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06 01:28: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1000字

  《火 一弹解千愁》是一本由[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5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 一弹解千愁》精选点评:

  ●写前言的人能读读她的序言么?水平相差这么大还敢放在前面,不觉得丢人么!!

  ●大师,我佩服你那对那些没写出来的事物的控制力!

  ●我RP 我买了两本。。谁要免费送

  ●洪钟大吕一样的女人。 她的那股子劲儿于我一边是吸引一边是折磨。

  ●读不下去,还了

  ●只关于爱。这些文字汹涌又迅速。即便最深情的句子,也冷艳无比,无法揣度的是她对于爱的态度。好像可以用爱去和死相抵,但是又用微微嘲讽的语气,鄙夷着把那些空欢与虚幻描绘至极。这个女人写作的时候,好像完全敞开自己,一面想象着自己如同恒宇中的微尘,又一面张开双臂去拥抱整个世界。要读《火》的原文。

  ●一本情书~

  ●一弹解千愁的结局不错

  ●默默无闻的人。偶尔,我会默念这句。

  ●《默默无闻的人》......人应该这样活着,不是吗?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一):看不进去

  本书前半部分是作者早年的诗集,我看了一首,哑然失笑.连带也叫我想到新诗的诗意的问题,而翻译作品因为隔了语言作者两道墙,确实非常难办.相比之下,像波德莱尔那样用大量实物意想来表达作者情绪的诗歌翻译上要简单些,那些真正用简单语言,纯粹抒情的诗歌在翻译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吧.

  后边的小说部分,或者是翻译的问题,文字非常罗嗦,所以看不进去.更何况,作者被人称道的那些历史知识之类,在我看来跟小说关系不大,如果要炫耀,干脆去著述专著得了,是小说的还是留给小说来办吧.所以,不知道有谁看出她的好了?期待听到对她的评论,以免错过了一个好作家.

  不过,小说名字<一弹解千愁>真是很有意味,有中国古典诗歌一样的言简意赅的诗味.子弹,或者只是一个比喻.千愁,什么样的愁?解得了,没有解的,不可能解的,都在这五个字里面.翻译这个题目的作者该赞一个.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二):焚心以火

  久前,搜小霸王时搜出了《斐多或幻景》,简直被击倒。我彻底沮丧了。彼时《火》还没有到手。我希望是翻译作品,因为即使是《卡珊德拉》也总还能看出点中国味来,后来又自暴自弃地认为,也许就是哪个高人模仿《哈德良回忆录》,那种自说自划的高贵劲几乎把我折磨死。

  还好,还是尤瑟奶奶的手笔。正是她的,也只是她的。

  尤瑟把苏格拉底的传记里语焉不详的一处记录给充实了起来。亚西比德为了讨好苏格拉底,让富有的克里同当冤大头,赎出了卖身为奴的斐多。斐多见证了苏格拉底被公民大会抛弃,一直陪伴大哲到接受鸩酒。那个时候亚西比德已然成了雅典公敌,流落他乡横死。大哲的一条罪状“教坏细路”,就是冲着让雅典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亚西比德去的,这小霸王甚至让菲迪亚斯为自己塑像,俨然就是个会死的APOLLO。

  斐多孤零零一个,看千帆过尽。他的重生仿佛就是为了见证智慧如何追求美,美又如何成为强权。我也一直赞同,即使美常落泥淖,被肆意凌辱,但美永远具有最强大的威慑,摧毁一切。

  那风信子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三):如果我得不到你 那么我情愿让你一辈子都记住我

  不知道有没有曲解老尤的原意 一弹解千愁 的确来得干脆和简单 人一死 就什么都没了 可惜的是 为一点也不怜惜自己的人牺牲生命 在我看来是最愚蠢不过的了 比起茨威格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此两人之间的情感纠纷来得更痛快而干脆

