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都柏林怪探》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0-09-16 17: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都柏林怪探》经典影评集

  《都柏林怪探》是一部由约翰·亚历山大 / 迪尔幕德·劳伦斯 / 吉姆·奥汉龙执导,加布里埃尔·伯恩 / 科林·摩根 / 杰拉丁·萨莫维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都柏林怪探》精选点评

  ●1.一直以为小记要领盒饭 2.Sarah真美3.Mal十分十分可 (╯﹏╰)b

  ●电影的品质很高,从表演摄影再到故事设定都很好。但是,要能对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代入感需要对爱尔兰的宗教社会有着比较深的理解体会特别是第一集,这点对很多非英国以及爱尔兰的观众要求比较高。

  ●好像是上个月完。。。

  ●后面两集快进拖完,这个哪是侦探剧,明明就是伦理剧啊!

  ●没什么了不起推理,而且这家人各个秘密奇葩狗血案子也都是洒狗血。马尔真倒霉,爹是夸克的亲爹老婆是夸克的情人女儿是夸克生的。。。。。。。。谁让你是弟弟呢。。。说实在不知道夸克魅力在哪里,剧里女人喜欢他。

  ●故事略弱但很喜欢这种探案结构,男猪演技还是不错的,他的情绪仿佛能透过屏幕感染到我

  ●要不是为了看科林!!

  ●关于乱伦的五十道阴影

  ●剧情没意思,我也就为了看看小梅

  ●又一个误人的译名。围绕着Q周边案件,可Q既不是侦探,也没多痴迷破案,就是个主线人物。然后案件还多少都带BUG。案件没什么精彩度,也不是严谨性的那种,不过家族内幕倒尽是狗血情节。所以,就那样吧...想要侦探剧,认真推荐

  《都柏林怪探》影评(一):Quirke第一集简短观后感

  剧情还是不说了吧,上来我就猜出了谁是最后会被揭穿的“坏人”。而“坏人”也属于灰色定义。故事线来来去去真的只有那几条。所以觉得夏洛克不够过瘾童鞋是有点被宠坏了啊。

  但是这90分钟还是相不错的,悬念不是关键也许制作者知道。这个剧像一个缓缓的怀旧的,在氛围制造上还是让人赞许的。50年代的那种调调清冷的都柏林,再加一豪门恩怨

  第一集的题材跟最近得奥斯卡提名的Philomena接近,我还没看后者,无从比较。只是这样一来,俺还是剧透了一点啦。

  一众中年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他们年轻肯定都是大美人。只是年轻女孩Phoebe的表现还有点嫩,选她是因为她的那种50年代气质吧。里面有第二任邓不利大人哦。

  第三集Colin会出来打酱油,希望他不要太快领便当

  感谢字幕组。

  《都柏林怪探》影评(二):《爱波的挽歌》——四月挽歌,六月终结

  上次写这一集德尔影评时还是三月份RTE刚播出,这次BBC终于播出了高清版,所以再来重温一下吧。

  看了三集后的整体感想

  1. 爱尔兰人果然说话都不嘴的,含含糊糊,不过还是很好听

  2. 夸克,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不肯透露自己的天主教名字,所以整部剧里他一直被成为“夸克”,或许这既不是他的姓也不是名,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回归第三集来讲:

  夸克整个一集都在和酒精作斗争,还收获了新的爱情。不过我对每个女人都喜欢夸克这个设定有些不理解,虽然是帅大叔没错。

  夸克和马尔哥俩还是很有爱的,共同的爱人去世之后,两人一起吃饭,一起探案,一起保护菲比那个中二少女,愣让我这个腐女看出来基情(我去面壁一下。。)

  小记者:Jimmy (James) Minor,果然和他的姓氏一样,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不过和原著相比已经好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科林•摩根把人物设定改了。原著中的吉米是个红发,比菲比还矮半头,每次吃饭付不起钱总是菲比付账。在电视剧的第三集里,吉米俨然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高帅富(没办法人家底子在那再怎么扮丑也不行。)在酒吧里也能给菲比和帕特里克买的起酒了!

