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画人生》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24 03:2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画人生》读后感1000字

  《如画人生》是一本由的灰著作,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画人生》精选点评:

  ●文字细致动人,非常棒的一本书

  ●的灰姐姐果然是Leslie的终身粉,将自己的人生过得那样好,永远不会忘记她对所有的荣迷说过的一句话: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爱着张国荣。

  ●2005年买,的灰签了名。其实没有仔细看,也没看完。这几天再次翻看。有爱的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实在乏善可陈!2012.8.27 世界上有幸福的人,有不幸的人。的灰是前者显然。羡慕也没用,前世修来的福。10.9

  ●感人。引起那个时代的共鸣。

  ●很喜欢的一本~

  ●噢噢,我爱的灰姐姐!

  ●大学里从图书馆里借来,在寝室里每个人手上转了一圈再回归图书馆

  ●简单的回忆,一个幸福的家庭

  ●温馨又搞笑

  ●超级喜欢的书,很可爱

  《如画人生》读后感(一):一个女孩的人生喜怒哀乐

  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里成长的女孩,生活中的种种瞬间被记载在她各个阶段的涂鸦或是信笔涂抹中。在她平和温存的随图附言中,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点滴心情。并且从中散发的是她和亲人之间的温馨快乐的感情。

  《如画人生》读后感(二):小时候的事

  虽然是个七十年代的阿姨,可是还是觉得开心。

  让我想起小时候。

  有些孩子在写字方面真的早熟,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的日记就已经很通顺而且极少用拼音,无错别字,虽然大都是,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什么东西,以后我要好好学习。谁说小孩子不听话,小时候,其实是最乖的,最懂事的。

  想起幼儿园也曾参加过绘画比赛,还得了特等奖,后来一度埋怨妈妈埋没了我的才华。歪歪扭扭的画,想起来都好可爱。

  想起了家里楼上那面大大的镜子上,我也曾画过妈妈的样子,还写上幼稚的字,妈妈去买菜。

  想起自己以后的BB。

  录下它咿呀的声音,拍下摇摇晃晃的小步,记下每一天的进步。

  想起来家里有一本宝宝日记,有我的小时候。

  爸妈爱我。

  我都记得。

  《如画人生》读后感(三):“费劲”的生活

  “考试的的时候我空了大半的试卷,然后在试卷上画满了古代仕女的造型”老师的批语是:

  的灰啊,你要是用画头发丝的心思来多练几道习题该多好...

  第一次接触这样像是叙述一个家庭史的书,当时是室友放在桌上我随手拿起翻看的,室友说挺有趣的,很生动,然后昨天晚上我早早回去百无聊赖之下,竟一页一页翻看起来。

  越长大就越发现自己接触的东西实在是有限,所以都想用飞奔的时间去看更多的文字,可是到最后的结果是,看到结尾,都不知道整本书在写什么。我想,每一个写字先生用饱含感情的词语构成他们的句子,然后组成文章,如果不愿意看的话,那就搁置也罢,可是这看了又走马观花的样式,我自己也觉得什么都没看到,看不到感情,受不到触动,因为没有细细体验。

  我跟室友熄灯之后闲聊,说,我再也没有遇上像是“穆斯林的葬礼”之类的一本书,曾记得那时候为了看这本书,每天下课还没等吃完饭,就直接打包一碗回到寝室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晚上熄灯之后,打着手电也想继续看下面的情节。

  可能再也遇不上这样令人废寝忘食的一本书了。

  她说,不是的,一定会有的。

  国庆节去了一次北京,在后海真正体验到灯红酒绿,人潮如梭,每一个酒吧门口都有一个招徕顾客的服务生,我们心里有数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即使听到里面乐队唱的优美熟悉,也不敢驻足太久,因为酒吧的服务生就会极尽所能地邀请你进去听,甚至有的酒吧都写出“没有最低消费”这样的字眼,可见当地还是有宰人的店,我们三个女生,不嗜喝酒,所以也就不愿意花这冤枉钱。

  走到后海酒吧的尽头,挺荒凉的,三三两两穿着时尚抽着烟,看起来像是坏小气那一类的人随意地坐在酒吧门口的摩托车上面,聊天喝酒,有时候也会问你要不要进去坐一坐。

  酒吧对面的大树下面,有一个穿着十分文静的姑娘,在非常认真,非常安静地给一个游客画像,在她坐的板凳地上放着两张素描纸,应该是安妮海森威的头像,十分有神,我与朋友站在那里看了许久,其实并没有许多的感概,只是看着姑娘细瘦的手指,指尖上都是铅灰,柔弱细白,十分好看。我当时在想,会画画的姑娘真好。

