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经常说“离婚”的人,最怕离婚(点击)
作者:无限延伸的三角
最近,《演员请就位2》真的很火。
当然,看点也的确很多。不仅有赵薇、尔冬升、陈凯歌、郭敬明四位大牌导演坐镇,逐个点评演技,调教演员。而且,40个或资深或年轻的演员齐上阵,PK演技,也很有话题。
此外,节目的设置很有意思。可以说,游戏规则真实残酷,揭开表面的温婉面纱,直接让参赛演员从演技、角色匹配度和知名度等方面接受市场评级,由高至低分别为:S级、A级、B级。
这些级别有什么作用?优先选角色。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是最后一名,你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剩下什么你就演什么。
这不,鲜明的划分,让节目“惊喜”不断。倪虹洁、温峥嵘、唐一菲她们都被分到了B组。还有,令赵薇惊讶的,81年出生演技能打、作品也多的马苏,居然也去了B级。要知道,她可是飞天奖,金鹰奖,华鼎奖的三料视后。
马苏自己也很难受,她说:“我入行当演员18年,在第16年的时候,还是一个很抢手的演员,可以大把地接到剧本,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角色,而如今一下子就落入到了无戏可拍的窘境……只能去演别人的妈。”
相比这些40岁女演员的尴尬,40岁左右的男演员杨志刚,却被分到了最高级别S组。制片人不约而同对他充满信心,甚至制片吴毅还说,“正好是一个作为男演员的黄金年龄。”
乍一听,是不是很气?都是40左右,凭什么女演员那是“过气”,男演员就成了“黄金”?
评委赵薇针对现在男女演员的境况,说到,“我那天看到女性的广告,所有的化妆品护肤品,睫毛膏粉底全是小男生在代言,我说姑娘们都去哪了?”
“大家都说女演员40+有各种困境。但我觉得根本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所有女性演员都有一种很难出头的问题。”
这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话题频上热搜,评论留言近万条。网友纷纷说:
“在娱乐圈,女性做什么都容易挨骂,资源都倾向男艺人……女性真的太难了。”
“赵薇说的很对,不仅是演员,女性在各行各业都很难出头……”
“真的是做女人难,做个中年女人太难了……”
大家好像恨不得回母系氏族,重新再活一遍。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个“女性困境”的发声者,是赵薇。
赵薇,何许人也?
还在北影念书时,就被琼瑶挑去,演了宇宙级流量神剧《还珠格格》的女一号,红遍大江南北。演艺生涯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人的终极追求。再后来,热门电视剧、电影一部部播出,她的事业更是如火如荼。
她是拿到一手好牌的人,大家都以为她会挑着好资源,继续演下去。可她居然做了一个决定,重返北影攻读研究生,后来转行做起了导演。
每一次说“离婚”,都是在挽救婚姻?(点击)
为什么?
在接受杨澜访谈时,她回答了很多人的疑惑:
“一直红下去,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情。”
“你想想看,我们认识的老演员如秦怡老师等,她们在青春年华的时候,名气不比你现在红火的时候差,甚至更大,时代就是这个样子,你是可以有一天冲到当时最高位置,但在整个历史长河里,你还是沧海一粟,所以不需要去追求那种东西。对我来说,早一点做这种心理建设是很健康的。”
所以,赵薇作为一个“女性困境”的发声者,是有缘由的。因为她是清醒的,清醒地了解那个“名利场”里的游戏规则。在她眼中,“明星是非常虚荣的职业,很容易被虚荣心带走,观众喜欢你赞美你,连你的缺点也会说成是优点,你听多了之后,可能你自己也以为是这样的。”
在当红时拥有这份清醒,是非常独立、成熟的心智。因为她没有把自己嵌入“名利场追逐当红”的环境,也没有被群体的动力、观众的评价带着走,而是可以从中跳出来作决定。
也因为这份拥有成人人格底色的独立,赵薇提早为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并行动力超强地规划了事业和人生。读研究生,做导演,甚至踏足商业,经营酒庄,与丈夫一起多地资本布局。
所以,在节目中,当其他中年女演员在诉说不公时,同龄的赵薇已不需要再杀入40个演员中PK抢夺S卡。
因为她不仅是拥有演技的演员,同时还是有作品的导演,甚至还自身携带资源。所以,她可以云淡风轻地端坐在导演席,去安慰忐忑参赛的黄奕,去给有潜力的演员发S卡,甚至可以为女性的困境发声。
现实社会,石头森林,竞争遍布。与其去抱怨游戏规则的不公,不如接受它并跳出游戏规则,甚至可以让自己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3.
