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01 23:38: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摘抄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是一部由希德尼·希比利亚执导,埃利奥·杰曼诺 / 莱昂纳多·利迪 / 马蒂尔达·德·安杰利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一):Netflix全球扩张的吞噬

  把 rose island翻译成 玫瑰岛不可思议的历史 有点暴殄天物。原名是意大利文,可能英文在直译。只是明明是意大利语的对白,强行配了英文,有点像20多年前看 真实的谎言 中文版的感觉。 因为故事的确发生在意大利,1968年一个意大利技术天才在公海建立了一个海上平台,并且成立国家最后被意大利海军灭了的故事。 现在看这事,只能说命不好。新冠疫情爆发时,国内就有条新闻说一个国家因为疫情被灭国,也是同样的私人国家。还有好事者拉了一个私人建立国家的清单,玫瑰岛赫然在列。 netfix的英译版肯定是个轻喜剧,台词笑点极其美国,对政府的嘲讽又很法国,至于励志这条线,似乎在讲马克斯。总之和传统甚至三年前的意大利电影慢吞吞的节奏和笑点完全不一样。 没有意大利票房的数据,更没有意大利网络电影点击量的数据。但和netfix除一个12亿人口市场没有占领,几乎火遍全球的布局来看,意大利2000万潜在用户市场的笑点不是重点。 于是rose island也就糅合了各种大数据背景的卖点。美国电影的核,法国喜剧的皮,意大利的故事和对白语言。估计意大利观众也会喜欢。因为并没有跳出他们审美。 至于意大利本土美学和节奏,那就等之后再说吧。一如Netflix印度,用香港电影的手段改了两三年,今年又有回归宝莱坞的趋势。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二):在残忍中找寻到真实的乐观

  

Such a great movie. 影片中还是有一些俗套的片段和拍摄技巧,比如爱情故事啦、人物性格的描述啦、那些记者啦。但是很神奇的是这些东西在这部电影里都很真实,因而即使没有在情节或者拍摄手法上别出心裁,玫瑰岛的故事里还是没有一句废话,每个镜头都讲述着这个coherent的故事。

最感动我的是结局。georgio听到轰炸声,往前走,去看玫瑰岛。本来钳制他的左士兵拉住了右士兵,让georgio去看。我心里一阵巨大的悲伤,不敢去想他们六个人有多泄气,不知道这样子对一个幼稚的理想主义者是否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不懂政治,很可能也不懂历史,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为何招致如此快速坚决而残忍的反对。

但是我错了,电影说这是个美丽的结局。gabriella is such a smart and beautiful woman. 女主角的那双眼晴啊,我的天,怎么能那么美。配合着她的眉毛,穿着红色大衣,聪明中带着一点俏皮。好久没见过这么正常的对女性的刻画了。

偏题了,说结局。结局太美了,我始料未及能把一个在我看来很残忍悲伤的结尾处理成美丽乐观的喜剧结尾。岛被炸了之后,georgio先去看,他的眉头皱着,有些不敢相信,却也有些“终于还是这么做了”的不忿。gabriella的表情更冷静。georgio此刻提起tv,对他来说是一种成长。gabirella说who cares,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在这次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冒险中,他们的世界观中和了,成长了。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次成人礼。而世界就是在一代代年轻人的成人礼中,看到现有体制下人们的纠结和痛苦,勇气与尝试。世界更需要这样的成人礼。

真实而乐观的生活。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三):“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知识的缺失

  

玫瑰岛共和国,就算学过世界史的你也肯定没有听过这个国家,而我们听说的曾存在过的国家大都因为战争、吞并等消失。而这个玫瑰共和国查遍历史,也只有几百字的介绍,这是存在了不到两年的微型国家。

