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子夜》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4-13 03:00: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子夜》读后感100字

  《子夜》是一本由茅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4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子夜》精选点评:

  ●和建国后的茅盾判若二人啊

  ●想要了解那段时间的历史,这书绝对比历史教科书更有参考价值。。多线交错,从不同视角进行塑造。。

  ●民族资本主义还是斗不过金融资本家啊

  ●当时年纪小,就囫囵吞枣了

  ●我竟然读了本这么主流的小说……

  ●高中时候开始读,读了几章就读不下去了,近日图书馆借来耐着性子读总算是读完了,然而仍然觉得不好读。我看到的革命味道不浓厚,各种资本主义生意经头头是道,而我又最烦这些生意经,还不如让我和吴老太爷一样看《太上感应篇》呢……

  ●郭沫若史诗般鸿篇巨著的遗憾之作

  ●作者的后记与我的读后感一致。

  ●原版本要照这么写,不仅书枪毙,人也必死无疑

  ●没太能完全领会,看了别人的评论,感悟多了些。对了解那个时代背景很有帮助。不是我的菜。。。

  《子夜》读后感(一):现实的子夜

  看完后不知道怎么说了,其实除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大的时代背景,那个动乱的中国和资本家们夹缝中求生的轮廓,其实很多细节描写与现在都市生活也一样,小女子读书没有那么多感慨。。。

  《子夜》读后感(二):读茅盾《子夜》

  

读茅盾《子夜》

2020.11.01

现代作家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2020年度第65本读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北京第1版,2000年5月第1次印刷。480页,34.7万字。五星+评价。

现在可能少有人读茅盾了。也许在鲁郭茅巴老曹现代六超里边,茅盾的读者最少。原因是鲁迅与茅盾的作品最不好懂,而茅盾的东西又多是长篇巨制,谁有功夫耐下心来去读呢。

其实,要想读懂茅盾,要想喜欢茅盾,必须先读懂老舍;而要想读懂老舍,必须先读懂巴金。

巴金是开启现代文学巨匠宝库的第一把钥匙。因为巴金的书最朴实,最贴近我们小知识分子。还是那个理论,胡适之所以深得一般读者的喜欢,只是因为胡适的过于浅显,读胡适的书是不用过脑子思考的;读的时候挺来劲,读过了也就过了;那不过是文化快餐。巴金、老舍、茅盾、鲁迅的文字,那才是文化大餐,大餐需要品味,需要咀嚼,否则就不会得其奥妙;而反复咀嚼反复思考,方会觉得奥妙无穷。

这是我读了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巴金《家》和吴敬梓《儒林外史》之后的感觉。而比较起来,鲁茅老巴的文字,远较吴敬梓深刻。以长篇小说论,《子夜》是绝对卓尔不群的。茅盾小说的文采之大气磅礴、之思想艺术性,在现代文学巨匠中,是对得起六超大名的。

就六超的作品看,茅盾的作品,全方位扫描剖析社会各阶层人物事件,无疑属于视角最全面、视野最宽广的一个。其犀利、深刻方面的确逊于鲁迅,但其大气方面则过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盾的大部分小说,特别是《子夜》,都是为革命、为政治目的而写,最终居然成了响当当的文学巨著,这才是茅盾最牛气的地方。

回到《子夜》这本书,作者想写的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压迫下纷纷破产的故事,但就书中主人公吴荪甫这个人来讲,导致其最终失败、一无所有的原因却是必然的,一是,没有顾及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大环境而盲目乐观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固然性格刚愎自用,处处树敌,而不懂得化敌为友。

整部书情节惊心动魄、一气呵成,不愧大家手笔。

  《子夜》读后感(三):簡評

  這本書原本是我高中時代的必讀書目,這是我第二次翻開它了,每一次翻開都能感受到書中關於那個時代的恢宏敘寫。不得不說,茅盾先生的寫實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書中涉及的“空頭”、“多頭”概念能夠理解已經是很不易的事情了,而茅盾先生不光理清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還將其寫的如此扣人心弦。

  記得書中不光描繪了吳蓀甫在城市中工業方面的宏图伟业,而且描寫了他為家鄉双桥镇的貢獻。有的人持這樣一种观点:茅盾原本是想將這兩條線索齊頭並進一同敘寫,从而构成全書的複雜結構;後因精力不濟,也的確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歷從而放棄了農村這條線索。而我持另一種觀點:茅盾先生原本就是主要描寫城市中工業方面,農村這條線索本就是作為輔助出現的。全書应该有主有次,作為次要方面的“双桥镇王國”最後失守,淪為“匪鄉”。這才更符合長篇小說合理的結構。

