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流转之中,上演着悲欢离合。而另一处上演的,不是世界太虚伪,而是总有人太天真。
语姐姐,我老公因病去世2个月,对8岁的女儿一直以出差为由隐瞒,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隐瞒?还是早点告诉孩子实情,对孩子伤害最小,求帮助。
语姐姐说:
字里行间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还有孩子对爸爸的依恋,以及一位面临噩耗却很坚强的妈妈。隔着屏幕抱一抱。
你家孩子对“死亡”之前有没有概念?或者以往是否曾经和孩子进行过关于“死亡”的探讨?
比如幼儿园时期,有的孩子读过一些相关的绘本。他们对“死亡”、“去世”会有初步的理解。
比如,植物和小动物也会死亡,人也会经历从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样的经历,而死亡是自然界的一个正常现象。
若之前没有和孩子交流过“死亡”这个话题,也可以给8岁的孩子讲一些具体的死亡概念。
比如,人死了,去世了,生命没有了,心脏不跳了,不呼吸了,也无法说话了,以后彼此见不到了。
小动物死了,也是这样,一株植物死了,也是这样,死亡是自然界中一个正常现象。
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的反应,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感受、焦虑以及问题。
死亡,是一种形式,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是,看不到了,但之前存在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并不会消失,会存在每个人的心里。
2、如果有前面这类的心理铺垫,接下来就需要正视现实,和孩子沟通父亲已去世的这件事。
最好不要在同一天来说明。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这些恐惧。
虽然现实有些残酷,但如果家人回避和美化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反而会心生疑惑,甚至会产生其它的想法。
比如有些孩子会产生归罪自己的倾向,特别是平时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乖、做错了事,才使亲人离开了他们。
另一个原因,是家人长期的“隐瞒”也会让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死亡是件无法接受的事,这样以后孩子也会缺乏面对人生真实的一面的勇气。
并且这件事也无法隐瞒太久。孩子会疑问,为什么爸爸出差这么久?爸爸不要我了吗?不爱我了吗?甚至对“出差”这个词心怀恐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让孩子讲出她的情绪和心中的疑问,并诚实地解释和回答。
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与孩子共情,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
3、妈妈也需要对孩子讲出你的感受,鼓励并接受孩子的情绪。
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气和语调,家人自己先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的悲伤。
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的情感流露会让孩子充满恐惧,或增加孩子的悲痛。
4、也要注意家庭氛围的调节,避免总是处于死亡的极度悲伤情绪中,这会让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丧失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集体活动,或者和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在一起讨论发生的事,通过相互倾听别人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5、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行为来缓和孩子内心的伤痛,比如保留爸爸的一些物品做纪念。为孩子在心里留一片父亲的位置,寄托情感,抚慰哀伤。
也可以让孩子给父亲写一封信,表达她的思念和悲伤。
或者通过一些仪式感,和孩子一起种一棵树来表达怀念等等。
此外,也要密切注意孩子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敏感、爱哭、或啃咬手指等,那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不必多责怪,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和爱,用更多的爱去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
02.男友说我怀孕了他家里才会
同意他和我结婚,该不该处下去?
第二个问题,这位读者希望通过我们的语姐读信栏目,听听大家的看法,所以我就原封“放”上来。大家可以通过留言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哦。
以下是这位读者来信:
语姐,有个问题想看一下大家的看法:
2月份经家人介绍谈了个对象,我们是以结婚为目的在一起的。
和男生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要怀孕了,他家里人才会同意结婚。
而我月经不调,很长一段时间没来大姨妈,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内分泌失调,有一个检查报告还没出来。
他家里人反应特别大,怕我是癌症,他妈妈就将这个事情在他们亲戚那里全部说了一遍。
据我得知,有些亲戚说了很难听的话,我觉得这个行为非常不尊重人。
并且对象表示可以调理就继续,如果不能生育,就分手。
我很喜欢这个男朋友,但我总觉得心理不舒服,很压抑。
想问问大家,对于这样的家庭,即使以后月经正常,身体健康,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ps
为了感谢大家平时对我文章的支持和转发,特开设了“语姐读信”栏目,回答大家个性化问题。
文章采用匿名形式发布。(由于问题比较多,会分期陆续回答。可以关注每期的语姐读信哦。)
【语姐读信】留言问题的方式:
1、后台回复“写信”,会收到一个填写问题的链接。填写提交即可。
2、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提交你的问题。
如果你有些隐私不方便被写成文章,或希望获得更详细指导,也可以选择收费咨询方式。
语姐姐已开放个案咨询名额(远程微信语音通话)。
咨询范围:婚姻情感、个人发展、原生创伤。
添加助理,预约咨询时间。
语姐姐是谁: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10+企业品牌定位咨询经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身心疗愈、个人发展咨询
专注于个体成长发展,尤其思维、认知、视野的提升
还著有系列幽默、温和、富有深意的育儿实践文章
最新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读):
李松蔚直播内容精华:后疫情时期,你会“重启”生活吗?
平淡而幸福的人生,原来是这个样子,含泪推荐.....
不打小孩日?为什么看了很多育儿书,生气时依然会打孩子?
女儿问,妈妈你怎么找了这样一个老公呀?不做家务,还不让你管钱......
李国庆抢公章,俞渝报警:夫妻不和,你想过孩子什么感受吗?
▼▼▼
→看完记得点“在看”,让我知道你在←