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庭杂志新媒体特约作者 陈千朵
最新一期《奇葩说》的辩题一出就引爆了全网话题:
我是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
表面上讨论彩礼,却扯上了独立女性,摆明了就是一种“威胁”:
“你不是独立女性吗?你怎么能收彩礼呢?”
反方所有的辩论几乎都围绕着这一点:收了,你就不是独立女性。
其实,这种“非独立女性”的顾虑出现在生活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和男生一起吃饭,独立女性必须坚持AA;
男朋友送了一个礼物,独立女性一定要回送等价的礼物;
工作中哪怕忙不过来,独立女性也不能麻烦别人……
不知不觉中,独立女性渐渐把自己困在了外人的眼中。
可就像正方辩手席瑞说的:真正独立的女性在面对获得、面对独立的身份时,应该是坦然,而不是焦虑。
如果一味为了外界的标准不断证明自己,恰恰丢掉了独立女性最根本的特点——敢于做自己。
数百年前的独立女性居里夫人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如今的独立女性同样如此,只有摒弃焦虑,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01
独立女性从一种进步,
变成了一种枷锁
还记得Papi酱因儿子随父姓被嘲“婚驴”的事吗?
Papi酱是大家眼中的新时代独立女性:
经济独立,运营属于自己的公司;
思想独立,人生排序将自己放在首位绝不动摇;
婚姻独立,结婚5年,过年照样各回各家互不打扰。
可在一部分网友看来,这样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独立女性,却义无反顾走进了婚姻,甚至让孩子随父亲姓,简直就是打了“独立女性”的脸!
于是,不少人揭竿而起,斥责她自甘堕落,把自己当作生育工具。
在这些人的逻辑中,真正的独立女性,必须反抗所有的婚姻规则,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否则,你就配不上这四个字。
殊不知,这种“身份绑架”,恰恰是对独立女性最大的诋毁。
《听见她说》中,咏梅讲述了自己遭遇的婚姻困境。
周遭所有的语言暴力,都围绕着“独立女性”的标签。
你是独立女性,怎么能做家庭主妇呢,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呀;
你是独立女性,怎么不能一面照顾家庭、一面照顾事业呢;
你是独立女性,怎么能和出轨的丈夫闹呢,多不体面啊……
每一句话都是一把利刃,将那个“独立女性”捅得支离破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社会上只有“独立女性”,却没有“独立男性”。
因为在大家的思维中,男性的独立是与生俱来的,而女性的独立却必须通过种种方式不断证明。
而自证的过程,就逐渐演变为他人攻击的武器,让那些独立女性无法反击,只能默默咽下所有委屈。
真正的独立女性,要勇敢地打破这种枷锁,因为独立带给我们的不该仅仅是华丽的外壳,更应该是坚实的内核,让我们有勇气自由地做出每一个选择。
想结婚就结婚,想独身就独身。
不被外界困扰,不被他人定义。
就像亦舒在书中所写:
可以结婚,也可以孤独终老,这叫做选择,亦即是自由。
02
婚姻成本不对等,
经济成本必须相等?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情感交换,那么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益交换。
其中包括经济、情感、社会关系等等。
而女性因为要承担生儿育女的重担,所以她天然地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承担更多风险。
这个时候,女方收彩礼不过是增加一些抵御未知风险的成本。
薛兆丰教授曾经在《奇葩说》中说:
“结婚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男女都要投资,但携带的资源却不一样。
传统上进入婚姻后女性要更早付出,而男性早期则扮演收割的角色,这时候负责收割的人就比较容易敲付出那个人的竹杠。
在这种前提下,女性为自己的婚姻要一点抵押,作为规避风险的措施完全没错。”
很多独立女性总是担心,既然自称独立女性,又要了人家的钱,别人怎么看我啊。
其实这种自寻烦恼的想法不仅违反经济学规律,更是不了解女性婚姻成本的体现。
对于男性而言,结婚似乎只是将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变成两个人的独立生活。
可是对于女性,她们要承担的太多。
一旦走入婚姻,女性在职场中立刻贬值。
是否选择备孕会成为公司考察能力的一部分,多少叱咤风云的事业型独立女性因此被“特殊对待”,曾经的理想只能搁浅。
连未孕女性都如此,更不用提妈妈们在职场中遭受的歧视了。
但生育成本却远不止这些,生理上的折磨才是对女性最大的挑战。
即使是有人帮忙的女明星也难逃生育的魔爪:
奚梦瑶生产后脊椎错位严重,Ella打个喷嚏就漏尿,张歆艺被夜奶折磨到崩溃,章子怡说涨奶比骨折还痛……
婚姻对男女的门槛都很低,但只有踏过这道门槛才知道男女所要承受的并不相同。
所以女性在婚前寻求一部分财产作为支持,本质上就是在弥补婚后造成的损失。
婚姻成本对于男女本就不同,如果强行要求经济成本相同,到底是谁在谈买卖,又是谁在占便宜呢?
