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造
福自我求
01
知行合一
道理听过了,不代表真的懂了,我们未能将其变成内心良知的一部分,从而变成本能,便不算是真正的知。
度阴山说:“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而如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则“所有的困惑将变得清晰,所有的犹豫将变成果断。”
为什么人人见到美好的事物就喜欢呢,而不是去思考我到底应该是去厌恶他还是喜欢他呢?
知行本一,两者不是分开的两个部分,而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当这些道理变成我们内心良知的一部分,在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便会毫不犹豫,毫不怀疑地去践行这些道理。
02
言行合一
墨子曾说:“口言之,身必行之。”
言行合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也留下了诸多佳话。
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就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并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直到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
一个人如果许下了承诺却不去践行,就会失信于人,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威信,难以服众。
言行合一的人,才更容易获取他人信任,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也更容易让他人心安。
03
心口如一
如今人为了生存,基本上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了,人际交往里,就算心里讨厌,面上仍要和颜悦色套交情。
我们总是心存侥幸,以为谎言说一万遍就能成真,但是忘记了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时间久了,便漏洞百出。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表里不一,或许能骗人一时,却不能骗人一世,虚伪之人,终会作茧自缚。
心口如一,既是对别人坦诚,也是对自己坦诚。
04
中国人做事讲究持之以恒,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苏轼曾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我们总是坚持不到最后?就是因为在这条道阻且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走着走着,被功名利禄迷花了双眼,忘却初心,失了热情,无法继续坚持。
那些工匠们,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情,难道他们就不觉得枯燥吗?
不过是,他们能够忘却繁华浮世,做到始终如一,忘却名利纷扰,找到内心的安宁罢了。
纷杂世界,摒弃浮躁,达到始终如一的境界,守住初心,成功将变得很单纯。
人生是一场修行,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心里,在脚下。
紧追圣贤步伐,去恶扬善,提升自身素养,我们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短暂的人生,却可五彩纷呈的过,愿不负时光,在经典的汪洋中,手捧青书,秉持谦德,时时汲取国学之精髓!
加星标不迷路
关注看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