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是一本由崔建中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纵横》精选点评:
●实战教材!对得起五星评价!
●Skimmed it somewhere on the internet.
●销售不是推销,而是营销。书中很多成熟的销售术语,对想要朝顾问式营销方向发展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参考。看术语,学思路。
●合理的故事情节,穿插着丰富的销售技巧和经验,但有些内容过于戏剧化。
●还是卖软件,一本书里面有好几个项目,每个项目讲到关键的内容,总是一笔带过,不知道是作者不愿意写出来,还是不知道怎么写为好,感觉内容比较浮,远没有《输赢》,《做单》细致。
●进入B2B行业都快3年了,希望今年可以多B2B销售有一个简单的梳理。这本书的主人公对产品、销售、客户、需求、甚至职业和追求都有不同于大部分sales的认识。很值得一读,尤其是配合天涯上的评论。
●曾经有机会做软件的销售,那才是真正激烈的战场 。
●作为一个销售对外要负责业务,对内公司要关心政治。
●还不错
●说是销售小说,更多的讲90年代到10年代左右的民企职场政治,放到现在就比较落伍了。现在的企业和90后员工没那么腹黑了,强调宫斗就比较low了
《纵横》读后感(一):沙中捡金
这是一本和《圈子圈套》不相上下的书,远超过《输赢》,《做单》的水平,在销售的境界里,商用业务难于消费类业务,软件业务难于硬件业务。特别是在中国,客户更容易认可硬件的价值,要把一张光盘卖出几百万,要把自己工程师和咨询顾问的服务开出几百万的价格并让客户接受,这在多数用户心中是相对很难接受的。
作者是在软件行业有很长历练,转战很多不同部门和区域以及不同套路的公司,对于软件行业的销售管理,销售人员的甘苦有很深刻的理解。
作者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写成了故事,而且是几个不同的经典案例,非常值得有志于销售管理和纵深销售的同志们琢磨。
在中国,很多大型软件的立项,背后的动机更多的是基于企业内部的政治需求,而销售人员从卖产品,卖解决方案到卖政治,才能有机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纵横》读后感(二):生活就是这样残忍地一路前行,总是以毁掉最美好的记忆来开始最莫测的未来。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对于做销售的我来说,帮助很大。
比起《输赢》和《浮沉》而言,它提供了更多的案例,也没有太多乌烟瘴气的东西。
三个男人在同一个舞台大施拳脚,各展身手,不仅要面对对手的奇袭,还要承受下属的背叛,受到公司内部政治风波的影响。在一个个项目之间,三个人各有胜负。
截然不同的个性,使他们的做事方式天差地别,但都同样精彩,同样犀利。书中的人物关系复杂,三个主角互相角逐,又惺惺相惜,这兄弟一般的感情着实令人羡慕。
书中很多理念让我十分受用,比如:
1.最低级的销售卖的是产品功能,其次卖的是品牌,再往上卖理念,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初级销售做的事。
高级销售也有几个层次。最底层的是卖价值,其次卖理想,再往上就是卖政治了。
2.吕不韦问过他爹,耕田可几倍获利?他爹说,10倍;他又问,贩卖珠宝呢?他爹说,百倍;吕不韦又问,如果扶立一人为王,掌握江山,其利几倍?他爹也不知怎么回答,就笼统地说,其利千万倍,不可计矣。每次看到这个故事,我都想,这世上最好的投资一定是对人的投资,而且是给“对”的人投资。
人对了,事才能对;人不对,事永远对不了。
3.马达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有一个不同于常人的标准,那就是看这人的幽默感。那种动辄就把自己逗乐,把别人搞傻的人,智商通常不会超过80;如果把自己逗乐,把别人也逗乐,智商在100左右;而一个人如果自己没乐,别人都乐了,智商不会低于120。还有一种人,你听他说话平平淡淡,但是回去一想立刻忍俊不禁,越琢磨越有味,这人就不是智商高低的问题,而是可怕甚至敬畏的问题了,你只能祈祷他不是你的对手。
4.生活就是这样残忍地一路前行,总是以毁掉最美好的记忆来开始最莫测的未来。
《纵横》读后感(三):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
买到这本书,完全是一个巧合。本来是要买朋友推荐的另外一本书,自己阴差阳错下错了单,居然买到了这本书,冥冥之中自有缘分。
