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时光》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08 00:40: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好时光》读后感摘抄

  《好时光》是一本由青湘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时光》精选点评:

  ●文笔和我很像

  ●不见当年对镜理红妆的女子,只剩这些琳琅器物,欲说还休。

  ●虽不知每一个叠翠重嫣后的真实故事,幻想一翻属于她们前世今生也是一次美妙的旅行。

  ●那一腕时光。好时光。

  ●虽然图的编排坑爹了一点,但总体还是可以的,没有破坏江苏文艺在我心里的形象。印图的香草纸虽然比铜板便宜但是我更喜欢它。封设也还不错~祝畅销~

  ●排版太。。。。。。图片也太小了

  ●首饰 银饰 闲情 言锦乐行 江苏文艺

  ●记忆模糊,文笔优美的讲首饰的书。

  ●还不错的一本书,介绍首饰,文笔比较优美,读者也可以增长一些中国首饰的知识。

  ●书已经捐给了TF的图书室。

  《好时光》读后感(一):一般而已

  我只能说个人爱好,其它人看看就算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讲古代首饰的设计样式或者是工艺的,但是买来看了后,觉得还是作者自己的玩味感受罢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会买了。

  《好时光》读后感(二):这本书可惜了

  和《饰琳琅》相比,这本书很可惜。饰琳琅起码是本看上去很美的书,虽然我对其中的文字也不敢苟同。

  这本书原本可以做的很好,只要稍微讲究一点。

  作者的文字还是不错的,写到这个程度也算可以,当然如果再考究点会更好,不断重复的“清雅”看得人着实是累,恨不得帮忙想词换词。小女人情怀重了点,不过喜好收藏古旧首饰的人,原本就是这样的情怀,也不算过分。

  致命伤是图片。

  图片拍得不好,这是一病,也还罢了,更大的病,是和文字分开,需要不断往后翻过去,和图对照,这样的话,阅读体验就太差了。书不应该这样做法。

  《好时光》读后感(三):文字是瑜,图片是瑕。

  首先,这本书值得称赞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例如这本书的立意和写作角度,还有作者围绕这些首饰所展开的前世今生的联想,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她对这些饰物的殷殷珍爱深情。

  当然,作为这样一本就应该是茶余饭后,把玩品评的读物,其实真的可以做得再精致一些。

  第一,当然是图片的硬伤,这样一本读物,显然图片比文字更有看点,更应该精工细作,貌似淘宝的玻璃饰品图片也比这些瑰宝拍得有质感。

  第二,图片排版就不说啥了,一般人都干不出来这事儿(到底当时是怎么想的?)。而且文章有六十七篇,图片却只有五十六帧,是因为无法做到一一对照所以才这么排版的么?

  第三,写成散文集是没问题的,本身这也就是作者私人的把玩赏味。但如果能加上对于古代首饰的工艺梳理,让看不懂那些鎏金、累丝的读者对这些有个更系统的认识,那么也能够产生更多的共鸣,感叹民族工艺的巧夺天工,不可替代了。如此一来,这本书也就有了深度。

  《好时光》读后感(四):临镜台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唐代徐惠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以其才名被唐太宗选入后宫。她

  深得太宗喜欢,初为才人,后进充容。据传有次太宗召徐惠,但她来

  迟了,太宗颇为不悦,于是徐惠从容挥毫写下此诗,太宗读罢,不由

  解颐。

  短短二十字,不着一墨写仕女如何梳妆,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

  态如在眼前。通过此诗,徐惠含蓄自辩,佳人有所衿持,才不会掉了

  身价。唐太宗亦是个知情识趣之人,自然也就释怀了。

  在古人的想象中,女子对镜梳妆无疑是最动人的时刻之一:黛画

  双眉、丹点绛唇自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然出人意料的,旧时男子最以

  为美的却是女子头上的一束青丝。卫子夫,马明德,张丽华……漫卷

  史书中,多少后妃都是因为那一头美发才得幸于君王,更毋论他人。

  古代女子,仅有长发是不够的,还要有多变的发型。有了发型还

  要有装饰,于是就有了各种名目的头饰。笄、簪、钗,最初是为了固

  定发髻而出现的,后来工艺逐步改进,头饰的装饰性日益突出,在明

  清更是发展到了极致。

  而我留意到这些物品则纯属偶然。

  初时是在公车上见一位漂亮女性盘发。她用一根铅笔在头上缠

  绕数匝,便绾出一个漂亮的发髻,让我很是羡慕。自己回家后几番尝

  试,终于掌握了基本要领,却总觉铅笔不够美观,于是又开始寻找合

  适的发簪。在寻觅的过程中机缘巧合见了古代饰品并因此产生了兴

  趣。几番对比之下,我发现古代的工艺远比现在批量生产的物品精致

  独特,故而慢慢开始收集。时间长了,范围也不再局限在头饰上。腕

  饰、挂饰、项饰,只要是我觉得美丽的,都收归囊中。然刚能自立的

  人,所能承受的藏品自然不会是稀世奇珍,但这每一件饰品都是精心

  打造,都曾经过时光流逝,也都曾在某位女子髻上鬂边绽放过光彩。

  也许岁月已让它们多少褪去光华,却仍是我的爱物。

  时而把玩旧物,遥想它们藏于女子妆匣发间,不知是怎样的光

  景。每每对之,总不免生出缕缕幽思,猜测这些首饰曾陪伴过什么

  人,都有些什么故事?闲时把这些零乱想法记于纸间笔上,算是较为

  另类的日记了。手里东西一天天增多,文字一篇篇地添加,某一天回

  顾,竟也成了册。看着这篇篇文字,忽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何不与

  人共同分享其中乐趣?

  以我的资历与物件的数量,仍羞言收藏,但我想,既是分享心

  情,无论多寡,是珍品还是普品也都不太重要了。且在午后的闲暇时

  间里,泡上一杯清茶,听我慢慢讲述吧。待得杯中茶尽香散,我的故

  事也就结束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时光》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