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法则》是一本由拿破仑·希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金法则》精选点评:
●2013年7月阅 自我暗示,祈祷的力量,如何培养自信,回报和补偿定律,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很朴素的道理
●百年前,美国的成功学已经如此完整,此时的我们读来,仍是韵味十足。
●我的黄金法则!
●他的书一向经典!!!
●偶尔励个志,部分理论和影响力、达尔文的密码、道德经的论调有点相似。
●自我暗示以及持之以恒 有点说教的感觉 但拿破仑希尔的理论值得深思
●看完很冲动,这么多年过去了,想想没什么用,还是听人教导的好。
●可能看这种书很快,成功学的例子很枯燥的,那些补偿原则,黄金法则不过是我们古哲人的结晶的翻译,换了个人讲出来,没有太多新奇,况且成功不可复制,只是接受这可以改变,还未接受的人呢?
●主动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改造自己的思想
《黄金法则》读后感(一):Gold rules
这算是我上大学以来完整看的第一本励志书吧。
本以为励志书这种东西会很枯燥无味,可是maybe因为拿破仑希尔的文笔很好,感觉整本书读起来很顺畅,很适合一口气读完,字体也很大。用了很多比喻,举了很多事例。
给我映像最深的是安东尼的演讲,好吧,虽然那是莎士比亚的原创,可在这里希尔用市场营销学对之做了一番解释,让我对安东尼和莎士比亚很是敬佩,有种想去看看话剧的冲动。
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当时图书馆只剩这一本可以借了,当当售罄了,可见它还蛮受欢迎的。
《黄金法则》读后感(二):黄金法则
这本书是属于励志类的,薄薄的一本,非常之实用。但是我用了3天时间才看完= =。
书中所说的黄金法则有2个:回报定律和补偿定律,前者的意思是,付出就有回报,后者的意思是,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这两条规律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
作者说他因为领悟到这两个道理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看着这本书的时候,开始了入职培训。中午有2小时的时间,同事们都打牌什么的,拉着我说不能脱离集体……但其实我不喜欢打牌,我想看书,看看MP4,然后睡会觉。但是不能不打牌。于是最后的结果是,在课上偷偷摸摸的把书的最后一点看完……
看完书的时候,已经贴了一排标签,从书里学到的规则去理解这件事就是:我付出了这部分打牌的时间给你的同事们,会给你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带来回报,或许不亚于我去读书带来的回报。
这样一想,我稍微舒服了点。但我也由此明白,我以前咋那么不合群了……
《黄金法则》读后感(三):智慧的法则,朴素的真理
2010年8月28日,我如愿以偿地远赴四川成都,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第一次踏入大学校门,激动万分,想着一定要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大展拳脚,成长成才;不仅要对得起含辛茹苦将我养大的父母,还要对得起自己那颗炽热跳动的心脏。
然而,不到三天,我就体会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含义。宿舍包括我在内共6人,只有我是来自农村,他们口中提到的WiFi,对某品牌衣服的品头论足,对夜生活的计划等,都是我的未知。他们在其乐融融的聊天探讨,我只能在一旁自惭形秽。
那几日,曾一度让我有了退学的念头。
白天是我们的军训时间,到了晚上,舍友们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或去KTV唱歌,或去逛街,或去喝酒吹牛。每次他们喊我一道之时,我只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一是因为自惭形秽,二是因为囊中羞涩。
于是,图书馆便成了我的常入之地。
那日,我在琳琅满目的书架前徘徊,犹豫抉择哪本之时,一个胡茬满布却又精神矍铄的金丝眼镜男小心翼翼地把一本书放进书架,金黄色封面上的四个黑色吸引了我的眼球——黄金法则。
待金丝眼镜男远离之后,我拿起了《黄金法则》,作者是拿破仑·希尔。当时,我只知道拿破仑·波拿巴,并不知道拿破仑·希尔,我想,叫拿破仑的人应该都很了不起吧。
于是,怀揣着期许,我小心翼翼地开始翻阅。前言很长,也很冗杂,很多人给予了拿破仑·希尔或《黄金法则》很高的评价。当时,我并不知道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影响,只是心底好似有个声音在呼唤,要我去读这本书。不容迟缓,我合上书本,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便向宿舍走去。如果我能知晓未来舍友对我说得话,我一定会健步如飞。
在此之前,我都是在图书馆里面借读,因为发现一本不适合,可以随时换下一本,可以有众多的选择权。
《黄金法则》给我的初时感觉,文字朴实,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侃侃奇谈,但很烧脑,烧脑细胞。几乎每章节我都要看上两三遍才能够完全理解。现在想来,主要是我当时的理解能力与生活阅历不足造导致的,但它给我带来的影响,却受益终生。
整整一个星期的夜晚,我读透了它。
深夜,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宿舍的地板上,躺在床上的我久不能寐,脑中全是《黄金法则》中的语句。它们,犹如一股清风,让我醍醐灌顶;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为我照亮前行的路。
它是失落的经典,是朴素的真理,也是隐密的预言;在心理暗示、培养自信、说服力、吸引力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论述。
法则即智慧,它不会让你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它也许会在某一刻让你怦然心动。事实上,每个成功人士都在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这也是《黄金法则》阐述的道理。
很快,我便摒弃了之前的自卑,也不再自惭形秽。没有见识过的新鲜事物可以去了解,可以去学习;将军出于卒武,宰相始于小吏,是金子总会发光,英雄不计出身。
从第一次阅读《黄金法则》至今的7个年头,我一直未曾忘记它,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一定可以做到;每天早上也都会提醒自己,只要好好努力,上天不会辜负与我。
都说,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精神的食粮,确乎如此。
《黄金法则》读后感(四):黄金法则 不变的真谛
在11月2日京东半价优惠中抢购到了这本书,花上十五元不到买到这样一本书也不算是什么吃亏的事,读完后发现,拿破仑希尔在80年前写的东西如今被各种励志书改写着,如果要说《C++程序设计语言》是C++的开山鼻祖的话,那这本书可以算是无数本励志书的鼻祖了。
既然书名叫《黄金法则》,可以料想到书的编排是以一条条法则进行的,这与柯林的《七个习惯》类似,但黄金一词显示出了这些法则的重要性,更何况近80年来几乎所有的励志书都逃不出这些法则,在我看来,这些法则倒真是不变的真谛了。