整本书300多页,略显厚重,但是作者很用心,将层次划分的很有调理,每一篇每一章都有一个类似总结性的题语。我感觉是作者多年销售经验,练就的职业习惯和思维模式。整本书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颇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整本书都是围绕销售这一工作展开的,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从事销售职业的,并且三个人还都认识,甚至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在硝烟弥漫的职场上,他们各显神通,设局、破局、入局,蹂躏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蹂躏,甚至三个哥们之间,都没有停止过激烈的竞争。书中很多地方,给人以启发,我主要挑了一些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1 关于销售,最出色的、段位最高的销售,卖的并不仅是产品抑或其他附加值,也不单是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或者高明手段,上升到一定境界,讲的是政治。在中国的企业里,政治、关系、结构的重要性,很多时候,都远远超出某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在中国做销售,如果不懂政治,很多时候都是举步维艰的。很多外企,即便是知名大外企,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不懂我们的国情,太容易吃亏。所以书里面提到,宁肯犯业务错误,也不要犯政治错误。
2 很多时候,未必是你的错误,但是却需要你承担。公司稍微壮大一些,就会存在内部斗争,虽说企业文化可以某种程度上改变一些,但是不大可能完全避免。所以,在有的公司,站队很重要。站错了队,影响很大。但是不站队,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明哲保身。都是身在职场,身不由己的,大环境所迫。有所保全,就必然有所牺牲。公司是这样,对于身居高位的管理层,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因为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私欲,而牺牲掉其他人的权益。
3 佛说,执著是苦。 这句话是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坚持不放弃是美德,可是太过于执著,往往就成为了我们的软肋,伤了别人更会伤到自己。虽说书中描述这段的时候,说的是朱弘毅,但我觉得,马达是真的印证了这句话。因为太过于追求成功,最后才会采取不光明的手段进行竞争,结果自己没能赢得胜利,也失去了杨耕这个曾经的挚友。工作上是这样,感情上又何尝不是呢。很多人,放不下也好,不甘心也罢,不过是因着自己的心太过于执着,才会经受那么多心理上的苦。放下,才会有新的开始。
看这本书,看里面的故事,感觉充满了侠气精神,在风起云涌的岁月里,他们挥舞刀剑,谱写自己人生的诗篇。光阴似水,少年老去,回首望过去,凭空生出些许伤感。
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就像书中最后说到,生活就是这样残忍地一路前行,总是以毁掉最美好的回忆来开始最莫测的未来。但是,时光走了,侠客老了,精神还在,未来还在。
《纵横》读后感(四):佳句
1、关键时机的搏杀很重要:平时不要博,时时刻刻要博的话,只会让你紧张而无为,但在关键时刻要勇敢的博!功成则功成名就,失败就蛰伏,等待再博的机会。 (如何判断该不该博:客户有钱,有需求,有权) 2、项目只有第一时间回顾,才能找到最真实的感觉(当晚讨论) 3、项目一定要往最坏里想,这样才能往最好里做。 4、做成单子,我们就举杯相庆,有了困难大家就拼死相救,有时候成功并不是最让人忘怀的,反而是这些点点滴滴让人忘不了。 5、这个世界的事情就是如此充满偶然,而人的命运也往往被这种偶然所左右。 6、增强控制力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人的控制,来达到对事的控制,只需要威信和影响力,另一种是通过事的控制,最终控制人。 7、低级销售:产品功能-品牌-理念 高级销售:价值-理想-政治 8、客户要求看演示,根本点只有一个:释怀。客户只会注意到你的产品没有解决的方面,而不是已经解决的方面,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演示本身没有事先制定出好,坏的标准。 9、什么时候演示:越往后越好,项目前期客户往往说不清要看什么,这就要求必须清楚客户的主要需求,针对需求进行打点,而不是铺面。 10、管理来自于实践,软件来自于管理,所以,软件是来自于实践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是管理在推动软件进步,而不是相反。 11、职场规则:如果你很容易被取代,那你就一定会被取代!工作认真并不是核心竞争力。 