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玻璃笼》观后感精选
日期:2020-11-16 07:08: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玻璃笼》观后感精选

  《玻璃笼》是一部由Agustí Villaronga执导,Günter Meisner / David Sust / 玛丽萨·帕雷德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笼》精选点评:

  ●整部电影貌似仅有1%的白天镜头……这是一部阴暗的片子,其实片子内容很简单,纳粹军医泯灭人性犯下的罪在生还者的内心深处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曾经的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电影的结局也是一个轮回。不难理解,只是电影拍得很黑暗系。电影最让我惊悚的是两个小男孩在死亡面前的挣扎,导演实在残忍残忍。

  ●今年柏林电影节泰迪30周年纪念片 情绪调度能够高潮 仅属于封闭空间的朦胧恐怖 只有窒息才有快感

  ●世界史 一朵恶之花赫然绽放在银幕上,当你与恶龙缠斗过久,你自己也会变成恶龙,是诠释本片最好的一句话。极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使其成为cult片中的佳作,欧式冷色调与人物行为紧密贴合,对施虐者与受虐者心理细致剖析,童年阴影伴随人的一生,长大以后复仇的火焰燃烧整个内心,最终导致了极端的报复行为。

  ●长大后我变成了你~

  ●我还蛮喜欢的,和午夜守门人有点像。

  ●那小男孩对老头那叫一个又爱又恨,爱你恨你虐待你变成你,看的人捉急,小女孩也跑出来凑热闹,用力太猛了吧,最近看老头猥亵儿童的片子太多,疲劳!

  ●恶一旦伴随快乐并且丢失之,对它的审判,以暴易暴将只是皮毛,最深的惩罚是展示之。

  ●氛围极压抑,结尾不寒而栗。

  ●难受死人 boys in cage

  ●亵童阴霾下被扭曲的心灵,单就气氛的营造来说确实挺不错,配乐和镜头宛如恐怖片一般,压抑又幽怨。

  《玻璃笼》观后感(一):如果世界上有种魔鬼的人类民族,他的名字叫德意志

  从当年摧毁罗马的白肤金发野蛮人,到纳粹德国,以及2006足球世界杯开幕上的黑裙女人和皮裤男人,如果世界上有种魔鬼的人类民族,他的名字叫德意志。

  在很早的传说中,浮士德已经与魔鬼定下了契约,用灵魂的堕落尝尽人间滋味:有智慧,有美貌,有激情,有功勋......

  从不满足的德意志,用强力的方式,探索人类内心中种种的禁忌和黑暗,在死亡和血腥中训练美学,在暴虐和残忍中淬炼艺术,在冷酷和极端中提纯思想。

  玻璃笼,一个被诱惑而又死里逃生的男孩,迷恋上黑色的力量,膜拜已经丧失行动能力的魔主。从腼腆的大男孩,无顾自身的眼泪,排除障碍,稳步地学习黑暗的技艺,一切历史将重演,哪怕重新诱拐无辜的男孩去牺牲,以达成恶魔的黑色进阶。

  最后的仪式是杀死曾经的魔主,而自己也步入囚禁的玻璃笼,等待罪恶后,死亡前的无尽折磨。

  “我想要的是那时的你”,已经达成,那么选择同样的结局。

  德意志,用电影讲述了一个黑色进阶的魔鬼故事,踏上旧魔鬼尸骨而成长为新魔鬼的是一个面容娇弱,身体白皙俊美的青年。浮士德的灵魂渗入德意志的骨髓,带给人类的是他人莫及的对人性黑暗、残忍的深入体验----------可怕的是,它还很美!

  《玻璃笼》观后感(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一名纳粹的医生,残忍的虐待、性侵犯、杀害了许多孩子,并逐一在笔记中详细记录。自高楼坠下后他的肺失去了功能。终日躺在一个象密封舱一样的玻璃笼子里,维系生命。

  在一处偏僻的山林中的别墅里,他与妻女和女仆,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在这象囚禁一样的日子中妻子在崩溃的边缘,只能以偷偷停掉几秒呼吸机的方式,折磨着他,来发泄内心的不满与绝望。

  这一切随着一个男孩的到来而改变。他是当年医生性侵过的一名幼童,他来到这里要求照顾医生。医生的妻子不同意,但医生坚持要留下他。

  这时候医生已经知道他的身份,很难揣测医生的想法,是对往日的怀念,还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另一面在起作用。

  男孩的到来带着明显的复仇意图,但这不是个简单的复仇的故事,男孩明显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影响。一个人在房间,他最多的时候就是盯着他幼时和医生的合照。他静静的靠在医生的身边,如依赖在父亲的身边。

