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圣女贞德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27 01:24: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圣女贞德读后感锦集

  《圣女贞德》是一本由乔治·萧伯纳著作,湖北人民出版的403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00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女贞德》精选点评:

  ●其实我更喜欢后面的千岁人

  ●貞德只懂上帝 然而上帝比不過人心

  ●一般

  ●地道的贞德

  ●圣女贞德聆听上帝的教导,扶持查理七世从英国人手中夺回法兰西的土地,为他加冕。但是她坚持继续战斗,最后怎么就被烧死。查理七世成为“胜利的查理”,死了的贞德获得圣女的封号。但是有罪的人好像没有得到审判,并且找了各种借口开脱。……在华侨城图书馆看得迷迷糊糊的……

  ●女性主义,新教伦理,社会边缘人

  ●额,不知道为什么是经典

  ●听史航讲《圣女贞德》,贞德不愿做人间的老鼠,而选择火刑时,史航的语速越来越快,他应该是很激动吧。。。。。。。我一点也不激动。。。。。。我为什么不激动?

  ●还是没有理解精髓吧…只看到了权力的纷争和那个少女纯真到圣洁的信仰。

  ●这不叫纯洁,这叫2

  《圣女贞德》读后感(一):书摘

  主教:“我的朋友,奇迹就是能创造出信仰的东西。这就是奇迹的目的和属性。对于那些亲眼见到奇迹的人来说,奇迹又非常简单。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它能巩固信仰,创造信仰,它们就是真正的奇迹。”

  贞德“我是一个士兵,我可不想去考虑那些姑娘家的事情,也不会打扮成姑娘的样子,更不会去在意姑娘家关心的事。她们不是在想情人就是在想钱财,我却想冲锋陷阵,排兵布阵。”

  古雄“我们可以把这个异端邪说称为“民族主义”。神父“英格兰肯定是英国人的,这是一条最简单的自然法则。可是这个姑娘却拒绝英国人对她合情合理的征服……”

  此处反讽的不错。爱国是我永不会停止的心跳。

  “在战争中你必须学会节制。”

  “太-天真了,你都戳穿了人家是傻瓜这件事,还指望人家喜欢你啊?”

  “上帝孤独正是他的力量所在。”

  “啊,创造这美丽世界的上帝啊,要多久才能容下我这个圣徒呢?要多久呢,主啊,还要多久啊?”

  《华纳夫人的职业》

  “你的爱情并不值什么钱,如果你没办法养活老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只要你不违反这个社会的规则,这个社会也不会为难你,谁违反这个规则,谁就会倒霉。”

  《圣女贞德》读后感(二):贞德这个傻姑娘啊!

  “我只是一个军人,我也不想让别人把我当女人来对待。我不会穿女性的服饰。我不喜欢女人爱做的事。她们只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以及财富。而我只想冲锋陷阵,指挥战斗。”

  ——贞德

  贞德讲的这段话让人充满了斗志,她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特别执着的女性。她胸怀家国天下而大部分女性只想儿女情长,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贞德能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入侵,成为法国民族英雄、天主教圣人的原因吧!

  有些人生来就带有使命,或者说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贞德十六岁那年得到“上帝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

  贞德几番转折,得到兵权,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入侵者,更使王位继承者查理七世得以加冕,她以上帝之名完成这些,没有获得殊荣却以异端和女巫罪处于火刑。

  在要被处火刑之前每个人都劝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 硬套在你信仰的上帝身上。”在旁人看来教会所发出的命令才真正是上帝传出的被人们听到的声音,而贞德所谓的听从上帝的声音不过是内心的幻觉罢了。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可能每个人都听到了上帝的声音,只不过有些人听过就算了,有些人听到了就去做,而贞德就是为数不多听到就去做的人。就像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些人不停地诉说着自己构想的蓝图,有些人却在心中定下计划,埋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

  贞德打败了敌人,让人民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替查理七世加冕,给了很多人官位,她做了这么多,贵族和教士们为什么还讨厌她呢?我还是认为她傻呢?

  因为她将那些大臣、教士们的短处让世人所知;她锋芒太露成为那些有野心没作为的政治家们晋升的绊脚石;她以上帝之名打败敌人,教会的威信被她破坏,这样的她怎么能不让人讨厌呢?

  还有一点,当时的人们认为贞德太反叛了,竟然身着男装上战场,这种于理不合的事,不管贞德做了多大的贡献,都只会被视为异端。

  这世界的一些陈旧陋习总需要有人去打破,这世界的战乱总需要有人去平定。如果每个人都躲在人群背后,我们又可以安身立命多久?

