身上。而郑秀岳为了丈夫的药钱和生活,先是典当衣物,后是提笔写信向以前的几位相好诉情。一来二去,得了些银元。

女子确实弱。郑秀岳学生时代攥着李文卿送的昂贵手表,婚后先靠父母的接济和丈夫的工资,后来又发展至向情人讨要。但反过来想,郑秀岳有错吗?且如果说郑秀岳弱,那么吴一粟更窝囊。一个是勇敢追求情欲的女子,一个是连手淫都觉得羞愧的男子。哪个更弱?故事的最后,郑秀岳被侵入的日军凌虐致死,疯了的吴一粟白天晚上尽对着墙壁上空喊,“饶了她!饶了她!她是一个弱女子!”

我们确实是弱女子,

但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

因为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可以选择恋爱,可以选择结婚,

可以选择永远爱一个人。

但最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选择以

一个独立的女子形象直挺挺地

站在这世界上。

  《她是一个弱女子》读后感(十):那时的杭州,那时的美

  

《蜃楼》收录在郁达夫文集《她是一个弱女子》的第一篇,可见其份量。看完及想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杭州,看看那时的人、那时的美......

看郁达夫的文章《蜃楼》,让我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杭州来了兴致。跟着大师的笔,穿越一下30年代的杭州想来会很好玩。

12月初,还算睛暖的午后,泸杭快车驶入杭州站(那时有火车了哟),留了洋、喝过洋墨水的你一身皮衣皮帽(现在也不过时也)带着黄色大皮箧下车了。

皮箱上贴着外国轮船和旅馆的标签(那时有大轮船了),一看就知道是从国外回来的大户(看来出国留学已经很流行啦)。

去哪呢?坐上黄包车再一想,来了杭州,就上新开的西湖饭店吧(有钱,这相当于北京香格里拉了吧)。 落脚住下,窗外冬景中的西湖山水,三面环着青山,堤前树影,茗上几口茶,人生写意……

终是饿了,走出酒店,来到小酒家,香酥的油炸鱼肉和陈酒端上,独自异乡的孤独涌上心头,酒没够,就再来一壶,陪着湖滨的沉寂,醉在了这西湖边上……

早上醒来,自是想去看下三潭印月。清晨,河堤连续停着湖船,熙熙攘攘,等着游人上船(那时还能坐船观湖,现在人太多,只能是奢望)。船上观湖,又自有不同,身在其中,更知西湖之妙。如轻纱拂面的美人,向你徐徐道来……

真是迷在这般景色之下,湖心的半月西沉了,在三潭印月吃了点心,又坐船到岳庙前杏花村时,已是太阳西下,吃了几碗酒菜,无聊之下约船家一起喝了个醉。而后慢慢踏出店门,走向西泠桥,晃悠晃悠间进了西泠印社的小门,一路上几个闲惰的游人(人真少呀),进了宝塔南面的茶亭。

里面三两座客人更自闲聊,忽的一眼看到一黑衣女子,眼睛极大,脸长瘦,鼻子整洁。上面的头发、中间的瞳神和着下面的旗袍,映衬得格外深刻。就之就一个字“美”。

要不是她对面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穿着洋服(看来那时的西洋风已经很盛了)的绅士,你可能冲上去要联系方式了。迷恋于美色美人,直到他们远去,眼神依然看着俩远去的方向。想想董永当年也是这样邂逅七仙女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她是一个弱女子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