  他细心的为医生擦洗,剃须,让他看他和他女儿下棋,宛如一个孝顺的儿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夜晚在医生的脸上手淫。他记忆中既有医生对他的爱怜,也有医生禽兽的暴虐。

  他杀死了医生的妻子,打发走了女仆,在家中拉起钢丝网。穿上双排银纽扣的黑色大衣,全天都带着墨镜,那个焦虑单薄的少年已经消失了。

  他骗来陌生的小男孩,在医生面前,摊开医生的日记本,再现当日的情形。将装满汽油的针管刺入男孩的心脏,看着他扭曲的面孔挣扎着死去。脱掉男孩的衣服,匕首在他身上游走,男孩因恐惧而歌声更加凄厉,鲜血从匕首划过的颈间洒在男孩瘦弱的胸膛。如同一个仪式,他重复了医生的一切,他就成为了医生。直至最后一项仪式,他将医生拖出了玻璃笼,强迫医生为他口交,如同当年医生对他做的。完成后他钻进玻璃笼死去。

  将过去的一切重现后,他将时间结束在他幼年的时候。更象是一个隐喻,他不愿意看到医生后来遭受的痛苦,而将时间还原在当初,结束这一切。

  最后,明知他杀死自己的母亲,却仍然依恋他的医生的女儿,轻轻在他额头一吻说“谢谢你”。

  给他三星不是因为电影拙劣,而是不想向任何人推荐这个片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观看这部电影,不是一次愉悦的经历。

  《玻璃笼》观后感(三):《玻璃笼》

  《玻璃笼》则更是一部充满了惊悚恐惧的电影。网上分类大约是超现实主义。电影讲述一名曾在二战中疯狂残杀虐待儿童的德国军医在战后跳楼未遂(我觉得似乎也有可能是被男孩推下楼,但至少他自己也已经有自杀的意图),在异国他乡的一所孤独的寓所中仅仅依靠一台玻璃笼似的机器协助呼吸维持生命。在战时他钟爱并不断实施性猥亵的一名男童长大后找到他,对他实施了疯狂的报复的故事。

  电影着力刻画了疯狂的战争以及战争中狂人的兽行对人类心灵的巨大的创伤,将原本纯真无邪的儿童变成一个心理扭曲的恶魔。少年俊朗的外表和沉默寡言的文弱,和他内心潜藏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邪恶的念头形成巨大的对比。

  影片最开始以医生虐待一名儿童的场景开始。他对自己肮脏的灵魂也充满了厌恶,蹒跚走向楼顶。另一个孩子救下儿童,并随手拿走医生的一个日记。医生的跳楼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给人更多联想。我觉得更应该是儿童尾随将医生推下了楼。

  之后故事发生在海边一片树林中一座孤立的公馆之内。只有医生及妻子女儿和一个偶尔来打扫购买食物的女仆居住。医生的妻子不堪照顾医生的压抑和重负要求家人送来一名护士,此时男孩找上门来,要求担任护理医生的工作。妻子已开始极其反感男孩,并要求他离去。但不知为何医生要求妻子留下这个男孩,也许男孩威胁他要将他曾经的劣迹大白天下,又也许他对男孩心存依恋。

  很快,男孩便开始了疯狂的复仇行动。他依照医生在战争时期在日记本内记录的他自己亲手制造的残暴劣迹,将这些卑劣行径一一按原样实施到了医生自己身上。这种以牙还牙原本大约并不解恨,然而现在,对象是一个垂死之人,是一个依靠这机器才能呼吸的老头,似乎可怜至极。然而一旦想到他曾经作过的滔天罪恶,他鲜血淋漓的双手,而且残害的全部都是手无寸铁无辜无助的孩子们,便又觉得这是恶魔罪有应得的下场。

  最开始男孩将医生曾经是与自己的性玷辱回报了毫无动弹治理的医生,后来更是勒死了医生的妻子,将尸体放在玻璃笼上对着医生度过整晚。接下来男孩的报复越来越令人难以接受,他自己的内心也不断扭曲也变成了一个杀人的恶魔。为了让医生承受更大的负罪感和无止尽的痛苦,他按照医生日记里面仔细描述的虐杀儿童的场面,从外面找来无辜的儿童,当着医生的面完完全全复现医生当年的劣迹,让原本已经渐渐淡忘在医生脑海中的肮脏行径再次翻涌出现,让他原本努力排斥的曾经毫无人性的自己的一面不断的在眼前闪现,让他在无穷尽的悔恨和自责中品尝到刺骨的痛苦。而这一系列的复仇,则是以曾经和他一样的孩童的生命作为代价。罪恶再一次承袭下来,仿佛野火烧不尽的杂草,再一次在人性的黑暗中生根发芽。

  而最后,少年也钻入了玻璃笼,彻彻底底迷失了自己。悲剧永远在重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玻璃笼》观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