  每个人对一段历史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那样的简单,带着最质朴的快乐的家庭史,真是让人想靠近。

  《如画人生》读后感(四):眼因多流泪而愈澄澈——《如画人生》读后感

  这本2005年就出版的绘本《如画人生》,带给我从头哭到尾的感动。书的作者笔名是“的灰”,取自电影《东邪西毒》的英文名ashes of time即“时间的灰”——的灰。

  开篇就是她父母珍藏了多年的她3岁时候画的人形。幼稚的笔触,却包含父母的一番苦心。 短短200多页,以插图和文字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女子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最感动的是看到书中那些歪歪斜斜的手稿和图画,记录着她喜欢画画的童年,也把我带回了十几年前。和所有小孩一样,在刚刚可以握紧铅笔的年纪里,最喜欢到处乱画,那个时候连个正方形都画不好,却总希望能画出个人模狗样来。我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三八妇女节给妈妈做了个贺卡,就是图画纸对折做成的,上面画着妈妈为我剪头发的样子。去年寒假整理旧物时突然翻出来,泛黄的纸片字迹已不太清楚,我拿给老妈看,她大笑着夸我当年画得好,可我分明看到她眼里的泪花。越来越大了,却羞于对妈妈表达那份爱,好多个妇女节和她的生日都被琐事取代了,想起来真觉得惭愧。小时候,房前屋后的墙上总是被我画得面目全非。每次值日回来,总要揣几只粉笔回来,放学后给街坊小孩当小老师。现在旧城改造,当年的粉笔字早就被风雨洗刷了,但那些童年的欢乐却值得我回味一生。如果当年我把绘画坚持下来,今天我会不会在某个温暖的冬日,一笔一笔地画下我的回忆。当我翻看着的灰小时候以及她的灰宝宝画的四不像时,仿佛重拾了自己儿时的梦。我一直都希望自己会画画,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画出来。我甚至和的灰一样,也曾画过自己的白马王子,他有怎样的眼睛,怎样的鼻子,我羡慕的灰和她的家人之间可以以画传情,不仅书信图文并茂,连过年的挂历都是她亲手画的。她说,卡通不仅可以画出悲伤,也可以画出快乐。这也是我最初对绘画的想法,我希望通过画画来表现生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没能实现。我终归没敢在上课时间胡乱涂鸦,没勇气在课外偷看漫画书,只能按步就班,一心用功读书。可能我的父辈们认为艺术是个不太稳妥的职业,最终让这一嗜好扼杀在萌芽阶段。骨子里的爱好还是没有湮灭,不管什么书,只要有我喜欢的图,我就剪下来藏起来慢慢欣赏。所以导致我哥翻开书里面就是方方正正的大窟窿,缺角短页的。为此我哥没少凑我,可我本性难易,硬是毁了N本书收集了很多卡通、山水、人物图片。那时候流行的卡通贴纸,攒了满满一袋子,可惜在搬家途中竟丧失了,那是多么珍贵的收藏啊。高中时,受蝈蝈的影响接触到几米的绘本,爱不释手,大学里更有了足够的空间让我尽情享受。后来接触的绘本越来越多了,慕容引刀的,高木直子的,宫崎骏的,也越来越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几次蠢蠢欲动,可是提笔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上次看《女人因画而美丽》,领略了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后,更加觉得不会画画是个多大的遗憾。我还是想学,再不学就真的晚了。人生有多少事可以蹉跎啊~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感动我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相似的生活体验吧,比如书中提到的浮生六恨:一是数学盲,的灰说她数理化三门加起来不及一门文科的成绩,我偷笑,自己又何尝不是,07年高考理综三门加起来不及一门英语。好在我和她一样,都是英语专业,翻译的路也许不好走,也许怀着小文艺的心思难以在现实面前抬头挺胸,但终究是幸福的。能有几个人能真正从事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职业?二恨事“我为歌狂”。20多年来,我唱歌从没在调上,但还是喜欢哼哼几句,想必日后必得有个承受力超强的夫君才行啊~三恨事“明镜高悬”,这里明镜是说戴眼镜。身边人纷纷佩戴了隐形,我也知道不戴眼镜的优雅,可我总是不习惯让那样薄薄的一片高科技直接接触眼睛,我已经习惯了时不时摸摸鼻梁,仿佛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另外,小眼睛戴隐形也会平添不少烦恼吧,就像每次宿舍女孩给我画眼线,一方面要照顾我不停流眼泪的无奈,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小眼睛的线条如何处理,与其这么费周折,不如一切从简,顺其自然。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不足以表达我对的灰这本《如画人生》的好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后感因人而异,有兴趣的不妨看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画人生》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