  我想打心底里 老尤和我们一样 是看不起男主角的 搞革命在他人家里吃人家穿人家 相当一部分时间是与她相依为命的 结局却是在革命的幌子下 了解不亚于自己恩人的生命

  诚然 做为如此疯狂的爱上一个男人 女方是应该对自己的情感做下考量 是否过于沉重而他受不了 但更多的是 我们看到老尤笔下的男主角 表面和蔼可亲的里面是一颗高傲而脆弱的心 即使是对方一再的表白无疑的求爱 依然故我假装不明白 可以随便跟一个妓女上床 却不肯与苦苦追求自己的女人一个接吻 在尤同学的笔下 男女角色似乎对调了 男人一点也不象男人 倒象是个情场高手 一边在计算她人一边在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深藏起来 直到她开始动摇转向他人时 他才明确的表示出来 其实自己还是爱着她的

  至于文中出现的二战 红军与白军这个背景 就象作者所说 完全可以无视 不用考虑它们的隐喻 更多的是 在我们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是少之又少 取而代之的是疯狂的肉欲与相互猜忌的心灵

  很久以前 真爱这一词就与我们相行渐远了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四):无题

  尤瑟纳尔热爱辞藻,热爱细节:不论是《苦炼》里布鲁日、弗兰德斯或锡耶纳晦暗的炉火,还是《蓝色故事》里瑰丽如阿拉伯花瓶的东方秘境,或是《火》里魔幻主义的铺陈排比,细节无处不在,不是散点,而是一串,如同环形多节的金链,或繁琐华丽的古代织毯,密密相连,层层铺张,斑斓无比,但就是看不出是什么形状。尤瑟纳尔的小说大概没什么剧透可言,因为对于她来说,意义似在情节以外。

  这更像一本散文诗,或是箴言录,即使在第一人称写就的《一弹解千愁》里,尤瑟纳尔的主人公也如同她一贯风格那样,带有一点疏远和僵硬,还有一点事实上我不大欣赏的精神分析描写。我甚至觉得她的某些主人公并不生动。这些缺陷放在别的作者身上,毫无疑问会是致命伤。但尤瑟纳尔有必要区别于别的作者之外。

  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她。她的文字让人想起基督,马可·勒塞留,圣奥古斯都,带有受难象征和忏悔意味,超然而又痛苦,富有哲理,但不说教。我无法描述我从她的文字中读到了什么,有时甚至全然忘却她所讲的故事,但每次拿起她的书,我都会感到无由震撼。尤瑟纳尔不会向可读性和通俗性让步,她永远保持对“更高层面”的关注,人的命运,心灵的苦闷,意义与无意义,以及她冷静而深刻的注脚,在她的书中都可以被感知。她的风格庄重,更像是万神殿,她本人更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她的望远镜聚焦于更晦暗的地方,探幽寻微。

  当然译者的文笔也功不可没,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自己所理解的是否是尤瑟纳尔真实的风格。于是我跑到图书馆,翻到了《火》的原文,找到了最喜欢的那篇《斐多或幻景》。开头是这样:

  Ecoute, Cébès...Je te parle à voix basse, car c'est seulement lorsque nous parlons à voix basse que nous nous écoutons nous-mêmes. Je vais mourir, Cébès. Ne secoue pas la tête...

  我的法语非常捉急,但有那么一瞬间,我想我似乎触到了他。字句汇成轻声细语,在耳边说话。我一度曾觉得,柏拉图让一个男妓与苏格拉底讨论灵魂不死,颇有点讲黄色笑话的傻气。但当尤瑟纳尔笔下的斐多开口,他便从那个布景板中活了过来;尤瑟纳尔赋予了他灵魂,她抓住了他应有的语气。一个哲学家,一个男妓,他用言语践行生死,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了古典时代的肉与灵。

  而这就是尤瑟纳尔的伟大之处,她用超然而不煽情的姿态,让人们如此贴近一颗心。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五):痛苦的精确,词语的幻觉