12、奇货可居:这个世界最好的投资一定是对人的投资,而且是给对的人的投资。 13、失败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平庸的日子我们会更难过。 14、作为男人,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打下去,我们摆脱不了这种命运,但是可以让战斗打得更精彩。 15、财、权、名,人生总也脱不出这三样东西,你无论追求什么都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三样都要,两样都要也不行,一旦跨界就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做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要什么。 16、有时候大家对一个领导的认同不是能力和业绩,而是习惯。 17、人对了,事才能对;人不对,事永远对不了 18、从销售的角度看,大项目与大项目之间的销售模式是相似的,不管你是卖飞机还是卖软件,但是大项目和小项目之间却没有多少相似性。 19、做销售具备两点就够了,一是同理心,也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自我激励,或者说激情和毅力。 20、大项目和流量型产品在销售模式上的区别:做大项目需要周详的分析策划能力,对专业的深刻理解,当然还要有很好的销售技巧,更重要的是有比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21、大项目是否赢单取决于什么:结构,客户内部对自己和竞争对手认可程度的一种格局。 22、很多时候,解决困难的最好的办法是给对方制造一个困难。 23、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如果你想要这种人尽快离开我们,你就需要尽快让他把事情做过头。 24、格格:她不对别人设防,别人自然不给她设防。 25、做项目讲究的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论做对多少事情都不重要,只要有一个纰漏立刻就会万劫不复。 26、什么样的sales才是好销售:苍蝇型 why:一个大项目,动辄半年、一年,这个过程也是各家供应商联合对客户进行免费培养的过程,客户从懵懂到比你还明白,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客户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项目,之前建立的优势可能一下子就没了,当中最难的是什么?不是应对这种变化,而是知道这种变化,应对并不难。 27、做销售最关键的就是看透每个人背后的利益,看透了一切,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看不透,累死也做不下单子来。 28、信心这种东西,靠鼓励是没有用的,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才可能真正树立。 29、如果一个项目推不动,原因只可能是两种,要么客户没有足够"痛"的问题,要么客户没有一个足够有权力的人推动。 30、现在想想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好像都是处心积虑的结果,有了目标,却没了快乐。焦虑的时候远比平静的时候多得多。 太过执着,以至于渐渐失去了最应该拥有的东西。 31、他们只是在给自己表演,完全的自娱自乐,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享受。 32、内部销售:客户大部分情况下更相信自己人说的话。 33、大通汽配厂,利康项目:马达、朱弘毅通过SPIN的方式,直接把客户定死在墙上。
《纵横》读后感(五):人生若只如初见
未翻及书篇,先行百度纵横之意。解释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欢出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的取意:奔驰无阻。诚然纵行四海,横跨三江,奔驰无阻,为纵横。似黄山之威仪;山峰之飘渺,纵横之意,当行三万里。似黄山之地,倚天屠龙记中的光明顶之战。张无忌对战八大门派,无一能出其右,武道纵横,绵绵无尽。却又偏偏败在周芷若看似软弱且无力的一剑之下。张无忌挑败了八大武林门派,却输给了一个对他而言的弱女子,杀人且诛心。天下武林对于张无忌而言,早已奔驰无阻,犹有躯挺而纵横,却非倚天一剑之敌。张无忌是纵横武林,可比之江湖红尘又如何。
回头看着摆在身前的书籍,《销售江湖纪事-纵横》,顾问式销售实战专家崔建中所著。《销售的革命》当中的三种销售形式跃入脑海之中,顾问式销售的模式和策略也随之袭来。紧随书名之后的自白也深深的吸引着我:布局、破局、入局、造势、设伏、逆袭...凭什么总是他们胜出。是的,总有人要赢的,凭什么是他们,我也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态去翻开这一纪的“江湖”。
