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26 02:4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精选

  《西方艺术史》是一本由[法] 雅克·德比奇 / 让·弗兰索瓦·法弗尔 / 特利奇·格鲁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4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艺术史》精选点评:

  ●并非入门读物

  ●心疼那些为查对应原名而浪费的时间。

  ●教科书式读物,草草翻完。

  ●没读完就还了,一般般啦

  ●适合基础概念普及,图片用的不好

  ●可以当个工具书用,没书看看有点枯燥

  ●启蒙教材。

  ●整体OK 逻辑有混乱 翻译不太负责 图和文字常常错位

  ●还算蛮好看的普教读物。

  ●很喜欢。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一):简单入门的指南

  这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以5编介绍了西方的艺术发展史,为

  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15-18世纪艺术/19世纪艺术/20世纪艺术.

  基本的比较大线条的勾勒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比较全面,也比较初略,适合对西方艺术感兴趣的入门者阅读.

  基本上是一些事实的阐述,比较少评论或者观点.

  此外,有许多某艺术形态的图片可供参考

  个人感觉,比国内编的教材好很多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二):西方艺术史还是要读西方人写的

  读国内的艺术著作,已经十分厌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陈词滥调,因为考试,但又是刚入门,所以选择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读的李春的书,内容庞杂好些总感觉也不怎么专业,虽然是央美的美术史教授,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也就不过多的贬低些什么。

  在书店找了好久也就找到了这么一本外国著作,看了开头就决定买了。

  跟李春的不同,全书各章节论述各个时期的艺术概况非常均匀,而不是文艺复兴以前的艺术史叙述的简略,文艺复兴后的艺术史就很繁琐。

  其中对于重要作品的分析非常细致入微。而不是象中学历史中所叙述的那些名作。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三):恍惚

  450页的篇幅,使得介绍的浓缩性极高,有一定西方艺术史知识的读者看起来会有一定的收获,初学者会感到吃力,大量人名和提到的作品并没有适量的文字和图片介绍,需要自行查阅。

  翻译方面,如其他西方艺术书籍翻译中的出线的问题,有些地方大量的直译,甚至产生了幽默的效果,不知是不是出于故意,很多华丽的形容词在一个又一个的定语从句句式中,搭配得让你在阅读中不得不调整呼吸节奏,然后倒回重读。即使如此,我们仍能体会到原作者在对某些艺术形式的感叹时语言所表达的心旷神怡的那种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书后面附的整个美术史各时期流派发展编年表,系统而直观。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四):好书,但不适合入门者

  这显然不是一本西方艺术史的入门读物,内容不够详实,略去了很多关键人物和作品,最囧的是翻译不准确,译者似乎根本不懂艺术史,书中所列艺术家姓名和作品,统统照着法语原版音译直译过来,帕米贾尼诺变成帕尔马桑,古赞父子不分,荣军院整成残废军人宫,卡皮托利牝狼雕刻的说明含糊其辞,安康圣母教堂被弄了个面目全非的怪名......初学者如果拿它当教材会很杯具。但是,已经研读过艺术史的人应该会喜欢这本书,作为辅助读物,哪怕是边看边修正,也不会影响阅读的乐趣,不同于“正史”的严肃拘谨,全书用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小标题“分镜”,作者以一种直抒胸臆,风趣幽默得近乎调侃的语调向读者讲述艺术的故事,辅以丰富的图示,令人十分愉悦。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五):如果是入门的话就不要读这本书了。。

  像我这种刚接触的门外汉,读此书灰常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繁多的希腊-罗马-拜占庭等专有的人名/地名以及非常多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在建筑这块,洛可可,拜占庭,哥特建筑==,会让人很难简单凭借术语产生形象。。

  虽然每一章节前都有关于这个艺术派别的社会历史简介,但是后面却是纯美术展示,如果每个派别的发展阶段与社会历史进程穿插说明可能效果会更好。

  如果是已经学过的同学读起来可能更顺吧。初学者还是看国内的艺术史吧,毕竟读起来通顺。。

  因为我还是初学者,所以对这书的评价可能并非准确,请诸位勿认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方艺术史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