03
独立女性不该谈钱?
你可千万别上套儿
电影《消失的爱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想要测试你婚姻的薄弱点吗?过一段穷日子,丢掉两份工作,这惊人的有效。
确实,金钱是一切关系的试金石。
婚前不谈钱的爱人,在婚后就会发现,那些海面下的暗潮汹涌,一定会渐渐浮出水面。
还记得《裸婚时代》里的童佳倩吗?
相信有情饮水饱的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了除了爱她一无所有的刘易阳,可是婚后她才发现,婚姻中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那颗心。
当公立医院没有名额,怀孕的她不得不在私立医院生孩子,昂贵的价格让小两口吃不消,可面对家长的帮助,刘易阳却为了面子违心说自己有钱。
于是,曾经承诺让她吃好穿好的男人,为了面子就将承诺抛在了脑后,甚至在怀孕妻子的再三请求下大吼:“我真跟你生活不到一块儿!”
两人的婚姻最终惨淡收场。
像童佳倩这样不图钱、只图情的独立女性,不就是在婚前少了那么一点冷静和超前的思考吗?
也正是这一点,让她失去了判断能力和权衡利弊的能力,走上了不独立的那条路。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时候彩礼就是结婚冷静期,是用来检验彼此对婚姻是否足够尊重的好时机。
大学室友畅畅毕业后就和男友结婚了,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同样没要彩礼,婚后两人的经济状况虽然过得去,日子却过得十分憋屈。
婆婆一天到晚对她挑三拣四,甚至还会故意挑拨老公和她的关系,她烦不胜烦,却无力改变。
畅畅曾经忍不住吐槽:“我跟她儿子离婚了,对她有什么好处吗?”
确实没好处,但也没坏处。
婆婆打心眼儿里觉得儿子有本事,不花一分钱、不费一点劲就能娶到一个好老婆,就算换了你又何妨?
为什么婆婆会有这种心理?因为她没有付出任何成本。
刀子没扎到自己身上,永远不会觉得疼。
换句话说,彩礼并不仅仅是对女性的提前弥补,更是对婚姻关系的维护。
因为彩礼能清楚地让男方意识到自己付出了多大的成本,因此不会扬起下巴看人,而是沉下心来多一份对婚姻的尊重。
如此看来,谈钱才是独立女性对未知婚姻最好的探测器。
04
现在的独立女性似乎带着一种“圣母光环”,能做到处处不比别人差,同时又能果断拒绝种种福利。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独立永远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相互依赖的。”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独立女性,是男权社会中要求进步的、争取平权的女性。
所以,那么多的绑架与标签,实质上是人们不希望看到这种进步时挖下的一个个“独立陷阱”。
就像席瑞所说:
“这道题表面上在谈女性,可背后处处都是男性的目光、男性的规训,他们把独立女性当成了一种角色,挖了坑等着你往里面跳。”
而一旦我们接受了这种设定,只索要权利、拒绝利益,也就彻底掉入了陷阱,再难翻身。
我非常认同马东的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可能有一天,不再有独立女性,也不再有男权、女权,因为那是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
而我们只需要把这个过程交给时间,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随心而审慎地做出每一个选择,这就够了。
至于彩礼,愿每一个独立女性都能够坦然地要、大方地收。
远离套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1逝7伤,昆明人质劫持案:为什么怯者总抽刀砍向弱者?
时代精神病人: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