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愿您离苦得乐,愿您安息安详
1
1991年8月末的某个下午,我来到辽阳市第二中学。挤在人群里看分班名单。
我从一班找到五班,终于看到了我名字。再往下看,班主任吴莹。
因为紧张,我还以为班主任姓任名吴莹。正好我家隔壁的胖子也在边上凑趣儿地看来看去,他在这所初中读二年级。
你班主任是谁啊?胖子问我。
任吴莹,你知道不?我说。
吴莹吧?胖子说,然后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艹,这老太太可厉害啊,你倒霉了。
他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
2
我本来不应该上二中。按照我家的学区,我应该上全市最差的初中,也是被称为流氓学校的四中。
我爸妈左寻思右寻思,还是觉得不能让我去四中。
于是我爸辗转托了关系,在某天夜里拎着买的东西到了二中校长家里。
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那是晚上八点多,比如我爸买的东西里有两瓶在当时看来很“小资”的雀巢咖啡,瓶装,大颗粒的那种。后来我知道那种咖啡只要一沾水,就会坨成一大块儿,抠都不好抠。
之所以会记得这么清楚,也许是因为当时我也很紧张,尽管当时我还不懂一个好学校跟一个坏学校究竟有什么不同,更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完全可以因为这样一件事的成功与否而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能我只是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我的人生将要因此真正开始。
也许是那两瓶雀巢咖啡起了作用,也许是当时的学区规定明显没有现在这样严格,总之,我成功进了二中,一年五班,班主任,吴莹。
3
吴莹老师是教历史的,当年大概五十岁不到,因为个子矮小,教学风格严厉,对学生要求极为严厉,因此被学校里的学生称为“小老太太”。
现在回头想想,历史在当年不是中考科目,按照吴老师的年纪和教学能力,该评的职称也应该早就评上了,却依然在做班主任,可见她管理学生确实有一套,因此学校才舍不得“放过”她。
吴老师确实非常严厉,尤其是我们刚入校时,当过老师的都明白,班风和学风的建立,在入学之初特别重要,班主任必须得有把每一个学生都拢在手里的能力,如果一开始管得松,那接下来这个班基本就完蛋了。
原因非常简单,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衔接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男孩女孩们都开始进入青春期,性格开始变得逆反,三观刚开始萌芽,却完全没有成型,甚至是乱七八糟毫无头脑,如同一大片野草。
因此我一直认为初中老师最辛苦,一边有升学率压着,一边还要梳整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容易。
吴老师把我们这个班带得很优秀,她恩威并施,把那些小混混似的男生管得服服贴贴,做了那么多年老师,她太明白这些男生对整个班风学风的影响了,她当然也希望这些男生能够认真学习,但“希望”对很多人是没有什么用的,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学习上你们尽力,纪律上必须保证,不能影响其他同学。
大家对吴老师都是又敬又怕。这小老太太是真严厉啊,小眼睛,薄嘴唇,一头短卷发,走路说话都很带派,批评起人来毫不留情面。
虽然她对我们严厉,但她特别护犊子,她的学生只能她说,别的老师你反映问题行,但是要说我学生不好,那不行。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和代数老师都是新毕业的年轻老师,一次代数老师开公开课,因为觉得我们课上配合不好而在一下课就耍了小脾气,吴老师马上就不乐意了,事后她具体是怎么跟代数老师沟通的我不知道,但当时的场面我一直记得,因为平时吴老师在我们面前都是严厉的,而当她表现出对我们的关护时,我心里很感动。
4
初一下学期开始,我的成绩就已经很稳定了,基本每次大考都能排在班级前五名。
初二选班干部,大家要在纸上写上自己所认为的可以担任各个职务的同学的名字,也不知道当时我哪根神经搭错了,竟然写了自己要当班长。
而吴老师竟然也真让我当了班长,这一当,就是到初三分班前。
吴老师当时对我们几个班干部很好,经常说我们是她的得力干将。我呢到底有些怂,一直比较害怕老师,其他几个同学就比我自然多了,跟他们在一起时间长了,也能有事儿没事儿跟吴老师说说笑笑了。
不过一码归一码,私底下的关系是私底下的关系,若是我们犯了错误,吴老师还是照严厉不误。
初二的时候,我们班转过来一个男生,很快他就跟我们几个好朋友玩儿到了一起。
小温子特别特别调皮,性格直接火爆,成绩也不好,一被老师批评嗓门儿比老师都大。
经过接触,吴老师认定小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整不好孩子一辈子都被耽误了。
她扳小温子的过程堪称是一场战役,骂过,揍过,语重心长谈心过,家长更是找了无数次。
就这小子,命运愣是被吴老师改变了。
初二下学期,小温子的成绩蹭蹭直往前窜,甚至都跑到我前面去了。
