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石之声》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3-30 03:32: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金石之声》读后感精选

  《金石之声》是一本由瞿泽仁著作,成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石之声》读后感(一):从文字回顾历史

  语言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文化的原始途径,在很久很久之前没有留声机录音机等可以记录声音的设备时,文字是记录声音的一种方式,记得高中时读过《论语》,《论语》的注释是,记录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使自己的思想,言论流传至今。

  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问题,鲜明完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每个人每天在大众面前的言论都属于一场演讲吧,演讲能改变其他人对一些事件想法的改变,能推动舆论走向………..

  本书选取了历史上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以及他们在特定场合发表的演讲,辩论或其他议论,如:马丁.路德,布鲁诺,培根等。

  书中写道:“人不应以语言,穿着,或者头衔来区分,全世界是一个大共和国,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共和国的家庭,而每个人就是这个家庭的孩子。”这是法国昂坦公爵在巴黎共济大会上的演说这段话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员!

  “没错,你的就是你的,,但是别忘了,你的也是我的!”这是一名首领杀死自己的“刺头”士兵后所说的话,他用这句话这个杀人的行为来宣示自己的权利,这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后来的这个首领,开创了自己的王国。

  一段故事,一段文字,一段声音,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我们回不到过去,看不到曾经发生过的变革,经过作者的收集资料与背景结合通过这本书让我们跟随文字了解演讲的历史。

  《金石之声》读后感(二):改变世界历史的言语力量

现代哲学经过语言学转向后,回到了对于人类思维的基本载体—语言的探讨之中,世界的宏观图景已经被科学所高度概括,世界已经被技术改变,哲学被科学驱逐出解释世界的宏大工具库中。本身来说,语言就是人的意识创造之物,同时也是人认识和塑造,这个世界的重要工具。语言一经产生,便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洪流,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并非没有道理。

语言应用在具体的环境中就是言语,日常生活中言语的应用无处不在,而演讲是作为一种超越日常的言语应用是存在的。在众人面前传播理念的行为就是演讲。

阅读《金石之声:世界变革与演讲简史》,就像是与历史上的众多精英一起,通过演讲这一方式重新走过,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时刻。

动员演讲的典范—征服者威廉的跨海作战动员

黑斯廷战役是改变欧陆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事件的起因是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认为其对英格兰王位有继承权,因而渡海攻击,取得最终在黑斯廷地区击溃英格兰联军,进而占领伦敦,成为威廉王朝第一任国王。

就算现在,两栖登陆作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何况是在技术准备落后的中世纪早期,威廉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在横渡英吉利海峡前,威廉对军队发布了动员演讲。威廉通过回忆,祖先的丰功伟绩激发诺曼人的斗志,再将演讲回溯到自己带领他们,征讨四方的现实成功中,最后威廉号召他们战胜困难,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中。

丹东的演讲与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西方历史的开端,几乎西方近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都可以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影子。而法国大革命本身也是扑朔迷离,各方势力互相争斗不断的。作为法国大革命领导人物的丹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逐步成长为法国司法部长,在1793年丹东处决了法王路易十六,

1792年面对列强进逼巴黎,丹东对巴黎公众发表了重要演讲,他号召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他号召人民:勇敢,勇敢,再勇敢。丹东在历史关头,站在了正义一边,可是法国大革命成为了暴力的循环,丹东也在一年后名丧断头台。

如前所言,本书不仅仅是演讲集合,而是将历史事件与当事人的经历,糅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写作。布鲁诺和伽利略的故事,经过作者的发挥有了特别的启发。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在法庭中的辩护,让人了解到这位文学巨匠,语言天才的全面展现。

法国哲学家将言语视为权力的展现,因此在历史与社会交织的情形中,言语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脉络,阅读这本书可以知晓变革的背后,有着历史发展的细节。

  《金石之声》读后感(三):在演讲中,听到历史的回声

  《金石之声》读后感(四):从声音语言的角度,来解读那些影响世界的脉络

读《三国演义》时,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够使出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战场上的兵法妙计,更佩服的是他的口才。他舌战东吴群儒,使孙权终于下定了与刘备结盟共商抗曹大计,可以说是一人之口才可抵十万大军之用。

在历史上,以口才而著称的人有许多。战国时的仗张仪就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帮助秦王离间了其他六国的建立起来的联盟,在解除了秦国所面临的危机的同时还扩张了秦国的势力。好的口才与精彩额演讲的确是可以胜过千军万马的兵力,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在世界历史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人物与精彩的事例。

对欧洲文艺复兴有着重大影响的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中的洛伦佐.德.美第奇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美第奇家族已经是佛罗伦萨的霸主,就连远在罗马的教皇都要让他们三分。在阴谋与谎言之下,美第奇家族所在的佛罗伦萨即将遭到教皇所派出军队的进攻。为了能够保卫自己的家园,年轻的洛伦佐.德.美第奇公开发表演讲,向民众表达对自己家族支持的感激,澄清了美第奇家族的清白无辜,强调自己家族与佛罗伦萨人民同甘共苦的历史,号召全城人民同仇敌忾,共同保卫家园。

在这场感人肺腑的演讲之中,情深意切的话语让所有在场的听众感触颇深,引得无数人流下热泪,也让洛伦佐.德.美第奇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在接下来的保卫战中,洛伦佐继续发挥他口才了得的长处,作为全城人民的使节,绕过教皇亲自去与国王弗兰多谈判。他的言谈让国王颇为赞赏,最终与他签订了永久性的共同防御同盟条约。而使他在最艰难时刻挽救佛罗伦萨于水火之中,书写外交史上罕见篇章的,正是他那卓越的口才胜利凯旋,所以,他也被人们称作是“以口才而胜过千军万马的人”。

