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意志》是一本由(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页数: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力意志》精选点评:
●来吧 纳粹!所向披靡
●道德让你贞,虚无让你真
●特别诡异,看的时候心里忽然就能无比宁静 部分内容还真有点法西斯
●文字很好,但是貌似在对于自己以前学说的推翻中,有些想法,无法苟同
●不是我装ac 尼采他老了真的头脑混乱 这种小纸条似的东西我也会写 都在草稿纸上挤在统计和生理之间 从不好意思出版..
●翻译和编排实在受不了。
●压倒一切!
●尼采的格言式思维比较出色。
●武装人民 就是武装了暴民!
●深得我心啊,人是意志的载体,意志是人的衍生
《权力意志》读后感(一):权力意志
权力代表意志,意志代表生命。生命代表存在,存在代表精神。精神代表动力,动力代表前进。前进代表矛盾,矛盾代表存在。存在代表权力。
《权力意志》读后感(二):要小心从混沌中抽离出的迷人的疯狂。
尼采的最大缺陷在于他始终以为可以跳过理性和客观规律的检验仅凭天性与主观经验形成的内部逻辑作为唯一的智慧去解读宇宙的本源。其次是他虽有深刻的洞见性,他的创作才能却无法承担得起表达这种超然的深刻性的伟大使命。最后则是他反宗教、反迷信的狂热使他的人生观随年岁的增长苛刻如个挑剔的嫖客,这种暴力的成见几乎成为了他晚年沉陷在反抗、敌视、排斥、侮辱和戏谑的人格的反噬。
《权力意志》读后感(三):關於原始基督教
其實我之前就接觸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物事。最早激發我興趣的是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什葉派的根源等,後來發現現在的基督教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即現行教義和宗教最初的意義相違背甚至是背道而馳。基督教講到底是從猶太教繼承而來,基督臨世「不是為了廢除律法,乃是成全它」。基督教深深根植在猶太教中間的東西被聖保羅一刀斬斷。
新約裡面我更加歡喜約翰,而不是保羅。我不相信耶穌復活,我不認為他一個人消除了我們所有人的罪惡。
《权力意志》读后感(四):一切都是强力意志。
如果,这世界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人生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人生,那么,这意志是如何?
一切都是权力意志。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玉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尼采有类似的感觉。读尼采一本书,胜读十年书。虽然尼采的著作对于读者的性格,能力,头脑都有极高的要求。
尼采是第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前,哲学没有明确。尼采也是最后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后,哲学就不需要存在了。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尼采的解释。
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强力意志”的解释。
《权力意志》读后感(五):万事不心惊
这些天一直读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而且经常是一边听北欧的极端金属一边读这本书——听强悍的音乐,读强悍的文字,感觉好过瘾。
接下来要说的是尼采的一个观点: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万事不心惊。
记得李敖曾说哲学家不应该得胃癌。为什么不应该得?大概就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家都有“万事不心惊”的气质和心态吧。
尼采认为,假如人们凡事都要做出反映,便很快就会累垮,结果就事事没有反映了。尼采说他从未浪费过自己的精力,从没有为了荣誉、女人、金钱操过心。
最近几天,我反思最近几年的我,发现我经常无谓地浪费自己的精力,浪费自己的“生命能量”——尤其是恐惧和虚荣,因为它们而做的蠢事尤其多。
当然,这些蠢事也并非全无价值,起码它们让我意识到,我以后应该尽可能少地再去做类似的蠢事,进而努力去过一种更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