  茅盾先生塑造人物也並不是單一而論其好壞的。他稱讚吳蓀甫是“二十世紀工業時代的白馬王子”,无疑對他在工業方面的成績是一种極大的肯定;而又在描寫他迫害壓榨工人時著重突出了他性格陰暗冷鷙的一面。

  我認為全書對人物的描寫精彩的地方還有對他們的心理描寫。在刻畫冯云卿這個靠公债投机而生的小地主時,最吸引人的是他在投機失利後對何甚庵提出的“美人計”的將信將疑的那段心理描寫。其實從他各種行為甚至是幻覺中我們已經能感受到他所做出的決定了,而他嘴上卻堅持自己是“诗礼传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可憐而又可悲。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最後的結尾是不是過於急促了點:剛剛經歷過杜竹斋對吳蓀甫背叛的高潮就結尾。但是同時結尾也給我們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間,比如避暑度假之後呢,少奶奶“白玫瑰”戀人怎麽樣了,林佩珊和杜新籜會因為吳蓀甫和杜竹齋的決裂而分開嗎……

  “天亮之前有一個時候是非常黑暗的,星也沒有,月亮也沒有”——這個時候就是“子夜”。這本關於中國工業最黑暗年代的描寫的書之所以能盛久不衰必定有它自身的道理。有的人說它又紅又專,可是我看到的只有真實,對那個黑暗年代描寫的真實。

  《子夜》读后感(四):《真是好一個罵字了得》

  《真是好一個罵字了得》 其實,茅盾先生寫《子夜》,搭頭搭尾,也就祗寫了上海1930年春夏之交的三四個月而已。從五月裏外灘那一個聲色俱全的傍晚開始,到吳蓀甫敗給趙伯韜後準備連夜坐輪船與林佩瑤去牯嶺避暑-或則說是去避難-大概也就是八九月的光景,故事就剎車了,後續也就全憑讀者自己去想象了。不過,由於作者的敘述張弛有度,使得這短短三四個月的劇情很有看頭,隨著種種亂象一齣又一齣,男男女女,哭哭笑笑,熱鬧異常。尤其是各色人士隨時爆出的那一嘴粗口,讓人讀了不能不說,茅盾先生的筆下,宣泄情緒,注冊個性,寫得真是好一個罵字了得。 一個罵字,在茅盾先生的筆下,并不簡單草率,咧咧嘴而已。《子夜》裏頭,粗口也因人而異,故事中角色的身份、地位、籍貫、習俗,乃至文化教養,一一俱在茅盾先生的考慮之中,有備而來,旁人的筆下是一罵公用,罵語簡直成了常規的標點符號,《子夜》裏頭,卻是各有各罵,特立獨行,熱鬧異常。 「混帳」或則「混蛋」,出之吳蓀甫叱罵下人之口,自然,不時也會送幾個給趙伯韜的。除了戴生昌輪船局之外還是擁有八個絲廠雇工兩千五六百人的益中公司老闆,這樣子的罵,上海灘大亨的排場就全了,真不愧吳蓀甫的祖上兩代是曾經當過大清朝侍郎官的。官腔,總也是有一個來龍去脈的,傳承本色,鋪墊派頭。 「丟那媽」,那一個上海灘華商證券交易所裏鼎鼎大名的多頭大戶趙伯韜打起他的廣東腔普通話來,一來勁就不忘記要添加些個家鄉調味品的。