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2-29 00:1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的读后感大全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是一本由李尚龙 / 杨熹文 / 周宏翔 等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读后感(一):【须叔试读】奋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这是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当然也是冬天早起、夏天挤车、周末加班的动力。毕竟自己是凡人一枚,自我安慰,总归也是苦中作乐,自寻欢乐吧。最近发现李尚龙出新书了,是与杨熹文,周宏翔等合著的《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

之前是因为读过李尚龙的《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才注意到,仔细一看,另外二个也都有不同热度的作品。比如杨熹文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周宏翔的《我只是敢和别人不一样》。既然是由众多作者一同著写的,想必这本《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会有些与众不同,值得入手。

生活的平衡并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也没有什么方法和捷径共你拿来即可。你只有一边前行,一边调整,在前行中平衡。

故事讲了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中平衡,当别人问她经验时,她说没有。她只不过是在事情发生后,合理安排时间:先有副手顶一下会议,再送孩子去医院,然后保姆来代替,她再去公司。下班后再去医院接孩子回来。

无论时代怎么样变化,对于女性,永远是一个不公平的。一个女性在职场上发展好了,必然有人质疑,她肯定照顾不好家庭。一个女性若是全职,必然有人说她只适合在家看孩子,别的干不了。哪怕她是CEO,家庭和事业一样,永远不可能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

而她只是逢山开道,遇水造桥,有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哪怕她是CEO,她的时间和别人也是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但是她会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安排。这样,时间对于她而言,就足让她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事情。

记得学过一篇关于小猴种树的课文,想吃水果,又嫌弃树要种好久,光想不动手。而这也正是书中也讲的。

与其在行动前就纠结着如何开始,还不如挽起袖子,说干就干。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只小猴,年初的时候立各种愿望,喊各种口号,往往不会有实际行动。

想太多这件事,本身就是很耗元气的,日复一日地纠结,会消磨掉一个人的志气,让人在还没开始行动前已经变得筋疲力尽。

其实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脚步跟上就好。关键就在于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像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像乔布斯推出苹果,他们这些成功者,永远都是执行力超强的人。因为他们想之后,便是去执行。普通人想了之后,仍是想。这就是区别。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共有41个直抵人心的励志故事,这里有他们的故事,关于梦想,关于迷茫,也有关于选择,关于人生感悟,更多是思考。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读后感(二):【须叔试读】踏进社会,跃入人海

  

《跃入人海,破浪前行》是一本成功励志类的散文故事集,200多页的小书收录了41篇文章,大概来源于20多位作者。或许是有代沟的缘故,这些作者里,90%以上我都未曾听说,但并不妨碍阅读它们,毕竟那些刚刚毕业初入社会的经历和心情都似曾相识。

如封底所言:这是写给当代青年人的一部勇气之书。希望读者们知道——当所有人都认为你该放弃的时候,你自己知道为什么咬牙坚持,即使被拍击得浑身疼痛,也要纵身入海,因为这些是对梦想的向往,愿大家乘风破浪,各自风雨灿烂。

内容分了6大板块,每个板块大概7篇文章。一是蜕变:完成最有价值的人生定位。比较了毕业后去往大城市与小城的区别,探讨了走出舒适区的生活,还有人生职业的规划。可以认为是要定方向。

二是闪光:极致的努力让人生更完美。讲了时间管理,讲了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奋勇向前。可以理解成在讲奋斗的过程和辛苦。

三是自律:对自己狠一点,你的未来美一点。无论是坚持长跑、减肥,还是学习,所有能够自律的人,总会收获更多。想起一位中学同学,商业做得不错,很注重锻炼身体,每年能有300多天,都是早晨6点到一所五星级宾馆顶楼的游泳池健身一小时。时间久了之后,看管游泳池的保安告诉他——坚持每天早上6点来游泳的这些人士中,平均两人拥有一家上市公司。想一箱也是,坚持游泳锻炼就能自律如此,做什么会不成功呢?

