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许久未见的她和丈夫现身街头,罕见一幕也很快在网上传开,引发粉丝关注。
但令人不解的是,有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却别有用心地把关注点集中到巩俐身材上,强调她这是“幸福肥”。
虽说是冠上了“幸福”二字,但依然难掩“肥”字中透露出的,对于女性身材的无端指责。
更别提她已经55岁,历经风云半生,如今正是享受自我的好时候,凭什么依然要被外界的目光审视、定义然后随意评述?
我想,巩俐的“幸福肥”背后,是数千万困于身材羞辱的中国女性,她们的焦虑,不该被无视。
胖就是女性的原罪?
BM风,Brandy Melvlle的缩写,一个1970年意大利成立的女性服饰品牌,裹胸、吊带、crop top+牛仔裤,浓浓的美式复古街头气息。
复古年轻而且价格不高,于是它在2020年的夏天,刮到了亚洲,从明星到网红,再到大街小巷,呈现出全员BM的潮流。
但这个品牌有个特点,那就是只生产均码,于是悄然间,一个鄙视链便悄然诞生:
你身材这么差,不配穿BM。
甚至有张“BM女孩身高体重对照表”流传开来,在这些个精确的数字面前,女性身材成了被公开讨论、并冠以“对或者错”的标准。
这直接导致某种瘦之于胖的优越感,在女孩子们中间渲染开来,有人就洋洋自得地表示:BM都穿不进去,赶紧去减肥吧!
相反,有人因此感到自卑:好想买这个牌子的衣服,可是我没有模特那么瘦。
当大众审美被“瘦”所主导的时候,BM风的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奇奇怪怪的“好身材”评判标准。
或者就是A4腰,水桶腰,iPad腰。
各种层出不穷的身材挑战,无疑把胖放在了审美的对立面,进而被厌恶、被嫌弃、被放弃。
当身材有了对错之分,女孩们的身材焦虑也就被逐渐放大,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对“瘦”有了深深的执念。
胖,成了原罪;瘦,才是王道。
于是,一张大网就铺在了那些胖女孩的面前,等着她们一个个排队跳进来。
减肥是唯一出路?
有一种无奈叫做,你没胖过你不懂。
去年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的《大饿》,就把镜头对准了这些胖女孩,但看完电影,所有人都深吸了口气。
因为它不是传统的那种,胖女孩成功减肥,然后丑小鸭变天鹅的励志鸡汤。
相反,它血淋淋地展现了这个社会,是如何毁掉一个胖女孩的。
像每个胖女孩的遭遇一样,200多斤的阿娟,她所遭受的歧视来自四面八方。
在家,母亲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大概是,“少吃点,越吃越胖”。
小区的男孩子对她总是恶语相加,“野猪”、“死肥婆”张口就来,甚至还玩了一个游戏,谁输了谁就去成为她的“野猪骑士”。
甚至在她被邻居强行摸胸之后,邻居的老婆却对着街坊们公开挖苦:多恶心啊,我老公这么会看上这种死胖子?
在街坊们的附和声里,所有她的委屈和不甘,最终只能被她别回去,并且最终引导她走向了似乎是唯一的出口:减肥。
于是,她报名了一家减肥公司,和其他的胖子们一起,节食、催吐、做缩胃手术······
但种种努力下来,留给她的只有呕吐之后满脸的眼泪、是手术之后丧失的味觉;
是越来越自卑、越来越瞧不起自己。
最后,崩溃的她砸掉了减肥公司,没有改变,没有成长,也没有和解,留给胖子的未来,就像减肥公司的结局一样满地狼藉。
影片里,让我印象是深刻的,是减肥公司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知道,这句话在此时,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是你只有在瘦的情况下,才算得上“好”,才有资格追求更好的人生,才有机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不由让我想到了某APP之前发布的一组广告:女人变得庸俗,是从发胖开始的。
身材,成了女性成功地一个衡量标准,而这种偏见,只会让女孩子在社会中,遭受越来越多无端的指责和评判。
那些远离“审美标准”的女孩,注定要经历来自全社会的不友好。
阿娟其实算是幸运的,至少故事的结尾,她得以保全自己。
要知道,多少人为了减肥,各种节食、盲目吃药、躺上手术台等,简直丧心病狂。
例如前些天我看到的这条新闻,一位二胎妈妈因为吸毒被抓,而据她交代,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有人告诉她吸毒可以减肥。
多荒诞啊。
为了“瘦”,就为了一个“瘦”,可以置自己的健康、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统统于不顾。
与此同时,我又实在无法只是苛责她。
我知道,那些不顾一切减肥的女孩,她们没有几个是真正主动的。
她们无法在胖胖的躯壳下取悦自我,只有改造自我,去和社会妥协,只有瘦下来,她们才有机会摆脱无处不在的羞辱,她们才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胖女孩如何接受自己?
有姐妹曾经哭着跟我讲:要接受自己,真的太难了。
她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博主,写了不少文章鼓励读者去做自己,但合上电脑,她却不能点一个心心念的汉堡。
她说:我可以接受自己,但这个社会能接受我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形成的。
“我”是什么样,往往由别人来决定。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十分难堪的局面,如果我们只是鼓励胖女孩去做自己,太无力了,甚至不如去传递一些正确的减肥方法。
于是我就在思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大饿》里有句台词:改变世界太难了,不如改变自己比较快一些。
毫无疑问,那些奔驰在减肥路上的姐妹们,正是这句话的坚定执行者,她们无法改变大众审美,那么只好选择改造自己。
很遗憾,当环境出现问题,受伤的,只能是被环境所包裹着的,每一个个体。
所以问题还是出在环境上,至于怎么改变这种环境,我想,作为个体的我们其实都有责任。
除了爱自己,我们还要爱他人;除了做自己,还要允许别人做自己。
今天的结尾,我想呼吁大家,呼吁全社会能够多一些包容。
包容那些“标准”之外的人们,包容那些跌跌撞撞行走在“大众”之外的人们。
不要随意制定标准,也不要随意定义她人。
人人生而不同,除了我们要拥抱自己的不同之外,还要接受她人的不同,在不同与不同之间,发现各式各样的美丽。
就像,丰满的美、纤细的美、性感的美、清纯的美、少女的美、知性的美、高挑的美、柔弱的美······
我想,到了那时,人人生而不同,同时,人人生而美丽。
作者:张树一,幸福芬空间特邀作者,为你传递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微博@张数一一;文章首发于幸福芬空间()中国新女性成长平台,养身、养心、养颜,提升万千女性的幸福感,转载需联系平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