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 腾冲》精选点评:
●有些历史你可能还不知道,但有机会请务必去了解
●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的敬这人世间的良心。
●一座城市 人民愿意去做并且有智慧去做一件事 真好啊 滇西抗战纪念馆、滇缅抗战博物馆都写着“人类历史是你们永远的家” 他们在腾冲是真的有家 驼峰航线简略提及远征军遗骸归国未能纳入真是特别遗憾 腾冲真的不会忘却 喜欢这里
●最有价值的是最后的那些老兵们的回忆,尽管只是片段,弥足珍贵。
●泪目,有生之年一定要实地看看,感谢央视影音,之前找了好久,都是不清晰,趁着周末,正好都看完了,下一步看看余戈的滇西抗战三部曲!
●最后的名单才是财产
●
●中国远征军滇西作战
●震撼
●“我们一万多人上火线,到现在才剩下800多个人,其他人都去哪了?”他说完就哭了,我们全体还有学校的学生都跟着哭。
《腾冲 腾冲》观后感(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关于《腾冲 腾冲》的一些摘录
为了你们的明天,我们献出了我们的今天。——无名氏
县长邱天培,不顾百姓逃亡但没有投降日本。19年后25岁的女儿邱钟惠成为中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26届世乒赛。
逃走的人把命运交给历史,任由历史评说,留下的人却注定要面对现实,承受现实苦难。
密码本都让敌方拿走了,敌方完全掌握我方行踪,我方还在猜测是不是上级有内鬼,还能破釜沉舟成功渡江,真的不容易。
“不要抢不要抢,日本人放过毒药呢?”那时候当兵的饿,管他毒药不毒药呢。
不怕(打仗),上刺刀都不怕。我们那个时候正年轻,我们脾气倔,我们来宣誓。那时候正当时,怕什么。当兵人,不怕死!
关于怕不怕死,198师的制式回答是:怕死,不怕日本鬼子。
预备二师师部勤务兵李华生:怕。也没有办法呀,怕。已经死了那么多人,光我一个人骑着马去找那个(机枪)阵地,还不是死,没准还是死。(笑)到了后面他的机枪怎么打,打不着我。
“中国兵万岁!勇敢万岁!杀!”
蒋介石电令卫立煌:务须于9月18日国耻纪念日前,夺回腾冲。 末日降临,“腾越守备队”当日就得到松山守军“全员玉碎”的消息。
在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小人物(蔡兰惠)的命运有时就像一片树叶,随风飘荡,不知所终。
日军用“玉碎”来美化自己的覆灭,远征军的胜利该用什么来形容呢?有人给出了两个字——惨胜。
“我不说话,让文物说话。”(提及日本人否认慰安妇一事时,博物馆馆长举证说明)
综合自渡江起,至克复腾冲,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生俘敌军官4名,士兵60余名;毙敌藏重康美大佐以下军官100余名,士兵6000余名。
我亦伤亡军官1334名,士兵17275名。
《腾冲 腾冲》观后感(二):五百年的腾冲城化为焦土,实在可惜
1. 参与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相对来讲还算“幸福”,既有美军带来的美式机枪、火焰喷射器等先进武器,也有美国参谋的辅助作战,将士们还得到了美式的训练方式,还有美国轰炸机(比如飞虎队)的强力辅助,还有当地民众的“烹羊宰牛”。这在中国普遍的艰苦抗战史上算少见的。
2. 腾冲战役中方惨胜,先是跨过怒江,仰攻高黎贡,因为气候恶劣、准备不足,远征军损失惨重。选择雨季攻山是错误一,物资准备不充分致不少将士冻死山上是错误二(这点至今还没太想通,军队里肯定不少的本地士兵,山上什么季节,什么情况应该了如指掌才对);之后是攻打腾冲城,腾冲城坚若磐石,易守难攻,远征军攻入城中付出了不少代价,而且在城内与埋伏好的日军打巷战,也是损失惨重。此战歼灭日军6000余人,远征军损失近万人。
3. 历经五百年的腾冲城在二战中化为一片焦土,实在可惜。
4. 老兵们回忆起来也不失幽默,讲述了不少战争中的趣事,比如:战场啦啦队、民众把炸弹叫做倒洋芋、用灌生鸡蛋的土方法救美国飞行员、用三克油称呼美国飞行员等。
《腾冲 腾冲》观后感(三):腾冲----不只有人口地理分界线
大多数外人知道腾冲可能是因为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每次当我向外人介绍家乡籍贯的时候,有些人听到后会一个激灵似的应到:“哦,腾冲,我知道,那什么人口地理分界线上的一点......”每次听到别人这样的回复,我有点沾沾自喜,觉得家乡在外还算小有名气。可隐隐也有点不安,因为长年求学在外,慢慢我也像个外人一样,对腾冲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除了这个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内容可以向外人介绍了。
时间和距离的不应是我淡忘的理由。这次寒假回到家乡,带着对家乡既内疚又好奇的心情,不算是很偶然的翻到了《腾冲!腾冲!----中国远征军生死战》,想补点家乡史。初细看了书的前几章,后主要看纪录片,书略看做补充。
腾冲的二战史迎面扑来,让人感觉有点沉重:我才知道原来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是两条不同的公路,史迪威公路是在滇缅公路之后在腾冲抗日胜利之后才修建;才知怒江竟发挥过这么大的作用;才知高黎贡山竟发生过如此艰苦卓绝的战斗,仰拱高黎贡的战斗竟如此惨烈;才知攻克腾冲城的战役竟如此艰难;才更加确信来凤山上的过去的炸弹坑和战壕一定比现在要更多更大,才知国殇墓园里“饿死不吃军粮”等众多雕塑的由来,也才比较大概的了解到中国远征军的由来,原来飞虎队们和“驼峰航线”并不真的只是传说……
几段感触比较深的读白:
为了你们的明天,我们献出了我们的今天。----无名氏
1300多顶钢盔,每一顶钢盔下,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滇西抗战纪念馆内)
同我们熟知的许多名山相比,高黎贡山的日出不算壮丽。然而,笼罩这片山巅的历史的天空,注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充满血色。
在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有时就像一片树叶,随风飘荡,不知所踪。
我目睹着腾冲城在慢慢的毁灭,我可以看到一栋栋房屋在燃烧,一个个炸弹坑以及双方的厮杀。战斗结束,每栋建筑物、每个活着的生命被彻底的摧毁了。死亡的波浪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冲刷着整个城市,腾冲城已经被毁灭了。 ----美 布维尔·刘易斯
日军用“玉碎”来美化自己的覆灭,那么远征军的胜利该怎么形容呢?有人给出两个字:惨胜! 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抗战、焦土抗战,腾冲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
最后,那位将军又说“我讨厌战争!”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历史应该被铭记,和平应该被珍惜。苦难若不能使人崇高,那么困难将全无价值。腾冲还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只是这段历史有点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