自然,肉麻當有趣的時候,在他嘴巴裏頭,「妖精」二字倒是對於劉玉英的溢美之詞了,嘖嘖嘖,生就西洋女人皮膚與體格的劉玉英外加妖媚的交際花徐曼麗新近又添上了一個貌似少女的馮眉卿,眼看著,趙伯韜的「妖精」們,就要列隊了,反正有華懋飯店的包間有華安大廈的包間有霞飛路的新去處,這一個「大塊頭」真的是又有何處不銷魂吶-「丟那媽!」 「畜生」,那是吳蓀甫在雙橋鎮的老舅舅曾滄海對與他分享妖媚女子阿金的寶貝兒子曾家駒的怒斥。當然,有「小畜生」就必定會有「老畜生」,倒是家風蔚然,後繼有望。 「豬玀」,華懋飯店門口,那一個西洋身材的劉玉英開衩極高的旗袍下襬被西裝筆挺的韓孟翔手臂上掛著的手杖勾搭得裂口了,你說正在心急火燎找趙伯韜的劉玉英能不罵人嚒,此非嬌嗔,地道罵人。認出了罵者是劉玉英,當了一囬豬玀的韓孟翔倒是十分樂意,走在正逢當夏第一囬風暴襲擊的大馬路上,渾身骨頭被罵得輕飄飄的韓孟翔趕緊靠攏了劉玉英,再罵罵吧,受用得緊吶。 《子夜》裏頭,劉玉英有劉玉英弄俏發狠的罵語-「豬玀」、「殺千刀」、「老不死」;吳蓀甫的貼身保鏢老關有老關搞粗損人的罵語-「爛污貨」;各色人等,有各自擅長的罵語,一出口那種咯嘣脆得簡直是嘴巴裏頭飄出五彩繽紛,一派華麗麗-「賤貨」 、「臭貨」、「走狗」、「小癟三」、「小赤佬」、「狗奴才」、「老烏龜」、「老忘八」、「他媽的」、「垃圾馬車」等等。罵語之中,粗粗細細,顯驕逞橫,刻畫出一個活生生四面八方匯集起來的市井上海,真實得耐人尋味,仿佛耳邊。 似乎,祗要是罵人的話語,《子夜》裏頭是一應俱全,替這一部敘述上海灘所謂的上流社會與下流社會的故事,生色不少。般配著形形色色的郁悶、生氣、惱火,乃至憤怒與仇恨,粗口,幾乎成了人們難免的宣泄依賴了,逾越年代。 的確,文學言語動輒粗口,不太幹凈。不過,《紅樓夢》裏頭的那一個柳湘蓮不是就曾經對賈寶玉這麼說過:「你們東府裏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祗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道出了一個大宅門裏頭真實的底細。誰說體面人士就守得住斯文二字,言語貞操,有時候是立立牌坊的,作個模樣的。大概,茅盾先生也想要破破文字規矩,世道如是。 《紅樓夢》裏頭的賈府不幹凈,《子夜》裏頭的吳府自然也不幹凈。想著舊情,瞅著沒人,如果不是一聲怪呌「哥哥喲!」-鳥籠子裏頭的那一隻鸚鵡對於眼皮底下的事態發展,表示了嚴重的關注,吳府的少奶奶林佩瑤與雷參謀在小客廳裏不是眼看著差那麼一點點兒就要上位了。 唉,看來就連吳公館裏頭養的這一隻鳥兒也不咋幹凈了,居然連表面上哥哥喲妹妹喲這一套底裏的本質問題,都甚是了解。雖則,據說這一隻鸚鵡學人話還不太成腔調,然而,在吳公館裏頭當寵物,要學會罵人也是遲早的事兒,環境使然嘛。 就這樣子,《子夜》裏頭1930年的上海灘,在一片熱鬧的罵罵咧咧聲中,三四個月的時間,轉瞬就過去了,故事好多好多。 -ZY.S. 2012-November-18,滬上「南石軒」

