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听见寂静》影评摘抄
日期:2020-09-09 17:5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听见寂静》影评摘抄

  《听见寂静》是一部由埃德·埃伦伯格执导,Jan Kwiecinski / Eva Pedraza / Emma Jane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听见寂静》精选点评

  ●剧情站不住脚 但是摄影喜欢

  ●在《听见寂静》中,我们还是到了一切都出乎人意料的事,也就是说极有可能避免的事。如果女孩卡特娅不为中尉口交,就可能不会有之后的事,更主要的,特立独行的玛塔如果设身处地考虑村民安危,不如此冒失冲动,也就不会有激烈报复升级然,这儿没有假设,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战争,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在战争中讲人性终归是一件奢侈的事。

  ●映前见面会2016SIFF,题材不新,话题沉重

  ●德国电视电影,全是自以为是肥皂泡沫和生拉硬扯,太糟糕了。

  ●19届上海电影节。再一次,封闭环境下的人性实验残酷绝望。相比那些一开始就近乎偏执激进者,温和派为何拿起武器互相残杀更值得思考。佩剑、勋章这些小道具埋下的伏笔使得全片多了一份细致接近尾声意料之外的杀戮让老桥段不落俗套。为了营造悬疑氛围而持续起伏的配乐过多遗憾消磨冷冽

  ●似乎这片子是出自电影学院师生之手,所以不足地方还是挺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有点新意,因为这种平民和占领军矛盾复杂的心情似乎可以推广到阿富汗叙利亚或者乌克兰,似乎这也是导演本身的用意德军中尉那段我猜他可能是yangwei或者别的ED问题,因为姑娘中间停了一下,对着他摇摇头

  ●战争的可怕就是轻易发挥了人性之恶。由于缺乏彼此的任,虽是同源的两伙人在短暂亲近后就因一个错发事件引发了一串不可逆的悲剧

  ●关于人性的探讨 反转较多 细节处理不足

  ●三星半 室外封闭 无人生

  ●2016上海国际电影节 学院学生作品 很棒

  《听见寂静》影评(一):听见寂静

  1941年一群掉队的德国士兵在乌克兰山林中闯入一个只有俄籍德裔妇孺村庄立场不同双方在封闭环境中一开始还是暗潮汹涌下的友好相处,却因推到了第一块骨牌而演变成一场杀戮游戏,战争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德国反思二战的电影很多,这部选取了一个独特视角并通过群戏演绎展现战争中人性善恶的逆转。

  《听见寂静》影评(二):人性本恶?

  战争题材,无疑皆以悲情主导

  不过如果一定要将这部取材于德国内战一个为人所忽略的独特视角的参赛片与地雷区相比较的话,个人认为,地雷区多少饱含了一些令人颇感“世间尚有温情在”的“正能量”,或者说“人性本善”吧。

  而本片大约更多传播的是“负能量”和“人性本恶”的观念……

  影片的开头略有些节奏缓慢。

  印象深刻的几处除了一些极力营造紧张感的转场与配乐之外,就是德国士兵以及村妇们对待同伴的眼神(是的并不是对待敌人),时常令人脊背发凉。

  坦白讲,作为纳粹的年轻德国士兵却笑容纯真,极容易因别人的一个友善举动就轻易上当(太天真)。

  反而是表面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村妇姑娘们,眉眼中透露出各种深长的意味,亲人之间彼此似乎也不可信任…她们的不少眼神与笑容都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仿佛随时做好了一切准备暗算背后捅刀……当然这确实也是大环境所迫。

  年轻的士兵由于承受不住战争带来的巨大理压力,精神失常,开始随意射杀自己的同伴,他们开枪结果一条性命的理由很简单(你吵吵嚷嚷我觉得很烦,就酱)……

  姑娘们也为了求生不得不举报了原本不是凶手的邻里……

  唯有一开始就励志要杀死敌人的那位目光坚定枪法极准战斗力爆棚的妹子,仿佛是片中唯一正义的化身(她第一次杀人也丝毫没有任何惊恐不安的神情,仿佛只是松了口气)。

  然而她也没战斗几个来回就转身化为了炮灰(是的她竟然不是战斗到最后的那一个人)……

  不过这毕竟是一场群戏,自然不以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为目的。

  .结尾被迫提升了战斗力,满血成为最终的幸存者的妹子,个人认为真的是颜值最高的一个……

  所以,真的很有些「huger game」「大逃杀」的既视感呢,自相残杀对谁又有好处呢?对战争的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