  但是科林对人物的性格掌握的还是很好的,身为小记者的敏锐程度,都体现在他神态语气上。和朋友之间的调侃有一股贱兮兮的味道,如果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若我是菲比也不会喜欢这么个嘴损作死、吊儿郎当的人的。

  说起科林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他的解读是:→_→“Jimmy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记者,可能还是嫌疑犯,平时喜欢泡泡妞的花花公子。”客观来说他想把这个角色塑造成阴阴的,所以在提到April时那么奇怪的神态,是希望观众误以为他是凶手。但有多少人真的怀疑他了呢,有些细节的处理还需要加强啊科总。

  所以菲比喜欢上了非洲王子帕特里克。但我们知道,根据前两集的设定,菲比的中二程度是不会和案情脱离关系的!第一集看上了老爹,第二集看上了变态,第三集看上了黑炭,而黑炭王子又和失踪的爱波不清不楚,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具体剧情就不总结了,总之又是一个伦的故事,和前两集相比,我已经习惯剧情的阴暗程度了,最后水落石出似乎没有那么惊动魄,不过作者在剧情的一波三折上确实做得很好。

  第一季完结了,从2月16日RTE首播到现在,为了科总在的第三集而翻译了整部电视剧,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就此留念。不知BBC是否会续订第二季。

  《都柏林怪探》影评(三):《银天鹅》已婚妇女的压抑与道德?

  一直在想“银天鹅”的寓意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是片中受害者迪尔德丽•亨特所开的美容院的名字。另外在第二集开头,另一个受害者杰拉尔丁•米利肯的尸体漂在运河之上,她的身边也有一只天鹅游过,似乎是某种暗示吧。

  这集里,菲比在帽子店找了份工作,并从家里搬出去住了。夸克他哥马尔和她嫂子莎拉关系僵化,莎拉终于偷偷和夸克走到了一起。

  而这集的案件发生在夸克大学的学生亨特先生身上,他年轻漂亮的妻子迪尔德丽开了家美容院“银天鹅”,聘请了一个英国人——莱斯利招揽生意,这个油嘴滑舌的莱斯利也与迪尔德丽有染。迪尔德丽在莱斯利的怂恿下服用海洛因药剂,无法自拔而去找非法医师开药,而医师却以此要求她拍摄裸照。

  本来夸克似乎与此案件无太大关联,但是他的倒霉闺女菲比却和莱斯利走得很近,还进行到了床戏的地步。。。这样夸克不得不关心女儿的问题。

  迪尔德丽·亨特的死亡终于使案件出了转折,莱斯利被愤怒的亨特先生推下阳台摔死。而夸克在老基友哈克特探长,和小助手辛克莱尔的协助下,发现了亨特先生事实上是妻子死亡的真凶。

  要说如此黑暗的情节设定下,老戏骨之间的飚戏真是一大亮点。夸克和“邓校”老爹在餐桌上那场戏真是笑点十足,老顽童一样的不停重复着“求同存异”。夸克和马尔这哥俩也是别扭得不行,最后马尔从夸克那里接回菲比那里,同是父亲的哀伤与感慨,演员演得真好。