从那以后,小温子在学习上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对待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了,吴老师再也没说过他,尽管小温子在吴老师面前依然屁不滋儿地,换来的,是吴老师小眼睛里笑眯眯的光。
初三之前,我们分了班,我们一直玩得很好的几个同学都进了重点班,包括小温子。
初三开学后,吴老师看到我的新班主任时笑眯眯地叮嘱:这苏小旗可是我亲学生,是我的左膀右臂,现在成了你的学生,我都舍不得,你得对她好点儿。
她对我们那几个玩得儿好的同学的新班主任,都这么叮嘱过。
初三已经没有历史课了,吴老师又接了一个新的初一班级。
5
我们上了初三后,也会经常过去看吴老师,说实话,看她带了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我们心里都会吃醋,总是觉得我们才是吴老师带过的最好的学生,这时的吴老师,对我们已经不再严厉,只要看到我们就总是笑眯眯的,在她新学生面前夸我们,让他们向我们学习。
那时我们与吴老师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于我们而言,她是严师,更像是慈母。
一年后中考,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小温子也考上了,分数比我还要高。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小温子也考上了大学。他的大学比我的还要好。
吴老师果然没看错人。
考上高中后我们去吴老师家看过她,考上大学后我们也去吴老师家看她,每次都有很多话说,只不过我还是像当年一样,因为在老师面前有些怂,而不太多说话,但我们师生间的情感,早已经跨越了师生,时间愈久愈浓厚。
我大学快毕业时,一次初中同学们去吴老师家看她,一个男生带女朋友,恰巧那男生初中时跟我关系很好,又恰巧他女朋友也很高,乍见之下,吴老师接着女孩儿的手说道:“小旗啊,你怎么变样儿了?”
那时吴老师大概六十多岁,已经退休了。
后来我到江南工作,她给儿子带孩子;再后来我自己成家生女,她常年在北京给女儿带孩子。
十几二十年来,大家已经人到中年,顶着家庭的重担在职场上打拼,回辽阳的时间又少又短,人也总是凑不齐。
小温子自己去看过吴老师,对于他而言,吴老师就是他的恩人,当初如果没有吴老师对他的教诲,他现在指不定混成什么样儿。
小温子总是说,什么时候大家能一起去看看吴老师呢。
2015年夏天,大家难得地都回到了辽阳,我们买了很多水果,一起去吴老师家看望她。
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吴老师已经老了的心理准备,但当她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还是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儿来。
吴老师是真老了,头发花白,本来个子就矮小的她,现在看起来更是缩了水般的小了一号儿。
但吴老师不愧是吴老师,说话中气依然十足,小眼睛里依然有光芒。
那天我们在吴老师家聊了很久,聊当年上学时有意思的事儿,聊大家后来各自的发展,聊目前的生活状况。
吴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小旗还跟上学时一样稳当,上学的时候梳个大辫儿,可好了,就一晃儿,现在都当妈妈了。”
其实我话还是不多,可是心里翻涌着的海浪却是一波接一波,裹着的都是时光。
晚上十点,我们跟吴老师告辞,她送我们到门口。
我回头看着已经是老人的吴老师,身体枯瘦,动作已然有些迟缓,我终于忍不住,转身对吴老师说:吴老师,让我抱抱你吧。
吴老师笑眯眯地伸出双臂,我抱着她,眼泪就流了下来。
这个拥抱里,有整整二十四年的时光。
我的青春,我的懵懂,我所得到的教诲和鼓励,我人生曾经的全部希望,都是来自于1991年8月末的那个下午,我紧张地站在人群中看分班通知,在一年级五班我终于看到了自己名字。再往下看,班主任吴莹。
6
2020年春节我们再一次都回到了辽阳,本来念叨了很久要去看看吴老师,结果被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断了,我们约定,如果2021年春节疫情已经过去了的话,再回辽阳去看吴老师。
昨天晚上七点多,我刚刚坐在电脑前,就接到了初中同学海子的电话,他问我在不在辽阳,他说吴老师去世了,今天早上火化。
挂了电话我才发现初中班级群里已经有人在说这件事了,在辽阳的同学,都在赶去送吴老师最后一程。
我不在辽阳,小温子也不在辽阳,还有很多同学都不在辽阳。
我们委托海子替我们为吴老师送花圈,我们转账给他。
小温子在群里说:我一生就遇到这么一个好老师,她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又一幕。
他一定哭了。
吴老师,您一路走好,这一生能够做你的学生,我很荣幸。
虽不能身至灵堂,但从1991年到2020年,二十九年的师生情意,都在我托海子送给您的花圈里。
死亡也许只是肉身的消逝,灵魂不会因此有任何损伤,是为返真,是为圆满。这一生您为人妻为人母,为人恩师,辛劳而坚强,严正而温暖。身为女人,您无愧于这两个字。
愿您离苦得乐,愿您安息,安详。
· End ·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