上述有这位美第奇家族成员洛伦佐的传奇经历,出自于一本名为《金石之声》的书籍。它是“演讲风云录”系列图书中的第二册。作者瞿泽仁对演讲与论辩艺术有过多年研究,在此书中,作者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来解读这个世界发展历史的脉络。而这个独特的视角就是“演说”。

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或许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提及,但是一场著名的演讲内容却未必会被人们熟知。

《金石之声》选取了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列举分析了他们在一些历史重要时刻所发表的演讲与辩论内容。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讲解历史,剖析人物。

人类历史发展长河浩瀚几千年,有无数人与事在影响改变着历史的发展与走向。言行是们人对这个世界的表达与反应。一个人做出的一个决定与行为会改变这个世界,同样一个人所讲出的一段语言也会改变这个世界。有多少著名的演说影响了后世的发展,成为了历史转折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又有多少以口才而著称的人,因此而改变了这个世界呢?

且听《金石之声》一书中那饱含历史温情的笔墨来为众人一一道来。虽只见其文字,却仍旧能够通过此书感知到演讲的力量,仿佛那一道道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历史声音犹在耳畔徘徊。

  《金石之声》读后感(五):语言反映思想,思想决定行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声音都是一种无形的物质,直到唱片等录音设备的出现。人类最初只能使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声音,传播思想。中国古代的孔子采用授课的方式来传播思想,教授弟子三千人,并由他的得意门生记录了教学对话,从而形成了《论语》。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同样通过授课的方式宣扬自己的思想,还创立了独特的产婆术教学方法,通过谈话、辩论、讨论等方式说服别人,使自己的思想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这就是演讲最初的模样。

海德公园的演讲角

广义上的演讲包括公开场合发表言论、与人辩论、问答等多种形式。从微观角度来说,演讲的目的是阐述思想,传播知识,说服听众,鼓舞士气等;从宏观角度来说,演讲能够影响舆论走向,追求真理,推动朝代更迭,促进社会思想、文明的进步,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瞿泽仁所著的《金石之声 世界变革与演讲简史》就是从演讲如何推动世界变革的角度来描绘世界演讲历程的一本书。作者收集整理了从中世纪到一战期间,英、美、法、意等国历史演进过程中与演讲有关的重大事件,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演讲画卷。作者没有追求常规的大而全的思维套路,而是选取了重要的人和事来展开叙述。从事件的角度,写到了英国《大宪章》的诞生与议会制的形成,美国建国、南北战争与奴隶制废除,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从人物的角度,记叙了影响历史变革的重要人物,比如征服者威廉、马丁.路德、布鲁诺、伽利略、培根、林肯、富兰克林、罗伯斯庇尔、丹东、美第奇等人的传奇经历,还有毒舌王尔德、拿破仑、伏尔泰等人。这些人和事,或推动朝代更迭,或传播真理,或促进新闻出版自由,或推进男女平等,或改进司法进步。在叙述方式上,作者通过几部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比如《我的1919》、《奇异的恩典》、《女权天使》、《激辩风云》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背景知识的介绍,引入话题,从而拓展内容的广度。在叙述内容上,作者试图挖掘演讲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耕,来拓展内容的深度。

1.理不辩不明

苏格拉底通过反复问答辩论明确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英国通过议会辩论的和平方式废除了奴隶制度,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往往通过辩论显得更为明晰,区别只是有的辩论更为温和平缓,有的辩论更为血腥粗暴。人类的发展进步常常得益于怀疑精神。布鲁诺对地心说的怀疑与对信仰的献身使得日心说深入人心;马丁.路德.金对奴隶制的怀疑推动了废奴的实现;对王权的质疑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形成……正因为有了怀疑精神,人类的思想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哪怕这样的进步和发展往往是需要许多人前赴后继付出巨大代价的,是“进两步退一步”的。

发明产婆术的苏格拉底

2.内容大于形式

演讲是一种个性化思维的体现,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人演讲的迥异风格。演讲从来不以长短论英雄,就像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并不比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逊色,能够清楚流畅地传达思想和情感、说服听众的演讲就是成功的演讲。当今社会作秀一般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其实违背了演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针对性,只是为了演讲而演讲,而非针对听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论述,失去了演讲应有的社会效果。

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说

3.司法改革

曾一度盛行于中世纪后期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纠问式制度,即被告人只能充当被追究和审讯的客体,没有反驳与辩护权利,只有认罪招供义务的审判制度。这种制度使得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在这样的制度指导思想之下,冤假错案频发,冤死错杀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说毫无人权可言。所幸,这种制度已成为过去式,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纲领指导下,司法审判讲求疑罪从无,执法机关讲究文明执法,不允许暴力执法,嫌疑人可以进行申辩,被告人可以申请律师为自己辩护,法院判决以后还可以进行多次上诉,错判之人还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相比之下,这已是历史极大的进步。

诚然,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依然有不完善、不合理之处,这便是你我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辩论演说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带动更多人支持我们;也可以躬身实践去改变,借用威伯福斯的话,“一个基督徒不爱世界,并不是以逃避世界来证明自己的不属世界,而是进入世界,活在人群中为耶稣作见证,并且义无反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石之声》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