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12 00:54: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摘抄

  《中国人的信仰》是一本由智怀 / 王少农 / 萧野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211图书,本书定价:31.00元,页数:201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信仰》精选点评:

  ●轻松的口吻讲述中国人的信仰

  ●垃圾...

  ●这是一本帮助你理解什么是“伟大本身蕴含的伟大”的含义的书。

  ●中国人的信仰

  ●重拾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一):当代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书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腐败,不是痛涨.

  是一个一个高官倒下背后缺少拯救灵魂的东西---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这本书直接告诉我们:

  一切的危机就是信仰的危机.

  看出作者的眼力是独特的,书是真诚的,有力量的.

  看了这本书,很受益.反复地看,明白了.怪不得很多官网在对这本书作宣传.新华网及各地分网都做了报道.

  很多读者都会心地笑了.有了这本书,我们看见了希望.

  有缘看过这本书,特推荐.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二):欲望和信仰是我们的天性

  书中对几位道家之人的访谈让我对道学信仰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在外人看来,道教虽然玄乎,但是它不加掩饰地肯定了人的两个天性,一个是欲望,道学讲一切顺其自然,以“道”引导,“欲”也是给人欢喜的好事;二是善,道学认为身处“轮回”中的人是一个修炼阶段,是修行真善的阶段,唯有修行真善才能强身健体,进而等待机缘修“术”悟道,进入无穷无限无极之境。我觉得道家修“术”可谓“痴”,道教之玄多是因为修行之人对他的“术”抱有超常的期望,然而“善”之德加上“痴”之道才是道家真人。

  书中的“信仰启示录”篇章写的真当得起“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句赞美。(一)说起“仁爱”就会想到孔子的话“仁者爱人”,仁者被爱,故“仁爱”是被爱爱人,人是平等的,爱是相互的,拯救是相互的。书中认为人类的信仰是同一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共同信仰应尊重“人性”,“仁爱”是人光辉的神性、“仁爱”是天赋人性。(二)自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必须要用和谐的方式来实现。和谐应上升到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的高度,和谐文明的特征是和平,提倡的是仁爱。和谐的出现是渴望和谐的人在推动,和谐人法天地自然建立内心的秩序,和谐人的武器是赞美,是微笑,是祈祷。和谐不是斗争出来的,而是赞美出来的,因为赞美,爱就有了力量,因为赞美,人心向善。婴儿在赞美中成长,老人在赞美中长寿,智者在赞美中进入永恒。(三)昏暗中自己发光就成了众人的光明,贫穷中自己开窍就成了社会的财富,柔弱中自己成长就成了天地的巨人。用仁爱的心发出赞美的话,鼓舞人、激励人、造就人,使人成功、幸福、快乐,经由仁爱之路——仁爱、和谐、真诚——定能得到温暖和幸福。我们原本就是被拯救的对象,原本就是被爱者,此可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于是大家共同获救。

  书中的“信仰访谈录”篇章有对信仰的真诚的理解。信仰是个人气质、成长经历和环境的选择,“和而不同”。怎样看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只需要看他是否在赞美。人们对信仰的追求,是自发的爱国行动。最高层次的国家关怀人的内心,是心灵的国度,信仰的家园。

  书中的从“有信仰的生活”到“中华文明重光”三篇章讲内外兼修。内法天地、敬自然,可意会不易言传,该书已尽力。外修五阶梯“感恩、欢喜、赞叹、祈祷、圆满”,感恩顺应本性,欢喜是生活态度,赞叹是力量,祈祷是行动,圆满是自信的创造、尽善尽美的体验。外修真正的生活——衣食住行,贵族因文化而贵,因信仰而贵。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三):下半身的信仰

  我总觉得这么哗众取宠的标题对不起这么严肃认真的书名和这么严肃认真的封面,但是想想荷兰狂人这种就感觉反过来了:用这个标题来写这本书的书评看起来是对不起这个标题。

  在生活的某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世界的那种光芒,仿佛你能体悟到这个世界背后的真理,背后的大爱,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东西。然后你很高兴,然后你把它写下来,然后你每遇到一个人就要说一次,然后你觉得生活有了动力,有了力量,然后你觉得你有了信仰。

  也许这个世界需要有持久高潮的人来挽救那些终日阳痿的人吧。

  怎么开始说比较好呢?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说“伟大”一词的时候,这其中就包含了一种伟大的概念,或者说,一种像催情一样的东西。在我上学校那见鬼的数学史课的时候,发现大家沉迷于一个个陌生的熟悉的名字,然后为这个名字有“伟大”这个前缀而高潮迭起。这个也同样如此。你想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大家都向往着共同的目标,大家都为同样的东西努力,这是多么爽爽爽爽爽的一个人间天堂完美世界啊!但是高潮过后,你发现你在读的是《1984》或者是《美丽新世界》,从此以后你就患上的心理性阳痿,我就是这样。

  所以这里面有一些很有趣的概念,比如说罗斯福说的“我们所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这样一种带有抽象感觉的自指。比如说如果你要有信仰,那么你必须先相信有信仰本身这个东西。而实际上很有可能反过来也是对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可能是充分的,我们有一些这样的例子。),当你相信了可以有确实的信仰的时候,这种坚定的相信本身是否就是一种信仰呢?天知道,我不知道。

  其实有时候觉得弗洛伊得说得蛮有道理的,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都是从下半身开始的,也许这暗合了佛教说这个世界都是虚妄并且你要管住你的下半身的说法。而且严格地来说,我并不能把你天人感应的状态和你下半身高潮的状态区分开来(谁能教教我?),所以在我看来限制自己的下半身然后去和老天搅基与不管什么天地人我只要操操操就好就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形式的不同而已,或者说血液往哪个方向流的问题而已。(如果你天人合一的时候倒立一下,那就更好了。)

  好吧好吧我们来说点严肃的。作为一名臭读书人,我们有时充满着表达的欲望,而在表达中我们更喜欢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两个喜欢!)而且更糟糕的,我们常常相信有某种意义上的真理(包括相信没有真理这一点),这往往让我们认为眼前所见让我们冲动得不能自拔的就是真理。所以我们蛮喜欢谈信仰啊什么的,而且真理嘛,真理嘛,真理是普遍的大家都认同的嘛。所以这不就悲剧了嘛……

  我不否认仁爱,和谐,真诚这种能帮助我们构造一个更少冲突的社会,但是我不太确定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一个更少冲突的社会:这意味着我们都要仁爱,和谐,真诚?那我骨子里那种原生的杀人的冲动怎么办?当我真的想的和你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当你要仁爱没和谐,要和谐没真诚,要真诚没仁爱的时候怎么办?当你们激动滴抱在一起为信仰泪流满面以后发现自己肚子在呱呱叫怎么办?我觉得我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虽然正在向很理想化的工作前进。所以我蛮羡慕那些能为“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中国正在不断崛起”这种抽象概念兴奋同时又看着隔壁被拆迁的人的。我蛮羡慕那些只要闭上眼睛就能创造出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的人的。我曾经可以,但不是现在。我,厌倦了,厌倦这种手淫式的天人合一了。

  我喜欢河伯说的,通过你们所鄙夷的,到达你们所渴望的。所以我也喜欢把它反过来。

  你们加油吧,通过你们所渴望的,到达你们所鄙夷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人的信仰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