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权力意志》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07 01:33: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权力意志》读后感锦集

  《权力意志》是一本由(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页数: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力意志》精选点评:

  ●超人才是最终目的

  ●它代表了尼采的后期成熟的理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但是,这样的著作也是有其激进的一面的,它提倡粉碎社会所崇尚的“虚伪的,病态的,弱者的‘道德’”。在尼采的眼中,唯有崇尚“天性”,最大化欲望和激情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也就是说强者强在意志,这便是强力意志。 不过,在我看来,从尼采的著作中还可以看出“强者”并不是尼禄这样的暴君——屠杀,骄奢淫逸。作为强者,必要的还有自制,要最大化自己的意志的力量,但是,自我的克制能力也是一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强者对于意志的贯彻类似于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

  ●以前为了写海子,曾经快速读过。当然,这不是一本应该快读的书。

  ●原来的《the will to power》是尼采的妹妹篡改尼采笔记后为迎合纳粹而作,而这本书是什么?来源匪夷所思,合集?

  ●来吧 纳粹!所向披靡

  ●這是一本超級勵志的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每次讀尼采,都能讓我胸潮澎湃,充滿正能量!

  ●道德让你贞,虚无让你真

  ●它把我从凡人的道路上拉了回来

  ●压倒一切!

  ●语言真的觉得,有点像邪教教主来煽动民众。还是值得循着去思考,至于是不是正确,看起来,现在都还没有得到印证。

  《权力意志》读后感(一):权力意志

  权力代表意志,意志代表生命。生命代表存在,存在代表精神。精神代表动力,动力代表前进。前进代表矛盾,矛盾代表存在。存在代表权力。

  《权力意志》读后感(二):要小心从混沌中抽离出的迷人的疯狂。

  尼采的最大缺陷在于他始终以为可以跳过理性和客观规律的检验仅凭天性与主观经验形成的内部逻辑作为唯一的智慧去解读宇宙的本源。其次是他虽有深刻的洞见性,他的创作才能却无法承担得起表达这种超然的深刻性的伟大使命。最后则是他反宗教、反迷信的狂热使他的人生观随年岁的增长苛刻如个挑剔的嫖客,这种暴力的成见几乎成为了他晚年沉陷在反抗、敌视、排斥、侮辱和戏谑的人格的反噬。

  《权力意志》读后感(三):關於原始基督教

  其實我之前就接觸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物事。最早激發我興趣的是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什葉派的根源等,後來發現現在的基督教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即現行教義和宗教最初的意義相違背甚至是背道而馳。基督教講到底是從猶太教繼承而來,基督臨世「不是為了廢除律法,乃是成全它」。基督教深深根植在猶太教中間的東西被聖保羅一刀斬斷。

  新約裡面我更加歡喜約翰,而不是保羅。我不相信耶穌復活,我不認為他一個人消除了我們所有人的罪惡。

  《权力意志》读后感(四):一切都是强力意志。

  如果,这世界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人生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人生,那么,这意志是如何?

  一切都是权力意志。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玉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尼采有类似的感觉。读尼采一本书,胜读十年书。虽然尼采的著作对于读者的性格,能力,头脑都有极高的要求。

  尼采是第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前,哲学没有明确。尼采也是最后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后,哲学就不需要存在了。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尼采的解释。

  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强力意志”的解释。

  《权力意志》读后感(五):万事不心惊

  这些天一直读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而且经常是一边听北欧的极端金属一边读这本书——听强悍的音乐,读强悍的文字,感觉好过瘾。

  接下来要说的是尼采的一个观点: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万事不心惊。

  记得李敖曾说哲学家不应该得胃癌。为什么不应该得?大概就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家都有“万事不心惊”的气质和心态吧。

  尼采认为,假如人们凡事都要做出反映,便很快就会累垮,结果就事事没有反映了。尼采说他从未浪费过自己的精力,从没有为了荣誉、女人、金钱操过心。

  最近几天,我反思最近几年的我,发现我经常无谓地浪费自己的精力,浪费自己的“生命能量”——尤其是恐惧和虚荣,因为它们而做的蠢事尤其多。

  当然,这些蠢事也并非全无价值,起码它们让我意识到,我以后应该尽可能少地再去做类似的蠢事,进而努力去过一种更真实的人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权力意志》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