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是一本由尼古拉斯·斯帕克思 / Nicholas Sparks著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1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笔记本》精选点评:
●读完后,我更期待你的出现!
●一见钟情的爱情总是美丽而神秘的,但是能坚守住这份热情,不论发生何种灾难都不离不弃才是真正的美丽,才能让人生了无缺憾。
●小说不长,但很美好
●老了老了,这样的故事看多了
●喜欢这个故事,期待可以读原版的。
●让我感动
●这是爱情
●10年前在书店里翻到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还买回了家。情节很简单,但译文非常优美,像散文一样,看的时候是默默诵读的。
●我知道,我在人世的每一次轮回中都在苦苦追寻着你。不是你的影子,而是你,因为你我心灵相通,灵魂相连。 我会遇见你,在每一个轮回。
●非常唯美的一篇小说
《笔记本》读后感(一):难得。
虽然早就知道有这部电影和原著的存在,却一直没有看。有天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小说,书上评论写得很好,于是借来看。两个晚上读完。看完后就给男朋友打电话。我一直在絮叨。他觉得很奇怪,说平时打电话一般都是我在说,怎么今天你话这么多啊~~~我说我看完本小说,真的很感动,突然很想你,觉得有很多话告诉你。
看完《手札情缘》我最大的感触是现在能觅到这样的爱么?真爱。诺亚和艾丽的爱情很纯,很伟大。我记得当时先说前面很多评论,有家媒体的评论是“读完后不掉泪的人简直是铁石心肠。”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总之我没有让这家媒体失望,眼泪哗哗的流。我写不出很华丽很有味道的文字,但是这字字句句都是我内心的想法。读完小说,我很感动,你呢?
《笔记本》读后感(二):I am who I am because of you
《恋恋笔记本》是看过这电影之后,才找的原版书看。非常真挚、纯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历经阻挠、战争离别,最后生活在一起。晚年的Allie患了老年痴呆,失去记忆。Noah将他们的故事写在笔记本里,每天读给她听。
书中有大量经典美文,摘一小段:“I am who I am because of you.You are every reason, every hope and every dream I've ever had, and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 us in the future, every day we are together is the greatest day of my life. I will always be yours. And, my darling, you will always be mine.”
《笔记本》读后感(三):相信奇迹?!
本来去图书馆是想借《百年孤独》看的,但是仅存的基本都被借出去了,于是随便翻看着书架上的书,就看到了这本书的简介,一本轰动一时的小说,还介绍说作者是一个当今罕见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细腻感情描写独到深刻的作者。于是借了两本他的书《笔记本》和《瓶子里的爱情》。
因为要上课自习,看书的时间有点少,分几段终于看完了《笔记本》,从开始的现实描写到中间的第三人称回忆,到最后的回到现实的记述,讲述了一对深深相爱的人的故事--那个记忆中的夏天。
关于两个人年轻时候的分离,14年后的再次相遇,然后最终在一起守候,有点平凡,又有点特殊,因为这个平凡的爱情经历了一点波折,我觉得只是一点波折而已。也许作者对于这段波折描写的不够深刻,让人会产生这样的误会。
而最为感动人的,我倒觉得是当两人年老以后,女主人得了一种记忆失常的病之后,老人用讲述他们之间的记载在笔记本上的故事不断鼓励她,于是发生了一些奇迹,这应该是爱的力量吧,让人无误解释去饿可以很好的理解……
《笔记本》读后感(四):其实这是封情书 [猫]
那年我大概二十岁,在图书室看到这本很薄的小说,完成了我的一部分爱情自修教育,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诺亚和艾丽虽然只是高中毕业晚会上认识的两个年轻人,却有一触即发的爱情,他们俩很快做爱,而艾丽跟她未来的未婚夫罗恩却迟迟没有做爱;诺亚和后来的恋人做爱,始终少了些什么,他的心不在那里;诺亚和艾丽重逢后,在暴风雨夜做爱的描写十分激情,温暖,唯美。性爱是美好的,而且只能是真心相爱的两人在合适的环境下完成。