首先,电影中描绘的事情,确有其事,玫瑰共和国存在过。有自己的邮政,发行了邮票,邮票设计的是标有自己国家地理位置的。还有国歌,国旗。

国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869212

其次,这个事件给我们对于“国家”这个概念有了很不一样的理解。《蒙得维的亚关于国家权利与责任公约》(the 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详细规定了在国际法中,一个国家是否合法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有确定的领土、有常住的人口、有一个政府以及与其它的主权国家有外交关系。这个是国际法中对于国家的概念,没有规定领土大小和人口多少及国家应该在什么上面。

这是一部电影带给人们的对于一个大的概念的思考。所以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存在,这也不是什么笑话,这是存在过,没有违反过任何法律。玫瑰岛的存在是自由的一块砖,就算沉入海底,但是它也是存在的。

回归电影本身,我看完后,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海盗电台》,同样的节奏,都是为了追寻心中的自由,实现自身的价值,反对传统固化的束缚。一个是在公海船上设立电台,一个是在公海上建造一个国家。谁的胆量更大呢?都大,都是不受束缚的人。

玫瑰岛给人设立一个“乌托邦”,主人公乔治.罗萨用实际行动在改变这个世界。

整部电影的故事改变和人物设计都立起来,加入一部分喜剧元素,让整部电影不是政治片,而是喜剧片。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四):别贩卖自由和理想了

  

20.12.29,加粗为第二次更新。

为了不浪费其他人时间或不影响其他人体验,如果有些人没看完甚至就看了个标题就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请自重。没什么逻辑的我也懒得回应了,这里统一回复下。

先说下原文的核心:1,电影中对自由的解释太肤浅。2,作为喜剧片也没法打高分(四星以上为高分)。3,豆瓣对小情调(包括不限于小情小爱、小惆怅小叛逆、小温馨小黑暗)的电影打分偏高。4,无论想要什么样的自由别嘴上自由,生活中要言行合一(小资产阶级追求的自由常常止步于他们要付出相应代价的时刻)。

不谈历史事件(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玫瑰岛本身的历史意义,电影显得更加可笑),如果只谈电影本身,电影本身就是对自由、理想的侮辱。

男主是一个很厉害的工程师,因为不能开自己造的飞机和汽车,所以就搞独立,和他的好友的动机一样,没说服力。就像一个初中生说,学校不让抽烟喝酒烫头,所以我要去办一个可以这么搞的学校。当然了,喜剧片嘛,赛车场上爆炸那段导演就明说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喜剧片,片子好笑的部分也就零星的有趣台词吧?

打四星以上的,里面有多少人是认为这部电影配得上一个四星喜剧的?又有多少人是被这种毫无意义、毫无立场、毫不坚定、纯粹意淫、满足私欲、满足宣泄的自由所爽到?或者说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观众总是幻想自己是主人公,不过主人公女友都跟别人好了三年就要结婚,突然回头就满心欢喜的接受了?玫瑰岛爆炸,什么自由什么理想都不重要了……爱不是会消失吗?其实这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是一个道理,只要所有舔狗和接盘侠都拒绝去舔去接盘(正常分分合合不算在内),那么整体上大家都会好过点。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人只是电影中外来的苦工吧,拿不到正常报酬还要被诬陷那种。大肆鼓吹的所谓自由主义就是对底层人们团结的瓦解,即便提到的所谓人性、个性、闪亮,往往是和消费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一天到晚被工作压迫,然后被洗脑消费,算什么个性、人性、自由?

不指望所有的喜剧都能做到卓别林那种。少谈深度,乐呵乐呵就行,但别打着高尚的字眼贩卖这一切。基顿对于喜剧形式的探索是大于卓别林的,但他几乎不上价值观,就纯喜剧。所以这片是足够博眼球有社会意义的玫瑰岛的皮囊,配上老掉牙的喜剧形式和扭曲的自由理想内核。更无从说反差和反讽了。

别意淫,别幻想,如果喜欢自由,就去追,像奴隶挣脱枷锁和铁链一样奋不顾身地去追。

可惜,现在的自由太肤浅,有些人追自由的样子,像拉磨时被蒙住双眼的驴子。

即便到现在,还是有人能说,就是随便看看,爱怎么打分怎么打分,个人自由。

如果有一天,有人拿差不多的电影暗示大陆和台湾了?自由嘛,你怎么办?