四是坚持: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这部分更多讲的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如何勉励自己熬过难关,最终否极泰来。其中一篇标题是“我也曾在深夜,一个人流着泪吃饭”。即便崩溃大哭,哭完生活还得咬牙坚持继续。想起原来一位同样北漂的女同事,独自居住在出租小屋里,某日病发晕倒,也不知躺了多久才缓缓醒过来。她当时心想:如果我今天没醒来,要过多久才会被人发现?答案相当不乐观,未免心生悲切。这是一位就算是30多岁当剩女,也要活得精彩自我的姑娘,后来在独旅中遇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华裔男士,远嫁去了美国,生了一儿一女,还给美国孩子开课讲笔墨纸砚中华文化……过得相当幸福。

五是选择:努力是为了让选择更正确。在这几篇的作者里,意外看到了唱《一生有你》的卢庚戌。讲他自己放弃了清华建筑学专业,而去追求自己音乐的梦想。忽然想起大概是2000年左右,我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新年晚会上见到过他,他当时还没有大火,作为特邀嘉宾来献唱,还带着几分腼腆。简陋的礼堂里,他自己拿了一把折叠椅子上台,坐下自弹自唱了两首曲子,好像另一首是蝴蝶花。20年过去,今年是乐队的夏天第2季,水木年华也来了,结果只唱了一首歌在初赛就被淘汰了,校园民谣的那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六是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被世界改变。其中一篇的题目很打动人:“北京再拥挤,至少还能摆下我的一张床”。想起当年毕业的时候,住在东南五环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没有如今的繁华,白天都是公司厂房还能看见有人,一到晚上,几无人烟。周末不管去到北京多远的地方,都会掐算着末班车的时间,一路颠簸赶回住所,毕竟,偌大的一个城市里,只有那里才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

总体而言,这本书有点像公众号推文的合集,讲述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情绪,比较适合毕业不久刚入社会的青年朋友们看一看。有很多建议还是值得借鉴的,毕竟有些道理,越早明白越早受益。只是知易行难,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必能破浪前行。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读后感(三):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读《跌入人海 踏浪前行》有感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热播,带动了时代的新潮流,也给拼搏着人们带来了共同的节奏,努力就对了。节目中年纪30岁+的姐姐,在艺术青春之路上显得有点过了时候,可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有的名声早已如日中天但仍处在不温不火中;有的刚出茅庐,或因一部戏或一首歌曲红遍大江南北但已时过境迁,有的刚刚成名就已老去……。有人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或者时运的不到,有人在观望或者等着别人来找,有人生活寥落或心不甘,但无论如何,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出路,你的努力将换成白花花的物质。

路在脚下,踏实前行。读了再多的心灵鸡汤,也不如自己去实践;想了再多的谋生之路,还不如开始一段旅程;发了上千的毒誓,即刻马上办就好了。其实,生活这杯茶,靠你的积累,靠你的品味,才会越来越好喝,也才会越来越会喝,古人告诉我们,无他,唯手熟尔。君不见,本书的好多感悟也来自于名人或电影的一句话,其中一句也是我想告诉你生活的本意,在《我是如何用定位找到我的人生职业的》中引用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中一段话:你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生活中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

梦在前方,努力追赶。总有人徘徊在选择,选择考公务员还是从商,选择自己奋斗还是经手家里的产业,选择北上广还是小城市……选择无处不在,其实人每走一步都是一个选择,你的每个选择只会决定你离梦想近还是远,但跟其他人无关。但是学习这个事情,不容选择,必须努力坚持,持之以恒的坚持,不管你做什么、从事什么,都要学习,比你厉害的人更不会放弃学习,不管你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你最不该收敛的是你的野心和欲望》一文中,作者的表姐说了大城市的好处,因为没有小城市的人情世故和各种不透明的关系,有着最“公平”的契约精神。说的看似很对,然而在大城市里,没有关系你连医院号都排不上,没钱连贩子的号都买不起,居住在小城市,却让关系不硬的你可以生活的有滋有味,至少你住院的时候有人照顾,父母生病的时候自己可以床前尽孝,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分在于人多还是人少,但其他的都一样,黑暗远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然而成功并不分地域。