  片子末尾,出乎意料的是莎拉死了。莎拉的死跟毒品无关,但无疑她也是个出轨了的女人,不知道作者是想在这里暗示些什么呢。银天鹅,或许是为“出轨妇女”奏的挽歌吧。

  ~~~~~~~~~~~~~~~~~~~~~~~~~~~~~~~~~~~~~~~~~~~~~~~~~~~~

  一点背景资料:

  片中亨特先生开车从都柏林到北爱尔兰,是要过两国的边检的。基林(Killeen)边检站就在北爱尔兰边界处,位于阿马郡(某人的家乡。。。)

  《都柏林怪探》影评(四):《克丽丝汀惊魂记》——堕落的信徒(宗教问题与探案的交织)

  Christine Falls,本集中的受害者,她的名字也有着另一种暗喻:堕落的信徒。

  同作为BBC的三集侦探片(虽然BBC那个后妈拖到现在还不播),《都柏林怪探》这部剧的风格似乎没有《神夏》那么紧凑悬疑,它的故事背景设定于50年代的爱尔兰都柏林,那个年代充满了宗教的阴沉与压抑。

  首先本剧的主人公的设定:夸克是一名无神论者,也就是说在有九成多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他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后来被都柏林的大法官加勒特•格里芬收养。他也是一名病例分析家,简单地说就是搞验尸的,所以会经常把自己搅合到案件中去。

  夸克的妻子迪莉娅因难产而死,导致夸克被伤痛击垮,终日与酒精为伴,他的女儿菲比也因此被送给他的哥哥马尔奇•格里芬(马尔)养育。而马尔的妻子,也就是菲比的养母莎拉,恰巧也是迪莉娅的姐姐(姐妹俩嫁给了兄弟俩)。夸克早年曾和莎拉约会过,至今也对莎拉怀有爱慕之情。

  菲比,此时还不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是夸克,竟对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叔父”夸克有了异常的迷恋。菲比告诉夸克,她的男朋友是新教徒,家里人都不同意她们交往,而菲比跟他在一起就是为了反叛。她这么说的原因无疑也是希望夸克能够对她有好感,她坦承自己不爱那个人,而且甘愿和夸克私奔(!!)

  夸克的岳父、菲比的外公——乔希•克劳福德生活在美国波士顿,是圣玛德琳孤儿院的赞助人。菲比邀请夸克跟他一起回外公家,而夸克为了查询案件的真相,答应回到他和亡妻曾经生活过的波士顿,并允诺会在那告诉菲比事情的真相。

  回到剧情上来讲,夸克发现了哥哥马尔篡改了一具年轻女尸的资料——克丽丝汀•福尔斯。有着害死猫的好奇心的夸克通过尸检发现了这具女尸的异常点:死于难产,而当时抢救的医生正是马尔。通过探访,夸克知道了克丽丝汀曾在大法官家(也就是他家)任职过,但是透露给他信息的女人第二天也离奇死亡。他夸克开始怀疑这个案件与他自己的家庭有关,小克丽丝汀或许就是马尔的私生女(!)

  跟菲比回到了波士顿之后,夸克到访了孤儿院查探小克丽丝汀的下落,但是神父和修女显然不肯透露一点消息给他。夸克此时也在挣扎如何告诉菲比真相。

  转折点终于到来了!夸克的岳父因年迈多病去世,夸克也终于在莎拉的劝说下告诉了菲比,他其实才是她的亲生父亲。深受打击的菲比从家里跑了出去。而孤儿院资助人去世之后,事情变得好办得多,夸克终于调查出小克丽丝汀已经死亡,葬在孤儿院的墓地里。当他找到墓地时,惊讶的发现他敬畏的养父——大法官加勒特·格里芬在那,小克丽丝汀是他的私生女!!!

  剧情总结完毕~~~~~~~~~~~~~~~~~~~~~~~~~~

  再来看看剧中这场“贩卖儿童”案件的地点吧。仁慈圣母洗衣店(Mothers of Mercy Laundry),失足少女被送到这个地方干苦力来“洗脱罪孽”,她们的孩子也由此秘密送往美国波士顿。

  圣布兰登的骑士(Knights of Saint Brendan),马尔所在的一个宗教组织,也是都柏林——波士顿孤儿院事件的参与团体。这个组织同样标榜替上帝做善事,并劝说夸克入会,夸克拒绝了他们。圣布兰登是爱尔兰十二使徒之一。

  圣玛德琳孤儿院(Saint Madeline's)这个孤儿院接受从爱尔兰送来的“孤儿”,对收养家庭的要求是:必须是天主教徒,要保证孩子不忘根源,并且在孩子到入学年龄后送回来接受宗教教育。然而在孤儿无辜遭虐杀之后,这个孤儿院因为孩子的来路不明,只好隐瞒不报,不了了之。

  无疑那时的天主教是不允许婚前性行为的,这些“失足”妇女无疑会被社会鄙视,在这个背景下,“贩卖儿童”的幕后策划人——夸克的养父与岳父俩家,似乎都找到了犯罪背后无上光荣的借口:为当事人的家庭名誉着想,为主做善事。就在结尾,夸克质问养父“谁来决断那些妇女能否养育她们的孩子?”这位至高无上的打法官还在义正言辞的说“我们来决断!”多么讽刺与辛酸啊!

  看完了第一集,很期待后面的两集。顺便说一下爱尔兰口音很好听,听惯了标准英音的字正腔圆,看看这部剧是个不错的消遣(如果这么阴沉的侦探片可以当做消遣的话)。

  度娘出一点宗教背景:

  天主教为爱尔兰主要宗教,约占人口92%。爱尔兰是欧洲少有的几个虔诚信仰宗教的国家之一,1973年时定期弥撒出席率超过90%。天主教教义是爱尔兰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基点,离婚和堕胎的情况少见。但宗教有衰落的趋势。1996年至2001年之间,定期弥撒出席率已由60%降至48%,但是仍然远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1990年代,天主教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性丑闻。1995年,爱尔兰公民投票以50.28%的得票率决定废止一项延续了58年的禁离婚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都柏林怪探》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