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世界》是一部由Elliot Weaver / Zander Weaver执导,Arjun Singh Panam / Joshua Ford / Tom England主演的一部科幻 / 悬疑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把基情戏去掉,还是很不错的,中间那段有点超时空接触的味道
●说实话作为一部软科幻类电影的话不合格。整部剧的科幻内容很简单,或许叫带有科幻元素的剧情片更合适。剧情很简单,就是三个天文爱好者成为最先发现外星文明将要降临地球的过程。其他的都是三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磨合,从开始的复杂因果纠缠到最后三人携手断背山。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可以说是部电影,只能说是部比较差得电影。但这就很好了,毕竟这可是一部7个人在没有任何投资的前提下自费一点一点拍出来的,能达到小投资电影的水平就值得佩服!题材还是不错的,相信电影放出之后应该会得到一些投资者的关注,期待有投资后能续拍出真正的科幻电影!
●shit!因为一张《杀人沙发》,错失本片影评沙发。无聊透顶的硬核科幻。恭喜前面抢得沙发的那位兄弟。
●在夜晚的一片树林中的一辆汽车中进行探索外星生命,……虽说是小成本影片,也属精神可嘉……
●主题其实是科学家的情怀、奉献、努力、友谊,但整个故事的展开,时空、线索、细节等都非常无聊……
●没有通常的科幻片情节,但却给人超级科幻的享受。其中人物的情感深沉,不像是虚构出来的,其背后似乎有着真实的人生经历,它如此动人,以至唤醒了人们对于人类本源及外星文明已经麻木的求知冲动。
●如果不是纪录片的话,拍成这样真的分高不了,前面铺垫冗长,后面的矛盾冲突可笑,拿什么天线,找钥匙,剪锁。 题外话就是我怎么记得这事10年前我就看过,人类seti发送收到回复,什么双螺旋结构,回复三螺旋结构之类的
2星吧,小成本,小制作,小场景的聊天谈话大电影,其实核心部分的天文、信息、宏观、微观世界讨论是很不错的,有一定深度,但只占了一半时间。另一半时间则是这几个人的闲篇废话,或许暗有所指,但大部分人会觉得很没有意思。 相当于一半科学纪录片探讨,一半废话连篇,夹杂个人的政治感悟,人生理想,未来期望等等。或许是科学家现在也不甘寂寞了,拍电影演一把过瘾,借机表达自己。
《宏观世界》观后感(二):不错
电影精彩
在森林里面布置天线的场景,真像刘慈欣《三体-黑暗森林》,自己拿电筒在明处,未知生物在暗处,各种叫声,吓得科学家心惊肉跳的。
不知道导演是否看过三体,故意穿插一段在漆黑森林里摸索的剧情,纯属个人猜测,哈哈哈。
就电影还是不错的,一开始平淡无奇,中间紧张刺激,最后宏大壮观。电影有起有落,穿插的慢叙事情节比较符合现实。喜欢科幻的小伙伴不能错过。
很久没有看见这类电影了,最近看的类似电影应该是《时间陷阱》
《宏观世界》观后感(三):好片
看到最后出来一句—for dad
隐隐感觉这就是一个真实故事
政府政治问题不能公开的秘密,通过一部独立电影拍了出来?艺术永远来源于生活…细思极恐
男主角最后说:“还有几小时就到明天了,世界将要醒来了,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但一切都没有变
y the way,一路在看的时候我隐隐觉得络腮胡和司机大哥是一对gay…中间有一段mike突然醒来发现他们不在了,喝了一口茶又觉得不对,导演是不是想暗示点什么?
《宏观世界》观后感(四):好端端一个糖人硬生生吹成大黄鸭
“宏观世界”是一部前戏太长而让人失去激情的失败科幻电影,SETI,地外文明,大功率射电望远镜,远方的呼唤,这些都是广大科幻迷最津津乐道的元素,要说拍得最棒的电影莫过于二十多年前的“超时空接触了”,大导演,大场面,大明星,让人即使时隔多年后重温仍然是激情满满,反观这部“宏观世界”,明明是部小成本电影却无时无刻不在浪费资源和观众的耐性,本来60分钟就能讲好的故事硬生生被导演和编剧拉长到了120分钟,其间多出来的部分完全被无聊的情节所填满,老兄即使你不鸟我我也要感动你,老兄你明明对我这么好为什么早不说,老兄我得心病很久了可就是不想对你倾诉,除去那些拖沓的鸡汤对话之外太过于煽情和泛滥的配乐让观众几乎无所适从,你丫的要我从头到尾都必须高潮吗?是同类型电影没落了吗?未必如此,近期上映的具有类似情节的“克莱拉”要比“宏观世界”好上百倍,推荐给喜欢科幻的朋友欣赏。
《宏观世界》观后感(五):细思极恐的故事背景
是个有趣的电影,能用十元钱拍出一千元的题材,本身是不容易的。
但是,最近我想到一个问题,因为和这个电影有关系,所以就拿上来分享。
1
外星人来地球的动机是什么?
我最近想到了一个细节。
因为相对论的原因,时间在不同强度引力场里的流逝速度是不同的。这个现象已经被科学界证实。
那么问题来了。
黑洞附近的文明比远离黑洞的文明进化要慢很多。
结果是:黑洞文明拿到了永生,却失去了进化速度。
这可能就是外星人来地球的动机之一。
窃取或者说收割人类进化果实和各种财富。
不理解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生产杯子的问题,
同样生产一个杯子,地球上和黑洞附近耗费的时间是差很多的,
具象化这个问题,
地球生产一个杯子要一天,黑洞附近生产杯子也要一天,但是黑洞附近的一天是地球的千年,地球一千年能把生产杯子变成工业机器人大批量生产,就是黑洞吭哧吭哧生产出一个杯子的时间,地球已经造出来数不清的杯子了。
而且不是一个杯子的问题,
所有生产、研发、进化都存在这样的时间差。
积累下来,黑洞文明落后的程度就非常大了,堪称宇宙级龟兔赛跑,约等于冻结状态。
2
讨论完动机,我们再讨论一下这种可能的概率问题。
众所周知,太阳系是另外一个星系爆炸后的产物,我们地球所有周期表中铁以上的元素都来自恒星爆炸之类的现象,
那么,原来恒星的核心在哪里?
有一种说法是太阳系里存在一个小型黑洞。
这个前提成立的话,再加上太阳系距离是可以实现星际航行的这个条件,
上诉黑洞文明存在的概率就不是天方夜谭了。
而且,
就算现在的物种进化树,人类也不是这棵进化树上的终极产物,犬类和牛都比我们进化的更充分一些,
但是,从结果看人类进化的方向是最优的。
那么,
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在太阳系未知黑洞附近,存在着一种人类史前文明。
这个文明,或者在地球,或者在火星、金星上诞生,但是,他们在条件成熟之后,选择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太阳系分工模式:
让自己的种群活在黑洞高引力慢时间的时空里,让低引力的地球负责他们的供养。
3
一个可怕的推论:
如果这个故事背景成立,
那么,
所有发现外星人痕迹的人类,
都面临被灭口。
4
尾声,
到现在为止,
所有证明外星人存在的证据都被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