如果每个个体都为了自己爽到就行,那么又凭什么指望这个由每个个体组成的社会、国家为个体去负责、买单了?

在无序的自由中毁灭吧。

但不会毁灭,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能在危难关头烧尽野兽般的敌人。

可惜,烧不掉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五):玫瑰岛的真实历史

  

这是我在英国那些事儿看到的文章,也由此激发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兴趣。它披着喜剧的外衣,却有着悲伤的内里。

希望看到这部电影的人,能更好了解这段历史。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能对这部电影感兴趣。

正如莱蒙托夫的诗歌《帆》

风浪在呼啸 / 桅杆在吟唱 / 它既不寻求幸福 / 也不逃避幸福

脚下是蔚蓝的海洋 / 头顶是金色的阳光 / 但是它渴望狂风暴雨 / 仿佛在那里有一个宁静之邦

---------------------------------------------------

1960年某天,意大利工程师乔治·罗萨(Giorgio Rosa)凝视大海,突然有了个主意:

他要建立一个国家。

这个疯狂的念头,来自罗萨对意大利政府的忍无可忍。

罗萨是一个海洋工程师,专门在大海上进行海事建设。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干得也很不错,取得过多项专利。

但是,在海上搞建筑是个复杂的活,需要获得政府的层层审批。一份份文件堆上来,工期无限拖延,最后罗萨想完成的工作很多都泡汤了。

政府不行怎么办?

哎,那就自己建国吧。

(玫瑰岛共和国)

这不是一个妄想,因为从技术上讲,罗萨确实能做到。

根据法律,如果罗萨在国际海域建国,那么意大利无法对它宣布主权,也完全管不了罗萨的一举一动。

同时,作为海洋工程师,罗萨发明了一个叫“人工岛屿建造系统”的技术,还申请了专利。

根据这个技术,他可以在海面上凭空搭出一块陆地。

(罗萨和友人在玫瑰岛共和国上散步)

下定决心后,罗萨说干就干。

在几年时间里,他找到一处绝佳的海洋区域,距离意大利的里米尼海岸有12公里,在意大利政府的掌控之外。

然后,他把自己从专利和工作中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国家建设”中。

“建国”的方法是这样:

罗萨找来4个朋友和一群工人,造了9根空心柱,往柱里放上多根钢筋,插入海床,然后用水泥填充,防止柱子被腐蚀。

接着,他们在柱子上搭了一块400平米的平台,建了两层房屋,还有两条楼梯和定泊点。

这就是国家的领地,一个离海面26米的建筑。

1967,罗萨宣布“玫瑰岛共和国”独立。

这看上去有些可笑,但罗萨是很严肃的。

他担任共和国的总统,而他的三个好友分别是财务部长、内务部长和外交部长。部长们还成立了一个理事会。

玫瑰岛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世界语,国旗是三朵玫瑰图,官方货币叫做“Mill”(虽然从来没发行过)。

(玫瑰岛共和国发行的邮票)

因为国家的特殊性,罗萨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这400平米的领土上建了餐馆、夜总会、酒吧、纪念品商店和邮局等设施,满满当当,吸引游客们过来游玩。

很神奇的,游客们真的来了。

那一年,世界正经历着越南战争、民权抗议和布拉格之春,年轻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和不受束缚,很快对玫瑰岛产生兴趣。