我第一次知道,选择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是选择不同的人生。面对诺亚和罗恩这两个男人,选择前者,艾丽可以回归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单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上简单却有价值的一生;选择后者,艾丽就得做理性稳重多金男养的阔太太,无所事事,无忧无虑,却是虚度一生。她选择了前者,最后在诺亚的照顾和支持下,成为一名画家。
艾丽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她晚年得了怪病,每天都会忘记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可是每天都会有一个陌生病友来陪伴她,给她念一本笔记本上记录的爱情故事。她不知道面前的老人是诺亚,是她一辈子的爱侣,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他们俩年轻时的故事。诺亚每天都要面对视自己为陌生人的妻子,哪怕她某天灵光一闪,感觉他似曾相识,他都是满足的;不认识也不要紧,至少他们拥有从清晨到夜晚临睡前的这段新鲜的友谊——每天都是第一天。很多人羡慕人生若只如初见,却不知只如初见者所承受的煎熬。待我能明白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年了。
十年后,第一个真心爱我的男人告诉我,他最喜欢的翻译家叫马爱农,对于没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的我来说,只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后来才知道,那就是《笔记本》的翻译者。
二十岁时候完成的青春教育,要过上十年才能一样样实践,好在我们还有一辈子。
《笔记本》读后感(五):最简单的美好
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简单的美好。
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美好,反而已经不再真实了。
仅仅是相濡以沫,仅仅是白头偕老,仅仅是如此而已。
是遵从自己的心灵,还是选择世俗的物质。从来,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梦想家”这个职业。
只有冷冷的现实。
王子和公主最后会幸福吗?Rose和Jack最后会幸福吗?他们不会的。我们被告知,他们不是真的从此幸福地在一起的。那都是骗人的。
为什么还会被感动?真傻。早就明白,现实不是这样的。包围着我的,只有生活的实质。柴米油盐。好好学习。上进。忙碌。赚钱。买想要的东西。没有家。那些。
还有冠冕堂皇的理论。中国正在发展阶段。高速地发展。所以我们要努力。要跟着时代一起快速地跑。我们不要被《相约星期二》欺骗了。我们还没到那状态。在这个国家,不跟着跑,你就没饭吃,更别说享受生活。在这个国家,大家要是都去享受生活了,我们就比不过人家了。经济没人家发达,要被欺负的。
“这是一个工作者的世界,而不是诗人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诺亚。美国眼下正在全速发展,所有的报纸都这么说,人们都在拼命向前,把战争的恐怖抛在身后。她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像罗恩一样,在拼命追求长时间的工作,追求利润,而忽略了那些把美丽带给世界的东西。”
顺从自己的心灵。
她选择了诺亚,选择了诗人,选择了如画的南部乡村,选择了如诗的人生。
当老得不能动的诺亚挣扎着挪去艾丽的房间,一遍遍读着笔记本上他们一生的故事,唤醒失去记忆的她,我的眼泪涌出。
我知道这是一个多么老套而没有创意的故事啊。但是。却是永恒的美好。
是什么把美丽带给了世界。我们不知道。老师从来没有教。我们不对自己的亲人的说我爱你,我们抱怨周遭的一切,我们难以心存感激。因为我们看不到美。
有谁会在船头追逐黎明,有谁会有时间念诗,在长廊上坐着摇椅轻轻摇晃,看着太阳落下去,归鸟掠去。
太多的人,不是在“生活”。我们只是在“过”。一天又一天,过日子。
艾丽对诺亚说,只有你会为我念诗。只有你能明白我的画子。
艾丽也爱罗恩,他会给她她想要的生活,地位,物质,家庭,她应该拥有的正常的人生。虽然罗恩看不懂她的画子。
于是这样的故事可以被嗤之以鼻。她选择了诺亚,他们不会幸福的。新鲜感过了,就只剩下了实际问题了。
但是,请别,请别这样。
因为,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心灵中,本已经足够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