可以说,这是一本心理学与成功学相结合的书,但很显然作者也不是天马行空大说特说,至少还是以事实为依据。第一章中作者提到人的感觉刺激来源有四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学校教育、书籍报刊和杂志,并且指出每个人的一切都是两方面因素的综合-遗传和环境,虽然无法克服遗传,但每个人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关于如何改变,这就引出了本书后面的部分。
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作者分别讲述了自我暗示、回报定律、树立自信、培养习惯、培养记忆力、演讲能力、说服强迫和补偿定律这些作者认为在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法则。虽然这些法则之间联系不是很大,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显得不是很连续,但孤立来看每个法则作者倒是概括的极其精确。在自我暗示中,作者提到每个人可以充分利用自我暗示的机制取得成功,方法很简单,努力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直到找到你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努力方向,找到后就把该目标用一句话清晰地概括出来,然后牢记于心。任何目标,无论大小,都要通过自我暗示,才能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同时扎根,而那些主导你意识和潜意识的想法和念头,必然会主导你的生活,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来控制。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作者由自我暗示引出了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暗示,向读者展示了暗示的力量,催眠或者占卜这些都可以归于此类,暗示甚至能够杀死人体中的细胞,制造疾病但也可以让疾病不治而愈。
在回报定律中作者提到了物以类聚的思想,指出人的思想似乎遵从某一法则:越是占据心神的东西,越容易在生活中出现。作者认为你对外界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把什么样的人吸引到你身边。可以说,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是你自己的模样。而我们对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无论是否公平,最终都会回报到我们自己头上。
关于树立自信,作者列出了七步经过科学验证极其重要的方法,其实也就是通过自我暗示让特定的想法和愿望在意识和潜意识中扎根,这七条如下:
1、我知道我拥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做成一切我想要做的事情。我知道,我只需要树立起这样的坚实信念,并且将之付诸行动,就可以成功。我做得到。
2、只要某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停留得足够久、足够深刻,它就会变成现实。所以,我每天都会在脑海中重复一遍,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3、我会努力掌握和利用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把我所想要的东西吸引到我身边。这样的努力会让我变得更独立、更快乐。我会更加同情周围的人们,也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无论是在身体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我会展露出真心的笑容,让别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4、我会改掉半途而废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坚持到底。从现在开始,我会首先把想要做的事情构思清楚,列成合理的计划,然后再全力以赴去执行,绝不受任何事物干扰,直到梦想变成现实。
5、我已经列出了未来五年的详尽计划,包括我每年要赚取的收入。我会用高效的、令人满意的工作换取这些收入。
6、我完全明白,只有严格应用回报定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所以,我绝不会做任何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会把我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力吸引到身边来,从而取得成功。别人会为我服务,因为我也会为他们服务。我会赢的周围人的友谊,因为我对他们以诚相待,真心做他们的朋友。我会用勇气战胜恐惧,用信念祛除怀疑,用爱和同情取代心中的憎恨和尖刻。
7、我会学习如何挺直腰板,用清楚、准确、简单的言语表达我的思想,并且说话斩钉截铁,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我。我会让别人注意到我,因为我也会注意他们。我会摒弃一切自私的想法,竭诚助人。
在环境中作者特别强调了一点着装问题,这是我们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对和我们打交道的人亦是如此,所以说,花钱买一套体面的衣服并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必要的,有价值的投资。一套好衣服并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这是基于心理学原理得出的结论。同时作者也认为,你每天接触的人是对你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一定要选择跟那些能够理解你的想法和目标,能够激起你决心和斗志的人来往。要是你认识那种总是看生活的消极一面,总是不停抱怨的人,那就尽快与他们断绝关系。
书的后续几章看起来连贯性要比前面的差一些,关于记忆力的培养做到关键的一点就差不多了-注意相关事物的联系。联系记忆能大大降低回忆的难度,潜意识会对外来的印象和感觉进行分类。在说服强迫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用的词:心里群体。这种群体往往会在集会的时候出现,而群体不可能比它最聪明的成员还聪明,只可能比最愚蠢的成员还愚蠢,究其原因是在此时一群人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而随着人数的增加反而更容易产生崇拜和同情,也更容易进入飘飘欲仙的忘我状态,身处群体其中的每一个人也会做出平常无法做出的举动,而这些举动有时并不是有益的,理性丧失后进入一种原始的精神状态。在最后一个话题补偿定律中,作者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补偿定律的作用,它要求每个人都把欠下的债毫厘不差地还清,总之成功和失败就是补偿定律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
本书最后一章对之前的法则进行了总结,只有遵循这些法则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而如果全人类都遵循这些法则,而由作为细胞的每个人组成的巨人就会永远生机勃勃。在我看来,也许,这也正是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的伟大前景。当然,一切的一切都在于运用,做总比说要重要的多,R2A2(Recognize,Relate,Assimilate,Apply)公式的应用就看每个人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