  贞德傻在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圣女贞德》读后感(三):法国著名民族英雄圣女贞德(Jeanne d'Arc)传奇

  圣女贞德(Jeanne d Arc,1412-1431),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队对抗英军的入侵,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最终北俘,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贞德在1425年她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听到“声音”,而得到“神的启示”,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她持续领导着军队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

  贞德17岁时便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在3年后的20岁遭处死。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并于1920年由教皇封圣。 贞德有着卓越的才智。贞德审判纪录中最著名的一段质问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贞德回答:“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与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覆,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如果她的答复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认了自己是有罪的。“那些质问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并且只得暂停了那天的审问。这一段质问后来非常知名,在现代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题材。后来证实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纪录都被篡改了,许多神职人员,包括审问官都是被强迫参加的。

  圣女贞德在接下来四百年成为了半传说的角色。贞德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只是个不识字的17岁农村女孩,但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传奇人物。有人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时,仍然坚持著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 贞德的形象一直有着非一般的魅力,有非常多的作家和作曲家歌颂她,包括莎士比亚、柴科夫斯基等等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圣女贞德》读后感(四):著名的法国民族英雄、自觉的灵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Jeanne d'Arc,1412-1431),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最终北俘,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贞德在1425年她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听到“声音”,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贞德遵从“声音”在1428年5月她请求亲戚带她前往附近的沃库勒尔访问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科特说明来意,希望能带她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博垂科特嘲笑了她一番,让她离开。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来,随同的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在他们的支持下她获得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中她并说出了一些神奇的战情预报,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战败。在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贞德的预言后,博垂科特终于同意护送她前往希农。听了消息的查理七世接见了贞德。在接待王宫里贞德并没有同身穿太子服饰的人行礼,而是找到了混没于亲信中的查理七世,说出了查理同幕僚们的秘谈。会面后她给了查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个时候,查理的岳母约兰德筹措了资金以发起一场解救奥尔良的远征。贞德请求参与这次远征,并穿上了骑士的装备,由于她没有自己的资金,她的盔甲、马匹、剑、旗帜与随从花费都是他人捐赠的。   1429年4月,贞德从奥尔良出发同与英格兰军作战。贞德的军队在1429年4月29日到达战场,但当时的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和其他将领自行拟定了作战计划,在没有告知贞德的情况下展开作战。贞德察觉后对此大发雷霆,无视于其他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计划先补给奥尔良的判断,贞德主张直接攻击英格兰,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身处战斗的最前线,并随身带着她那明显的旗帜。贞德非常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后,英军开始放弃其他木制的防御建筑,并集中剩余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5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土列尔,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们抬离前线,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来,负伤重返战场以领导最终的攻势。但她事后还是不安的哭了出来,才让人们感觉到她还是个小女孩,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为了使命而战斗!一个为了民族的少女!   奥尔良的迅速胜利,使法军开始计划进一步的攻势。英国人预期法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巴黎或诺曼底;迪努瓦公爵后来证实这的确是原本计划的目标,但贞德坚持应该朝兰斯进攻。在一系列突如其来的胜利后,贞德说服查理授与她和阿朗松公爵全权指挥军队,并获得允许进攻罗尔河附近的桥梁,以作为稍后进攻兰斯的序幕。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提议,因为兰斯的距离是巴黎的两倍,而且已经深入敌军领土。法军在6月12日攻下了雅尔若,6月15日攻下卢瓦尔河畔默恩,接着在6月17日攻下博让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贞德所做的决定。其他的将领,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对贞德在奥尔良的胜利印象深刻,而都转为贞德的忠诚支持者。贞德还在札若的战斗中,警告阿朗松闪避来袭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在战役中,她在攀爬攻城梯时遭到石头击中头盔,但她仍继续战斗。在6月18日,法军先锋部队在英军长弓兵的阵势准备完成前便发动突袭,在接下来的战斗里歼灭或俘虏了大批的英军,并俘虏了英军指挥官。法军在战役中只承受了极小的伤亡。     贞德认为人没有杀死人的理由,她注重她的军旗、而不是她的剑。跟随她的军官们将她视为一个足智多谋的战术家和成功的战略家。“她持续领导着军队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1429年7月英格兰的包围土崩瓦解,法军在她的领导下创造非凡的胜利。   兰斯城在7月16日打开了大门,1429年7月查理七世在兰斯的大教堂举行加冕式,成为了正式的法国国王。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17岁时便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在3年后的20岁遭处死。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并于1920年由教皇封圣。     百年战争在贞德死后继续进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国国王的正统性。圣女贞德在接下来四百年成为了半传说的角色。贞德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只是个不识字的17岁农村女孩,但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传奇人物。有人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死亡时,仍然坚持著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在1452年战争结束后,教会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荣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她并于1920年5月16日被封为圣人,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为了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在对贞德的调查中证实了贞德的处女之身,因此法庭无法指责贞德为女巫,并也为贞德的清白和圣徒品行提供了证据。圣女贞德成为女性眼中勇敢而积极的正面角色。传统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国,也用贞德作为象征之一。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被定为纪念贞德的全国假日。 拿破仑对贞德有着很高评价,认为是法国的救世主。贞德的形象一直对文学家有着非一般的魅力,有非常多的作家和作曲家歌颂她,包括莎士比亚、、威尔第、柴科夫斯基等等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圣女贞德所看到的神迹一向是她的事迹中最受讨论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圣女贞德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