游人们一波波前来,总统大人与他们饮酒畅聊,共赏美景,感受乌托邦的美好。

那段时间,从玫瑰岛寄来的信,象征着浪漫。

信封上的玫瑰岛邮票和邮戳,则是乌托邦存在的美好证据。

不过可惜,好景不长。

意大利政府很生气,他们简直气炸了。

在玫瑰岛独立的消息传来后,意大利政客们嚷嚷,这绝对是罗萨想出来的逃税方式。

把旅游地点放在国家领域之外,可以享受着意大利旅游业的红利,同时不交一分税。

这开了一个可怕的先例。

后来,玫瑰岛又卷入阴谋论。

右翼认为,玫瑰岛的存在是为了给苏联核潜艇提供掩护,从而威胁到北约的安全。

左翼则担心,罗萨计划破坏南斯拉夫和巴尔巴尼亚政局的稳定,玫瑰岛是整个阴谋的一环。

多年后,罗萨的儿子洛伦佐·罗萨(Lorenzo Rosa)表示这些说法全是无稽之谈,是政客们想出来破坏玫瑰岛声誉的。罗萨真的只想过上远离政府的生活。

但不管怎样,在当年,意大利政界达成共识:玫瑰岛不能留,必须把它毁了。

1968年6月25日,几十名宪兵和金融警卫队突然登陆玫瑰岛,赶走罗萨等人,接管小岛。

后面几个月,罗萨和朋友们作为“流亡政府”奔走呼号,但没有人听他们的。

到1969年2月11日,4名意大利海兵接受命令,带着3桶炸药,几声巨响中,摧毁了这个罗萨渴望多年的世外桃源。

玫瑰岛共和国就这样被消灭了,罗萨愤怒不已,称之为“意大利唯一赢过的战争”。

在爆炸中,罗萨的狗还被炸死了,更让他感到愤懑和不平。

几天后,一场暴风雨将剩下的断壁残垣彻底抹去,所有建筑都沉入大海,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

作为回应,罗萨打印了玫瑰岛纪念版邮票,描绘当时爆炸的场面。

但意大利政府毫不在乎,他们甚至寄了一封信,要求他支付炸毁玫瑰岛的费用,共1100万拉里(约人民币4.5万元)。

重新回到陆地的罗萨没有办法,只能认栽,在交完钱后的四十年,他也不再谈论玫瑰岛的事,当作心底的一块伤。

到2000年后,关于玫瑰岛的故事已经不再为人知,

没人听说过,曾经有被压榨的中产能以建立国家的方式来抵抗政府。

但在2007年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热衷于潜水,人们在里米尼附近的海底找到奇怪的遗迹。

破碎的墙壁,断裂的柱子,长水草的砖头,

渐渐的,附近的老人们回忆起来,这片海洋的上方曾经有一个古怪的建筑,里面的人们做着乌托邦的白日梦。

于是,媒体们再次找罗萨采访,奈飞的电影制作团队也找到他,为他拍了一个叫《玫瑰岛》(Rose Land)的电影,最近上线。

采访的时候,老人对电影不感兴趣,但他对当年采用的建造技术兴致盎然。

他认为玫瑰岛这个建筑是他的杰作,原本还计划在上面盖5层楼,成为一个伫立海面的浮宫。

只可惜,这个计划被政府提前破坏了。

虽然没有成功,但新一代意大利年轻人感动于他做过的尝试,那是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对无能制度的抵抗。

“玫瑰岛的本质是一个隐喻,一个通过建筑设计来批判的政治行为。” 意大利的一份杂志写道,“审视亚得里亚海床上的建筑遗迹,就是在重新审视国家控制下的自由意志主义和技术解放。”

“虽然这个400平米的乌托邦最终失败了,但直到最后我们才意识到,海底深处我们真正拥有的是什么:一些看上去笨拙,但至少具体尝试过的新巴比伦的碎砖。”

2017年,罗萨去世了。去世之前,意大利的潜水员们从海底捞上来一块砖头,送还给他。

上面还写着一行字:里米尼的潜水员们很荣幸把梦的碎片还给做梦的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