  我再清楚不过,本能中我们为之骄傲的那些和我们拒不承认的那些,归根结底是同源的。

  ——《阿列克西》

  尤瑟纳尔把我的旅途毁了。(我就是要动用这个矫情的开头)当我看完《阿列克西》的时候,列车刚好到桂林,暮色笼罩树木和铁轨,我脑子里全是幻象,胸腔里全是纸张清凉苦涩的气息。临铺的女人要下车了,她抱着她的小女儿,满心欢喜地去找她的丈夫。我目送尘世间这份小小的幸福。天就要黑了,我只觉得冷,精疲力竭。

  我再清楚不过,本能中我们为之骄傲的那些和我们拒不承认的那些,归根结底是同源的。比如说,爱情。(当然还有其他)尤瑟纳尔承认,《火》是一场感情危机的产物。“我的心只有一个爱情,太阳只有一个瞳孔。/阴影只是一条裹尸布。”火,一种以黑暗为目标的加速度,具有温暖的外延,和痛苦的内核。只有那些没有勇气去爱的人才会酗酒——因为酒是水的燃烧,和火的眼泪——这折中的液体恰到好处地麻木了他们的神经。而这个在痛苦里狂奔的女人,她直接穿上了火的外衣。它们烧空了她的内脏,她站立在自己的灰烬之上。

  据说,当穆罕穆德二世发现自己爱上了他的妻子时,就毫不犹豫地杀了她,他不想受到来自外界的任何牵制,任何情感都会妨碍他完成独自修行。而这陷入爱情的女人却说:只有那些没有爱的人,才会相信上帝!这还不够,她继续说:所谓上帝,即超越我们的一切,我们未能战胜的一切。在让翅膀猛然搧倒的拳击手看来,死亡就是上帝,就是世界,就是上帝的概念。你是上帝:你可以粉碎我。

  这些散布在故事中间的箴言,像刺,像血,它们关乎爱情,无限接近于爱情,却只是痛苦的幻象。让我们再看一段:“爱的功用。淫荡者总设法没有爱就完成对欢乐的探测。在肉体混杂于结合的一系列试验过程中,似乎只有疯狂。继而,人们发觉在暗的半边还有待发现什么。我们需要那一面教会我们懂得痛苦。”

  情况再清楚不过了,无论是那个箱子里装着假珍珠和鸟儿残骸的萨福;还是那个与人通奸,并杀掉阿伽门农的克吕泰涅斯特拉;还是那个在沸腾的水中被人识破的女巫阿尔热那尔——“一个迷惑不了心上人的女巫,算什么女巫!”——穷途末路的最后一刻,她和她爱的男人安贝尔四目相对,安贝尔没有在她的眼睛里发现爱情,某种更荒唐的东西取代了爱的可能。还有那个,将母亲丢给公牛,将姐姐丢给孤独的淮德拉,在寻死之前,她选择忏悔,仅仅只是想最后享受一次品味自己罪过的乐趣。够了。“痛苦是独一无二的……我后来可能更痛苦过,可痛苦的本质没变。再说,每当我们痛苦时,我们总以为自己比先前更痛苦了。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痛苦。假如我认为当时有什么事的话,我会以为自己只是爱上了一个女人。不过,我想不出是哪一位。”(《阿列克西》)

  “这些年里,生命在我们的体内扭动,每次运动/和感动都深刺着我们,但我们逐渐习惯疼痛。”(阿米亥《精确的痛苦,模糊的欢乐:渴望的迹象无处不在》)我们在痛苦里学会了说话,如那些从骨头里拨出子弹的男人一样,如那些被割断了长长的脐带,血流不止的女人一样,永远在痛苦中惊讶的看见自己,看见那些让人骄傲和闭口不言的东西。你说,爱情是不请自来的,我说,换个说法吧:痛苦是不请自来的。但你不能只向这个世界索要痛苦,因为这也是虚妄,也是不彻底。但你可以去痛,去爱,去荒废,用你的生命。或者——仅仅是用巨大的词语的幻觉。 

  巨大的词语的幻觉。对的,就是这样。那感觉胜过一切飞翔,胜过一切爱情。 当我说爱,我就相信了爱。当我说痛苦,我就成了痛苦的主人。当我准备开口,我就已经把一切都推翻在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火 一弹解千愁》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