  《子夜》读后感(五):《「外甥背娘舅」的那一個年代》

  《「外甥背娘舅」的那一個年代》 「外甥背娘舅」,是一句老掉了牙的舊話。 至今,這一句話的來龍去脈,大家好像都不太清楚了。儘管,市井坊間,人云亦云的考據與講法很多,曾經聽說過的,也都覺得蠻牽強的。 總之,這一句話,說的應該是亂套的意思。那麼,「外甥背娘舅」這一句話,究竟是亂套亂倒了什麼樣子的程度呢,乃至於會敗壞了規矩? 茅盾在《子夜》一書裏所寫的那一個年代,很亂;吳蓀甫家新發達的上海灘,很亂;吳蓀甫家舊基業的雙橋鎮,也很亂。 那年代,真的,似乎一切都沒有規矩了。 甚至於,讓吳蓀甫的舅舅曾滄海幾乎都快要生氣了:「這天下午,曾滄海躺在花廳裏的煙榻上生氣,卻並不是又受了鎮上『新貴』們的排擠,而是因為吳蓀甫打來的『報喪』急電到的太遲。」 其實,也并不祗是電報到的太遲了,而是「那位寶貝外甥吳蓀甫也不把老舅父放在眼裏了,祗來了這麼一通聊以塞責的電報,卻並沒專派一條小火輪來請他去。」確實是的,對於吳老太爺喪事的日期安排,吳蓀甫沒有太考慮這一個「頂會挑剔」的舅舅究竟趕得及趕不及來,儘管二姊吳芙芳曾經提醒過他一下。然而,吳蓀甫還是一言定奪,就這麼辦了:「我們連夜打急電去報喪,趕得到趕不到,祗好不管了;舅父有什麼話,都由我一人擔當。」 結果,後來《子夜》裏頭吳老太爺的那一場弔喪大戲,曾滄海斷然罷演了,祗是派了他的寶貝兒子曾家駒去跑了跑龍套。誰呌這一個外甥沒大沒小,先亂套的呢? 那麼,這一個「頂會挑剔」的曾滄海,自己家裏頭真是頂講規矩的嚒? 雙橋鎮上的曾府裏頭,有一個名字呌做阿金的「妖媚少年女子」,「五十多歲的老鄉紳」曾滄海就在家裏頭的煙榻上,上了阿金;他的寶貝兒子-剛剛領到了「國民黨某省某縣某區第二十三號」黨員證的曾家駒也在同一張的煙榻上,上了阿金。 「老的不夠你煞火,又迷上了小的!」少爺媳婦如此罵道。 然而,這種事情,真的能夠全部怪罪在這一個「不要臉的騷貨」身上嚒?不公道了呢!還是曾府自己家裏頭先亂套了。 《子夜》裏頭,失了規矩而亂套的風流韻事,可是遠遠不止曾滄海、曾家駒這一對父子呢。 吳蓀甫與劉玉英的故事-劉玉英可是口口聲聲在呌著吳蓀甫「表叔」的。然而,吳蓀甫卻對她這麼吩咐說:「你去找個清靜的旅館包定一間房,我們有話就到那邊碰頭……可不要這樣的房間!太嘈雜!要在樓上,窗外不是走道!」 杜新籜與林佩瑤妹妹林佩珊的故事-杜新籜可是實實在在要呌林佩瑤一聲「舅媽」的。當然嘍,也應該呌林佩珊一聲「小姨」的。然而,上海灘西郊麗娃麗妲的湖中,卻上演了一齣風情戲:「穿過一排柳樹的垂條,船舷刮著什麼蘆葦一類的葉子,索索地響。林佩珊幽然歎一口氣,身體挪前一些,就把頭枕在杜新籜的腿上。槳從水裏跳起來,橫架在船舷上了,船自己慢慢地氽。」 這麼一來,於是乎,耳聞「黃綾套子的《太上感應篇》拍的一聲落在地下」了。 這麼一來,於是乎,目濡「雨越下越大,東風很勁,雨點煞煞煞地直灑進那窗洞;窗前桌子上那部名貴的《太上感應篇》浸透了雨水,夾貢紙上的朱絲欄也都開始漶化」了。 那年代的亂套中,穆時英也來軋過鬧猛的。他的《南北極》裏頭,有小少爺與五姨太的故事;他的《上海的狐步舞》裏頭,有兒子與小媽的故事…… 那年代的亂套中,張愛玲也來軋過鬧猛的。她的《怨女》裏頭,有二嫂與三叔的故事;她的《十八春》裏頭,有小姨子與大姐夫的故事…… 看見了嚒?那世道,亂套簡直都亂到了什麼程度! 那麼,沒有規矩乃至於亂套的年代,究竟與「外甥背娘舅」這五個字,有多大的幹系呢?《子夜》裏頭,大外甥吳蓀甫怠慢老舅舅曾滄海,是不是就算是「外甥背娘舅」了呢? 其實,可能都在早過於《金瓶梅》與《紅樓夢》的年代,「外甥背娘舅」是另有故事的。那年代,市井坊間似乎是有過兒歌似的四句話的,大街小巷裏頭,小娃兒們都曾經唱得很來勁: 「丫頭上廳堂, 姑嫂下廚房。 外甥背娘舅, 姥爺當新郎。」 這一小唱,蠻亂套的吧?倘若,這二十個字裏頭缺席的那一個少爺與那一個姑爺,一個私底下竊笑道:「其實是俺外甥在背他表弟呢!」一個私底下竊笑道:「其實是俺兒子在背他弟弟呢!」這一個「外甥背娘舅」的故事,就越發一塌糊塗了。 於是乎,這一小唱,聽得大宅門裏頭的爺兒們,都有些個掛不住臉面兒了,惱怒了,光火了。接著,家家戶戶廳堂的茶幾上,驟然間都祭起了一長條紅油油亮鋥鋥的竹板子。 小屁股怕疼,小嘴巴當然閉住了。沸沸揚揚的流言蜚語,也就漸漸地消停了。 或許,還因為了雍正與隆科多-大清這一對君臣甥舅的故事:外甥皇帝辦掉了他娘舅、外甥皇帝扳落了他娘舅、外甥皇帝絆倒了他娘舅……朝政宮闈,被市井坊間燉成了一鍋雜碎,口味鹹色,語境剎那蕭瑟。 於是乎,就這樣,後來以及再後來的今日,也就孤零零的,祗剩下了「外甥背娘舅」這一句了-老掉牙了的,獨自寂寞著。區區的五個字,讓人覺得,確實是怪費琢磨的,啥名堂啊? …… 甲午年少寫了,得閑動動筆。是為記。 -ZY.S. 2014-December-12,滬上「南石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子夜》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