何为高手?在销售的世界中没有固定的公式,我想业绩足以说明一切。修炼的秘籍书中在开头已经点出,主要是五大法门:①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②比客户还熟悉客户的业务知识。③对商业本质的的认知,高手首先是知者,其次才是智者。④学习和掌握系统的销售方法论,而不仅仅是靠自己的经验摸索。⑤掌握策略销售,学会用结构化的方法分析项目,而不是凭你的本能。
“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须眉。”禅师的所犯错误,最终却变成了方丈的报应。方丈知道该如何敬佛、修佛,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是方丈不通透修佛的法门,或是禅师才真正领悟到佛门的秘法。佛像的陨灭,方丈的逝去,是在惩罚方丈作为主人翁,任凭佛像被毁而不作为的看客心态;还是禅师本就是佛,执掌因果,前来恕罪。这是唐思哲对田云舒所讲述的故事,田云舒复述给了杨耕听,想让杨耕明白其中的道。万境自如如之意,纵横无敌之心,谈何容易又该从何修起。
杨耕在管理软件营销中一直在销售这一职能位置上打拼,期间要对外扫平障碍,完成销售目标,对内安顿后方,众志成城。在瑞和期间,业绩斐然,并有田经理的指导提携,顺风顺水,至少没有内部失火。直至利民项目的成功却换来了田云舒的被迫离开,瑞和分公司的天变了,也物是人非了。杨耕在责任和生存的两难选择中,也选择昂扬离开曾经为之奔波奋斗的地方,转而在朋友马达的推荐下去到了曾经对手飞捷门下,再次从一个销售经理做起。曾经的携手与共的伙伴,变成了兵戎相见的对手,而唯一不变的对田经理的拳拳感恩之情,老友之间戚戚之意。
“执着是苦”,朱弘毅对权力的追逐是苦,扬耕对蓝海项目的执着亦是苦。在文中第二个项目,蓝海项目中也是一个佛学小故事把情节推向了高潮,只不过这一次的讲者和听众变成了瑞和的韩国川和朱弘毅。从利民公司的管理软件项目四家企业的争夺,到最后和飞捷的决战中获胜;到后面的蓝海项目中,不得不和曾经的旧领导朱弘毅争锋相对,以戈相向。虽然最后在蓝海项目中扬耕巧借东风,吹倒了瑞和的高墙,可在朱弘毅、马达和扬耕之间,真正是谁赢谁输,谁有说的清楚。能在自己的追求里纵横,那才是真正的赢家。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弘智、瑞和和飞捷的交锋,从创建之至今尚未结束,而“孔雀”、“老虎”和“猫头鹰”的交锋才真正的开始。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商州锻压厂项目的转折是于德仁的贪心和狠心,又何尝不是扬耕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一个人的性格足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扬耕在大通项目中和马达的交锋,利康项目中和朱弘毅的对垒,处处充满着危机和埋伏,稍不小心便落入圈套,错失良机,功亏一篑。如果说大通和利康项目的失利,是对手太过狡猾和老练,那么在塞外明珠包头华一项目之战中,朱弘毅想以新行业插入华一管理软件项目竞争的想法最终打了水漂,马达安排的内线常思也被扬耕意外识破,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滚滚红尘中,一朝洗净多少铅华。《纵横》与圈子圈套系列的内容相似又有不同,扬耕和洪钧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自己能力达到自己销售的目的,可扬耕没有相爱相杀的俞威,洪钧也没有心灵相交的田云舒。扬耕在华一的项目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赢家,但最后的成败只有在深深的黑夜里,留给他一人独自品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最后禅师不是没有受到业果,而是禅师已经放下了,放下了才能不为所累,万境自如如,禅师是为纵横。
将来的工作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并不是扬耕,又似扬耕的职责,To B的销售中,没有谁能事事皆成,面面俱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紧紧扼住事件的重要命脉,牢牢掌控事件的发展走向,才有最后采摘胜利果实的资格。接下来的日子中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前路还很漫长,在等待的日子里,只有养得深根,才能待到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