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lfish Gene》是一本由Richard Dawkins著作,OUP Oxford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9.95,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elfish Gene》精选点评:
●insightful to understand why the unit of evolution is the gene
●许多大名鼎鼎的英文畅销书我豆没有读过。近期挑选基本扫个盲。
●thought-provoking and a little bit long-winded
●如果有6星, 我会给6星。 论述太给力了。
●读完这本书悲观如我就会开始怀疑没有妹子是不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genetic卢瑟啊?不过Dawkins这些观点最大的问题正如豆瓣上面一些评论所说的,没法证伪啊,感觉怎么说都可以。三十周年版貌似唯一增添的那篇序文针对别人对他personification gene的质疑也没给出个很好的回应。还是因为我英文一泡5没读明白的关系= =?
●总体来说还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我们是生来自私的,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我们表现出的利他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对长期自私性的体现,正所谓国富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我们最根本的自私性。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作者讲得非常通俗易懂,让我这个对生物实在不感冒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其实很多时候,我虽然很想反驳,但是看到身边的事实情况也不得不承认,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有其独特的自私性,而利他主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虽然我很想反驳这样的论点,不过却也找不出什么证据。 而我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那个,任何的朋友也好,或者是事情也好,如果没有利益可图,也不会去交,不会去做,这样是对的吗?我也不知。
●576.5 DAW
●一般,送哥们儿了
●正觉得看不完的时候发现后面百分之三十都是notes
●Well, the 'gene'is not my cup, I would prefer to indulge in Oscar Wilde if I had a choice
《The Selfish Gene》读后感(一):也许不会读到这么震撼的书了
很早以前读的,里面的内容现在基本忘光了,可能还记得30%,早期生命演化的推测,亲兄弟之间的竞争,比如雏鸟把还未孵出来的鸟蛋推下去,还有结尾的meme理论,是印象最深的。
这书确实棒,我完整读过的第一本英文书,据说《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这本书里,多伊奇批评了道金斯,很有兴趣了解他是如何批评的。
《The Selfish Gene》读后感(二):自私的繁衍
#2015-02-22# 基因为了复制而造出了皮囊(生命);有些“无私”无关道德有些“自私”却出自本源;看似被母后控制的工蜂,由于基因的大概率复制才是赢家;病毒基因可以控制宿主,但进化不是牺牲宿主而是实现共生;“文化”是继基因之后第二个在不断进化的本体,而且速度更快;生命每次都要走过单细胞的轮回,这样好改原图纸!
《The Selfish Gene》读后感(三):别太在乎书名
Richard Dawkins 出版这本书以后,常被问到这本书的书名是否过于消极,有悲观的倾向。在现在的年代,可能书名越有争议性、反抗性、新奇性等等, 销量才会有爆发的可能。
作者这样结束对书名的争议:书名本身是学术作品的常见格式或写法,人们应该在读完全书之后,了解书的总结是--人类虽然具有自私的基因,但人类已经并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成功的克服了这个基因带来的不利影响。
《The Selfish Gene》读后感(四):是好书,但有瑕疵
开头几章太震撼了——它终于比较让人信服地、科学地回答了生命的本质是神马这个问题。原来我们:从植物到甲虫到人类,都是基因用来复制自己达到永生的机器。
但是,后来作者试图用这一理论解释生物界的各种现象,从kinsmanship开始,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因为作者挑选的例子都是符合它的理论的,而我至少在好几处都能想到和作者给出的例子相反的不符合他的描述的例子(感谢BBC的纪录片,让我直接看到了很多动物的行为)。还有性别的产生这段太单薄了:偶尔一个个体制造了更大的egg,然后就成了“她”,由于事先在egg上投入过多就永远被雄性剥削了。无法苟同!这时候作者怎么不用经济学的沉没成本这一理论解释了?根据aggression那部分的博弈论学说,这个也根本不能成为ESS啊。。
这样有选择性地挑选事实,让作者的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本人倾向于同意作者开始说的,人和其他生物是基因的载体,但基因究竟怎么进入了这个过程呢?这是上帝的意志
《The Selfish Gene》读后感(五):自私的基因读后几点
刚买kindle的时候Betty就买了这本书,我虽然没看,但她将书的内容大致告诉了我。直到最近才有时间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因为刚看完,还有很多概念等待发酵,这里说三个已经形成的看法:1,也是书的本意,将对生命和进化的角度从生命个体转移到基因之上。2,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其意义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的社会行为可能已经离开基因很远,但书中提到的方法和角度仍然令人耳目一新。3,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个体是基因的载体,而基因则是最基本的复制者,但人类似乎已经超出了其范围,很多人类的行为已经不能被其所解释。作者提出的meme和meme pool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似乎可以顺势思考下去。如果现代人类不再只是基因的载体,他是否是概念的载体呢?概念相对于基因、mind相对于DNA,而“自己”只是基因在mind里的残留物。当然,到这里就过分放大了,因为“自我”几乎是人类的核心价值所在,知觉、个人感情、甚至艺术、文学等都需要“自我”作为锚点。摆脱“自我”的单独的“概念”是否真会像基因那样挣扎留存,甚至逃脱个体进入其他载体(AI)之内而继续繁衍呢?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