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枭雄》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遍地枭雄》精选点评:
●颇为诡异的铺排 不过很喜欢“虚无主义”那段
●情节不记得了,细节不记得了,结局不记得了,怎么回事儿都不记得了,单凭记得那些个可爱又迷人的角色,就还是喜欢的
●格局太小。
●和余华《兄弟》差不多,好看,内涵较浅。
●很大气的游牧故事,更大气的是,结局证明了上海这种常态生活,是英雄或者枭雄尤为逃不出去的。游牧生活把人抽离出来、进行枭雄式的教育,恰恰只是为了让人坦然面对,这几乎就是我们面临的伦理世界的全部。笔法不够黑暗是个遗憾。
●越看越有味道,游侠们的对话十分有趣,这就叫天!马!行!空!结局却有点俗了,不过没办法,不让警察蜀黍胜利大概出版局不让出版 ( ̄_ ̄|||)
●这本书我真的看不下去
●对王安忆改变印象的一本书。漫长公路上的三个人。善与恶相对转变却绝对融合。畸形却正常的情感贪恋。他对内心的表达丰富立体。细枝末节的描写甚至高于故事整体。上采红菱下种藕也是这样一本。
●看的第一本王安忆的书,从此便迷上了她,继张爱玲后写上海最有魅力的作家。
《遍地枭雄》读后感(一):还行。
(2006年读。)
得了左一个右一个的奖,但也就一般般吗。王安忆描写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物的能力确实出色,真是个舍得用功的作家,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功劳还是有一些的。但感动人的东西不多。
《遍地枭雄》读后感(二):可以看看
前半部分描写了上海城郊结合部征地农民的典型生活,通过一个本地人(上海市区人对郊区人的称呼)的视角,描述了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大发展、大变革对祖祖辈辈一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的影响;到下半部,笔锋一转,主角被劫持后,莫名其妙加入劫匪,后面的事情都有些莫名其妙。我喜欢前半部,不喜欢后半部。
《遍地枭雄》读后感(三):匍匐地面的思想者
断断续续地一本书看到现在才结束,一方面是自己的心绪不够安静,一方面,《遍地枭雄》的叙述语言冷静的有点像无人的黑夜,静寂的有点孤单。这也是王安忆写作的一贯风格。
故事,人物,都宛如书的题目,有一种遍地般的平凡,属于生活里的司空见惯,
《遍地枭雄》读后感(四):王安忆写不来类型片
至今为止读过的王安忆最力不从心的书了。开始的上海城乡结合部缘起是维持水准与风格,但从劫车开始,就完全失去控制了。
王安忆的味道是几句话写几十年,一个场面道尽一家人的荣辱兴衰。但是要写动作戏,分镜头,就完全不对味。后来的游侠生活也是很勉强,四个流窜作案人员在一起就一天到晚成语故事接龙,命题作文。
这样的题材是超出王安忆的想象力的。
最好玩的结构设计是毛豆和韩燕来的身份切换,变得突然,又自然,有趣味。
《遍地枭雄》读后感(五):讲故事的方法很有特点
刚开始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之前也没看过王的作品,似乎在哪听说过“他”,看到扉页的照片才知道原来是“她”!
看标题似乎是将一些黑社会大佬或者商界精英之类的。翻开之后也没有名人推荐也没有序言没有任何东西,一来就是毛豆的平凡生活,讲了半天还是毛豆那不起眼的生活,啥意思?难道就是写这?
直到毛豆被王们劫车后,故事的戏剧性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用非常喜剧的方式说到三王如何跟了二王,二王又如何跟了大王,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一个平凡的人被动地进入了不平凡的世界,然后有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但她在这其中穿插了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让我有种也要出去看看的冲动!
好了,先百一下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