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蓝点》是一本由[美]卡尔·萨根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9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淡蓝点》精选点评:
●主要还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抒发吧,科普内容倒是没有《宇宙》多
●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比看一部顶级科幻电影还带劲儿!!
●但是请告诉我,这些漂泊者是谁? 梅尔维尔在《白鲸》中,代表古往今来的漂泊者谈到:一种对远方事物的永恒追求使我苦恼。我喜爱去非常凶险的海洋航行。 天文学家们一致宣称,围绕整个地球走一圈,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它不过像一个小点。
●一种对远方事物的永恒追求使我苦恼——我喜爱去非常凶险的海洋航行
●面对这么渺小的人类,怎么才能不成为虚无主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用1500多天读完的书,庆幸翻到最后一页时,最初的感动还在。
●作者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同时又身兼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所以这本关于人类探索太阳系历史的科普名著便写得既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着十足的可读性。甚至与其说其是科普作品,还不如说作者在阐述自己的哲学思维,以及作为最优秀的人类在代替我们这个族群思考。卡尔萨根语言中带着一种让人着迷的从容不迫,偶尔还带着点顽童般的俏皮——这让我想起当年的《惊奇档案》。
●爱豆!
●很赞很赞的科普书
《暗淡蓝点》读后感(一):一本告诉我,神马都是浮云的好书;人生的种种事,放到天地的尺度,都消逝得无影无踪
从行星的尺度来看地球,会发现地球有山峦湖海的轮廓,却没有人的身影;从太阳系的尺度来看地球,会发现地球连山峦湖海的轮廓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光点,一个像素,更不要说人的身影。人的自大,是因为视野太小。明白人很渺小,才会心中有敬。
《暗淡蓝点》读后感(二):唯有心灵
能比肩宇宙的浩瀚的唯有人的心灵,即是是一粒尘埃也能包含整个宇宙的信息,这也是唯一人类能够在这其中找到自身意义与使命的方法。虽然宇宙的信息难以穷尽,但我们人类生命本身以及心灵的奥秘仍是如此,现代科学对这一领域的把握并不比宇宙多多少。更重要的是生命存在本身的本质和价值的探寻,对我们广阔如宇宙般心灵的本性与奥秘的探寻,它是我们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答案,关乎我们的生存意义和方向,不同于宇宙的是,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片刻不离 ,所以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探寻和思索的,带着我们的谦卑与开放,永不止息对真理的追求。
《暗淡蓝点》读后感(三):暗淡蓝点
今天很高兴看到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品的《暗淡蓝点》。此书的主题是地球,一颗自己不能发光的蓝色行星,太空中一个暗淡的蓝点。作者反复强调,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唯一的家园。2001年12月4日,德鲁扬在致我国《三思科学》(电子)杂志编辑部的一封信中,对萨根有关“暗淡蓝点”的观点作了如下评述:“卡尔总是努力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暗淡蓝点上,那是拥有四十亿星辰的星系中的一颗微尘,而这个星系本身也不过是数量更加巨大的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这一伟大的科学见解具有伦理和精神的意蕴……带着怀疑和惊叹——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能够学会在这颗行星上共存,或许有一天能飞向其他恒星。”
《暗淡蓝点》读后感(四):自恋的幻灭
我们原以为,地球是独一无二的,群星绕着我们转;后来,却被告之,地球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太阳系一个绕着太阳转的普通行星而已;
我们原以为,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后来,却被告之,太阳系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银河系一个旋臂中的普通星系而已;
我们原以为,银河系是独一无二的;后来,却被告之,银河系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恒如沙数的数千亿星系中普通星系而已;
我们原以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是独一无二的;后来,却被告之,(可能)我们所在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无数可能的宇宙中的一个而已;
我们原以为,人类是独一无二的,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后来,却被告之,人类是物化演化的结果,来到这个世间只是偶然中偶然而已;
每一次的,都以自恋开场,以幻灭收场。
什么时候不再如此自恋了,也许,心中就对天地有敬了。
《暗淡蓝点》读后感(五):我们都是漂泊者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题:地球和太空探索,特别是太空探索视角下的对地球的重思考。
卡尔以“漂泊者”开始,述说了他祖父移民到美国的历程,进而想到我们人类是宇宙中的漂泊者,在漫长的历史和无垠的空间中执着地寻找着另外的文明。
卡尔详细披露了“伽里略号”、“旅行者号”、“海盗号”、“水手号”等宇宙飞船对太阳系的探索过程和成果,依次介绍从水星到海王星的第一手资料,仔细讨论了为什么这些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同时也警醒着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我们,至少在当前,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地球。贯穿书中的一个主题就是,我们应该克服“地球沙文主义”、“人类沙文主义”,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对待这未来的发展。
书的后半部分也分析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前景,特别是对火星的探索。整个看来,卡尔不愧是科普大家,同时还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思维最闪光的地方不是扉页所介绍的天体物理学,而是他对地质化学特别是生命化学的那种熟知和尊重。
.s.卡尔德题记都不错,虽然有些牵强。他对希腊神话故事十分熟悉,文中有多处引用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