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脱口秀大会》迎来决赛,入围全国六强的选手分别是:王勉,王建国,呼兰,李雪琴,杨笠,杨蒙恩。
在这几位选手里,有一个女孩是脱口秀门外汉,但却通过自己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无数观众和网友的关注。
01
这个1995年的女孩,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丝毫没有所谓的“网红偶像包袱”,操着一口东北大茬子味的普通话,讲着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她的段子,每个字都是笑点,一时之间,关于”被李雪琴笑死“的话题迅速爬上了热搜。
论李雪琴的段子能有多厉害?
我有一个最近比较倒霉的朋友,既失恋又失业,天天把自己裹在被子里,滴水不进,油盐不碰。
就在她快要“不行”了的时候,我推荐她看《脱口秀大会》,结果看到李雪琴讲段子的时候,她“活”过来了,当天就拉着我吃了一顿烧烤。
不得不说,李雪琴不仅段子有笑点,整个人也是长在了笑点上。
说起段子来,行云流水,自嘲起来,也是无人能敌。
其实李雪琴早在2018年就已经火了。
那时,她在抖音发了一条短视频,视频里,她素面朝天,一头粉发,用浓重的东北口音喊话吴亦凡:
而在4个月后,吴亦凡也用东北话回复了李雪琴一条视频:
从此,李雪琴火了,立马成为坐拥300w+粉丝的网红。
可这种低级趣味,不也成为了大家的快乐源泉吗?而那些瞧不起她的人,不也是边骂边笑吗?
可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李雪琴,一个来自东北,手握百万流量,幽默到骨子里的低俗网红,那么我想说,你错了。
真实的李雪琴,并没有那么“快乐”。
02
我们所不认识的李雪琴
李雪琴的人生,没有什么笑点可言。
1995年的她出生在东北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直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本就缺失了父爱的她,也并没有在母亲身上得到太多的关爱,反而得到的都是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苦。
离婚后的母亲,情绪非常不稳定,无处宣泄的她只能把年少的李雪琴当做出气筒。
那时候,李雪琴的生活被乌云遮住了光芒,她开始恐惧,恐惧跟母亲相处的每分每秒。
因为,她总是能在写作业或看电视的时候,无缘无故地被母亲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中伤。
后来,为了让日子能够太平一些,她索性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时时刻刻照顾着母亲的情绪。
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在外面偷偷释放,如果释放不了,就藏在心里,然后回家用满脸笑容面对母亲。
这种母女之间的角色错位,让李雪琴更加“早熟”,也变成了一个极度敏感的讨好型女孩。
对于这段经历,李雪琴再度回想起来的时候说:“我妈是我带大的。”
更令人感到窒息的是,李雪琴的妈妈从来不允许她考第二名。
这并不是因为“望女成凤”,而只是因为妈妈不想被人说“离异的女人没有带好女儿”。
其实最让我佩服且心疼的,是当时的李雪琴,她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也害怕母亲因此崩溃,于是李雪琴在学习上一直很拼命。
后来,她考上了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又只身一人奔赴纽约读研究生,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学霸。
后来,母亲再嫁,身在重组家庭的李雪琴,更加渺小,几乎没有人在乎过她。
于是,她只能自我娱乐、自我调侃。
家庭的不幸,就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让李雪琴看不到一丝光亮,她越来越自卑和敏感,也越来越习惯于讨好别人。
直到大学的时候,她一直自以为相爱的男友,又一次捅了他一刀,这次,她压抑许久的负面情绪,彻底决堤。
那个男人,拿着李雪琴的校园卡,带别的女生去看电影。
从那之后,李雪琴也像母亲一样,时常情绪崩溃,严重的时候,她整个人是失控的,蹲在路边嚎啕大哭。
也是那个时候,她发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李雪琴的骨子里,有天生不认命的劲儿,即便患上了抑郁症,她也一直在寻求帮助和自救。
只是,这些都治标不治本,李雪琴陷入抑郁中,反反复复,无法自拔,几番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
然而,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带着满身伤口,时不时还要疼一下的李雪琴,却能写出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
03
让别人开心和让自己开心
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在李雪琴的自述中,她说自己虽然是一个悲观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不能让周围的人快乐,她自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很强。
是的,李雪琴确实有着非常强的共情能力,但这也着实是她人生的负担。
越是能够体会众人的痛苦,就越说明她的内心有着数不尽的痛苦。
李雪琴讲起过自己绝望的经历。
她说,在一次加班的时候,她突然崩溃,整个人不受控制,一心想要“解脱”。
于是,她拿起了冰冷的水果刀,划在自己的皮肤上。
但当她发现自己没死成之后,她便放弃了,在自己为自己包扎好了之后,她给朋友发了信息说:“ 我刚刚浪费了一个小时加班时间自杀,没死成。”
这种云淡风轻的语气,真让人心疼。
李雪琴之所以不把最脆弱和最悲观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是因为她害怕失去认同感。
她曾说过,每次在发了视频之后,她都要在评论区里找“哈哈哈”的留言,因为只有“哈哈哈”,才能让她觉得,自己是被认同的。
而这些,恰恰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
因为不被允许,所以只好学着逗乐别人和隐藏自己。
一个人,有多卖力逗乐别人,就有多用力地隐藏自己。
因为她的真实情绪,在原生家庭里是不被允许的。
长期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只好用父母喜欢的方式去“博取”肯定。
换句话说就是:既然你不喜欢真实的我,那我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而对当时的李雪琴来说,只有隐藏自己的情绪,才能换来母亲的笑脸,所以她便习惯于逗乐别人。
于是,她的人生态度就变成了:我不开心没事,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因为不被重视,所以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一个从小就就生活在不被重视的家庭里的孩子,会逐渐成为过度牺牲的人格。
也许最初的李雪琴,只是想要得到母亲的关注,所以只好牺牲自己的快乐。
久而久之,这种牺牲内化了,于是在李雪琴的认知里,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后来,李雪琴做到了,她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开心和放松,但是她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我想,她比谁都清楚,讨好别人其实是一件接近于“自我摧毁”的事情。
因为在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注定无法成为真实的自己。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让她疲惫不堪。
一个希望能让所有人快乐的李雪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因此也失去了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04
致所有李雪琴女孩:
人间很美,你值得更好的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存在着无数像李雪琴这样的女孩。
她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每天都像初生的太阳一般,朝气蓬勃。
可在现实中,她们的世界却总是乌云密布,不见晴天。
而越是渴望晴天,她们就越想照亮别人,然后借助那一丝微弱的光,感受温暖。
在这里,我想对无数个李雪琴女孩说:
不管是谁给你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这都不代表你不够好,恰恰是因为你足够好,所以才心甘情愿地承担了这些苦痛。
也许你正试图掩盖身上的那些伤痕,但是你要知道,这样做只会让痛过的地方更痛。
也许你默认了那句“人间不值得”,但是你要知道,虽然人间不值得,但是你值得更好的一切。
希望你今后的人生,要努力让自己快乐。
共勉。
写在最后
还记得“网抑云”的梗吗?
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很多人并无法分清抑郁和不开心的区别,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没有认知。
这样的后果便是,抑郁的人更抑郁,不抑郁的人也抑郁了。
不要等到整个人彻底决堤再求救,从现在开始,抛开顾虑,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生了病。
如果你也经历过不幸福的原生家庭,或者内心有些情绪无法发泄,可以长按下方联系我,跟我聊一聊~
记得扫码找我
点个在看
拥有美好且快乐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