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收音機》是一本由作者:村上春樹 / 繪者:大橋步著作,時報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上收音機》精选点评:
●灰常有趣 而且读了之后会感到心情很放松
●为了更接近村上的原文语感特意买了台版的来看,好吧原来村上就是这样一口琐碎的文艺腔…
●從學校圖書館借了賴老師的這版來讀 每天晚上睡覺前在被窩裡看一點 斷斷續續讀了好幾個月 跟Haruki的小說和嚴肅的隨筆(比如談跑步)不同 這些為雜誌寫的文章非常俏皮 每次讀來都會笑起來 心想Haruki果然有非同常人的地方啊 以及高橋步老師的插畫非常可愛 看著也常常懷念起安西水丸桑 總之窩是相當中意這種圖書啊
●一天五十篇知味不入,一周一篇入味不知,一年五十篇无味无知。
●就是简体版的村上广播
●只是喜欢大桥步的画
●轻松又可爱~
●果然我还是无条件喜欢看村上春树无厘头的唠唠叨叨!大桥步的插画好可爱!以及原来封面是这个样子的诶。
●310「没标记的话只好再看一遍」
●没有 村上朝日堂 那么幽默哎
《村上收音機》读后感(一):有趣不有趣
《村上收音機》读后感(二):[有聲書評]《村上收音機》凱宇與嘉玲的對談
《村上收音機》一書集結村上自2000年3月在「anan」雜誌上連載的50篇隨筆。每篇約千字的小品,話題從「通心粉」、「西裝」、「炸丸子」到「維吉尼亞的狼」,以個人化、生活化的筆法,懇切、隱約地述說,逐漸滲透讀者的心。村上這次也收錄許多新鮮的話題,像「柿子的問題」、「胡蘿蔔(或人蔘)先生」、「驍勇的音樂」;值得一提的是村上談到許多有關「和食」的話題(ex:鰻魚、壽司捲、壽喜燒等)。全書散發著村上隨筆所特有的「靜謐」魅力。
《村上收音機》读后感(三):成年人的天真,好珍贵
关于村上春树,第一本读的是《海边的卡夫卡》,印象最深的是《1Q84》,影响最大的是《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最为改观是这套小册子……
三十多岁决心专职写作,毅然关掉酒吧,改变作息: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日复一日,已坚持了近三十年。自律、谦逊、喜欢独处,笔下人物也多隐忍内敛,却不曾想,拥有一颗孩子般彩色纯真的心。
爱音乐,一边嘀咕歌词所指,一边自言自语操心得莫名其妙;爱美食,一边念叨花生与糖的哲学搭配,一边嗔怪可乐饼的历史事故;爱每个人,固执的太太、背圆周率的大叔、卖盘子的奶奶、教英语的夏目漱石;爱这个花花世界,动物园的猫、吃树叶的熊、笨笨的体重秤,都是他的好朋友。
第一次看台版书,繁体竖行竟然毫不费力,不时笑出声来,实在太美妙的阅读体验。好像面前站了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小男孩,天真又狡黠,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又伤透脑筋,絮絮叨叨,任性胆小,撒完娇,跺跺脚,又羞又怂地跑远了。
成年人的天真,难得又珍贵,真的可爱极了!
《村上收音機》读后感(四):村上春树的小秘密(《村上收音机》)
“在一个特别的夜晚,我和一位特别的女士,到青山一家高级意大利餐厅去,共进晚餐。话是这么说,其实只不过是跟我太太,去庆祝结婚纪念日而已。什么嘛,真是无聊!不无聊吗?这个吗怎么说呢。”(《里斯特兰提之夜》)安西水丸画笔下的村上春树这位幽默的中年大叔正是村上君(没错,2000年时的村上春树先生还是中年人)。因为最近下定决心要把五年前买的《1Q84》(I、II、III)读完,所以先拿起一本村上春树的随笔集《村上收音机》一口气读完了,真是轻松有趣啊,不觉赞叹起来。就像和村上春树“天生一对”的插画家安西水丸所说的那样,村上君的书总能让人流畅地读下去。虽然或许并不总是愉快地。
当下依然很火爆的《anan》杂志,封面大家都认识吧《村上收音机》收录了村上春树2000年到2001年一年间在《anan》杂志发表的50篇同名专栏连载。这本杂志是70年代创刊的老牌女性时尚杂志,读者人群主要是十几二十岁的女性。村上春树在后记里说明了接受邀请时的考虑:
事先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不要随便帮人家妄下决定。比方类似“这种事情当然各位应该都知道的,所以没有必要一 一说明吧”这种带有前提的文章,不要去写。还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之类,有强迫推销,会给人压迫感的事情,最好也不要写。因为有些事情对有些人是对的,对别的人却不对;有时候是对的事情,换成另一个时候却可能是不对的。村上春树在这本随笔里也提到了安西水丸君,说他很会窥探女人心,送给夫人和自己的礼物件件都称心在这个前提之下,村上君在这50篇随笔里用轻松的笔调聊起了衣食住行、兴趣爱好、旅行见闻、奇思妙想,可谓妙趣横生,谈兴正浓。