  虽然我完全相信这样的场景在现实战争中实有发生。

  作为一部全部由学生参演的作品,以及日耳曼民族的又一次深刻内省,终究值得钦佩。

  --------------------

  欢迎关注<猴子的脑洞>

  微信ID:monkeyking0731

  『大脑跳动的频率与心脏一样.』

  《听见寂静》影评(三):听见寂寞

  今天刷屏的李安在上影节论坛上说自己学戏剧的,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戏剧性的东西,作为一个从不在生活中讲故事的人却在电影里讲得一手好故事。

  《听见寂静》的导演埃德·埃伦伯格出生在汉堡的一个戏剧庭,他在埃森的公共剧院长大,这样一个人你让他不会讲故事应该很难。

  所有的好故事都极其残忍,它内在的逻辑如同鱼的骨头,如梗在喉说的就是听到这些残忍的好故事的感觉。人类嗜好的无非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的血液,一种是粉红色的性事。这两种颜色似乎存在于每个所谓的好故事里。所以贾木许是对的,在《唯爱永生》里吸血鬼男主对人类的称呼是“吸血鬼”。

  《听见寂静》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所有人的命运开始不可逆转地被扔进了战争的绞肉机。这架绞肉机不会自动停止,直到彼此杀戮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是导演埃德·埃伦伯格设计的一款杀戮游戏,村庄里200年前就移民的俄籍德裔居民是小心翼翼待宰的羔羊,因掉队而闯入村庄的纳粹士兵们是随时可以大开杀戒的战争机器。

  但是,羔羊也会反抗,机器也有人性,这才有戏,这戏才变得好看。这正是《听见寂静》的内在逻辑。

  因为同根同源,一开始双方相处融洽,直到纸包不住火,在德军准备离开的前夜,一户人家的小姑子挣脱了所有阻碍她行动的桎梏,将掐死村女的中尉给杀死了。

  尽管没人喜欢傲慢的中尉,但是士兵们在找到他的尸体时被彻底激怒了,他们誓要找出凶手,这个多米诺骨牌一旦开启,它就会按照自己的轨迹一路坍塌下去,直到最后一枚骨牌。

  全村的人前赴后继倒在了血泊里,士兵们也只有一个人逃出了村庄,唯一活下来的村女带着村民们的孩子离开了村庄。

  这是一部人物众多的电影,除了小姑子和纳粹死忠份子的小个子士兵,其它人物普遍记忆度不高,电影是高度浓缩的艺术,出现太多的重要人物是脚本的硬伤。

  电影有三处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士兵在探看死去的战友时,挂在树上等待执行死刑的村女一直在旁边叫喊着:“我什么也没做,救救我”,士兵冲上去将她脚下的凳子踢掉了,只是因为嫌她呱噪想让她闭嘴。

  另一个场景,女兽医没抢救成功伤员,小个子士兵认为她没尽力,她说了几句对纳粹质疑的话,就被小个子士兵活活踹死了。

  第三个场景,仅剩的三名士兵被村女们狙击,逼进了谷仓,却因为一句玩笑,大个子士兵将小个子士兵给掐死了。

  战争让所有的杀戮都变得轻易和便捷,不需要任何法律批准,无需行刑,也没有预告。枪就像《指环王》里的那枚指环,它诱惑你扣动班机,它渴望着新血,尤其那些已经杀戮成性的战争机器,哪怕面对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但就在昨天,他们还和村民们一起修理拖拉机,一起共进晚餐,一起跳跳舞,谈谈情……当他们觉得安全的时候,他们也像所有同龄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激情和魅力。