对自己有一份允许,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再往深层走一步,赵薇和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
节目中,42岁的倪虹洁袒露自己没有角色可演。
“我就演过娄艺潇的妈,杨颖的妈,马思纯的妈……”
这种思维模式的潜语言可能是,“我现在是匮乏的,所以你要为我负责,给我食物。”但这种思维模式,其实还是婴儿式的。因为,你需要别人的允许,别人的同意,才能够满足自我的需求。
而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人,是可以去打破那个婴儿模式,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除了向市场和男导演们呼喊,“请多捧捧女演员们”之外,还可以拓宽自己的选择权,成为自己人生的掌控者,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比如尔冬升,在演员道路上遇到瓶颈,遂而转做幕后,一步步成为导演。再比如赵薇,可以用演技来争夺资源,也可以做导演自己决定角色,也可以直接积累人脉和资金来支持自己的事业。
不是说,所有困境中的女演员都要选择去做导演,而是说,你要对自己有一份允许,允许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无论身处何种职业,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你都可以允许自己拓宽内在的思维模式,打破别人主宰的食物链,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世界,让自己建立起独立的物质体系,让自己配得上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4.
整理自身的内在资源,修复打烂的牌
《演员请就位2》的另一个看点是,赵薇和黄奕的同台。两代小燕子,当年可谓名气相当。如今,不可同日而语。
黄奕有些紧张地站在舞台上,自嘲经历两次婚姻失败的自己“一手好牌打烂了”。的确,很多人都说,她栽在婚姻和情感上。
每一次说“离婚”,都是在挽救婚姻?(点击)
出生在上海弄堂的黄奕,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她就像个留守儿童,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小学二年级,她的父母离婚了,这对于她而言又是一个打击。所以,她可能相对来说更缺爱,也没有安全感。事业上再成功,都没办法填补她内心的空洞。
很多人也像黄奕那般,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空洞,没有办法像赵薇那样建立更加独立的心智。
由于没办法自身建立独立的情感体系,所以她们对于另一半的情感负荷很大。这种感觉,就像她们自身是没有脊椎独自站立的小婴儿,只能依靠另一个人,才能支撑起自己的安全感。
对黄奕来说,为了想要有个家,“遇到了看起来对的人,就赶紧结婚”。可是,那也只是看起来对的人。最后的结局,是黄奕口中的“上错花轿”“撞过南墙”。
那该怎么办,因为把牌打烂了,所以把过去全部丢掉?因为感情上受过伤,就再也不相信男人?因为曾经太依赖过别人,以后把自己牢牢包裹起来,凡事拒绝别人的帮助?
不是的,自己做自己的“父母”,并不代表要彻底斩断“婴儿”式的思维模式。再糟糕的过往,也涵容着人生的很多的资源。关键,我们要去清点它。
多年后重新站在舞台上,演着《风月》里的如意。倒是不意外陈凯歌对她的高评价,表演有层次,眼睛里有戏。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她对情感绝望之处的拿捏是极有分寸的。
经常说“离婚”的人,最怕离婚(点击)
“因为失去过,才会格外珍惜。气定神闲的背后,是与过往的和解。原谅过去,拥抱自己,感恩生活,好好活着。”那些打烂的牌所整理出来的资源,在她的演技里,也在她的话语里。
《心理咨询师必知的40项技术》
UM心理 | 独家首发
倒计时 2 天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