读完这本随笔,我们能知道不少关于村上君的“小秘密”。比如喜欢吃鳗鱼饭(《鳗鱼》),寿喜烧和太卷饭团,甜甜圈(《甜甜圈》),脆脆的、酸酸的苹果(《苹果的心情》)和可乐饼(《与可乐饼度蜜月》),并且说“喜欢吃苹果的人(我觉得好像没有坏人)”,又说“喜欢吃可乐饼的人没有坏人”,虽然“——嗯,是不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了”。村上君在这本随笔集里接二连三地聊起了美食,真是津津有味呢。村上君还说他“很喜欢动物园,所以到外国旅行时常常会到当地的动物园去看看”,到过各式各样的动物园后,有一家在栅栏里围了一只猫叫人家参观,“来到中国(大连),为什么非要那样热心地看一只普普通通的猫正平平常常睡觉的样子不可呢?”这让他破费解,“当然正在睡觉的猫全世界到处都有,可是却难得有机会看到关在动物园的栅栏里的猫。我确实感到中国毕竟是个有深度的国家。”村上君曾在中国东北短暂地旅行,留下的大都是这样奇奇怪怪的印象(见随笔集《边境 近境》)。顺带一提,村上君真是爱旅行啊,光是美国就不知道住了多久,最喜欢的是在纽约的中央公园晨跑(其实是到哪里都不忘跑步),还常在随笔里不好意思地提及自己一再去夏威夷度假的事。
村上君说自己很讨厌拍脸部照片,但美国的专业人像摄影师给他拍的那帧就十分喜爱。不过如果稍微搜索一下的话,会发现村上君这些年拍的脸部照片还挺多的,范儿也都很足,比如《身为职业小说家》那本近作的封面就是。
内地版为什么没用这个帅气的封面呢?村上春树书房,土豪啊!村上君喜欢电影和音乐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后者,尤其是古典和爵士乐,以至于他的很多作品都有这些音乐的影子。以前曾看过村上君工作室的照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整面墙壁的黑胶唱片了。搬家时“搬了几百件行李(光是旧唱片就有六千张之多)”,想想就很夸张,村上君旅行每到一处都要逛当地的唱片行,比如在斯德哥尔摩就曾连续三天造访同一家唱片行,最终打动老板,允许他到仓库挑选。(《世界就是中古唱片行》)村上君会在各种情境下听不同的音乐,比如旅行时、跑步时、做饭时......他推荐的几首曲子,我也在读这本随笔时一一听了,比如“Estampes”(德彪西《版画》,Sviatoslav Richter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演奏)和“Posthorn Serenade”,还有“Sky Pilot”,“Caroline,no”和“Sukiyaki”,乐配文,阅读效果更佳。村上君还提到了这样几部电影:《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9)、《马年》(Year of The Horse,1997)、《总有骄阳》(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说起来都是写着本随笔那一年之前不久上映的片子,也都值得一看。除此之外,村上君还会读许多奇奇怪怪的书,比如一本《自杀全书》,他专门选取了里面描写猫的自杀的条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能够凸显出村上君作为小说家蓬勃的好奇心,细腻的观察、感受力,和独到的见解。譬如接近死亡那一瞬间的感受;黄昏时刮胡子比早上例行办事那种“义务性、习惯性的行为”更有一种“或者的真实感之类的感觉”;以及,他认为“最适合恋爱的年龄,大概是16岁到21岁左右”;还有,“世上什么最能深深损害一个人,那就是错误的赞美方式”。当被邀请写书评时,烦恼的他就写了一种“虚拟书评”,头头是道地评价一本不存在的书(顺带一提,这个点子超赞,比目鱼的《虚拟书评》这本书也超好看),自称作“纯白的谎言”;村上君偶尔也会怀念旧时光,还是搬家那次,他把封存在仓库里的杂志一一取出来,翻着有年头的杂志,忍不住看个没完,“啊,好怀念啊”,想起旧时光,“这样开始读起以前的旧杂志时,不知不觉时间就溜溜地溜走了,搬家的整理永远没完没了。真伤脑筋,可是停不下来啊”。——是不是和生活中无法“断舍离”的我们也很像呢?
虚拟书评8.1比目鱼 / 2010 / 上海书店出版社“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对世间有没有帮助呢?我想大概不太有,不过如果读起来觉得愉快,而且如果能对你稍微有一点用处的话,身为作者的我就很高兴了。”村上收音機2, 大蕪菁、難挑的酪梨8.5村上春樹/文 大橋步/圖 / 2012 / 時報文化村上收音機 3:喜歡吃沙拉的獅子8.2村上春樹/文 大橋步/圖 / 2013 / 時報文化村上君在后记里如是说。如果还嫌不过瘾的话,这个专栏还有两本续集,分别是《大蕪菁、難挑的酪梨》和《喜歡吃沙拉的獅子》,欢迎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