  这个村庄,没男子没牧师,老弱妇孺们自发到教堂礼拜唱圣歌,如今人去楼空,圣歌沉寂,只有风雪的声音,一片死寂。

  战争从来没有让女人走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女人是战士,《听见寂静》里村女逼成了狙击手,战争也让女人失去了男人,女人比任何时候都饥渴和寂寞,《听见寂静》的悲剧本不会发生,只因一个村女对中尉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主动为他宽衣解带,没想到,却被傲慢的中尉掐死了……

  如果你也听懂,那寂静不是别的声音,正是女人的寂寞。

  《听见寂静》影评(四):要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罪行

  这部电影,说实话是让我完全震惊的一部电影。但是,觉得可以一看。

  另:无论如何,我尊敬这部片子。在映前见面会上,导演透露所有参演的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学生,这是他们第一部作品,本来只打算排成短片,后来不知怎么就做了部电影出来。

  对比国内无数面瘫刷脸小鲜肉,我觉得,呵呵,这部作品能秒掉90%的国产片。国人现在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演员吃饭的家伙是演技!演技!演技!网红脸有用么?尴尬癌不是照样犯。

  (下方有剧透,讲真,真的很讨厌不给提示就剧透的人,尤其是在短评里,本来就没几个字,非要把情节摆在别人眼前,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一句话直接让人没了看下去的心情,真的是——)

  买票时看到的简介只有前半段:A small group of scattered German soldiers occupies a beautiful little settlement of Russia-Germans. There are only about a dozen women, a few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left in the village, who welcome the Nazi soldiers happily as "liberators", hopefully getting rescued from the impending Russian deportation.

  所以,预期中的电影情节,应该是一支队伍进入村落,虽然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但是没有大部队指挥强制性地充分陷阵,战士与平民之间应该是相安无事,用和平的一隅和战争的惨无人道来展现人性的光辉so and so...

  然而,从中断开始,村民与士兵之间相互屠杀,接二连三的死亡,甚至战士之间自相残杀,让人从基调还算轻快的前半段中惊醒,看着眼前的疯狂目瞪口呆。

  荒谬么?荒唐么?

  但是,战争与影片的差距,又有多大呢?

  在骂导演骂编剧莫名其妙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到底是别人太荒唐,还是自己太天真。荒谬中折射出来的真实的可能性,才是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所在。

  这样毫无意义的残杀,有可能就是战争中的事实。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死于这样毫无意义的残杀?一个又一个问题,让人难以面对。

  战争真的不是我们想象中“正与邪”的对抗那么单纯而热血的话题,何为“正”?何为“邪”?

  现实生活中,没有纯黑与纯白,只有无尽的灰色地带。一方英勇善战杀敌无数的英雄,在另一方看来就是惨无人道杀人如麻的恶魔。

  想象中的冲锋陷阵,是伴着激昂的号角声,带着昂扬的斗志,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

  现实呢?

  可能只是在寒风中据守,放一声冷枪冷炮,收割几条人命,或者被那些人命收割。

  看完这部血淋淋的片子,很难相信这是德国人拍的电影。

  中国人会拍出日本人的残忍,朝鲜人会拍出美国人的残忍,英国人会拍出法国人的残忍,但是很少有人能拍出自己人的残忍。

  我们会标榜自己的无辜,放大自己的别无选择,为自己的屠杀找到正义的借口。人之常情。

  所以,为什么呢?

  为什么,德国人会拍这样一部片子?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样一部剧本?

  他们想表现的到底是什么?

  想到最后一个死去的士兵,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交给唯一幸存的战友,告诉他自己死前只有一事相求:

  必须要让世界知道,我们在这里犯下的罪行。

  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立意:

  我们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我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我们愿意将它呈现在全世界人的眼中,只是为了告诫所有的人,看一看我们曾犯下的罪行,我们对此痛心疾首,但已无力挽救。

  因此,只希望不会再有人,让历史重演。

  要让世界知道,我们在这里犯下的罪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听见寂静》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