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中的世界史》是一本由[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一):莫扎特的屎尿屁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二):书信中的世界史
《书信中的世界史》书评
你有写过信吗?记得我写过的第一封信是给我最好的朋友。当时他在军营里无法用通讯工具,因此只能以书信方式联系,至今完整无缺保存到现在;每当翻阅时,都能从中读到不一样的情感。
的确,现今科技非常发达,人们都很忙,忙着刷手机,若要联系亲朋好友微信语音,电话等很快能解决;但却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即使微信里有上千好友能聊天的确不到几个。而书信,却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对不一样的情感交流。
当看到《书信中的世界史》书名时,深深吸引着我,一来是对历史充满兴趣,二来想从书中学习每封信件中蕴藏着的智慧。
书中蕴藏着许多富有哲理的历史资料,作者搜集100多篇影响历史进程的书信,还原历史现场,并淋漓尽致地向我们介绍每封书信中背后的故事。在爱情、家庭、创作、勇气、友谊、权利等篇章中,引领我们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冷静的解决问题。
以下为大家介绍个别章节里的内容:
爱情篇:
在恋爱或婚姻家庭中,与伴侣相处融洽时,或许让你感到从头到脚都是幸福的,但在吵架或离别时,却非常难受,不开心。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在面对爱情时也不可避免体验悲伤,在爱情中他总结过一句话:“没有玫瑰不带刺”,作者为我们呈现一封非常特别的信,在爱情失意时,杰斐逊总统的“头脑”和“心灵”展开了一番对话,表达恋爱中的男人或女人经历的痛苦和困境,告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一样结果。
家庭篇:
当被误会,对方生气责怪你时,若面对面交流,很难让对方冷静下来对你的解释产生共鸣,而书信却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著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命运堪忧的情况下,她自斟自酌的给姐姐写信,能读到她在向姐姐乞求活命的真诚,因此,救了伊丽莎白一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书中详细介绍了人类的永恒课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知行合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三):书信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我爱你。”
这句人类最常用来表达情感的话语,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效果。
而今天,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是社交网络。从发送到对方接受,不过一两秒的事情。冰冷的电子设备无法折射出背后磅礴的情感。
把时间线稍微往回拉一点,就在20多年前,人们还习惯于用写信的方式传递消息。这句话从写下、发出到对方收到,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它被一个个邮差带着,跨越几百、几千公里的路程。可能飘过河流、飞过高山,也可能只是跨越了一个小城,但也有可能是航行了半个地球,最后来到对方的手中。
当你接受到它时,可能写信的那个人,早已在内心揣测千万次你看到它时的心情;可能写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也可能,他不在拥有当初写信时的这些感情了。但你透过那些或凌厉或清浅、或凌乱或端正的字迹,总能窥见写信者当时的心情,你也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感受到背后深厚的情谊。
这是书信给予我们的浪漫。
不论它描述的悲伤或欢乐的情感,总归是电子信息无法给予的。
譬如叶卡捷琳娜打的在1774年写给波将金大公的信。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能从她的言语中感受到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炽热的爱,以及她近乎冷酷的理智。
非常迷人。
书信中传递出写信人的情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去回顾以往的所有历史。我们对当时代某些行为,实质上无法理解。《全球通史》中提到,史学家应该尽可能的抛弃个人情感,忠实的去记录历史。但是我认为,对历史的记录,应该建立在对它的理解之上。当我们阅读这些书信的时候,更能理解,在做下那一个决定的时候,作为历史人物的他们,当时在想着什么。
洛伦佐1492年致乔瓦尼·德·美第奇的一封信中,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善诱。让我们看到,这个带领佛罗伦萨走向辉煌的“豪华者”,不仅是个绝佳的政治家、银行家,其本人的人格比他的成就更具魅力。这也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他会给予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家们格外的宽容。
此书收纳的各个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书信。有的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有的人物或许当时默默无闻,但是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书信,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代的一些缩影。看到那些辉煌或颓唐的往事,在这一刻,历史或许不仅仅是书上的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以及他们快乐或悲痛的一生。
感谢此书,让历史离我们更加近。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四):书信,对症生命无常的文学解药
说到本书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并非一个无趣的历史作家,而是‘一个博学多才、家庭背景强大而富裕的光头’的历史畅销书作者。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五):从书信中感受世界的温暖
《书信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六):【欧洲价值书评】当人类不再写信,那些激情、悸动、爱恨和虚伪该如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