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论(下篇)》是一本由[英] 洛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1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府论(下篇)》精选点评:
●这是最大的禁书啊
●佩服,1690年思想就已经这样了。
●50年前的序是否考慮重寫呢
●立法与行政的分离,最高权力机构不行驶权力,为之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奠定了基础
●洛克寫這文時已經是光榮革命和大憲章之後,英國君主立憲制業已確立。文章可以說為這種制度以及為英國今後的資本擴張奠定了理論基礎。洛克從人的自然狀態入手,說私有財產的產生,個人權利向社會權力的讓渡再之於國家的形成、國家的形式、權力的分配、特權的產生和限制最後說國家的覆亡。基本上主張民主議會制度,但是體現了在英國實際中對王權的妥協。他主張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產生了私有財產,但是忽略了人類的集體勞動產生的集體財產,而把集體財產竊說為一些人的私有財產,並從中確立了通過戰爭剝奪他人權力的論議,從而為合理的資本侵略擴張奠定理論基礎。
●我不敢说有多少新看法,但是至少国内许多政治思想史和法律思想史对《政府论》是有很大误解的。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灾难之门。
●怎样政府才合法?保护公民财产。
●这本书国内竟然只有1000出头的人读过? 网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人瞎加嚷民主革命?=。= 读别人口水,别人嚼过的林达一类的貌似多多了。。。。哼哼
《政府论(下篇)》读后感(一):有两个疑问
1.诉诸上天什么意思?
2.个人在成年后选择国家或政府时,如不承认他的出生地国家的合法政府,他就必须放弃那里由他的祖先传给他的财产 ?为什么。
《政府论(下篇)》读后感(二):饶有趣味的、带年代烙印的翻译
liberties在171节,中译本109页翻译成权利,在第123节,中译本77页翻译成“特权”。
1988年的学术环境,可见一斑。
其他的翻译问题比如fortunes都翻译成财产当然也是误导性的。
或许,或许这也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方式之一吧,btw,两年前读图书馆旧本子的时候对开头1963年的书评就感到疑惑。因为疫情书拿不到书想再仔细读一遍只能买新。买的2019新印刷的版本依然昂扬地蔑视着这本“为资产阶级专政辩护”的“反历史的和反科学的唯心主义的臆造”。
《政府论(下篇)》读后感(三):关于洛克的所有权的定义
在这本下册里,洛克定义了什么构成了所有权,即掺杂了劳动在自然物品里,因此这个整合物就属于我。
现在我可以用巴斯夏在《财产法律与政府》里的理论反驳他了:自然物品永远不属于任何人,你拥有的东西只是你正在掺杂进去的劳动,如果说“我拥有一个东西”,实际上我只是在说“我借用自然物品把劳动属于我这个事实表现了出来”,自然物品在这时只是作为属于自然的工具被我用于表现我的劳动属于我这件事,再换句话说,我只是借用一个实体把“劳动”这个看不见的事表现出来。 如果像洛克这样混杂了起来,就容易形成对资本的怨恨,觉得资本是不生产的,但资本实际上是没有掺杂自然物品的纯劳动(准确的应该把“劳动”换成巴斯夏用的“劳务”,因为劳务是你做了几件事,劳动是这一件事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政府论(下篇)》读后感(四):洛克与霍布斯:提问
上篇已经读完了,下篇才刚刚一半。与霍布斯的自我构架相比,洛克的论战方式显然要激烈的多,上篇从爵士论述的亚当控制权的两个基础—父权和财产权—出发,逐一拆招,但到了最后一章倒也逻辑分散起来,让人大摸不着头脑。特别是读完利维坦再看政府论,觉得洛克论述多有不清,且概念混乱。
下篇之中倒有不少有趣的发现。其中一个是洛克是否对霍布斯的观点完全反对呢?不少人认为是从对自然状态和社会国家关系的理解上有了巨大差别。但在阅读中倒没感觉自然状态和国家建立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反对霍布斯,甚至在政治社会成立即国家成立上也没有大多差别(所以不是很理解严格区分社会和国家的学者观点,政治社会的用词是刻意的,社会在洛克定义中十分广泛,市民社会事都可以代替政治社会存疑),更大的区别在于政治义务的诞生上,是主权者在上还是同意理论,产生的后果截然不同。
《政府论(下篇)》读后感(五):政府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这是耳熟能详的理论。而作者则是通过理论去驳斥“君权神受”的理论,为建立资本主义政府而奠定理论基础。 本书分两部,上部通过引用《圣经》来驳斥同样引用《圣经》证明“君权神受”的理论。事实上我也看过《圣经》,委实不能够证明“君权神受”。主说亚当管理世上万物,怎么也无法解读为亚当是世上之君主。就算亚当是,可是世上这么多君主难道都是亚当的后裔,这无疑是荒渺的。事实上这种欧洲的理论与日本的天皇存在的理论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欧洲的君主们是有实权的,所以最后也被推翻或者成为君主立宪,而日本的天皇则很早就成为象征性的。而中国则未出现这种理论,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有一个高于君主的存在——“仁”,如果君王不仁,那么杀死他就如同“诛一独夫”。 下部则是宣扬作者自己的理论,即上部是摧毁,下部则是建设。作者显然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要求建立分权制政府,由人民共同享受权力,当然这里的人民应该不是全体公民。作者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立国理论。算是有破有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