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一本由はらだ著作,尖端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150,页数:2018-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哥哥》精选点评:
●不愧是hrd…看完之后就开始思考人生,宛如自己陷入了贤者模式。
●看到最后都觉得哥哥不爱唯,他们在一起的好勉强啊
●真的很诡异的剧情 但是hrd画的太好了哈哈哈哈
●这本真的太病了吧,我稍微翻了一下知道剧情走向和结局就当看过了吧,唉:-(
●斯德哥尔摩?
●有时候意外的喜欢这种题材
●知道这是虚构作品,但还是想说一句,恋童癖都得死
●这本话题敏感,但结局反转挺带感,唯的性格会导致这种结局也不会让人太意外,太太漫画里的女生都挺可爱的
●嘿嘿
●陷入沉思
《哥哥》读后感(一):在深渊与你相拥
无论是否出于自愿,如果改变无法实现,甚至会一遍遍加深自己的痛苦,那就放弃改变,接受真实的自己,寻求哪怕是遭人唾弃、悲惨不堪的幸福。 哥哥与家人的悲剧在于,表面上他们想要拯救他,实际上他们找的那个女人只能让问题在哥哥的脑海里暴露地愈加强烈,比隔靴搔痒还不如。他们爱哥哥,但是他们将哥哥视作需要被矫正的异类,这时他们施与的异状感与压力已经超过了他们口中的正常。 弟弟也已经成为大众眼里的异类,但是比起那个他只能靠伪装融入的世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个将他拉进现在世界的人,而他们彼此,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拥有未来。 不幸的人终究只能活在不幸里。这是坚持正常理论的人才会得出的结论。深渊中依然有人与自己相拥,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又或者,谁来将他们从深渊中拉回平静的自然呢?时间的流动是单箭头的残酷啊。
《哥哥》读后感(二):阅后记录
这个故事是在讨论性癖的恶果还是在谈「不受道德限制地疏解欲望」的影响?
个人更倾向于借前者讨论后者。
漫画中的一个设定似乎是,人只要沾染上一种对爱/性的非正常认知(不符合普罗观点的),并认定这是自己的归属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照此路走下去,而这种状态在「正常」人眼里是极度的堕落,可真正「堕落」的人却把它奉为一种归属的安全感,但同时又因社会价值的约束而不断陷入羞耻、罪恶以及无法真正融入社会的痛苦中,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究竟应顺由这样的人按照其选定的方式活下去,还是改造他?改造后的他又是谁?他能否真正地被改造?改造的标准又是什么?改造和个性之间的矛盾怎么平衡?
以上情况本身并非罪恶,而是应供讨论的。
恋童(这里不包括实质的恋童行为)?同性爱?非正常性癖?这些都不能直接被定义为恶,恶的是如漫画所描绘的:舞子父亲对幼童的拐骗,长大后的景对唯的诱骗,他们作为成人一心追逐内心的欲望或者排解因他人欲望所伤的痛苦,对弱小者进行欺骗和伤害,并将这种伤痛体验和朦胧的被爱感全部植入其体内,让他无法辨别爱与表达爱的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智年龄,是否恰当,是否对自己表达了足够的尊重。
我认为,真正的恶是人类利用不平等的权力地位,动用欺骗的本性、恐惧背叛的惯性和无法认清自己的懦弱达成欲望。没有坦诚和真实的求爱是恶之源。
《哥哥》读后感(三):唯就是哥哥的幸福
看完紧接着再听一遍drama,也算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初看会把精力放在唯身上,但是再看目光就会不自觉地被哥哥吸引。其实不管是家庭环境、自身遭遇,怯懦的哥哥始终是要比主角惨的多,因为足够坚强所以即使发生同样的事情,唯可以从新振作但哥哥却不行。最喜欢的镜头是哥哥见到叔叔后黯然神伤离去的那一幕,“他怎么可以这样,当没事发生,我还在痛苦的深渊哪”想必是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事实,而这样的人几经挣扎再决意回到唯的身边,谁说就只有愧疚呢?所以「唯」这个名字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你是我唯一的归属,最后的依靠,我伤害了你但我也无处可去请你接受这样的我吧”的意思。
再次心疼哥哥,太太算是心好,几乎省略了哥哥和叔叔之间的事,也就使得整体悲剧色彩弱了好几分,唯的心情我能理解,那哥哥对叔叔的感情又是什么呢,从他最后拜托事务所调查叔叔这件事来看,这可能就像一根意义不明的刺一直卡在咽喉的感觉吧,我恨你,从来没有放过自己,我爱你,也从未承认过自己,这和大胆追爱意志坚定的唯不同。单行加笔没找到,但6话结尾的亲吻让我欣慰不少,这俩人历经磨难,而且伤痛还在,我期待着他们会有战胜世俗迎来幸福的一天。
《哥哥》读后感(四):问个问题吧:你觉得自己正常嘛?
看了前面蛮多书评,大家纷纷表示不能接受LT,然而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与老师之前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相似点,就是披着一层让人惊诧的外衣,探讨一个世俗的故事。
这篇作品的内核其实可以归纳到何谓正常,何谓大众,哥哥无时不刻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且产生了极强的自我厌恶,哥哥作为一个受害者,在童年受到伤害后,得到的是什么呢,家庭的约束,意图将其变为一个“正常人”,他很难达成自我的和解,所以在成年后会将自己投影到唯身上,才会产生了之后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对或者错,因为简单的贴标签太过肤浅,造成后期哥哥扭曲性格的原因必然是多样的,而我个人,很庆幸他遇到了唯,而唯这么有主见。
再来看唯,作为一个双亲都需要工作的孩子,从小接受到的爱肯定不如想象中多,所以他才会去回应哥哥,直到发生了YJ事件之后,从父母和社会那里才接受到了对这种事的评价,这样也会对他的认知产生影响,甚至唯产生了愧疚心,在从舞子那里得知了哥哥的过去,以及看过了舞子父亲给哥哥写过的诗之后,唯才会发出,这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感叹,作者也才会借唯的嘴去讨论是不是小孩子就不懂得爱,当然了这可能在某些评论者口中就成了给LT洗地,其实在这些评论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其实就正好呼应了这个作品的内核,什么是正常,因为回复的人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摆在“正常人”的方向上去,对他们不理解或者说不接受的事物加以抨击,这很正常,但是说实话,也有点可悲。
当然即便在作品的最后,老师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未来似乎是可期的,然而滥用的药品和烟草却也让人感到一丝不安,唯长大了,世故了,圆滑了,也更强了,他懂得如何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爱,也懂得如何与世界周旋了,在此,我更愿意祝福他们两个幸福,一对碎掉的盘子,彼此拼接也许会产生更好看的器物不是么。
这个世界太大了,愿每个人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