命在手中,自强不息。人们要真正地认清自己,因为你的命是在你自己的手里,如果你是个地瓜,就不要挑别人不把你当萝卜。在相亲的路上,每个人都有所图,男人首先图女人是美丽的公主,女人首先图男人是有钱的靓仔,反过来好像就是奇迹,也许只存在于书上或电影,现实中我没见那个长的好看的女人嫁给穷小子,见得是更多有钱人的女朋友确是个个长的水灵。《想要嫁得更好,首先让自己更完美》的作者写了自己的第一次相亲,结果男的没有出现,是两家人在一起相亲。通过剪短的信息透漏出失败的原因应该并不是她想的那样是因为自己学历低,我猜不成的原因可能也是自己看不上人家,也可能跟自己的素颜或者气质或者家庭有关。忘了那个老师说过,读书优秀并不是作为女人的重要砝码,因为女人在世界上,高不可攀的不是学识,而是容貌,让人难忘的也是容貌,如果容貌标致再加上气质出众、谈吐优雅而又对待男人有原则的美女,那是“女神”。所以,自己长的优秀,要保持,在此基础上增砖添瓦,如果长得不优秀,那就不要太挑剔,女神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读后感(四):【须叔试读】温和又凶猛,孤独又灿烂

  

我看了今年一整年自己发的公众号文章,好多标题都用了“乘风破浪”这个词。“跃入人海,破浪前行”是每个人都想实现的状态,非常具有正能量,也特别能激励人。气势特别有,口号也特别强。可是真的要付诸行动,持续坚持,很难。

如同大家在看“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时候,会思考娱乐圈还有谁够资格上“乘风破浪的哥哥”。后浪被层出不穷的前浪超越,而在自我管理方面,姐姐们明显高哥哥们一筹。至今,也没有等到“乘风破浪的哥哥”节目,因为有难度吧。虽然有一个小制作的“披荆斩棘的哥哥”,队伍小,根本也没什么水发。相比浪姐,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从浪姐身上,我们相信,每个人都隐藏了巨大的能量。如果没有爆发,如果没有奋发,后来就真的没有后来了。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温和又凶猛,孤独又灿烂。我觉得有那么一丝我的内心写照的意思。我是一个有点儿认真也有点儿较真更多的时候又特别温和孤独的一个人。我对很多东西保有好奇心,我愿意写任何可以去学习有机会去学习的东西。穿越山海,还是穿过人海,我都有一股劲儿。我是相信“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的,虽然我一直不怎么如意,还是在底层奋斗着。

我读过李尚龙的书不止一本吧,他是一个特别有正能量的人。每每遇到他的书,至少最近的一个月,我的心情会比较晴朗的,我的身体是有劲儿的,我的精神面貌是发生了变化的。我相信他美好文字背后的正能量,我也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不会被辜负。“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辜负”,所以, 我也奋力起舞着,虽然此刻渺小,但每一小步的成长和前进,都足以证明我,而不是动摇我。

杨绛先生曾经给一个年轻读者回信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最近看到大师解读梦想 这件事,他说梦想其实是两件事:梦和想。大多数人 只做了第一步 :梦;很少有人 做到第二步 :想。

李尚龙写过:平静的湖面下,往往都是暗流涌动,只有多股暗流才能相互制衡,最终产生平静的湖面。

宋小君的文章《有了正确的目标,努力才会更精准》我读了两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会对照自己的答案。我觉得他分析得特别有道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回家跟父母种地,那个选择对于我来说很困难,因为瘦弱无力,天生讨厌种地。第二个选择更加无奈,留在城市里,一切靠自己。第一年也没有坦荡荡凡事都新鲜,而是四处换工作,没有一个地方是理想国。第二年仍然是跌跌撞撞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觉得自己这样混下去,成家立业简单难以想象,谁家姑娘也不会瞎了眼来跟上我去吃土。我比宋小君要惨多了,他选择回家可以继承父母的生意做老板,很轻松。他选择留在城市里工作,也没有太多的困难。如他所说,“第二年工资有小幅上涨,依然不够花,想要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要先看看钱包……第三年,工资再一次微调,对不起,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存在,收入仍旧没有起色,滚滚红尘和我没关系……”

但是他还有家可回,我是回不了家的。他不回家是勇敢,我不回家是因为不敢。

宋小君说,“西方有句谚语,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水。”“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是一滴水,洪水那么大的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说“蓄势待发”也好,说“憋着”也好,反正很多年,我的人生起起落落。尤其是,活到中年后,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我没有活成宋小君洒脱的样子,“成子,我应得的;不成,至少我试过了”。我几乎都试过了,也成过,也有一阵安稳幸福的小日子,并且现在也算活得滋润。但是,职场的苦,又如何说得清了。靠曾经创业积累下来的一点成绩和自尊,这些年差不多又被我给败光了。活到中年,我开始给别人打工,这种日子不好过。想一想30年后的自己,还是一声声叹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跃入人海 破浪前行》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